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对联【课标要求】小学阶段 初中阶段该学段未对对联提出明确要求,主要是熟读积累,进而体味对联的音韵和谐、对仗 工整之美。 该学段未对对联提出明确要求,对对 联的学习和积累应融进对诗歌、修辞、文 化常识的学习之中。【知识梳理】小学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应当积累一些经典的对联,并开始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对联,也被称为楹联或对子,是书写于纸张、布料上,或雕刻于竹子、木头、柱子之上的对偶语句。它们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体现了汉字一字一音的独特艺术魅力。上下联各自的特点和格式要求包括: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应;结构相匹配;节奏相呼应;平仄相协调;以及内容相关联。初中阶段深入了解对联的特性与格式规范,以灵活运用并创作对联。【典例解法】1.(2024 润州区)根据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仄起平收”的特点,下列诗句中能构成对联的一项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分析】考查了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解答】A.“窗含”和“门泊”属于名词对名词,“西岭”和“东吴”是地方对地方,“千秋雪”和“万里船”属于名词对名词。所以能构成对联。B.“横看”属于动词,“远近”属于形容词,所以诗句够不成对联。C.“散学”属于动词,“东风”属于名词,所以诗句够不成对联。D.“莫愁”和“天下”词性不一样,所以诗句够不成对联。故选:A。【点评】对联是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2.(2024 沂南县)晓文为即将举行的毕业联欢会写了一副对联。上联:热情高昂,同学携雄心向前。下联:意气风发,学子踏千帆远航。你认为这副对联最合适的横批是( )A.壮志凌云 B.孜孜不倦 C.迎难而上 D.实事求是【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解答】从对联中的“携雄心向前”和“踏千帆远航”可以看出祝福同学们在未来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志向或愿望。选项中“壮志凌云”意思是形容志向宏伟远大,高入云霄。与对联的意思最相符。故选:A。【点评】对联的写作要求: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首先第一点的意思就是字数一定要相同,中间有断句的地方也要同时断句。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相对的词要在相同的位置上面,相同位置上的词平仄尽量相对。③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平仄相合。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一定要相同,但是不能重复,上下内容一定要衔接起来。3.(2024 砀山县)快毕业了,擅长书法的小明准备写一副对联送给老师,请为他选择最恰当的下联。上联:树人育才鞠躬尽瘁下联: C (填序号)A.热血丹心妙手回春B.兢兢业业无私奉献C.传道解惑茹苦含辛D.春蚕丝尽蜡炬成灰【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对联要求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解答】A.不符合题意。“热血丹心”对应的是名词。结构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兢兢业业”对应的是形容词。结构不相同。C.符合题意。“树人”对“传道”,“培才”对“解惑”,“鞠躬尽瘁”对“茹苦含辛”,内容相同,结构相同。D.不符合题意。“春蚕丝尽”对应的是偏正结构,结构不相同。故答案为:C。【点评】这种题型是小学语文考试常见的题型,平时要加强练习,掌握答题技巧。4.(2024 道县)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对联歌咏的人物的名字。例: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文学常识,需要综合积累的基础上作答。【解答】(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提到的是“草堂”和“诗圣”,结合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可以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故居“杜甫草堂”在成都,是著名的文化遗址。因此,这副对联歌咏的人物是杜甫。(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描述的是一个具有广阔视野和关心百姓疾苦的人物。结合“湖山”和“万家忧乐”,我们可以联想到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因此,这副对联歌咏的人物是范仲淹。故答案为:(1)杜甫;(2)范仲淹。【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历年真题提优特训】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 漳州)下面是春联的上联,与它对应的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五谷丰登,万民同庆;______。A.票子大把,百姓开心 B.六畜兴旺,人民欢庆C.六畜兴旺,百姓欢欣 D.钞票剧增,人民欢乐2.(2024 宁波)天一阁西大门内柱上的楹联“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为郭沫若所题写。张军也学着创作了一副。请将下面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风雨①,薪火相承,万卷古籍②。下联:岁月③,家族传递,一阁经典④。A.①沧桑 ②泽后世 ③飘摇 ④藏天下B.①沧桑 ②藏天下 ③飘摇 ④世代传C.①飘摇 ②藏天下 ③沧桑 ④泽后世D.①飘摇 ②世代传 ③沧桑 ④藏天下3.(2024 三门县)在“感谢师恩”这一活动中,一位同学拟出了上联,请你帮他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下联:A.多才学无私奉献似春蚕B.传知识呕心沥血似春蚕C.多才学呕心沥血育桃李D.传知识呕心沥血育桃李4.(2024 宁波)龙年到了,下列可作为春联张贴的一项是( )A.归月玉兔驾云来,金龙乘雪入春去。B.玉兔驾云归月去,金龙乘雪入春来。C.金龙驾云归月去,玉兔乘雪入春来。D.金龙乘雪入春来,玉兔驾云归月去。5.(2024 岳阳)对联多为对偶句。《水浒传》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根据对偶的特点,下联应为( )A.急先锋东郭争功 B.吴用智取生辰纲C.青面兽北京斗武 D.汴京城杨志卖刀6.(2024 夏津县)一位同学想用一副对联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最合适的一项是( )A.花香浓郁今日情 春光洋溢赤子心B.不舍青春校园草 难忘款款恩师情C.树下芳草春来绿 坛前鲜花别样红D.花草逢霖示我心 书案载语传深情7.(2024 梁子湖区)对联讲究平仄与对偶,根据这一规律,“五湖四海皆春色”的下联应是( )A.红梅正报万家春。 B.四季彩云同燕来。C.岁岁平安福寿多。 D.万水千山尽得辉。8.(2024 沈阳)在下面对联的空白处填入四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_____,细节莫轻,积小善堪成大善下联:养德修心,耄年不辍,凭一人遍利众人A.见利忘义 B.见微知著 C.见死不救 D.见风使舵9.(2024 鄂尔多斯)学校教学楼两侧要张贴跟读书有关的对联,上联是“朗朗书声满校园”,下联应该是下面哪一句( )?A.读书之乐乐无穷 B.阵阵墨香溢心田C.春风拂面书香来 D.汲取知识有力量10.(2024 临沭县)把“人梯巧搭登攀路,心血勤浇栋梁材”送给( )最合适。A.当教师的姑姑 B.当警察的叔叔C.当工人的表哥 D.做生意的舅舅二.填空题(共7小题)11.(2024 定兴县)丽丽同学写了一副对联表达自己对阅读的认识,请帮她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一副工整的对联。且读 千年事 欲知 万本书 今古 中西 12.(2024 海城市)作为对联的一种,春联同样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内容相关。请为下面这副春联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和横批。(填序号)①春临华堂繁花艳 ②万树争荣添翠色 ③万水千山尽得辉④春色满园 ⑤人寿年丰 ⑥万象更新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 横批: 13.(2023 石柱县)根据对联内容选填科学家的名字。A.袁隆平 B.爱因斯坦 C.华罗庚 D.钟南山(1)杏林国士昔日仗剑驱非典,华夏北斗再度临危战疫情。—— (2)隐匿田园两耳不闻名利事,依稀锄犁一心只为稻花香。—— 14.(2022 铜仁市)毕业前夕,六(1)班开展了毕业联欢活动,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吧!(1)赠对联:同学们打算送给老师一副对联,一位同学拟出了上联,请你选择合适的下联。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炬下联: A.多才学无私奉献似春蚕B.多才学呕心沥血育桃李C.传知识呕心沥血似春蚕D.传知识无私奉献育桃李(2)感师恩:敬爱的老师,感谢您!是您带领我们开阔了视野,让我们欣赏了“ ,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江南春景,了解了“日暮汉宫传蜡烛, ”的寒食习俗。是您教会我们很多道理,提醒我们“莫道君行早, ”,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留下“ ,老大徒伤悲”的遗憾。期盼我们能够“青, ”。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教诲,学习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 ”的顽强品格,更加坚定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辜负您的期望!15.(2022 焦作)请将下列对联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A.一剪喜成百家愿 寸尺巧量万客心B.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C.体态须眉都活泼 心神毫发不参差D.古今书籍凭君选 中外文章任你观理发店 照相馆 书店 裁缝铺 16.(2023 双城区)删改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上联:山间云雾蒙蒙,似梦似幻。下联:江河中的一点点帆影,如一首诗,又如一幅画。修改后的下联: 17.(2023 南阳)庚子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爆发。武汉疫情牵动着国的心,下面是一位老师撰写的抗肺炎对联,中间有几句空白请运用对联的知识从后面所附的语句中选择正确项序号填在横线上。非典曾横虐,① ,② ③ ,北斗作决策,④ A.南山揭祸根 B.传染肺炎侵大众C新冠又肆行 D.举国防控挽狂澜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18.(2024 宜秀区)对联以整齐的对仗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期盼。请将下面几副对联补充完整,并选取其中合适的对联,送给相对应的人家,来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吧!(1)A.上联:蟾宫折金桂 下联:鲤鱼跃 B.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 下联:财源茂盛达 C.上联: 顺心走好运 下联:岁岁如意迎吉祥(2)希望家庭幸福美满应选 联,希望孩子高考顺意应选 联,希望生意蓬勃发展应选 联。19.(2022 阳新县)对联以整齐的对仗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期盼。请将下面几副对联补充完整,并选取其中最合适的,送给相对应的人家,以表达他们各自美好的期盼吧。(1)补联:A、上联:蟾宫折金桂 下联:鲤鱼跃 B、上联:生意兴隆 四海 下联:财源茂盛达 C、上联: 顺心走好运 下联:岁岁如意迎 (2)希望家庭和美幸福应选 联,希望孩子高考顺意应选 联,希望生意蓬勃发展应选 联。四.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20.(2023 广州)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神州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选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作为对联的一种,春联同样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仄起平收。请在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一副春联。①五羊献瑞瑞门庭 ②五羊献瑞报佳音 ③万树争荣添翠色④春临华堂繁花艳 ⑤人寿年丰 ⑥春满人间上联: 下联: 横批: 【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人们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蕴含“ ”之意。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 ”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暗含对祖先的怀念之情。小朋友们还特别盼望得到压岁钱,传说它有“ ”的用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 漳州)下面是春联的上联,与它对应的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五谷丰登,万民同庆;______。A.票子大把,百姓开心 B.六畜兴旺,人民欢庆C.六畜兴旺,百姓欢欣 D.钞票剧增,人民欢乐【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解答】本题考查对春联知识的掌握,主要考查对仗和用词的恰当性。春联要求上下联对仗工整,词性相对,语义相关,平仄相对。上联“五谷丰登,万民同庆”中,“五谷丰登”是主谓结构,描述了农作物丰收的景象,“万民同庆”也是主谓结构,表达了人民共同庆祝的欢乐氛围。选项 A 中“票子大把”表述过于口语化,且与“五谷丰登”的对仗不够工整;选项 B 中“人民欢庆”与“万民同庆”表意重复,且“欢庆”与“同庆”相比,在平仄上也不够协调;选项 D 中“钞票剧增”同样比较口语化,与“五谷丰登”的风格不匹配,且“剧增”在语义和词性上与“丰登”也不太对仗。而选项 C 中“六畜兴旺”与“五谷丰登”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式短语,分别描述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繁荣,对仗工整;“百姓欢欣”与“万民同庆”结构相似,“百姓”对“万民”,“欢欣”对“同庆”,用词恰当,语义相关,且在平仄上也较为协调,所以 C 是最合适的下联。故选:C。2.(2024 宁波)天一阁西大门内柱上的楹联“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为郭沫若所题写。张军也学着创作了一副。请将下面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风雨①,薪火相承,万卷古籍②。下联:岁月③,家族传递,一阁经典④。A.①沧桑 ②泽后世 ③飘摇 ④藏天下B.①沧桑 ②藏天下 ③飘摇 ④世代传C.①飘摇 ②藏天下 ③沧桑 ④泽后世D.①飘摇 ②世代传 ③沧桑 ④藏天下【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解答】天一阁西大门内柱上的楹联“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为郭沫若所题写。张军也尝试创作了一副。在这副对联中,对于上联“风雨①,薪火相承,万卷古籍②”,从词语搭配习惯来看,“风雨”通常与“飘摇”组合,“风雨飘摇”形象地描绘出古籍在传承过程中所处的不稳定艰难局势,所以①处填“飘摇”;而“万卷古籍”具有极高的价值,用“藏天下”来描述,能够突出其数量众多且珍贵,具有收藏于天下,供后世学习研究的重大意义,故②处填“藏天下”。再看下联“岁月③,家族传递,一阁经典④”,“岁月”常常和“沧桑”搭配,“岁月沧桑”体现出岁月长河中历经的各种变化,因此③处填“沧桑”;“一阁经典”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泽后世”表明经典能给后世带来恩泽,突出了其对后代的积极影响,所以④处填“泽后世”。故选:C。3.(2024 三门县)在“感谢师恩”这一活动中,一位同学拟出了上联,请你帮他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下联:A.多才学无私奉献似春蚕B.传知识呕心沥血似春蚕C.多才学呕心沥血育桃李D.传知识呕心沥血育桃李【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对联要求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解答】结合对联对仗工整的特点可知,“育人才”对“传知识”,“无私奉献”对“呕心沥血”,“如蜡烛”对“似春蚕”。故选:B。4.(2024 宁波)龙年到了,下列可作为春联张贴的一项是( )A.归月玉兔驾云来,金龙乘雪入春去。B.玉兔驾云归月去,金龙乘雪入春来。C.金龙驾云归月去,玉兔乘雪入春来。D.金龙乘雪入春来,玉兔驾云归月去。【分析】考查了对联。认真分析选项中的对联,结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及对联的特点选择。【解答】结合对十二生肖的了解可知,兔年云了龙年到。玉兔是中国神话中月宫中的,故A、C不当。按时间顺序,应选写“去”,再写来“来”,故B最合适,D不当。故选:B。5.(2024 岳阳)对联多为对偶句。《水浒传》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根据对偶的特点,下联应为( )A.急先锋东郭争功 B.吴用智取生辰纲C.青面兽北京斗武 D.汴京城杨志卖刀【分析】考查了对联。认真分析选项中的对联,结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及对联的特点选择。【解答】对联要求对仗工整,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根据对偶的特点,下联应为:汴京城杨志卖刀。地点对地点,人物对人物,事件对事件。故选:D。6.(2024 夏津县)一位同学想用一副对联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最合适的一项是( )A.花香浓郁今日情 春光洋溢赤子心B.不舍青春校园草 难忘款款恩师情C.树下芳草春来绿 坛前鲜花别样红D.花草逢霖示我心 书案载语传深情【分析】考查了对联,对联是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解答】A.不适合,“花香浓郁今日情 春光洋溢赤子心”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B.适合,“不舍青春校园草 难忘款款恩师情”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C.不适合,“树下芳草春来绿 坛前鲜花别样红”描写了春天花坛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D.不适合,“花草逢霖示我心 书案载语传深情”表达了一种感恩之情。故选:B。7.(2024 梁子湖区)对联讲究平仄与对偶,根据这一规律,“五湖四海皆春色”的下联应是( )A.红梅正报万家春。 B.四季彩云同燕来。C.岁岁平安福寿多。 D.万水千山尽得辉。【分析】考查了对联。认真分析选项中的对联,结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及对联的特点选择。【解答】结合对联对仗工整的特点可知,“五湖四海皆春色”的下联应是“万水千山尽得辉”,“五湖四海”对“万水千山”,“皆春色”对“尽得辉”。故选:D。8.(2024 沈阳)在下面对联的空白处填入四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_____,细节莫轻,积小善堪成大善下联:养德修心,耄年不辍,凭一人遍利众人A.见利忘义 B.见微知著 C.见死不救 D.见风使舵【分析】考查了对联。认真分析选项中的对联,结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及对联的特点选择。【解答】结合对联对仗工整的特点及“细节莫轻,积小善堪成大善”可知,下联“养德修心”应对“见微知著”。故选:B。9.(2024 鄂尔多斯)学校教学楼两侧要张贴跟读书有关的对联,上联是“朗朗书声满校园”,下联应该是下面哪一句( )?A.读书之乐乐无穷 B.阵阵墨香溢心田C.春风拂面书香来 D.汲取知识有力量【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解答】上联是“朗朗书声满校园”,描述的是校园里充满了读书的声音,表达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上联“朗朗书声满校园”是一个主谓宾结构,形容词“朗朗”修饰名词“书声”,动词“满”后面接地点“校园”。A.读书之乐乐无穷:这句话强调读书的乐趣无穷无尽,但与上联的场景描述不太对仗。B.阵阵墨香溢心田:这句话描述了书香弥漫心田,与上联的“书声满校园”在结构和意义上都较为对仗。C.春风拂面书香来: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虽然有“书香”,但与上联的直接描述读书声音不太一致。D.汲取知识有力量:这句话强调知识的力量,但与上联的形式和内容不够对仗。下联需要与之对应,B选项“阵阵墨香溢心田”最符合这个要求。“阵阵”对“朗朗”,都是形容词;“墨香”对“书声”,都是名词;“溢”对“满”,都是动词;“心田”对“校园”,都是地点名词。故选:B。10.(2024 临沭县)把“人梯巧搭登攀路,心血勤浇栋梁材”送给( )最合适。A.当教师的姑姑 B.当警察的叔叔C.当工人的表哥 D.做生意的舅舅【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对联要求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解答】作答此题根据“人梯巧搭登攀路,心血勤浇栋梁材”中“人梯”“心血勤浇”“栋梁”分析可知:该对联适合送给教师。故选:A。二.填空题(共7小题)11.(2024 定兴县)丽丽同学写了一副对联表达自己对阅读的认识,请帮她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一副工整的对联。且读 千年事 欲知 万本书 今古 中西 上联:欲知今古千年事 下联:且读中西万本书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的特点是上下联需保持相同的字数、词性相对、结构相似、平仄协调。【解答】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词语:且读、千年事、欲知、万本书、今古、中西这些词语,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可知,可把这些词语排列成一副工整的对联为:上联:欲知今古千年事 下联:且读中西万本书故答案为:上联:欲知今古千年事 下联:且读中西万本书12.(2024 海城市)作为对联的一种,春联同样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内容相关。请为下面这副春联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和横批。(填序号)①春临华堂繁花艳 ②万树争荣添翠色 ③万水千山尽得辉④春色满园 ⑤人寿年丰 ⑥万象更新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 ③ 横批: ⑥ 【分析】考查了对联。认真分析选项中的对联,结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及对联的特点选择。【解答】结合对联对仗工整的特点可知,“五湖四海皆春色”的下联应是“万水千山尽得辉”,“五湖四海”对“万水千山”,“皆春色”对“尽得辉”。因为这是形容春天,春天万物复苏,可用“万象更新”作为横批。故答案为:③⑥13.(2023 石柱县)根据对联内容选填科学家的名字。A.袁隆平 B.爱因斯坦 C.华罗庚 D.钟南山(1)杏林国士昔日仗剑驱非典,华夏北斗再度临危战疫情。—— D (2)隐匿田园两耳不闻名利事,依稀锄犁一心只为稻花香。—— A 【分析】考查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解答】A.袁隆平: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B.爱因斯坦:美国和瑞士双国籍的犹太裔物理学家。C.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D.钟南山:呼吸病学学家,2003年,“非典”爆发,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经长期努力,抗击了非典。先后荣获中国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奋斗者、“白求恩奖章”等奖项和荣誉称号。(1)结合“非典、疫情”等关键字可知,应填“钟南山”,故选D。(2)结合“隐匿田园、稻花香”等关键字可知,应填“袁隆平”,故选A。故答案为:(1)D;(2)A。14.(2022 铜仁市)毕业前夕,六(1)班开展了毕业联欢活动,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吧!(1)赠对联:同学们打算送给老师一副对联,一位同学拟出了上联,请你选择合适的下联。上联:育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炬下联: C A.多才学无私奉献似春蚕B.多才学呕心沥血育桃李C.传知识呕心沥血似春蚕D.传知识无私奉献育桃李(2)感师恩:敬爱的老师,感谢您!是您带领我们开阔了视野,让我们欣赏了“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江南春景,了解了“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的寒食习俗。是您教会我们很多道理,提醒我们“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留下“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的遗憾。期盼我们能够“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教诲,学习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顽强品格,更加坚定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辜负您的期望!【分析】考查对联、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解答】(1)考查对联。对联的写作要求: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首先第一点的意思就是字数一定要相同,中间有断句的地方也要同时断句。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相对的词要在相同的位置上面,相同位置上的词平仄尽量相对。③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平仄相合。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一定要相同,但是不能重复,上下内容一定要衔接起来。上联“育”对下联“传”,都是动词、位置相同。上联“人才”对下联“知识”,都是名词,位置相同。上联“献身忘我”对下联“呕心沥血”,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联“如”对下联“似”,含义相同并无重复。上联“蜡炬”对下联“春蚕”,都是名词,词性相同,上联尾字“炬”是仄声,对应下联尾字“蚕”平声。故最合适的下联是C:传知识呕心沥血似春蚕。(2)考查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出自《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出自《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故答案为:(1)C;(2)千里莺啼绿映红 轻烟散入五侯家。更有早行人 少壮不努力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任尔东西南北风。15.(2022 焦作)请将下列对联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A.一剪喜成百家愿 寸尺巧量万客心B.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C.体态须眉都活泼 心神毫发不参差D.古今书籍凭君选 中外文章任你观理发店 B 照相馆 C 书店 D 裁缝铺 A 【分析】考查了对联的积累,平时要对学习中学到的对联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对联记录下来,达到理解掌握,一定注意对联的运用环境,注意多读书,增加知识的积累。【解答】A.“一剪喜成百家愿 寸尺巧量万客心”这副对联从“一剪”“尺寸巧量”这两个词可看出与“裁剪”有关,故可用于裁缝店。B.“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这副对联中的“毫末”“顶上”都与头发有关,故可用于理发店。C.“体态须眉都活泼 心神毫发不参差”这副对联前句说的是外貌生动自然,后句说的是内在神韵没有差池。故可用于照相馆。D.“古今书籍凭君选 中外文章任你观”这副对联中的“书籍”“中外文章”指得是书和文字,自然与书店有关,故可用于书店。根据对对联的分析,结合给出的店铺名称,可选填序号为:理发店填B,照相馆填C,书店填D,裁缝铺填A。故答案为:B、C、D、A16.(2023 双城区)删改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上联:山间云雾蒙蒙,似梦似幻。下联:江河中的一点点帆影,如一首诗,又如一幅画。修改后的下联: 江中帆影点点,如诗如画。 【分析】考查了对联,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解答】根据上联“山间云雾蒙蒙,似梦似幻”结合给出的下联“江河中的一点点帆影,如一首诗,又如一幅画”,按照题目要求,下联要与上联对仗工整,故可这样删改:把句中“江河中的一点点帆影”删改为“江中帆影点点”,把“如一首诗,又如一幅画”删改为“如诗如画”。即下联是:江中帆影点点,如诗如画。故答案为:江中点点帆影,如诗如画。17.(2023 南阳)庚子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爆发。武汉疫情牵动着国的心,下面是一位老师撰写的抗肺炎对联,中间有几句空白请运用对联的知识从后面所附的语句中选择正确项序号填在横线上。非典曾横虐,① C ,② B ③ A ,北斗作决策,④ D A.南山揭祸根 B.传染肺炎侵大众C新冠又肆行 D.举国防控挽狂澜【分析】考查了对联,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解答】从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词性相同的词语和结构相同的短语。从语义上看,上联是摆出疫情现象及危害,下联是讲应对以前的举措。故上联“非典曾横虐”后紧接“新冠又肆行”,接着是造成的危害“传染肺炎侵大众”;下联根据“北斗做决策”,从语义的递进、词性、对仗看前面应填“南山揭祸根”,最后是全民行动,“举国防控挽狂澜”。故答案为:C BA D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18.(2024 宜秀区)对联以整齐的对仗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期盼。请将下面几副对联补充完整,并选取其中合适的对联,送给相对应的人家,来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吧!(1)A.上联:蟾宫折金桂 下联:鲤鱼跃 龙门 B.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 下联:财源茂盛达 三江 C.上联: 事事 顺心走好运 下联:岁岁如意迎吉祥(2)希望家庭幸福美满应选 C 联,希望孩子高考顺意应选 A 联,希望生意蓬勃发展应选 B 联。【分析】考查了对联。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解答】(1)A.上联“蟾宫折金桂”,下联“鲤鱼跃龙门”。B.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下联“财源茂盛达三江”。C.上联“事事顺心走好运”,下联“岁岁如意迎洪福”。(2)A、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比喻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B、用于祝福生意兴隆。生意兴旺,和全国各地都有往来;财富的来源广泛,全国各地都可获取财富。C、用于祝福事事顺利,家庭和美幸福。希望家庭和美幸福应选C联,希望孩子高考顺意应选A联,希望生意蓬勃发展应选B联。故答案为:(1)A.龙门;B.三江;C.事事;(2)C A B。19.(2022 阳新县)对联以整齐的对仗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期盼。请将下面几副对联补充完整,并选取其中最合适的,送给相对应的人家,以表达他们各自美好的期盼吧。(1)补联:A、上联:蟾宫折金桂 下联:鲤鱼跃 龙门 B、上联:生意兴隆 通 四海 下联:财源茂盛达 三江 C、上联: 事事 顺心走好运 下联:岁岁如意迎 洪福 (2)希望家庭和美幸福应选 C 联,希望孩子高考顺意应选 A 联,希望生意蓬勃发展应选 B 联。【分析】考查了对联。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解答】(1)A、上联“蟾宫折金桂”,下联“鲤鱼跃龙门”。B、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下联“财源茂盛达三江”。C、上联“事事顺心走好运”,下联“岁岁如意迎洪福”。(2)A、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比喻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B、用于祝福生意兴隆。生意兴旺,和全国各地都有往来;财富的来源广泛,全国各地都可获取财富。C、用于祝福事事顺利,家庭和美幸福。希望家庭和美幸福应选C联,希望孩子高考顺意应选A联,希望生意蓬勃发展应选B联。故答案为:(1)A、龙门;B、通 三江;C、事事 洪福;(2)C A B。四.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20.(2023 广州)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神州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选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作为对联的一种,春联同样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仄起平收。请在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一副春联。①五羊献瑞瑞门庭 ②五羊献瑞报佳音 ③万树争荣添翠色④春临华堂繁花艳 ⑤人寿年丰 ⑥春满人间上联: ③ 下联: ② 横批: ⑥ 【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人们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蕴含“ 年年高 ”之意。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 功名得中 ”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暗含对祖先的怀念之情。小朋友们还特别盼望得到压岁钱,传说它有“ 压祟 ”的用意。【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对联、传统文化,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解答】(1)考查对联知识,仄起平收,是一种写诗或写对联的格式,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对联的上联,必须是仄声结尾,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根据仄起平收,五羊献瑞报佳音是平韵,是下联,不可为上联。所以组成的对联是:上联:万树争荣添翠色 下联:五羊献瑞报佳音。横批:春满人间。(2)考查对节假日含义的理解,正月初一早晨,人们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还有些地方的人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棕”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粽”和“宗”音近,暗含对于“祖宗”的怀念之情。小朋友们还特别盼望得到压岁钱,传说它有“压祟”的用意。传说“祟”是一种妖怪。故答案为:③②⑥年年高 功名得中 压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