第三单元素养测评卷(提升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2024)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素养测评卷(提升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2024)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素养测评卷(提升卷)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2024)二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
A.把8块糖分给2人,一人3块,一人5块
B.把10个草莓分到2个盘子,每盘5个
C.把12本书分给3个班,每班4本
D.B和C都是
2.画图表示8÷4=2的含义,错误的是( )。
A. B.
C. D.
3.24根胡萝卜,平均分给6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几根?列式为( )。
A.4×6=24(根) B.24÷6=4(根) C.24+4=6(根) D.6×4=24(根)
4.下面可以用20÷4解决的数学问题有( )。
①有20本故事书,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2本,还剩几本?
②每个面包4元,买20个面包需要多少钱?
③有20个灯泡,每个灯座装4个灯泡,可以装几个灯座?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③
5.小红的妈妈买了一些苹果,________,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正好分完。题目中需要补充哪个信息才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
A.每个苹果2元钱 B.妈妈一共买了15个苹果
C.小朋友们都喜欢吃苹果 D.小红家有5个小朋友
二、填空题
6.63÷9=7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表示( )里面有( )个( )。
7.说一说。
一共有( )只手套,每( )只一双,可以配成( )双手套。用除法计算,算式可写成:( ),读作:( )。
8.贝贝和她的3个朋友一起分草莓,一共有24颗草莓,平均每人分得( )颗。
9.把18个足球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定分得3个足球。( )
理由:( )
10.西西摘了30颗草莓,打算和爸爸、妈妈,还有她的2个小伙伴一起分享,平均每人吃( )颗草莓,又增加爷爷一个,平均每人吃( )颗草莓。
11.16个小朋友玩碰碰车。每2人坐一辆,需要( )辆。每辆车9元,70元够吗?( )(填“够”或“不够”)。
12.小朋友们分成3组做游戏,刚开始有18名小朋友,平均每组有( )人。后来又来了3名小朋友,现在平均每组有( )人。
13.看图填写算式。
( )+( )=( )(个) ( )÷( )=( )(个)
( )×( )=( )(个) ( )÷( )=( )(组)
三、判断题
14.把15个苹果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5个苹果。( )
15.把21本连环画分给3位同学,每位同学一定分得7本。( )
16.读作2乘6,读作6除2。( )
17.一根长6米的绳子,分成3段,每段一定长2米。( )
18.6盒酸奶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
四、解答题
19.爷爷栽了24棵桃树,每行栽6棵,一共栽了多少行?
20.
( )
21.分一分,填一填。
(1)有10个球,每( )个分成一组,分成了( )组。
(组)
(2)有10个球,平均分成( )组,每组有( )个。
(个)
22.小丽阿姨扎了24朵红花,36朵黄花。红花每4朵扎一把,每把标价8元。黄花每6朵扎一把,每把标价9元。
(1)1朵红花多少元?红花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2)黄花可以扎几把?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第三单元素养测评卷(提升卷)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2024)二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A B D B
1.D
【分析】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平均分。据此解决即可。
【解析】A.把8块糖分给2人,一人3块,一人5块,每人分得不一样多,这样的分法不是平均分;
B.把10个草莓分到2个盘子,每盘都是5个,每盘分得一样多,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
C.把12本书分给3个班,每班4本,每班分得一样多,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
D.B和C的分法都是平均分;
故答案为:D
2.A
【分析】8÷4=2表示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也表示把8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2份,据此得出结论即可。
【解析】A.选项不是平均分不能用除法表示,符合题意;
B.选项表示把8个叶子,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2份,可以用8÷4=2计算,不符合题意;
C.选项表示把8个橙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8÷4=2计算,不符合题意;
D.选项表示把8个草莓,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2份,可以用8÷4=2计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B
【分析】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表示;据此解答。
【解析】24根胡萝卜,平均分给6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几根,列式为:24÷6=4(根)。
故答案为:B
【总结】掌握计算平均分时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4.D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20÷4=5表示把20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每份是5),还可以表示把20每4个一份,求分成了几份(分成了5份);根据除法的意义,逐项分析每个问题,找出能用除法的意义解决的问题;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
①用4个同学乘每人分的2本,就是4个人共分的本数,用总数20本减去分走的本数,就是还剩的本数;
列算式为:
20-4×2
=20-8
=12(本)
不是除法的意义;故和题意不相符;
②根据题意,20个4相加才能算出买20个面包需要的钱数,用乘法或连加计算,不属于除法的意义;故和题意不相符;
③根据除法的意义,用20个灯泡除以每个灯座装的4个,就是可以装的灯座数,算式是:20÷4=5(个),可以装5个灯座;故和题意相符。
可以用20÷4解决的数学问题有③;
故答案选:D
5.B
【分析】逐一分析所给选项,看补充哪个信息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解析】A.“每个苹果2元钱”,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用每个苹果的价钱乘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个数,可以求出每个小朋友分的苹果一共多少钱,不符合题意;
B.“妈妈一共买了15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用苹果的个数除以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个数,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符合题意;
C.“小朋友们都喜欢吃苹果”,此条件在解题中没有任何作用,不符合题意;
D.“小红家有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用人数乘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个数,可以求出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 63 9 7 63 7 9
【分析】除法算式:第一种含义(平均分),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第二种含义(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
根据除法算式的第一种含义,63÷9=7表示把63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7;
根据除法算式的第二种含义,63÷9=7表示63里面有7个9;
63÷9=7表示把63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7;还表示63里面有7个9。
7. 10 两/2 5 10÷2=5 10除以2等于5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一共有10只手套,每2只一双,用手套的只数除以每双的只数等于手套的双数,写成除法算式是:10÷2=5。读除法算式时,依次从左往右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数字直接读出来。
【解析】
一共有10只手套,每2只一双,可以配成5双手套。用除法计算,算式可写成:10÷2=5,读作:10除以2等于5。
8.6
【分析】根据题意,贝贝和她的3个朋友一共4个人,用草莓的总数除以总的人数即可求出每个人平均分得多少颗。据此解答。
【解析】1+3=4(人)
24÷4=6(颗)
贝贝和她的3个朋友一起分草莓,一共有24颗草莓,平均每人分得6颗。
9. × 没有说把18个足球平均分
【分析】把18个足球分给6个小朋友,可以这样分:1个、2个、3个、4个、5个、3个。并没有说把足球进行平均分,故每个人不一定分得3个。
【解析】把18个足球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不一定分得3个足球。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理由:没有说把18个足球平均分。
10. 6 5
【分析】用加法算出总人数,用总颗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人吃多少颗草莓,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1+1+1+2=5(人)
30÷5=6(颗)
5+1=6(人)
30÷6=5(颗)
西西摘了30颗草莓,打算和爸爸、妈妈,还有她的2个小伙伴一起分享,平均每人吃6颗草莓,又增加爷爷一个,平均每人吃5颗草莓。
11. 8 不够
【分析】用小朋友的人数除以一辆车坐的人数即可求出需要的辆数。
用需要的辆数乘每辆的钱数算出总钱数,然后和70元作比较,大于70元则不够,小于或等于70元则够。
【解析】16÷2=8(辆)
8×9=72(元)
72>70,不够。
16个小朋友玩碰碰车。每2人坐一辆,需要8辆。每辆车9元,70元不够。
12. 6 7
【分析】(1)根据题意知,计算平均每组有多少人,用总人数除以组数,即18÷3=6(人);(2)后来又来了3名同学,总人数变为18+3=21(人),现在用新的总人数除以组数,得到现在平均每组的人数。
【解析】(1)18÷3=6(人)
(2)18+3=21(人)
21÷3=7(人)
所以小朋友们分成3组做游戏,刚开始有18名小朋友,平均每组有6人。后来又来了3名小朋友,现在平均每组有7人。
13. 5 5 10 10 2 5 5 2 10 10 5 2
【分析】每组图形有5个小方块,共2组图形。
一组图形方块的数量+另一组图形方块的数量=方块的总数量;
方块的总数量÷组数=每组方块的数量;
每组方块的数量×组数=方块的总数量,或组数×每组方块的数量=方块的总数量;
方块的总数量÷每组方块的数量=组数。
【解析】5+5=10(个)
10÷2=5(个)
5×2=10(个)或2×5=10(个)
10÷5=2(组)
14.×
【分析】如果是平均分则每人分得同样多,每人得5个正确,但是题目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所以错误。
【解析】把15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5个苹果。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把21本连环画分给3位同学,如果是平均分给3位同学,则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21÷3=7(本),每位同学分得7本;但是题中没有说是“平均分”,因此也可以有别的分法,如:一人分6本,一人分7本,一人分8本;故此题说法错误。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
此题没有说明是否是“平均分”,所以把21本连环画分给3位同学,并不能确定每个同学分得的本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两个数相乘,从左往左读,是几就读作几,“×”读作“乘”;两个数相除,从左往左读,是几就读作几,“÷”读作“除以”;据此解决。
【解析】由题意分析得:
6×2读作2乘6,6÷2读作6除以2。原读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用绳子的长度除以平均分的段数即可求出每段的长度。
原题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所以每段的长度不一定是2米,如:分成这样的3段:1米、2米、3米;据此判断。
【解析】由题意分析得:
一根长6米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一定长2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除法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本题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据此判断。
【解析】6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19.4行
【分析】用桃树的总数除以每行栽的棵数,即可求出一共栽了多少行。
【解析】24÷6=4(行)
答:一共栽了4行。
20.24÷4=6(朵);6朵
【分析】先用加法求出要分给的总人数,再根据整数除法平均分的意义,用小红花的总数量除以要分给的总人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人能分到的朵数。
【解析】1+3=4(人)
24÷4=6(朵)
答:平均每人能分到6朵。
21.(1)5;2;
(2)5;2;
【分析】(1)看图可知,一共有10个球,被分成了2组,每组都是5个球,是平均分问题,用10除以5即可;
(2)一共有10个球,被平均分成了2组,最后每组的数量相同,都是5个,是平均分问题,用10除以2即可。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组);
答:共10个,每5个分一组,分成了2组。
(2)(个)
答:共10个,平均分成2组,每组有5个。
22.(1)2元;48元;
(2)6把;54元
【分析】(1)根据除法的意义,每把红花的钱数÷每把红花的朵数=每朵红花的钱数;
红花的总朵数÷每把的朵数=红花可以扎成的把数;每把红花的钱数×红花扎成的把数=红花可以卖的总钱数;
(2)黄花的总朵数÷每把的朵数=可以扎成的把数;每把黄花的钱数×黄花扎成的把数=黄花可以卖的总钱数。
【解析】(1)8÷4=2(元)
24÷4=6(把)
8×6=48(元)
答:1朵红花2元,红花一共可以卖48元。
(2)36÷6=6(把)
9×6=54(元)
答:黄花可以扎6把,一共可以卖54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