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九年制义务教育部编版七年级上

冬天
老 舍 (舒庆春)
知识链接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通俗易懂、朴实无华、诙谐幽默、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儿。
走进作者
导入新课
《济南的冬天》这个题目的核心词是哪一个?由此你会想到哪些诗、文、景?
导入新课
冬天的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导入新课
冬天的美景
白雪皑皑
梅须逊雪三非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导入新课
济南的冬天
导入新课
老舍为什么要写《济南的冬天》?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被他称为第二故乡。
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
1.朗读,注意重音和停连,体会声韵和节奏,感受语言大师的文句之美;
2.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景物的美妙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3.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之美。
掌握字词
读准字音 掌握字形
友情提示:声音越大,越记得住;书写越大越工整,记得越牢
响 晴 髻 儿 水 藻
伦 敦 宽 敞 镶 嵌
看 护 济 南 真 得
澄 清 着 落
xiǎnɡ qínɡ jì ér shuǐ zǎo
lún dūn kuān chǎnɡ xiānɡ qiàn
kān hù jǐ nán zhēn dé
chénɡ qīnɡ zhuó lào
掌握字词
读准字音 掌握字形
友情提示:声音越大,越记得住;书写越大越工整,记得越牢

kān → 看护
kàn → 看见

chéng → 澄清
dèng → 澄沙

jǐ → 济南
jì → 救济

zhuó → 着落 穿着
zhe → 看着 走着
zhāo → 着数 着法
zháo → 着急 着火
体会词义
读准字音 掌握字形 体会词义
响亮: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与上文“响晴”意义相近。
温晴:天气温暖、晴朗。
出奇:特别、不寻常。
安适:安静而舒适。
慈善(cí shàn):原指仁慈、善良,有同情心,
本课指温和,合人心意。
贮蓄(zhù xǜ):储存积蓄。
空灵:本课指清亮,透明。
响晴(xiǎng qíng):晴朗无云
友情提示:声音越大,越记得住;书写越大越工整,记得越牢
1.音量适中,口齿清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听清你的朗读。
2.重音、停连恰当,能让听众明白你要表达的重心。
3.情感语调与所读内容大体相适应。
学习朗读
朗读展示
选择你最有感受的一段文字,先试读一下,然后美美的读给大家听。
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1.用一个词来形容济南的冬天,你会选哪个?
3.课文主要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温晴
山 水
4.文章可以分哪几个部分?全文属于哪种结构模式。
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第三部分(7):独句成段,简明有力地结束全文。
总分总
2.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对济南的评价,你会选哪个?
宝地
如果用一个词来作文章的“文眼”,你觉得该用哪个词?
温晴
精读赏析
作者是怎样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的?
一、总写(1)
与北平相比
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
无大雾
与热带相比
无毒日
对比
对比(表现手法)能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温晴(宝地)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济南的冬天》全文属于总分总结构模式。这第二部分的分写又属于什么结构模式?概括一下。
济南的冬天
总写温晴(1)
分写山水(2-6)
总写肯定(7)
总写老城(2)
分写山水
(3-6)
一圈小山(3)
雪后的小山(4)
城外远山(5)
暖和安适

水(6)
可爱温暖慈善
秀气
(水墨画)
水冒热气
水藻真绿
河水澄清
空灵的蓝水晶
淡雅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第2自然段是怎样由第一段总写的转入后面的分写的?有何作用?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入后面的分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下段落之间需要衔接,需要转换流畅。这就要靠过渡句来作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句、过渡段往往就是结构转换的标志。重心在哪个部分就归入哪个部分。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第3自然段写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个特点的?
通过直接对山的描写在体现这一特点
写人们表情和心理
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可爱
温暖慈善
的山: 。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和 的写法。
阳光朗照下
可爱、温暖、慈善
拟人、比喻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通过
来间接写出山的特点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把整个济南团团围住,以避免寒风的侵袭。
比较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
精读赏析
比喻和拟人,能更加 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同时,能更好地将作者的 融入其中。
生动形象
情感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朗诵课文第4自然段,然后思考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3.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自上而下。从山上、山尖到山坡、山腰,有层次的写出秀美的山景。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第4自然段,然后思考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先勾出表现空间、方位、顺序的词语,再判断顺序。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自上而下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
(1)空间方位的关键词:
(2)判断顺序:
(3)确定描写顺序:
(4)组织语言作答: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第4自然段,然后思考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后矮松比作日本的“看护妇”,以松尖的白雪比“一髻儿白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青松的秀美形态。
(2)用了拟人的手法,“镶”字用的很妙,作者赋予山尖白雪灵巧的双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秀美景观。
(3)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样子比作带水纹的花衣,“穿”又将薄雪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后小山娇美的姿态。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妙”在何处?
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
济南的冬天喜爱和赞美
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3.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是 的语气,怕秀气的小山被大雪压垮了,暗含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玲珑秀美的济南小山的 之情。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第4自然段,然后思考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爱怜
拟人
热爱、赞美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朗诵第5自然段,城外远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怎么写出这个特点的?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写山小结:
可爱温暖慈善
秀气
淡雅
齐读第6段,说一说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绿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精读赏析
二、分写(2-6)
写济南,写冬天,可以写的东西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只写了山和水呢?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这样的结尾总结全文并照应开头;点题但和标题相比在结构上又有所改变,显示了作者的匠心。因为上文描写的是冬天里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所以文末结句用“冬天”修饰“济南”,抒发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
精读赏析
三、总写(7)
段落句子的作用
强调冬天
总结全文
照应开头
点题
喜爱赞美
主题(情感)
结构上(情节)
内容上
形象
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有什么作用?
总结概括
概括文章内容、主题
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用准确优美的文字和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山水的喜爱之情。
想一想概括的得分点在哪几个?关键词是什么?
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写?
1.抓住特点,安排顺序:
2.运用修辞,情景交融:
《济南的冬天》的写作特点
学习写法
以 为线索贯穿全文,采用 的结构方式,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大量运用 等修辞方法,融情于景,处处流露出作者的 之情。
“温晴”
“总分总”
拟人、比喻
赞美
一、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
参考答案:济南冬天有着“温晴”的特点,通过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空灵水晶图来呈现这一特点。
习题指导
二、济南的冬天在作者的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跟同学做一点儿探究。
参考答案: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一个老城,有山有水,暖和安适”,人们脸上都是带笑的,因此说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习题指导
三、品味下列语句,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习题指导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通过 词语将
人格化,形象生动表现了 的特点,表达了 。
拟人手法
拟人
“睡着”“唤醒”
“老城”
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
作者的喜爱之情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习题指导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的特点,充满情趣和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 “害羞” 一词将 薄雪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斜射下,薄雪害羞的情态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
习题指导
参考答案:示例:清晨,一轮橘红色的旭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给笼罩在氤氲迷雾中的大地涂抹上了一层霞光。虽是冬天,浓重的白霜盖住了草丛、田垛、菜蔬、田间、原野,然而这丝丝缕缕黄灿灿的光亮,驱散了雾障霜凝的朦胧的早晨,尤如穴居久了的生灵凝聚的血液重又活跃起来了。
能力拓展
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课后作业: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中你学到的知识和写作技巧,背诵全文。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