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80分)
一、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下列描述的选官制度,按其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军功取士”“计首授爵”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③“郡国孝廉,古之贡士”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2.元初设立行御史台对行省进行监察,但由于制度的不规范,行御史台官员因纠劾行省官员而反遭诬陷和迫害的现象频繁出现,甚至有行省官员“建议行(御史)台隶行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世祖正式下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从法令上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行御史台官员反遭行省迫害的情况也逐渐减少。这说明元代
A.行省事务最终由中央决定 B.地方的监督体制逐渐规范
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到解决 D.行省的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3.有些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逐渐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这种“认识论”称之为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童心说 D.自省
4.“(他)率舟师出使南海西洋以至西域诸国......见于记载的所经国度,多至三十余地。”材料反映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天竺取经 C.郑和七下西洋 D.鉴真东渡日本
5.2024台州高一期末2022年10月31日大型历史纪录片《良渚》首播,采用实证与写意再现的方式呈现了良渚人的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文化、信仰等,将良渚文化放在全球视野下,凸显出良渚文化的特点和独特价值。以下最有可能出现在纪录片中的是
A.用于储藏粟的大型粮仓 B.随葬品差别不大的公墓
C.刻在甲骨上的成熟文字 D.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6.2024金华十校高一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孙思邈《千金方》②郭守敬《授时历》
③沈括《梦溪笔谈》④徐光启《农政全书》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②④①
7.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这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A.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将自然完成社会转型
C.资产阶级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D.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8.“辛亥革命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B.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传播了民主科学的精神
9.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处应填写
时间:19世纪40-50年代
书名: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 D.《资政新篇》
10.1919年8月,胡适发表白话诗《我的儿子》,文中写道:“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鲁迅也创作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提出了新型父子关系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对等的。这反映了他们
①提倡文学革命②主张民主共和③反对旧艺术、旧宗教④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它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制定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这......使党能够团结各民主阶级的力量,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作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里的“它”指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12.“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这位先进典型人物是
A.雷锋 B.杨根思 C.焦裕禄 D.王进喜
13.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4.2024衢州高一期末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关于中共二十大的表述,正确的是
A.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C.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D.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5.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以下对三线建设认识正确的有
①当时中国面临着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②对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工业布局④增强国防力量并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2024宁波九校高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这主要是因为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综合国力的增强 D.对外开放渐趋深入
17.2024丽水高一家国情怀,天下为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下列语句,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③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8.2024台州高一期末某老照片描述了西安事变和平落幕,蒋介石携夫人返回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来到机场迎接的画面。下列关于照片中所反映的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 B.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C.爱国民主运动达到了高潮 D.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
19.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回忆录里这样描述972年他同周恩来的历史性握手:“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结束”的时代里中美关系的特征是
A.长期敌对 B.结为盟友 C.保持邦交 D.求同存异
20.2024镇海中学高一乾隆年间的县志记载了吴江县(属苏州)丝织业情况:“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洪熙、宣德)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成化、弘治)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稠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品经济在我国居主导地位②江南地区农民从事副业生产③手工业中有新的经营方式④新型的工商业市镇开始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下面是《瀛寰志略》中的插图。该图可用于探究
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B.晚清士大夫的世界意识
C.清朝统治阶级上层的封闭与愚昧 D.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2.2024·9+1联盟高一下图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场景。下列农村政策,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A.“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把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D.“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23.有这样一个地方,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党中央和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堪称世界战争史上奇观的战略大决战。在这里
A.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路
B.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作出了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的重大决策
D.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4.某集团创始人回顾创业时说:“1982年的时候,个体户是不务正业者;90年代刚开始,社会上姓社姓资让我们明显感觉到压力;小平南方谈话以后,我们大刀阔斧地前进,大概1992年我们收购了36家企业,开始了全国布局。”带来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进行 B.对外开放开始进入新阶段
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25.2024湖州高一期末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列符合古埃及文明特征的是
A.佛教是重要的思想流派 B.莎草纸是重要的出口物资
C.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 D.发明了古老的楔形文字
26.2024宁波三锋联盟高一法国雅各宾派掌权时期,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内付清。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力”,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法国大革命中农民取得的土地所有权。法国的这些措施
A.有利于巩固革命成果 B.被欧洲各国所效仿
C.彻底摧毁了封建经济 D.杜绝了君主制复辟
27.1868-1885年,明治政府除了直接投资近2亿日元创办交通、采矿等基础产业之外,还设立基金资助民间兴办新式企业,资助金额总计10793万多日元;政府还将相当数量的官办企业廉价转让给民间,从而促进了民营资本的发展。这体现出日本
A.大力推行“殖产兴业”B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积极倡导“文明开化”D .基本实现了富国强兵
28.1844年一位英国人撰写《新道德世界》,书中反对私有制,主张公有制,反对革命,主张建立公社。他虽然多年前在美国建立“新和谐公社”的实践失败了,但依旧坚持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的理想。该英国人是
A.傅立叶 B.欧文 C.马克思 D.列宁
29.2024温岭中学高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下列关于这些文明的解读,正确的是
A.沙皇俄国的崛起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
B.日耳曼人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C.斯拉夫人接受了拜占庭的希腊语
D.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
30.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31.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英国率先实现工业化的突破无论归因于国内市场还是出口市场,都不够全面,因为还有第三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这个被忽略的因素愿意为
英国制造商的利益而发动战争或进行殖民”,是“维护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条件”。这个被忽略的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明 B.自由贸易政策推行
C.政府干预与保护 D.手工工场高度发展
32.“这一场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巴黎公社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C.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尝试 D.实践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33.下面是福特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示意图。图示反映出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 B.文化多样性 C.经济全球化 D.社会信息化
34.2024杭州四校学考模拟冷战期间成立的某组织的宗旨是“通过联合和协调各成员国的力量,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计划发展,加速经济技术进步,提高工业化水平,以及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福利”。这一组织是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经济互助委员会
35.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潮流。据下图可知
A.美国等国仍然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B.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力促全球化
C.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受益于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实现了各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36.2024台金七校联盟高一“1453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踏在欧洲。”材料中的“这个新的巨人”是指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37.16世纪欧洲的一位思想家认为,使人得到救赎的,不是教会所称的诸如祈祷、施舍、圣餐、圣洁生活等“善行”,而是“内心的信仰”,这是上帝直接授予每个灵魂的一种内在的精神皈依。这位思想家是
A.但丁 B.薄伽丘 C.马丁·路德 D.孟德斯鸠
38.2024杭州S9联盟高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如此写道:“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1847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上委托我们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结果就产生了这个“宣言”,“宣言”原稿在二月革命前几星期送到伦敦付印。“宣言”最初用德文出版,它用这种文字在德国、英国和美国至少印过12种不同的版本。该“宣言”是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D.《法兰西内战》
39.2024会稽联盟高一有学者这样论述道:在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不列颠国家利用它对法律、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利用它使人们能自由发挥能力和利用资源的影响,在几代人的时间里致力于建立一种能掀起工业革命的社会结构。这位学者强调的是
A.社会结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B.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的市场条件
C.国家是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推动力量
D.自由主义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产物
40.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应邀而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历史潮流
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准则
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第II卷多项选择题(共20分)
二、本卷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每选对一项得1分,有选错的则得0分。
41.西汉建立初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基本上都沿袭了秦代模式。以下能够体现“汉承秦制”的是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察举制 D.郡国并行制
4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灭六国后,以原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为规范化字体,统一了全国文字。这一举措
A.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C.消除了全国各地的经济交流障碍 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4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这一时期的革命和改革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有
A.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 B.埃及的抗英斗争
C.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4.源于欧洲的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启蒙运动
A.促进了牛顿经典力学的产生 B.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C.推动了文艺复兴在欧洲的扩展 D.为辛亥革命和民国成立提供了精神武器
45.下图为《上古农业文明区域示意图》。由此可知,上古时期的农业文明
A.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B.广泛修建水利工程
C.深受自然条件影响 D.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B A C D B A B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D D C C B B A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A B B C C D B A A
题号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B D A C D C D B D
题号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C B C A AB AB AC BD 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