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80分)
一、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字的发明是古代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其中字母文字起源于
A.埃及 B.腓尼基 C.希腊 D.印度
2.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是
A.洛克 B.修谟 C.亚当·斯密 D.达尔文
3.宋朝初期,宋太祖不仅在文臣中选取有军事才能者到边境任职,同时还重用和褒扬武将中“性仁厚”“清介廉谨”的曹彬等人,将其视为“儒将”典范。这反映了宋朝
A.守内虚外的统治政策 B.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C.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 D.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4.下表是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工人地域分布情况(注:仅指工厂工人,不包括采矿业工人),这一分布状况反映了
地区 工人人数 所占比例 地区 工人人数 所占比例
上海 36220 47.75% 天津 4180 5.35%
汉口 13350 17.1% 福州 3240 4.15%
广州 10300 13.58% 其他城市 9734 12.47%
A.通商口岸的开放先后的差异 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 D.轻重工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5.1935年8月,美国加重对高收人者和大公司的课税,把5万美元以上收入的附加税提高为31%,把50万美元以上收入的附加税提高为75%,还增加了财产税和赠款税,公司交纳的税额也有所增加。这些措施旨在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限制私人垄断
C.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D.克服经济危机
6.19世纪末,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中国人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运动
D.新文化运动
7.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其标志性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五四运动爆发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诞生
8.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东汉
9.汉武帝时曾规定,由国家任命的盐官招募民间盐民,并向盐民提供器具,其它费用由盐民自理,生产出来的盐由盐官收取,国家统一销售。这一做法
A.便利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B.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
C.加强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0.在郑和下西洋的宏大背景下,强劲的海外市场支撑了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也刺激了瓷器新品种的生产和改进。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外传与发展 B.推动了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主流
C.影响了亚非拉地区的生活方式 D.是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壮举
11.下图为解放战争示意图(局部)。孟良崮战役发生在图中
A.aB bC cD .d
12.1950年9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的《关于编造1951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的指示》中,货物税与工商业税均被列为中央财政收入。而在1951年3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的《关于1951年度财政收支系统划分的决定》中,货物税与工商业税被列为“中央和地方的比例解留收入”,即中央与地方将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这一转变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结束了多年的物价暴涨局面
C.打退了投机资本家进攻 D.实现了国家财政收支的统一
13.《新全球史》提到,“俄国的统治者没有改造经济的计划,但是在内战过程中,他们进行了快速的、无计划的国有化进程”。内战时期的“国有化进程”
A.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B.优化了国民经济结构
C.完成了国家工业化 D.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14.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唐太宗赞叹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度 D.租庸调制
15.宋朝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交往过程中,经常“以钱财换和平”。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双方政治地位平等的是
A.岁币 B.岁赐 C.岁贡 D.交子
16.166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是
A.戚继光 B.左宗棠 C.郑成功 D.林则徐
17.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将词《沁园春·雪》赠予柳亚子先生,毛泽东此次重庆之行
A.签署了“双十协定”B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C.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D.通过了《共同纲领》
18.“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它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和平统一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祖国统一 D.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19.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他”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凯撒 D.屋大维
20.下图为1990年至2018年我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量和区内企业数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开展 B.科技创新的成效显著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21.以下是关于不同地区古文字的几则考古资料,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研究古代文明须有文字佐证 B.各地文明的特征具有一致性
C.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D.字母文字是所有文字的基础
22.学者郑昌发指出,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他意在说明此运动
A.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C.瓦解西方封建殖民主义体系 D.彻底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23.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云南
2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
25.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到
A.蒸汽时代 B.信息时代 C.电力时代 D.高科技时代
26.康熙前中期,政府开放海禁,借助西方传教士开展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活动,并与俄国订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尼布楚条约》。这说明当时
A.统治危机的初显 B.对外关系的缓慢转型
C.国家疆域的奠定 D.朝贡体制的逐渐解体
27.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但不包括
A.倡导君主立宪 B.创办近代工业 C.筹办近代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
28.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其中,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9.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一种可以同时纺织许多根线的装置,最初靠水力运转,后又采用蒸汽作为纺纱的动力,这样就需要安装重型设备。于是,有人就将发动机、纺纱机连同工人都集中在一起,搬进大房子里。这种大房子,就是后来通常所说的“工厂”。创立这一制度的是
A.哈格里夫斯 B.阿克莱特 C.卡特莱特 D.韦奇伍德
30.慕尼黑会议后,首相张伯伦宣称为欧洲“带来了五十年的和平”。此时英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是
A.门户开放政策 B.绥靖政策 C.集体安全政策 D.遏制政策
31.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内阁宰辅权力得到加强 B.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2.1920年8月,《新青年》成为中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开始系统地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此同时,部分有识之士还在《新青年》上发表诸如《汉口苦力状况》《武昌织布、纺纱、铜币、银币、麻布五局工人状况》等类文章。这体现出《新青年》
A.促使新文化运动方向发生了转变 B.助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C.成为中国工人运动新的思想阵地 D.一定程度承担了时代使命与责任
33.民国时期的译书所涉国别,不仅有英、法、美等西方强国,还有苏维埃俄国。19王2~1920年的译书中,来自俄国的译书增长幅度最大,由过去统计年份的不到1%攀升至6.2%。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B.中国译书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C.中西方文明间的冲突日益加剧 D.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救国新思想
34.1927年4月,在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会议上,毛泽东发言指出,“革命势力,目前虽见发展,但亦到了一个危机,此后非有一支生力军必归于失败。要增加生力军保护革命非解决土地问题不可。”毛泽东此论
A.肯定了农民问题同中国革命的结合
B.成为国共两党解决土地问题的共识
C.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巩固
D.适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需要
35.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组经济;开展土地改革。这些举措
A.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国际声誉
B.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C.使党和政府赢得了人民信任
D.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保障
36.在一战爆发后的十多年中,西欧文学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如索利的十四行诗《当你看到千百万无言的死者》、乔治·杜阿梅尔的小说《受难者》、雷马可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等。这些作品反映出当时
A.民族独立意识增强 B.民众呼唤世界和平
C.战争引发精神危机 D.和平主义成为主流
37.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8.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的事件是
A.日内瓦会议召开 B.中美正式建交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D.中美关系正常化
39.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兴中会的建立B.同盟会的建立 C.武昌起义的爆发D.中华民国的建立
40.君士坦丁堡高等学府创立于425年,设有法律、哲学、医学、音乐、修辞等学科,共计31个教职,教授古希腊知识,但教授的内容也仅限于世俗学科。该学府的成立
A.传承了古典人文主义文化 B.体现了共和制对文化的激励作用
C.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D.促使君士坦丁堡成为东正教中心
第II卷多项选择题(共20分)
二、本卷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每选对一项得1分,有选错的则得0分。
41.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采纳了丞相卫绾的建议,罢黜以商鞅、韩非、苏秦、张仪之言议政的贤良。建元五年(公元前136)置五经博士。这些措施
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B.规范了官吏选拔制度
C.适应了与民休息的需要 D.有助于巩固政治统治
42.在良渚文化中,有的墓地规模大,有葬具和丰厚的随葬品,甚至有人祭、人殉现象;有的墓地规模小,没有葬具,随葬品也很少。这两类墓地处于不同区域,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当时
A.私有制已经产生 B.具备了成熟的国家形态
C.处于旧石器时代 D.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43.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思想、文化开始发生巨大变化。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一些士大夫以满腔热情去研究世界及边疆的史地之学。他们表现出强国御侮的勇气和接纳新知的开明,从而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这些士大夫有
A.魏源 B.林则徐 C.徐继畲 D.康有为
44.《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对红军英雄壮举的热情歌颂。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有
A.宣传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D.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45.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予更多的自主权。第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建立经济特区。下列属于经济特区的有
A.深圳 B.秦皇岛 C.汕头 D.厦门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C B B D C C C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D A A C A C A C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B D C A C B C B A
题号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D B B D D A A C B
题号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C D C A AD AD ABC ACD A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