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评分说明及作答示例语文(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答案】1.(2分)(1)shè(2)jiá2.(2分)(1)蓦(2)翩3.(2分)D4.(2分)A5.(6分)①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③零落成泥碾作尘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6.(6分)(1)(4分)评分说明:考查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的实践策划能力,得分等级依据是否体现主题(1分)、所设计活动与陈述理由契合匹配(2分)、表述是否清晰有条理(1分)。作答示例1:开展环保主题手抄报比赛。做手抄报活动同学们参与率高,能很好普及环保知识,借助多种方法搜集资料能锻炼同学们查找资料的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所以采取这样的活动形式。。作答示例2:组织校园周边环境清理活动。心动不如行动,真实地参与到周围的环境清理活动中,才能更好体会到“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迫切性,引导同学们自觉保护环境。(2)(2分)坪分说明:语言精炼,符合主题要求即可得分。作答示例:自然是我们的家园!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让生活更美好!二、阅读(40分)(一)(11分)7.(2分)(1)轻:轻视,看不起。(2)②8.(2分)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去见一个平民百姓,一天去了三次却没有见到,也可以停止了。9.(3分)评分说明:能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围绕人才说出自己的看法,语句通顺,看法得当,即可得分。作答示例:从【甲】文来看,人才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但是也有他的个性,爱惜人才也要包容人才的特别之处。【乙】诗指出每个时代都有人才,时代不同,人才也多种多样,人才的共同之处是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0.(4分)评分说明:从【甲】文和【乙】诗分别得出不同的建议,能有理有据表达,各得2分。作答示例:从【甲】文来看,公司应当学习齐桓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诚意聘请专家或者技术骨干组建研究团队进行技术研究,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学习【乙】诗作者赵翼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发挥所有人的智慧,激发所有人的创造性,持之以恒,一定能突破技术瓶颈。(二)(13分)11.(2分)评分说明:根据中心句概括,每条1分。作答示例:①中华文化因海纳百川而丰富精彩,生生不息。③中华文化的魅力引领潮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中国体验华夏风情。12.(4分)评分说明:能结合提示,引用文段内容做阐释,答出两个角度(每个角度2分)即可得分。作答示例1:引用习主席的语言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观点:以交流繁花绽放文化暖春。观点明确清晰。作答示例2:引用的很多诗句名言,语言优美有深意,富有感染力。使用排比且富有诗意的语言增强了语言气势,使结语更加明确有利。13.(4分)评分说明:续写三句,能表现变化,基本押韵,字数相同,与本节前文内容相连贯。作答示例:梦想还在,心己到达,眼前绵延着锦绣的神话。14.(3分)评分说明:从学习中华文化、参加活动交流、宜传文化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赋分。作答示例:要深入学习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在交流中展现本国文化魅力:参加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志愿者活动,或者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国外友人交流分享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运用新媒体、短视频等现代手段,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示本国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三)(10分)15.(2分)能理解“学”与“习”的关系,语句前后衔接连贯即可得分。作答示例: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学习与练习(理论与实践结合等)。16.(3分)评分说明:三则材料对应三点,每点包括特点1分,材料依据1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赋分。作答示例:(1)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材料一中,学生在调查“到底哪种馅料的饺子更受欢迎?”时,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让书本知识“活”了起来,激发了对生活的热情。(2)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材料二中,就是让学生把对课本上保护长江的认识与利用无人机进行“护渔巡江”活动结合起来,让课堂的观念变成了现实的行动。(3)注重以传统文化作为内核。如材料三中,学生通过作业,深入了解了很多关于家乡的文化与历史,提升了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17.(5分)类别分值区间评分说明以“生活与探索”为主题,活动内容具体,活动要求明确,体现出一类4~5现今作业的新特点,能完整说明设计理由。以“生活与探索”为主题,活动内容不具体,活动要求不明确,不二类1-3能体现今作业的新特点,不能完整说明设计理由。机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0分)学校八年级开展“亲近绿色,爱护自然”的主题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参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晨光m0然穿透云层时,整座梅力更山便活了过来。沿着粗朴的石阶拾级而上。脚下斑驳的石板布满龟裂的纹路,链隙里却倔强地探出几簇青草。行至半山驻足胶望,远处绿野苍茫,几只鸽子在结伴飞过晴空,翅膀划破晨露的声响戛然而止在山谷深处。山脚的游客,说笑声惊动了林间的雀鸟,瞬间p然飞去。转角处,一队装备专业的登山客接踵而至,他们背包上晃动的金属扣,在阳光下闪成一条流动的星河。山风掠过,将最后一丝晨雾也吹散在漫布着的草丛里。有人说,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或读书,总会给人一些不一样的体验…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1)拾()级而上(2)戛()然而止2.正确书写上文画波浪线词语中注音的汉字。(2分)(1)mò()然(2)pian然(3.下列词语中填在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悄然而至B.人迹罕至C.前呼后拥D.纷至沓来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游记心得体会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站在山顶俯瞰,山脚的人与车是那么小。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旅行不止是休闲玩乐,更是让自己在壮阔的天地间重新认识渺小与伟大。②这次攀登梅力更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对“征服自然”的认知。③虑初,我带着征服高峰的雄心踏上旅途,每一步都充满急躁与渴望。④当我终于抵达大桦背,汗水湿透衣衫,双腿也在颤抖,却没有想象中的骄傲。⑤沿途的草木、山石和自由来去的白云,渐渐抚平了我内心的浮躁,我开始放慢脚步,倾听山风与溪流的对话。A.②③⑤④①B.③②⑤④①C.②①③⑤④D.③⑤②①④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17.请你以“生活与探索”为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汲取灵感,设计一项作业,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5分)(四)名著阅读(6分)》18.请完成以下关于名著阅读的任务。(1)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有精读、浏览、圈点批注等,结合具体阅读书月,简要说明你用什么方法阅读及这样读的理由。(3分)(2)同学小文认为《经典常谈》一书晦涩难懂,所谈经典离我们太过强远,不适合中学生阅读。请结合以下材料及你的实际阅读经验,对他进行劝说。(3分)》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牧人见识经典一番。一个有相当教有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换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分儿。—《经典常谈·序)“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一—《经典常谈(文)第十三不忘历史才能开胖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一习近平总书记三、作文(4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一种精神品质,如坚韧、气节、勇气等;一种情感,如幸福、喜悦、忧伤等;一个人,如父母、朋友、师长等;一种事物,如风雨、草木、山川…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岁月才能慢慢读懂。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补全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3)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语文.docx 八年级期末语文答案(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