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观察右图,思考以下问题:
《光荣啊!中国共产党》歌颂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它发生于哪一年?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其时(新文化运动时期),一般的社会思潮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楚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鸣溅,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
——瞿秋白《饿乡纪程》
新文化运动
历史学家 陈旭麓




历史有时是大河奔流,有时是峰回路转。人们在“奔流”中既要高歌猛进,又要站稳脚跟,不被浪涛卷走;在“路转”时既要认清去向,又要审势而行,不能停住自己的脚步。
路转?去向?审视而行?
1914年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
——李大钊
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是生是好。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在这个时候(1917年),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在那个时候(1918年北京),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
——毛泽东
基尔特社会主义
新村主义
工读互助主义
无政府主义
……
1919年的毛泽东
老师杨昌济问青年毛泽东:“坐而论道容易,找到出路很难。润之啊,你到底要什么?”
1919年3月,北京发起工读互助团
人人作工
人人读书
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
1920年3月,工读互助团解散
须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枝枝叶叶的一部分的改造是不中用的。
惟有把这些障碍根本打翻。而打翻这些障碍,惟有合全人类同起革命之一法。
——施存统《工读互助团的实验和教训》192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封建军阀
方式:武装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李大钊
1918年7月《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1918年11月《庶民的胜利》
1918年12月《Bolshevism的胜利》
1919年1月《新纪元》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8年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公理战胜强权
“分赃会议”
强权战胜公理
五四运动爆发!
国际: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政治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国内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此次运动的影响力深入社会底层,连乞丐、小偷、歌女都参加罢工。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五四运动
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过程:
成果:
北京
→ 上海
5月4日-6月4日
学生游行罢课
释放学生,拒绝签字
6月5日-12日
工人阶级
罢工罢课罢市
证明中国的Bolshevism有力量
彻底反帝反封建
爱国革命运动
广泛参与
社会革命运动
“五四”事件发生以后的半年内,中国涌现出约400种白话文新刊物。……新出版物几乎囊括了新知识、新生活的各方面。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我们知道了!
我们醒觉了!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我们不说,谁说?
我们不干,谁干?
刻不容缓的民众大联合,
我们应该积极进行!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1919.8《湘江评论》)
启发民众
思想启蒙运动
五四运动实现了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自鸦片战争以来
第一次全面觉醒
毛泽东
李大钊
1920年12月,邓中夏等人到长辛店筹办劳动补习学校,开展工人运动
邓中夏
陈望道
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
——摘编自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罗家伦起草 (1919年5月4日)
人类之生事愈繁,所需于抵抗力者尤巨...盖失其精神之抵抗力,已无人格之可言;失其身体之抵抗力,求为走肉行尸,且不可得也...抵抗力之薄弱,为最深最大之病根。
——陈独秀《新青年》
这次运动里有三种真精神,可以关系中国民族的存亡。
第一,这次运动是学生牺牲的精神。
第二,这次运动是社会裁制的精神。
第三,这次运动是民族自决的精神。
——罗家伦《 “五四运动”的精神 》
五四精神
抵抗精神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旧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
领导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其政党。
革命前途: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新的革命前途: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新的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注意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以他们为桥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加快了这一进程。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19-1949)》
活动: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条件
探究:从思想、阶级、组织、国际条件等角度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①思想基础:
②阶级基础:
③组织基础:
④国际因素:
无产阶级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上海最早)
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标志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于上海→嘉兴南湖
毛泽东28 何叔衡45 董必武35 陈潭秋25 邓恩铭20 王尽美23
李达31 李汉俊31 张国焘24 刘仁静19包惠僧27陈公博29周佛海24
(三)中共一大的内容
①确定了党的名称:
②明确了奋斗目标:
③选举了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陈独秀任书记
(四)意义
①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②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③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④使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
⑤使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⑥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陈独秀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一大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864年
1895年
1898年
1911年
1921年
农民阶级组织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地主阶级洋务派组织的洋务运动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派组织的戊戌变法运动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的辛亥革命失败,军阀混战开始。
中国共产党建立,带领人民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
(二)……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中共三大是如何思考
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的?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国民党正在堕落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孙中山
中共三大
国民一大
通过国共合作
新三民主义
党内合作形式
以国共合作为特征
第一次国共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东征
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北伐
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国民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犯了右倾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军队的领导。
右倾错误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北伐战争的出发点在哪里 为什么从那里出发
(2)结合地图,说说北伐战争的大致经过
(3)结合所学知识,北伐战争得以成功进行的主要 原因有哪些
(4)结合地图与所学知识,说说北伐战争的主要意义。北伐战争后,中国革命面临怎样的新危机
国民革命军北伐路线示意图
1925 广州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东征消灭陈炯明
1926 广州
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1926.12 武汉
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1927.4.12 上海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1927.7.15 武汉
汪精卫在武汉“分共”
国民革命历程
数据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的历史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 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7月 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材料7:1927年7、8月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拥有一支军队、一块地盘和一个政权;换言之,必须创造一个“国中之国”。
—费正清(美)《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陈独秀
材料反映了陈独秀的认识有什么弊端?
经验:①中共必须独立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②中共必须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
②客观原因: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经验教训
①主观原因:
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和军权。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
(1927—1937)
中共吸取经验、教训
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国共合作
新开端
新天地
新问题
新潮流
新演绎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国民革命
峥 嵘 岁 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