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重庆市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人教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押题卷】重庆市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人教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庆市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分)下面的交通标识中,(  )不能看作轴对称图形。
A. B. C.
2.(2分)要使44×□的结果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小填(  )
A.3 B.2 C.4
3.(2分)如图所示,一个桥梁的限制载重量标志牌只看到数字30,计量单位部分损坏了,缺损的计量单位应该是(  )
A.kg B.t C.km
4.(2分)把60+15=75和4×75=300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60+15×75 B.4×(60+15) C.4×60+15
5.(2分)在14×3的竖式中(如图),进位的“1”相当于(  )圈出的部分。
A. B. C.
6.(2分)如图表示的分数与例图相同的是(  )
例图:
A. B.
C. D.
7.(2分)算式30÷5×16是解决下面的问题(  )
A.乐乐第一天写了5页毛笔字,每页写16个,第二天写了30个字,她一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B.乐乐每天写5页毛笔字,每页写16个。照这样写了30天,她一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C.乐乐5天写了30个毛笔字。照这样计算。她16天能写多少个毛笔字?
8.(2分)笑笑在计算如图的长方形周长时,列式为“(5+4)×2”。她列这个算式的想法是(  )
A.把四条边顺次加起来。
B.先算长方形一组长与宽的和,再算两组长与宽的和。
C.先算长方形两条长边的和,再算两条宽边的和,最后合起来。
9.(2分)5个苹果大约重(  )
A.10千克 B.50克 C.100千克 D.1千克
10.(2分)甲乙两个商店举行促销活动。哪个商店卖得贵一些?(  )
A.甲 B.乙 C.一样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2分)
11.(1分)一袋食品是4月29日生产的,保质期90天。在   就不能吃了。
①6月30日 ②8月6日 ③5月12日
12.(3分)
4分米=    厘米 5千克=    克
70毫米=    厘米 3000千克=    吨
2时=    分 240秒=    分
2吨﹣900千克=    千克 41毫米+19毫米=    厘米
13.(2分)如图,回形针长    厘米    毫米;钉子长    毫米。
14.(2分)一袋饼干重80克,5袋这样的饼干重    克。
15.(1分)上衣578元,裤子219元,吴小姐要买这两件服装,需要    元钱。
16.(1分)学校买了一批长跳绳,如果每班分4根,正好可以分给16个班,如果每班分8根,可以分给    个班。
17.(4分)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多,   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少。
(2)三个年级近视的人数中,女生共有    人,男生平均每个年级有    人。
(3)看到上面的统计图,你有什么感想?打算以后怎么做?
18.(2分)看图找关系:
(1)杏树棵数是桃树棵数的
(2)梨树棵数是杏树棵数的
(3)杏树棵数比桃树棵数少
(4)杏树棵数比梨树棵数多
19.(2分)学校组织392个同学到影剧院观看迎新年文艺表演。
(1)用8辆这样的客车能一次载完吗?
(2)影剧院每排有35个座位,这些同学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20.(1分)从如图学号可知,这是一名2021年入学、在三年级3班序号24的男生。如果女生学号尾数都是2,那么三年级1班、序号35的女生,学号应该是    。
21.(1分)根据如图的加法竖式,可以知道代表数字    ,代表数字    。
22.(2分)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分米,长是宽的2倍,长是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三.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23.(12分)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6×53= 43×19= 576÷8= △434÷8=
24.(18分)计算。
(85﹣17)×6 540÷6﹣11×8
26×[42÷(3+11)] [510﹣(150+120)]÷16
15×[107﹣(35﹣18)] 30÷[480÷(24﹣8)]
四.操作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25.(8分)(1)在方格纸上用线段AB作为一条边,画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
(2)在方格纸上画两个周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并标上序号①②。我发现: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
(3)在①号正方形中,涂色表示它的;在②号正方形中,涂色表示它的。请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
五.应用题(共5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4分)
26.(4分)云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寓言故事》,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和第一天看的同样多。
(1)云云两天一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这本书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
27.(4分)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如果每8人一组,可分成几组?
28.(4分)在〇里填上“>”、“<”或“=”。
5×208〇5×802 1千克〇9999克 98×2×3〇98×5 54×0〇504×0
29.(4分)一张长方形纸的宽是26厘米,长是52厘米。
(1)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0.(4分)暑假里奇思一家要从北京到济南旅游,如图是北京一济南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一天津 137
北京一沧州 263
北京一德州 376
北京一济南 497
(1)天津到德州有多少千米?
(2)用497﹣263可以算出哪两个城市间的距离?算一算距离是多少。
重庆市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分)下面的交通标识中,(  )不能看作轴对称图形。
A. B. C.
【考点】轴对称图形的辨识.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上面的交通标识中,不能看作轴对称图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2分)要使44×□的结果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小填(  )
A.3 B.2 C.4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把各选项的数代入44×□,然后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A.44×3=132,积是三位数;
B.44×2=88,积是两位数;
C.44×4=176,积是三位数;
因为132<176,所以要使44×□的结果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小填3。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采用代入法解答更简便。
3.(2分)如图所示,一个桥梁的限制载重量标志牌只看到数字30,计量单位部分损坏了,缺损的计量单位应该是(  )
A.kg B.t C.km
【考点】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专题】数感.
【答案】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一个桥梁的限制载重量标志牌只看到数字30,计量单位部分损坏了,缺损的计量单位应该是吨。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4.(2分)把60+15=75和4×75=300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60+15×75 B.4×(60+15) C.4×60+15
【考点】表外乘加、乘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60加15的和,再用4乘所得的和即可。
【解答】解:把60+15=75和4×75=300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60+15)=300。
故选:B。
【点评】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5.(2分)在14×3的竖式中(如图),进位的“1”相当于(  )圈出的部分。
A. B.
C.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竖式中的进位“1”是由3乘4所得,个位写2,向十位进1,则“1”表示1个十,据此解答。
【解答】解:4×3=12
个位写2,向十位进1,竖式中的进位“1”表示个位向十位进的1,相当于C选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明确乘法算式各步的意义是关键。
6.(2分)如图表示的分数与例图相同的是(  )
例图:
A. B.
C. D.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数感.
【答案】B
【分析】两个相同的圆,把每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一个圆的,其中1个圆全部涂色,表示整数1,另一个圆其中1份涂色,表示,合起来表示1(或看作这样的4份涂色,表示)。
A、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把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三角形的,其中一个三角形全部涂色,看作整数1,另一个三角形其中1份涂色,表示,合起来表示1(或看作这样的5份涂色,表示)。
B、把线段上一个单位长度单位看作单位“1”,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一个单位长度单位的,要表示的其中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整数1,另一个其中1份,表示,合起来表示1(或看作要表示的这样的4份,表示)。
C、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把每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长方形的,其中1个长方形全部涂色,表示整数1,另一个其中3份涂色,表示,合起来表示1(或看作这样的7份涂色,表示)。
D、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把每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一个长方形的,其中1个长方形全部涂色,表示整数1,另一个其中1份涂色,表示,合起来表示1(或看作这样的3份涂色,表示)。
【解答】解:涂色部分表示1(或)
A、涂色部分表示1(或);
B、表示1(或);
C、涂色部分表示1(或);
D、涂色部分表示1(或)。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7.(2分)算式30÷5×16是解决下面的问题(  )
A.乐乐第一天写了5页毛笔字,每页写16个,第二天写了30个字,她一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B.乐乐每天写5页毛笔字,每页写16个。照这样写了30天,她一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C.乐乐5天写了30个毛笔字。照这样计算。她16天能写多少个毛笔字?
【考点】表内乘除混合;表外乘除混合;简单的归一应用题.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对A,第一天写的毛笔字个数=每页的字数×页数,再给求出的结果加上第二天写的字数,即可求出总字数;
对B,写的总字数=每天写的页数×每页的个数×写的天数,据此分析判断;
对C,分析题意,先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每天写的字数,再乘写的天数即可求出写的总字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选项A的算式是16×5+30,
选项B的算式是16×5×30,
选项C的算式是30÷5×16。
所以,算式30÷5×16解决的问题是:选项C。
故选:C。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8.(2分)笑笑在计算如图的长方形周长时,列式为“(5+4)×2”。她列这个算式的想法是(  )
A.把四条边顺次加起来。
B.先算长方形一组长与宽的和,再算两组长与宽的和。
C.先算长方形两条长边的和,再算两条宽边的和,最后合起来。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围成长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笑笑在计算上图长方形周长时,列式为:(5+4)×2,她列这个算式的想法是先算一组长和宽的和,再算两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2+宽×2=(长+宽)×2。
9.(2分)5个苹果大约重(  )
A.10千克 B.50克 C.100千克 D.1千克
【考点】质量及质量的常用单位.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D
【分析】1个苹果大约200克,那么5个苹果就有1000克,1千克=1000克,据此解答。
【解答】解:5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生活中的应用。
10.(2分)甲乙两个商店举行促销活动。哪个商店卖得贵一些?(  )
A.甲 B.乙 C.一样
【考点】最优化问题.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A
【分析】用现价每箱的价钱除以一箱的袋数,求出甲商店每袋的价钱;用乙商店每箱的价钱除以一箱的袋数与赠送的袋数之和,求出乙商店每袋的价钱;最后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甲商店:36÷6=6(元)
乙商店:
40÷(6+2)
=40÷8
=5(元)
5<6
答:甲商店卖得贵一些。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优化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袋牛奶的价钱。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2分)
11.(1分)一袋食品是2019年4月29日生产的,保质期90天。在 ② 就不能吃了。
①2019年6月30日
②2019年8月6日
③2019年5月12日
【考点】日期和时间的推算.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②。
【分析】依据4月有30天,5月有31天,6月有31天,7月有31天解答即可。
【解答】解:4月和6月是小月,5月和7月是大月,
因为4月有30天,5月有31天,6月有30天,7月有31天,
2019年4月29日+90日=2019年7月27日
①2019年6月30日还在保质期内,还能吃;
②2019年8月6日已经超过保质期,不能吃;
③2019年5月12日还在保质期内,还能吃。
故选:②。
【点评】掌握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12.(3分)
4分米=  40 厘米 5千克=  5000 克
70毫米=  7 厘米 3000千克=  3 吨
2时=  120 分 240秒=  4 分
2吨﹣900千克=  1100 千克 41毫米+19毫米=  6 厘米
【考点】长度的单位换算;质量的单位换算;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40,5000,7,3,120,4,1100,6。
【分析】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解答】解:
4分米=40厘米 5千克=5000克
70毫米=7厘米 3000千克=3吨
2时=120分 240秒=4分
2吨﹣900千克=1100千克 41毫米+19毫米=6厘米
故答案为:40,5000,7,3,120,4,1100,6。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13.(2分)如图,回形针长  2 厘米  3 毫米;钉子长  42 毫米。
【考点】长度的测量方法.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2,3;42。
【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取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92﹣50=42(毫米)
答:回形针长2厘米3毫米;钉子长42毫米。
故答案为:2,3;42。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14.(2分)一袋饼干重80克,5袋这样的饼干重  400 克。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整数的认识;运算能力.
【答案】400。
【分析】利用每袋的质量乘袋数即可。
【解答】解:80×5=400(克)
答:5袋这样的饼干重400克。
故答案为:400。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15.(1分)上衣578元,裤子219元,吴小姐要买这两件服装,需要  797 元钱。
【考点】千以内加法.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用上衣的钱数,裤子的钱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578+219=797(元)
答:需要797元钱。
故答案为:797。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6.(1分)学校买了一批长跳绳,如果每班分4根,正好可以分给16个班,如果每班分8根,可以分给  8 个班。
【考点】简单的归总应用题.
【专题】归一、归总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用4乘16计算出一共有多少根长跳绳,再除以8计算出可以分给几个班;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
4×16÷8
=64÷8
=8(个)
答:可以分给8个班。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归总应用题,求出总量是解答关键。
17.(4分)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六 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多, 四 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少。
(2)三个年级近视的人数中,女生共有  34 人,男生平均每个年级有  17 人。
(3)看到上面的统计图,你有什么感想?打算以后怎么做?
【考点】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1)六;四;(2)34;17;(3)随着年级的升高,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建议以后少接触电子产品,多做眼保健操。(答案不唯一)
【分析】(1)计算出各年级近视的人数,比较作出判断;
(2)把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女生人数加起来,男生的人数加起来再除以3就是平均数;
(3)没有固定答案,所写出的感想和怎么做只要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据此解答。
【解答】解:(1)四年级:14+9=23(人)
五年级:17+11=28(人)
六年级:20+14=34(人)
23<28<34
答:六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多,四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少。
(2)女生人数:
9+11+14
=20+14
=34(人)
男生平均每个年级的人数:
(14+17+20)÷3
=51÷3
=17(人)
答:三个年级近视的人数中,女生共有34人,男生平均每个年级有17人。
(3)随着年级的升高,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建议以后少接触电子产品,多做眼保健操。(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六;四;34;17。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读出相关数据,并解答所给出的问题。
18.(2分)看图找关系:
(1)杏树棵数是桃树棵数的
(2)梨树棵数是杏树棵数的
(3)杏树棵数比桃树棵数少
(4)杏树棵数比梨树棵数多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意识.
【答案】(1);(2);(3);(4)。
【分析】(1)把桃树棵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那么杏树棵数占,用除以1,即可解答;
(2)梨树棵数占,用除以,即可解答;
(3)用桃树棵数占比减去杏树棵数占比,再除以桃树棵数占比,即可解
(4)用杏树棵数占比减去梨树棵数占比,再除以梨树棵数占比,即可解答。
【解答】解:(1)1
答:杏树棵数是桃树棵数的。
(2)
答:梨树棵数是杏树棵数的。
(3)(1)÷1
1
答:杏树棵数比桃树棵数少。
(4)()
答:杏树棵数比梨树棵数多。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理解和应用分数的意义是解答关键。
19.(2分)学校组织392个同学到影剧院观看迎新年文艺表演。
(1)用8辆这样的客车能一次载完吗?
(2)影剧院每排有35个座位,这些同学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能;
(2)11排,7人。
【分析】(1)用一辆车载客的人数乘8,即可求出8辆这样的客车能载客的人数,再与392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2)用总人数除以每排的座位数,商即为可以坐满几排,余数即为还剩几人。
【解答】解:(1)52×8=416(人)
416>392
答:用8辆这样的客车能一次载完。
(2)392÷35=11(排)……7(人)
答:这些同学可以坐满11排,还剩7人。
【点评】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0.(1分)从如图学号可知,这是一名2021年入学、在三年级3班序号24的男生。如果女生学号尾数都是2,那么三年级1班、序号35的女生,学号应该是  202101352 。
【考点】数字编码.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202101352。
【分析】根据题意,从如图学号可知,这是一名2021年入学、在三年级3班序号24的男生。可知前四位数字表示年份;第五、六位数字表示年级;第七、八位数字表示多少号;最后一位数字表示性别。
【解答】解:从如图学号可知,这是一名2021年入学、在三年级3班序号24的男生。如果女生学号尾数都是2,那么三年级1班、序号35的女生,学号应该是202101352。
故答案为:202101352。
【点评】这类型的题目先根据给出的编号,找出各个位上数字表示的含义,再由这个含义求解。
21.(1分)根据如图的加法竖式,可以知道代表数字  6 ,代表数字  2 。
【考点】竖式数字谜.
【专题】压轴题;运算能力.
【答案】6;2。
【分析】将算式看作83﹣57=26,然后解答即可。
【解答】解:83﹣57=26
所以代表数字6,代表数字2。
故答案为:6;2。
【点评】这种竖式数字谜问题,常常把已知的数字作为解答的突破口,结合数字的特点和数位知识以及计算法则解答。
22.(2分)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分米,长是宽的2倍,长是  8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4 分米。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8,24。
【分析】用宽乘2求长,再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计算周长即可。
【解答】解:4×2=8(分米)
(8+4)×2
=12×2
=24(分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周长是24分米。
故答案为:8,2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
三.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23.(12分)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6×53= 43×19= 576÷8= △434÷8=
【考点】列竖式计算乘法;列竖式计算除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2438;817;72;54……2。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46×53=2438
43×19=817
576÷8=72
434÷8=54……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除法计算法则,注意计算准确率。
24.(18分)计算。
(85﹣17)×6 540÷6﹣11×8
26×[42÷(3+11)] [510﹣(150+120)]÷16
15×[107﹣(35﹣18)] 30÷[480÷(24﹣8)]
【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408;2;78;15;1350;1。
【分析】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
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减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除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乘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解答】解:(85﹣17)×6
=68×6
=408
540÷6﹣11×8
=90﹣88
=2
26×[42÷(3+11)]
=26×[42÷14]
=26×3
=78
[510﹣(150+120)]÷16
=[510﹣270]÷16
=240÷16
=15
15×[107﹣(35﹣18)]
=15×[107﹣17]
=15×90
=1350
30÷[480÷(24﹣8)]
=30÷[480÷16]
=30÷30
=1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四.操作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25.(8分)(1)在方格纸上用线段AB作为一条边,画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
(2)在方格纸上画两个周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并标上序号①②。我发现: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一样大 。
(3)在①号正方形中,涂色表示它的;在②号正方形中,涂色表示它的。请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 。
【考点】画指定周长的长方形、正方形;分数的意义和读写;分数大小的比较.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应用意识.
【答案】(1)、(2)、(3);(2)一样大;(3),>,。
【分析】(1)先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确定出长方形长与宽的和,用长与宽的和再减去线段AB的长,求出另一条边的长度,据此画出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先依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确定出正方形的边长,从而画出正方形,再比较两个正方形的大小即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涂色部分占几份,分子就是几,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再根据涂色部分比较大小即可。
【解答】解:(1)20÷2﹣4
=10﹣4
=6(厘米)
即画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
(2)16÷4=4(厘米)
即可画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在方格纸上画两个周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并标上序号①②。我发现:周长相等的正方形(一样大)。
(3)在①号正方形中,涂色表示它的;在②号正方形中,涂色表示它的。
请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1)、(2)、(3)作图如下:
故答案为:一样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画指定周长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熟记周长公式是解答关键。
五.应用题(共5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4分)
26.(4分)云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寓言故事》,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和第一天看的同样多。
(1)云云两天一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这本书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
【考点】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1);(2)。
【分析】(1)用第一天看这本书的加上第二天看这本书的,求出两天一共看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用1减去两天一共看这本书的几分之几,求出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看。
【解答】解:(1)
答:云云两天一共看了这本书的。
(2)1
答:这本书还剩下没有看。
【点评】解答此题要运用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7.(4分)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如果每8人一组,可分成几组?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7组。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求出一共有多少人,然后再除以每组的人数即可求解。
【解答】解:(32+24)÷8
=56÷8
=7(组)
答:可分成7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求出一共有的人数是关键。
28.(4分)在〇里填上“>”、“<”或“=”。
5×208〇5×802 1千克〇9999克 98×2×3〇98×5 54×0〇504×0
【考点】一位数乘三位数;质量的单位换算.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1)两个算式中有一个因数相同,比较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因为208<802,所以5×208<5×802。
(2)根据质量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由此可知,1千克<9999克。
(3)两个算式中有一个因数相同,比较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因为2×3=6,6>5,所以98×2×2>98×5。
(4)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54×0=504×0。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5×208<5×802 1千克<9999克 98×2×3>98×5 54×0=504×0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法则,质量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应用。
29.(4分)一张长方形纸的宽是26厘米,长是52厘米。
(1)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156厘米;
(2)104厘米。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即可。
(2)从一个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再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求出这个正方形周长即可。
【解答】解:(1)(52+26)×2
=78×2
=156(厘米)
答: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是156厘米。
(2)26×4=104(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04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30.(4分)暑假里奇思一家要从北京到济南旅游,如图是北京一济南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一天津 137
北京一沧州 263
北京一德州 376
北京一济南 497
(1)天津到德州有多少千米?
(2)用497﹣263可以算出哪两个城市间的距离?算一算距离是多少。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239千米;(2)沧州到济南;234千米。
【分析】(1)北京到天津137千米,北京到德州376千米,376减137即可求出天津到德州的距离。
(2)497是北京到济南的路程,263是北京到沧州的路程,这两个数的差即为沧州到济南的路程。
【解答】解:(1)376﹣137=239(千米)
答:天津到德州239千米。
(2)497﹣263=234(千米)
答:算的是沧州到济南的距离,这个距离是234千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表格中的数据,这个数据是以北京为起点累计的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