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4.命名图中北极航道的航海家最可能来自于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5.打造“冰上丝绸之路”面临的自然挑战是
A.气候变化延长了通航时间
B.沿岸港口基础设施较落后
C.海冰变化导致航线不稳定
D.与传统航道相比路程更长
16.为充分发挥“冰上丝绸之路”在维护区域资源、环境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中俄双方深化合作
的领域应重点聚焦
①强化科研合作,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②深化能源合作,发挥资源互补优势
③推进环保合作,维护北极生态安全
④加强基建合作,增设沿线补给站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
木本植物群落,具有很强的固碳、储碳功能,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沼泽湿地固定的碳是热带雨林的
10倍,有着“海洋绿肺”的美誉。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红树林分布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近
年来,我国出台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一2025年)》等政策,大力开展红树林
修复和造林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与东南亚等国积极开展红树林保护合作交流,红树林面积
实现稳步增长。图5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示意图。
为许多物种提供栖
为防止海岸侵
息地,包括濒危物
蚀和抵御风暴
发达的根系能将大量
净化水质
二氧化碳储藏于地下
图5
高二地理第4页共6页
(1)分析东南亚红树林分布面积大的自然原因。(6分)
(2)从碳循环原理角度,分析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的作用。(6分)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东北部,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森林和野
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3)说明城市核心区建设红树林保护区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意义。(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稀土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
国和出口国,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国。近年来,随着国内需求增长,我国也成为重要的稀土进口
国。2021年,我国稀土进口来源中,缅甸占总进口量的75.8%,马来西亚和越南分别占11.2%
和7%。图6为我国稀土储量与消费数据图。
100
5.2
16
90
90
14
80
80
12
70
60
8.7

50
”图
8
40
5
6

30

4
20
1.93

10
2
0.1
0
2昭
19801990200020102020
口我国稀土消费量
一我国储量占比
图6
材料二江西赣州素有“稀土王国”之称,稀土产业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早期普遍采用“池
浸、堆浸”工艺开采离子型稀土矿:剥离地表植被土壤,开挖矿体,将矿石堆入浸析池中,加入
大量硫酸铵等化学溶液进行浸泡,收集浸出液提取稀土。这种开采方式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
重破坏。图7为开采和利用状况图。
高二地理第5页共6页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A A A D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B B C B C A
1.甲、乙两区分别为长江与黄河两流域,流域的边界为山地或高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故边界是明确的,A 错误;长江、黄河为我国一级河流流域,区域划分等级相同,故 B 错误;
甲为长江流域,是南水北调的输出地,乙为黄河流域是南水北调输入地,同时乙流域范围内
煤丰富,是北煤南运的输出地,而甲是北煤南运输入地,故 C 正确;甲乙之间要素流动以陆
上交通为主,还可借助运河、航空等方式,D 错误。故选 C。
2.甲乙为邻省,排除 A;其次甲省向乙输出的为资源或农产品,而乙向甲输出的为产业或技
术,说明乙省经济更发达,且甲乙联系密切互补性强。而陇(甘肃)与青(青海),粤(广
东)与桂(广西)虽相邻,但甘肃经济较青海好,广东较广西发达与甲乙不符,B、C 错误,
D正确。故选 D。
3.休耕轮作在一年中有部分垄是休耕状态,种植面积有所减少,A 错误;但秋收后将剩余秸
秆覆盖茬间,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且分解后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肥力,B 正确;
休耕轮作减少了当季的种植面积,降低的复种指数,C错误;为了预留第二、三年垄的位置,
必须拉开第一年垄的距离,确实利于通风采光,但为通风采光没有必要轮作,直接将当年同
作的垄距离拉开便可,D错误。故选 B。
4.当地纬度较高,温度低,玉米秸秆分解还田需要时间,研究团队是根据秸秆覆盖量和分解
速度,达到恢复并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周期来设定轮作周期,A 正确;与耕地面积大小没有太
大关系,B错误;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年际变化不稳定,不能作为设定轮作周期的主要依据,
C 错误;玉米生长周期长短是年内作物轮作的主要依据,与玉米年际间轮作并无相关性,D
错误。故选 A。
5.休耕轮作能提高土壤水分和肥力,从而提高玉米的品质,提升产品竞争力,A正确;休耕
轮作增加了农事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B错误;休耕轮作并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调
节种植的作物与规模,所以不能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C 错误;玉米价格涨跌取决于市场需
求,与种植方式无关,D错误。故选 A。
6.依图可得机动车、挂车和半挂车企业乘数效应偏低(接近越南工业的平均水平),说明国
内获益的相关产业并不多,产业基础并不好,B 错误;但出口份额很低,还能吸引大国投资,
说明主要就地消费,A 正确;政策优惠是有吸引力,但企业投资看中的最主要是利润,C 错
误;机动、挂车和半挂车企业属资金、技术密集型,D 错误。故选 A。
7.越南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基础落后,参与世界分工时间晚,A错误;依图可得纺织服装
与电子产业乘数效应低,说明国内与此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很少,协作能力弱,B错误;越南
劳动力丰富廉价,在世界分工中承担的主要是附加值低的加工、组装环节,C 错误;故可推
出出口份额大是因为参与此类企业分工的规模大,产量大,D正确。故选 D。
8.改善投资环境吸引高端企业的投资是可促进当地产业升级,但并不能摆脱对跨国企业的依
赖,①错误;把教育作为国家战略性重要投入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才,利于产业链的延
伸与新产业的开发,②正确;大幅压缩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规模会造成大量失业队伍,影响
社会稳定,③错误;吸收、利用跨国企业的前沿技术化为已用,能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加
快升级,实现脱困,④正确,故选 D。
9.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麓,地形平坦,绿洲广布,城镇沿着绿洲呈带状分布,两侧都是高原,
因此其选线主要考虑地形和城镇分布,城镇分布也与地形密切相关,故最主要为地形因素。
而黄土高原地形崎岖,并无铺设管道优势,但这里是我国四大气源地之一,依图亦可得靖边
及沁水盆地天然气丰富,因此其选线最主要考虑的是气源。故选 A。
10.西气东输工程对山西沁水盆地的有利影响主要是通过煤层气的开发与使用,改善能源结
构,从而减少煤炭开采、堆放、洗选、使用带来的环境破坏与土壤、水源、大气的污染问题,
C正确;因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用水的紧张状况得到缓解,故 A 不是根本原因;提
升了环境的服务功能是环境改善后的结果,D错误;原有的产业结构的改善是因能源结构改
善而得到优化,故改善了原有的产业结构不是根本原因,B 错误。故选 C。
11.珊瑚适宜在温暖的浅水域生长,生长环境与海水温度、深度等海洋环境因素密切相关,B
正确,D 错误;三亚地处季风区,春节期间非雨季,风暴、降水较少,A 错误;航运线路一
般为深水区,且航海活动会影响水质,不适宜潜水种植珊瑚,C 错误。故选 B。
12.四个选项的表述都合理,但是试题突出的是生态环境效益,其中 A 项中增加渔业产量,
属于经济效益,与增加生物多样性有别。同理 D项中的开发海洋资源和 C 项拓展海域空间,
丰富运动项目,均属于社会、经济效益,只有 B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B。
13.该活动将“体育+旅游+环保”融合,倡导海洋生态保护,有助于三亚塑造环保实践特色
旅游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C 正确;材料明确该活动旨在“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春节
文化生活”,不是优先满足本地居民需求,A 错误;活动涉及摩托艇、海水飞人等项目,会
增加游客人均消费成本,B 错误;该项目围绕海洋空间、海洋生态环境开展,对热带滨海资
源有一定的依赖,D错误。故选 C
14.由材料可知,北极航道的命名,是航海家探险北极时用航行方向来命名的。亚洲航海家
更多选择从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往西北航行,但航道却称为“东北航道”,往东北航行称为
“西北航道”,A 错误;欧洲航海家经大西洋向北探险北极,向东北进入“东北航道”,向西
北进入“西北航道”,B 正确;北美洲航海家从东西海岸出发的结果不一样,起初不会用航
行方向命名,C错误;南美洲地处南半球,对于北极的探险时间较晚,D 错误。故选 B。
15.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延长了通航时间,A 选项是机遇,A 错误;北极海冰持续融化,使
北极航道海冰分布的年际差异较大,航线选择存在不确定性,C 正确;沿途优良港湾众多,
但基础设施薄弱,不易停靠,是挑战但不是自然环境的角度,B错误;与传统航道相比,北
极航道纬度更高,路程更短,D 错误。故选 C。
16 由题干可知,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围绕维护区域资源、环境安全深化合作,因此
①②③符合题意;现阶段基建合作应围绕完善港口基础设施,从而提升港口服务水平,保证
航线效率与安全,而开发新港湾为新的补给点,对于脆弱的北极环境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与
题干要求重点聚焦的领域不符,④错误;故选 A。
二、综合题(3 大题,共 52 分)
17.(1)(共 6 分)①(东南亚)纬度低 1′,热量条件好 1′;②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
候为主 1′,降水丰富 1′;③半岛、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漫长 1′,潮间带面积广 1′。
(2)(共 6 分)①红树林进行光合作用 1′,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储存于体
内并释放氧气 1′;②红树林降低水流速度 1′,使颗粒碳(有机碳)沉降并埋藏于海底沉
积物中 1′;③为其它海洋生物提供生长环境 1′,提升固碳能力 1′。
(3)(共 8 分)①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1′,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1′;②储存二氧化碳 1′,净化水质 1′,提升城市形象 1′;③调节城市气候 1′,缓解
热岛效应 1′;④保护海岸,抵御风暴潮 1′,减轻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冲击 1′。(按学科语
言逻辑,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18.(1)(共 4 分)①进口地区集中度过高 1′;②对外依存度大 1′;③稀土储量占比连续
下降 1′;④稀土消费量快速上升 1′。
(2)(共 6 分)①破坏地表植被 1′,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1′;②剥离地表土壤 1′,加剧
水土流失 1′;③浸液排污 1′,下渗污染水源 1′;④产生的挖矿土、尾砂、尾渣和废液
等废弃物不合理堆放 1′,易造成大气、土壤、水源第二次污染 1′。(按学科语言逻辑,任
答 3点给 6 分)
(3)(共 6 分)①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美化环境,消除污染)1′;②加大废弃矿山的复垦 1′,
恢复植被 1′;③延长稀土工业产业链,实施深加工 1′,增加附加值 1′;④提高生产技
术1′,提高稀土资源的利用率1′;⑤依靠科技创新1′,实行产品升级战略和品牌战略1′。
(按学科语言逻辑,任答 3 点给 6 分)
19.(共 6 分)(1)①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商品生产能力 1′,对进出口物流需求大 1′;
②完善的交通物流网络 1′,便于货物集散 1′;③与宁波港有直达的铁路连接 1′;④政
府政策的支持 1′。
(2)(共 4 分)①拓展省外腹地 1′,扩大辐射范围 1′;②获取中西部货源 1′,丰富货类
结构 1′;③扩大宁波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增强宁波港在沿海港口的竞争力 1′。(其
他答案酌情给分,任写 2 点给 4 分)
(3)(共 6 分)①提高物流水平 1′,降低本地企业物流成本 1′;②利于本地企业走出国门
1′,开拓海外市场 1′;③利于招商引资 1′,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1′;④更好融入长三
角经济圈 1′,推动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 1′。(按学科语言逻辑,任答 3 点给 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