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3.5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章 一次方程(组)【2024新教材】湘教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3.5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能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但在实际生活里,有些问题仅用一个未知数难以描述和解决,这时就需要引入多个未知数,从而引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接下来,我们就深入认识一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例如\(x + y = 8\),方程中含有\(x\)和\(y\)两个未知数,\(x\)和\(y\)的次数都是\(1\),且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所以它是二元一次方程;再如\(2x - 3y = 1\),同样满足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项次数为\(1\)以及整式方程这几个条件,也属于二元一次方程。(二)一般形式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y = c\)(\(a\)、\(b\)、\(c\)是常数,\(a 0\),\(b 0\)) 。这里\(a\)、\(b\)分别是\(x\)、\(y\)的系数,\(c\)是常数项。例如在方程\(3x + 2y = 5\)中,\(a = 3\),\(b = 2\),\(c = 5\) 。(三)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通常用大括号联立表示,如对于方程\(x + y = 5\),\(\begin{cases}x = 2 \\ y = 3 \end{cases}\)就是它的一组解,因为把\(x = 2\),\(y = 3\)代入方程左边得到\(2 + 3 = 5\),与右边相等;同时\(\begin{cases}x = 1 \\ y = 4 \end{cases}\),\(\begin{cases}x = 0 \\ y = 5 \end{cases}\)等也都是该方程的解 。不同于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只有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组解,因为只要满足方程等式关系的两个未知数的值都可以作为它的解 。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一)定义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如\(\begin{cases}x + y = 7 \\ 2x - y = 1 \end{cases}\),这个方程组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构成,所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再如\(\begin{cases}3x + 2y = 10 \\ x = 2y \end{cases}\),其中\(x = 2y\)可变形为\(x - 2y = 0\),也满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条件,同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需要注意的是,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未知数必须是相同的 。(二)解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也就是说,这个解既要满足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又要满足第二个方程 。例如对于方程组\(\begin{cases}x + y = 5 \\ 2x - y = 1 \end{cases}\),\(\begin{cases}x = 2 \\ y = 3 \end{cases}\)就是它的解,因为把\(x = 2\),\(y = 3\)代入\(x + y = 5\)中,\(2 + 3 = 5\)成立;代入\(2x - y = 1\)中,\(2 2 - 3 = 1\)也成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有唯一一组解,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无解或有无数组解 。三、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区别和联系(一)区别方程个数:二元一次方程是单个方程,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由两个方程组成 。解的个数: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有唯一一组解(特殊情况除外) 。(二)联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同时是组成该方程组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四、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一)解题步骤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设未知数:设出两个未知数,一般用\(x\)、\(y\)表示 。找等量关系: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找出两个不同的等量关系 。列方程组:依据等量关系,列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求解方程组:后续会学习具体的求解方法(如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等)。检验作答:将求出的解代入原方程组,检验是否满足两个方程,然后根据实际问题作答 。(二)示例讲解例: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分析:设这个队胜\(x\)场,负\(y\)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为:胜的场数 + 负的场数 = 总场数\(22\)场;胜场得分 + 负场得分 = 总得分\(40\)分 。列方程组:根据等量关系可列出\(\begin{cases}x + y = 22 \\ 2x + y = 40 \end{cases}\) 。通过以上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它的相关概念、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以及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后续我们还会深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从而更好地运用它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交流探讨。这份内容系统介绍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知识。若你觉得某些概念讲解不够清晰,或想增加更多实例,欢迎随时提出,我们共同优化。互逆命题、互逆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能准确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会判断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的真假性,掌握证明命题真假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命题、逆命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历探究互逆定理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题真假的判断。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难点判断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命题的真假。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一些简单的命题,如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提问:能否交换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得到新的命题?新命题是否成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二)讲授新课(25 分钟)互逆命题给出互逆命题的定义: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举例说明:如原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出 3 - 5 个命题,并交换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命题真假的判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证明;对于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以刚才的命题为例,分析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如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是假命题,因为两个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还可能是锐角或钝角等。让学生自己判断之前小组讨论中写出的命题及其逆命题的真假性,并在小组内交流。互逆定理给出互逆定理的定义: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举例说明:如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互逆定理。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当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时,才有逆定理。(三)例题讲解(15 分钟)例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如果 a = 0,那么 ab = 0。(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分析:(1)逆命题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这是假命题,因为当 b = 0 时,ab = 0,a 不一定为 0。(2)逆命题为 “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是假命题,因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3)逆命题为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是真命题,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例 2:证明命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是真命题。分析: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已知:在△ABC 中,∠B = ∠C。求证:AB = AC。证明: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因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在△ABD 和△ACD 中,∠B = ∠C,∠BAD = ∠CAD,AD = AD(公共边),所以△ABD≌△ACD(AAS)。所以 AB = AC。(四)课堂练习(10 分钟)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1)如果 x = 2,那么 x = 4。(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对顶角相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2)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3)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4)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五)课堂小结(5 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强调: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六)布置作业(5 分钟)课本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时要说明理由。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至少两个互逆命题,并分析它们的真假性。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在判断命题真假和写逆命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中考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情境导入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某队在某次比赛中共踢14场球,负了5场,共得19分. 问:该队共胜多少场?解:设该队共胜x场,则平了(14-5-x) 场.根据题意,得 3x+(14-5-x)=19解得 x=5于是,平了 14-5-5=4 (场)假设剩下的场次全踢平14-5=9(场) 19-9=10(分)胜了:10÷(3-1)=5(场)平了:14-5-5=4(场)方法一:方法二:探索新知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思 考解:设兔有x 只,则鸡有(35- x)只.根据题意,得4x + 2(35-x) = 94兔的只数+鸡的只数=35兔的脚数+鸡的脚数=94等量关系:解得 x=12于是,鸡有 35-12=23(只)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兔的只数+鸡的只数=35兔的脚数+鸡的脚数=94若设兔有x只,鸡有y只.你能根据两个等量关系列出两个方程吗?x+y=35 ,4x+2y=94 .x+y=35 ,4x+2y=94 .列出的两个方程还是一元一次方程吗?x+y=35 ,4x+2y=94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作二元一次方程.这两个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吗?注意“一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而不是未知数的次数;方程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练一练1.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1) x+y=11(2) m+1=2(3) x2+y=5(4) 3x-π=11(5) -5x=4y+2(6)7+a=2b+11c(7) 7x+ =13(8) 4xy+5=02.若x2m-1+5y3n-2m=7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 n=________.11只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组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未知数x,y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方程,于是将两个方程联立,得①②练一练①②③④下列方程组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_______.(填序号)xy(1) 把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填入下表:如果不考虑实际意义,x,y还能取什么值满足方程①?134233332431530629728827为什么代入的都是整数?······x=-1,y=36 /x=0.5,y=34.5 /···9261025112412231322做一做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组解.(2)上表中存在哪对x,y的值满足方程②吗?若有,请指出.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y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x=12,y=23既满足满足方程①,又满足方程②.x=12,y=23是方程①与方程②的公共解.写成(12,23)的形式,它就是上述方程组一个解.一般地,对于未知数为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若x,y分别用数c1,c2代入,能使每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把(c1,c2)叫作这个方程组的一个解.习惯上记作求解方程组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组.C练一练的解是( )A.B.C.D. 有无数个例小玲在文具店买了3本练习本,2支圆珠笔,共花去17元,其中购买练习本比圆珠笔多花1元.设练习本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y元,试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本题等量关系:购买练习本所花的钱+购买圆珠笔所花的钱=17元,购买练习本所花的钱-购买圆珠笔所花的钱=1元.例解:(1) 根据等量关系,得①②设练习本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y元,试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玲在文具店买了3本练习本,2支圆珠笔,共花去17元,其中购买练习本比圆珠笔多花1元.例①②(2) 是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解吗?解:把x用3,y用4分别代入方程①②可得:方程①左边的值是3×3+2×4=17,方程①右边的值也是17;方程②左边的值为3×3-2×4=1,方程②右边的值也是 1.因此,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解.小玲在文具店买了3本练习本,2支圆珠笔,共花去17元,其中购买练习本比圆珠笔多花1元.课堂练习1.一艘轮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24km/h,逆流航行的速度为18 km/h. 它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km/h,水的流速为y km/h,请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根据题意,得分析: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顺流航行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逆流航行的速度.【课本P119 练习 第1题】2.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则这个方程组可以是_________ (只要求写一个).【课本P119 练习 第2题】3.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吗?解:方程①左边的值是3×2-4×1=2,方程①右边的值也是2;方程②左边的值是4×2-3×1=5,方程②右边的值是 6.因此,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解.把x用2,y用1分别代入方程①②可得:①②左边=右边.左边≠右边.【课本P119 练习 第3题】1. 有下列方程:;; ;;;; .其中,二元一次方程有( )C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返回2. [2025邵阳月考]若方程组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则“…”可以是( )A. B.C. D.A返回3. 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嫦娥六号采用了钻取和表取两种方式共采集样品约1 935克,表取比钻取的4倍还多310克.若设钻取样品 克,表取样品 克,则可列方程组为( )BA. B.C. D.返回4. 如果是关于,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 的值为____.5. 写出二元一次方程 的一组整数解:_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唯一)返回6.已知是方程的解,则式子 的值为___.1【点拨】将代入,可得 ,则.返回7. 已知方程组(1)分别取, ,0,2,填写下表:0 2___ ___ ____ ____0 2_ _ ___ _ _ ___8224(2)根据(1)中的数据写出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的解为返回8. 如果方程组的解为 那么被“★”“|”遮住的两个数分别为( )CA. 3,10 B. 4,10 C. 10,4 D. 10,3【点拨】将代入,得 ,解得 ,即 .将代入★,得★,所以★ .所以被“★”“ ”遮住的两个数分别为10,4.返回9. 我国古代《四元玉鉴》中记载了“二果问价”问题,其内容大致如下:用九百九十九文钱,可买甜果苦果共一千个,若 ,试问买甜果苦果各几个?若设买甜果个,买苦果 个,可列出符合题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已有信息,题中用“…”表示的缺失的条件应为( )A. 甜果七个用四文钱,苦果九个用十一文钱B. 甜果十一个用九文钱,苦果四个用七文钱C. 甜果四个用七文钱,苦果十一个用九文钱D. 甜果九个用十一文钱,苦果七个用四文钱√返回10. 国家“双减”政策实施后,某班开展了主题为“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活动.班级决定为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购买笔记本和碳素笔进行奖励(两种奖品都买).其中笔记本每本3元,碳素笔每支2元,共花费28元,则购买方案共有( )B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课堂小结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对于未知数为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若x,y分别用数c1,c2代入,能使每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把(c1,c2)叫作这个方程组的一个解.习惯上记作求解方程组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组.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