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1)课后检测班级 姓名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低B.图乙中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越靠近右端音调越高C.图丙中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图丁中编钟包含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音色2.编钟是我国古代的击打乐器,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当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甲、乙______不同,乙、丙______不同,甲、乙、丙三者______相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音色;音调;响度 B.响度;音调;音色C.音调;响度;音色 D.响度;音色;音调4.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列声波(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5.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7.如图的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A.图甲: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梳齿B.图乙: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C.图丙: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图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8.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9.“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10.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11.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乒乓球会弹开。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或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显示出来,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3)用小锤敲击音叉的叉股,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分别用悬挂着的乒乓球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观察前后两次敲击后,乒乓球弹开的高度不同。这是用来探究 。(4)如将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乙图的装置,并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敲击右侧的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不动,这说明了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A B B C A D D B A B11.(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转换法 (3)响度是否与振幅有挂 (4)真空不能传声甲 乙(共29张PPT)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1课时)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引入新课1、声音的传播是以 方式传递的。2、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在 中传播最快,在 中传播最慢,在 不能传播。3、耳分为 、 和 三部分。4、形成听觉的器官是 。大脑真空中固体气体外耳中耳内耳声波悠扬、悦耳的歌声,使人们感到心情愉悦。尖锐的汽笛声,嘈杂的机器轰隆声,会让人焦躁不安。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新课教学视频:高音和低音新课教学说说你听到男声和女声有什么不同?一、声音的特性人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中,有的听起来声音尖锐,即调子高,有的听起来声音低沉,即调子低。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思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1、音调新课教学将一把钢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仔细观察钢尺的振动快慢,听听它发出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钢尺伸出不同的长度,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钢尺振动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钢尺振动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短,钢尺振动得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钢尺振动得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低。新课教学视频:钢卷尺长度与音调的关系新课教学结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例如物体在1s内振动50次,其频率为50Hz。新课教学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快,则频率高;振动慢,则频率低。物体振动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活动1.取一套音叉。音叉上的数据表示该音叉所产生的声音的频率。敲击不同的音叉会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听一听,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新课教学2.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声音的频率越高,波形就越密集。声音的频率越低,波形就越稀疏。新课教学唱歌或演奏乐器时,需要经常改变音调。唱歌时,肺部的空气向上流过气管,使声带产生振动,形成声波,发出声音。当演唱不同的音符时,人需要通过喉部的肌肉来改变声带振动的频率,从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一般来说,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成年女性的音调比成年男性高。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85Hz到1100Hz之间。人唱歌时,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新课教学一只蜜蜂飞过耳边时,我们能听到它飞翔时所发出的声音。课时一只蝴蝶飞过耳边时,我们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人的听觉范围:振动频率在20~20000Hz,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五、六次,振动频率低于20Hz,所以我们听不见;而蜜蜂飞行时每秒振翅三四百次,所以我们能够听见。新课教学超声波: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一般人是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很不相同。大多数哺乳动物能听到比人类高很多的频率的声音。新课教学我们听到的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用什么来表示呢?响度:声音的强弱。击鼓越用力,听到的鼓音越响亮,响度就越大。响度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那么,决定响度的因素是什么呢?2、响度新课教学1.如图所示,将乒乓球用细线悬吊起来,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意义:将振动放大转换法用到的科学方法:2.再敲击音叉使其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从观察到的现象,能否发现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新课教学视频:音叉的振动新课教学3.在距离音叉较近处与较远处听音叉发出声音,听到的声音强弱有什么不同?能发现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距离音叉较近处,听到的声音响度大;距离音叉较远处,听到的声音响度小。响度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声源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结论: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振幅)、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越小。新课教学响度减弱的原因: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如图,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会逐渐扩散,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能量减少,振幅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响度降低。新课教学声音的强弱怎么量化?科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为dB。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安静的环境;70dB的声音会干扰人们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时间处于大于100dB的环境中对耳的听力会造成损伤;大于120dB的声音则会导致耳疼痛,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而听不到任何声音。新课教学为保护人们的听力对声音的响度的要求: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应戴上听力防护设备,如图所示。新课教学在噪杂吵闹的教室里听到班主任的声音马上变得鸦雀无声,为什么没看到人而知道是班主任来了呢?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时,即使它们发出的响度与音调相同,仅凭听觉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原来声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那就是音色。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3、音色新课教学视频:不同的乐器新课教学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的原因: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音色就不同,人听到这些声音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借助示波器,可以观察到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如图1.3-9,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调相同的声音的波形,如不同的乐器发出C 调的“1”(dou),波形不同。新课教学人们常常将音调、响度和音色叫做声音的三要素。音调 响度 音色定义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影响 因素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新课教学当堂检测1、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 A2、“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A当堂检测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D当堂检测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低B.图乙中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越靠近右端音调越高C.图丙中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图丁中编钟包含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音色A板书设计第3节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1课时)声音的三个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强弱。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分贝)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振动幅度、声源距离有关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预习“二、声的利用”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1)课后检测(含答案).doc 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1课时)(课件29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含答案)).pptx 不同乐器.mp4 钢卷尺长度与音调的关系.mp4 音叉的振动.wmv 高音和低音.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