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1.2.2 相反数第1章 有理数【2024新教材】湘教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一)复习回顾,情境导入(5 分钟) 复习数轴知识: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轴,谁能说一说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情境导入:(在黑板上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表示 2和 2, 3和 3的点)请大家观察数轴上这两组点,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特点?这两组数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这样的数相关的知识 —— 相反数。(板书课题:1.2.2 相反数) (二)新课讲授(20 分钟) 相反数的概念 几何意义讲解:观察刚才数轴上的 2和 2, 3和 3,我们发现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一般地,设 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 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 a和 a,我们说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像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如, 5和 5互为相反数, 21 和 21 ” 号个数的判断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布置(5 分钟) 书面作业:课本相关习题 [具体页码和题号],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规范解题步骤,特别是在求相反数和化简多重符号时要准确。 实践作业: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应用相反数概念的实例,如温度的升降、水位的高低变化等,并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分享,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互逆命题、互逆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能准确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会判断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的真假性,掌握证明命题真假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命题、逆命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历探究互逆定理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题真假的判断。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难点判断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命题的真假。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一些简单的命题,如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提问:能否交换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得到新的命题?新命题是否成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二)讲授新课(25 分钟)互逆命题给出互逆命题的定义: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举例说明:如原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出 3 - 5 个命题,并交换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命题真假的判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证明;对于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以刚才的命题为例,分析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如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是假命题,因为两个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还可能是锐角或钝角等。让学生自己判断之前小组讨论中写出的命题及其逆命题的真假性,并在小组内交流。互逆定理给出互逆定理的定义: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举例说明:如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互逆定理。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当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时,才有逆定理。(三)例题讲解(15 分钟)例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如果 a = 0,那么 ab = 0。(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分析:(1)逆命题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这是假命题,因为当 b = 0 时,ab = 0,a 不一定为 0。(2)逆命题为 “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是假命题,因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3)逆命题为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是真命题,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例 2:证明命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是真命题。分析: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已知:在△ABC 中,∠B = ∠C。求证:AB = AC。证明: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因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在△ABD 和△ACD 中,∠B = ∠C,∠BAD = ∠CAD,AD = AD(公共边),所以△ABD≌△ACD(AAS)。所以 AB = AC。(四)课堂练习(10 分钟)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1)如果 x = 2,那么 x = 4。(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对顶角相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2)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3)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4)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五)课堂小结(5 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强调: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六)布置作业(5 分钟)课本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时要说明理由。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至少两个互逆命题,并分析它们的真假性。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在判断命题真假和写逆命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中考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点A表示-5,点B表示5.如图,点A 和点B 分别表示哪个有理数 点A,点B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吗 点A,点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都是5.说一说探索新知请观察这两个数,它们有什么异同点?你还能列举两个这样的数吗?数字相同符号不同+ 5- 5抽 象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叫作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例如2.6与-2.6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什么?0 的相反数是 0.注意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唯一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0除外)在数轴上对应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距离为5距离为5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a(a>0)的点有几个?画一条数轴,并分别标出表示3,1.5,-6的相反数的点.解:3的相反数是-3,1.5的相反数是-1.5,-6 的相反数是6,且-3,-1.5,6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如图所示o01234-1-2-3-4-55-66ABC填空:①6的相反数是______;②-8与______互为相反数;③ ______与2.5互为相反数;④ -1.9的相反数是______;⑤ ______与100互为相反数;⑥ 0的相反数是______;⑦ - 与______互为相反数.-68-2.51.9-1000找一个数相反数的方法1.利用几何意义,即对称性2.改符号议一议-2.6的相反数是2.6,如何用式子表示?通常把数a的相反数记作“-a”.于是“-2.6 的相反数是2.6”用式子表示为“-(-2.6) = 2.6”.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填空:(1)-(+0.8)= ;(2)-(-3)= .解:(1) -(+0.8)= ;-0.8(2)-(-3)= .3化简多重符号时,只用观察“-”号个数即可.奇数个,结果的符号就是“-”号;偶数个,结果的符号就是“+”号.解:(1) -(+10)=-10;(2) + (-0.15)=-0.15;(3) +(+3)=3;(4) -(-12)=12;(5) +[-(-1.1)]=1.1;(6) -[+ (-7)]=7.(2) + (-0.15);(3) +(+3);(5) +[-(-1.1)];(6) -[+ (-7)];化简下列各数(1) -(+10);(4) -(-12);课堂练习1. 把下列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并在一条数轴上分别标出表示它们的点.2.54100-1-2.5-4o01234-1-2-3-4-55【课本P9 练习 第1题】2. 填空:(1)-(+8)= ;(2)-(+6.7)= ;(3)-(-9)= ;(4) = .-8-6.79【课本P9 练习 第2题】3. 已知 a 的相反数是3.5,则 a 等于多少?答:a 是 -3.5 .【课本P9 练习 第3题】-b0ab4.已知 a,b 为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把 -a,-b 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a5.如图,已知 A,B,C,D 四点在一条没有标明原点的数轴上.(1)若点 A 和点 C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原点为_______;(2)若点 B 和点 D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原点为_______.点 B点 C6.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是 +7,B,C 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 C 与点 A 的距离是 2 个单位长度,则点 B 表示的数为( )A. ±5 B.±9C. 5 或-9 D. -5 或-9D1. 有理数2 025的相反数是( )BA. 2 025 B. C. D.2.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在地球上相距1 200公里的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如果与1 200互为相反数,那么 ( )CA. 1 200 B. C. D.返回3. 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一定是( )BA. 正数 B. 正数或零C. 负数 D. 负数或零返回4. ,是数轴上两点,, 之间的点表示的数中,存在互为相反数的数的是( )BA.B.C.D.返回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的相反数是 ;③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不可能相等;④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是相反数.B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返回6. 和它的相反数之间的整数有___个.7.数轴上,若点,分别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在点的右侧,并且这两点的距离为9,则点 表示的数是______.1返回8.(1)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并将这些数连同它们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0,,, .【解】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3,0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4.如图:(2)说明上面各数及其相反数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特点.在数轴上,原数与其相反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需改变这个数前面的符号,即可得到这个数的相反数.. .返回9. [2025郴州模拟]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与 ;与 ;与 ;与 .C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返回课堂小结相反数定义应用只有_____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____.求某数的相反数化简:-(-a)=a对于数字前面含有多个符号的数的化简,只用观察“-”号个数即可.奇数个,结果的符号就是“-”号;偶数个,结果的符号就是“+”号.符号0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