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下)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7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一、
单选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
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
隋文帝
A.重视农业
B.奢靡浪费
C.整顿吏治
D.崇尚勤俭
2.
同学们正在讨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意义,请问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B.为消灭陈统一全国做准备
C.方便隋炀帝巡游南方
D.加强南北交通,便于经济交流
3.
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成的是一
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的创立者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以下意见
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③都在文化思想上高压控制④都重用人才
线
A.①②3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
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唐朝对外交往典型代表的是
A.张赛
B.文成公主
C.玄奘
D.郑和
6.“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即位以来,
称为真龙天子。”文中的“真龙天子”指
A.宋太宗
B.宋神宗
C.宋钦宗
D.宋太祖
7.史学界有一种观点: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崇文抑武
C.闭关锁国
D.休养生息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8.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了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
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蒙古族的崛起与元朝统一
D.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9.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诗句中的“胡”所
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唐诗
宋词
出塞
满江红
王昌龄
岳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
匈奴契丹
B.吐蕃匈奴
C.匈奴女真
D.党项蒙古
10.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是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
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
元朝的
A.民族关系融洽
B.对外贸易繁盛
C.科学技术发达
D.军事实力强大
11.如果为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特务机构选择令牌道具,应该选下图中的
A.东罗马金币
B.西夏符牌
C.急递铺令牌
D.锦衣卫腰牌
12.
李老师讲明朝历史时,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了如下内容,由此推断其讲解的知识是
格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共八部分
特点:内容空疏,形式果板,脱离实际
影响:禁锢思想,不利于选拔人才
A.中央官制的演变B.特务机构的设置C.八股取士的实行D.地方官制的演变
13.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
族。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合上。
该民族曾建立过的“中原王朝”是
A.辽朝金朝
B.元朝清朝
C.金朝清朝
D.金朝元朝
14.从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实行八股取士,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这些措
施体现了明清时期
A.思想文化不断管控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社会经济不断进步
D.对外交往不断加强
15.清政府对黄河、淮河及大运河进行治理,人们大量开垦土地,种植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
物。这些举措
A.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B.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C.
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D.源于大商帮的出现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