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重庆市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人教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押题卷】重庆市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人教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庆市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
一.填空题(共18小题,满分25分)
1.(1分)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0.9。
2.(2分)将右图中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的面积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cm)
3:   24÷   =   %
3.(2分)   米比米长;45吨比    吨少。
4.(1分)高出海平面120米,记作+120米,低于海平面80米,记作    米,海平面记作    米。
5.(1分)15米的是    米,比60千克多千克是    千克,   小时的是小时,16千克比30千克少    ,吨是15吨的    。
6.(1分)在一个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厘米。
7.(1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分别写着1~6,任意掷一次骰子,如果质数朝上小富赢,如果合数朝上小强赢,那么    赢的可能性大。如果想要使他们赢的可能性相等,可以把数字    改成    。
8.(2分)按规律填数。
(1)   ,4,   ,8,   。
(2)   ,1,   ,3,   ,5。
9.(2分)PM2.5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PM2.5的最大直径是2.5微米,人的头发直径一般为50微米。PM2.5的最大直径与人的头发直径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0.(1分)4.5表示的意义是   。
11.(1分)甲、乙两地相距42千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60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40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
12.(1分)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和是162,甲数是    。
13.(2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厘米,画出的圆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2分)看图列式计算。
(1)
(2)
15.(1分)加工一批相同的零件,李叔叔和王叔叔加工零件个数的比是2:3,李叔叔比王叔叔少加工    ,王叔叔比李叔叔多加工    %。
16.(1分)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物流自动化已是大势所趋。一种智能物流自动分拣系统小时可以分拣万件货物。照这样计算,该系统分拣80万件货物需要    小时。
17.(1分)把下面分数中能改写成百分数的改写在横线上。
千克的是千克。    
18.(2分)把一个圆形如图分割,拼成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12cm,这个圆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
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9.(1分)﹣10℃比﹣9℃温度低。    
20.(1分)任何数的倒数都比自己小.   .
21.(1分)把一个正方形按2:1放大,放大后的图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    
22.(1分)生活中可以用指南针、路标、太阳、北斗星等来确定方向。    
23.(1分)寒假期间,某火车站发送旅客   人次.   
三.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24.(1分),(a和b为非0的数)那么a(  )b。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25.(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长与宽的比应为3:2。学校升旗仪式通常使用三号国旗,它的长为192cm,它的宽是(  )
A.76.8cm B.115.2cm C.128cm D.288cm
26.(1分)两袋同样重的水泥,第一袋用去,第二袋用去37.5%,两袋剩下的水泥相比,(  )
A.一样重 B.第一袋重 C.第二袋重
27.(1分)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  )
A.面积不变 B.面积会变小
C.面积会变大 D.周长会增加
28.(1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圆心只决定圆的位置,不决定圆的大小
B.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C.半径相等的两个圆的面积相等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9分)
29.(5分)直接写出得数。
1.
30.(18分)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算就怎样算)




31.(6分)解方程。
(1)
(2)
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32.(4分)按1:2画出下面两个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33.(4分)如图,体育馆在文化宫的    偏    °方向    米处;李东以50米/分的速度从学校出发,沿人民路向东走了6分钟,他走了    米,请在图上用“●”标出李东现在的位置。
六.应用题(共6小题,满分28分)
34.(4分)如图,小华每天喝两杯这样的牛奶,她一周通过喝牛奶摄取钙质多少?
35.(4分)建筑队配制一种混凝土,水泥、黄沙和石子的质量比是2:3:5。
(1)要配制150吨混凝土,需要水泥、黄沙和石子各多少吨?
(2)如果三种材料都有30吨,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还余多少吨?石子需要增加多少吨?
36.(5分)公园里有一种“围树座椅”(如图1),可以供游客休息。
(1)这个“围树座椅”椅面的形状如图2,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沿着座椅的外沿,每隔3.14米安装一盏地灯,一共要安装多少盏?
37.(5分)在一幅比例尺为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5cm,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已知A、B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3。两车相遇时,乙车距离甲地有多远?
38.(5分)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市中小学统一组织文艺汇演,甲、乙两所学校共92人(其中甲校人数多于乙校人数,且甲校人数不够90人)准备统一购买服装参加演出,下面是某服装厂给出的演出服装的价格表:
购买服装的套数 1套至45套 46套至90套 91套及以上
每套服装的价格 60元 50元 40元
如果两校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000元。
(1)如果甲、乙两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那么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多少钱?
(2)甲、乙两校各有多少学生准备参加演出?
(3)如果甲校有10名同学抽调去参加书法绘画比赛不能参加演出,请为两校设计一种省钱的购买服装方案。
39.(5分)某电脑商店四周卖出一批电脑,第一周卖出总台数的,第二周卖出总台数的,第三周与第四周卖出的台数比是5:2,已知第四周比第三周少卖出了180台,第三周和第四周一共卖出了多少台?这批电脑原有多少台?
重庆市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8小题,满分25分)
1.(1分)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0.9。
【考点】倒数的认识.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利用倒数的含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把带分数1化成假分数,再根据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可求出的倒数;把小数0.9化成分数,再把分子和分母交换一下位置。据此解答。
【解答】解:1,所以1的倒数是,的倒数是0.9。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倒数的定义以及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2分)将右图中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的面积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cm)
3: 10 24÷ 80 = 30 %
【考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专题】数感.
【答案】10,9,80,30。
【分析】整个图形是长为5厘米,宽为1厘米的长方形,涂色三角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1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计算出整个图形的面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计算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用三角形面积除以整个图形的面积求涂色三角形面积是整个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比、除法、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性质进行转化。
【解答】解:(3×1)÷(5×1)
5
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10;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分母都乘3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10,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8就是24÷80;3÷10=0.3,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30%。
3:1024÷80=30%
故答案为:10,9,80,30。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比、除法、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
3.(2分) 1 米比米长;45吨比  135 吨少。
【考点】分数除法;分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135。
【分析】把米看成单位”1“,要求的数就是的(1),用乘法计算即可;
把要求的吨数看成单位”1“,45吨就是单位”1“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1)
=1(米)
45÷(1)
=45
=135(吨)
答:1米比米长;45吨比135吨少。
故答案为:1;135。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求解;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求解。
4.(1分)高出海平面120米,记作+120米,低于海平面80米,记作  ﹣80 米,海平面记作  0 米。
【考点】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专题】数的认识;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80,0。
【分析】海平面记作 0米,高出海平面记作正数,则低于海平面记作负数。
【解答】解:高出海平面120米,记作+120米,低于海平面80米,记作﹣80米,海平面记作0米。
故答案为:﹣80,0。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
5.(1分)15米的是  5 米,比60千克多千克是  60 千克,  小时的是小时,16千克比30千克少   ,吨是15吨的   。
【考点】分数除法;分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5;60;;;。
【分析】要求15米的是多少米,用乘法计算;
比60千克多千克是多少千克,用加法计算;
要求多少小时的是小时,用除以即可;
16千克比30千克少几分之几,用30减去16,然后再除以30即可;
吨是15吨的几分之几,用除以15即可。
【解答】解:155(米)
6060(千克)
(小时)
(30﹣16)÷30
=14÷30
15
答:15米的是5米,比60千克多千克是千克,小时的是小时,16千克比30千克少,吨是15吨的。
故答案为:5;6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求解;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求解。
6.(1分)在一个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4 厘米。
【考点】圆的认识与圆周率.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几何直观.
【答案】4。
【分析】由题意可知,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据此解答。
【解答】解:8÷2=4(厘米)
答:这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计算,解答关键是理解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7.(1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分别写着1~6,任意掷一次骰子,如果质数朝上小富赢,如果合数朝上小强赢,那么  小富 赢的可能性大。如果想要使他们赢的可能性相等,可以把数字  1 改成  8 。
【考点】可能性的大小.
【专题】综合填空题;应用意识.
【答案】小富;1;8。
【分析】1、2、3、4、5、6中;2、3、5是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6是合数。
【解答】解:六个面分别写着1~6,任意掷一次骰子,如果质数朝上小富赢,如果合数朝上小强赢,那么小富赢的可能性大。如果想要使他们赢的可能性相等,可以把数字1成8。
故答案为:小富;1;8。
【点评】此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质数多赢的可能性就大,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
8.(2分)按规律填数。
(1) 2 ,4, 6 ,8, 10 。
(2) 0 ,1, 2 ,3, 4 ,5。
【考点】数列中的规律.
【专题】数感.
【答案】(1)2,6,10;(2)0,2,4。
【分析】(1)根据题意,后面的数依次比前面的数多2,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后面的数依次比前面的数多1,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2,4,6,8,10。
(2)0,1,2,3,4,5。
故答案为:2,6,10;0,2,4。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的排列规律,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9.(2分)PM2.5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PM2.5的最大直径是2.5微米,人的头发直径一般为50微米。PM2.5的最大直径与人的头发直径的最简整数比是  1:20 ;比值是   。
【考点】求比值和化简比;比的意义.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
【答案】1:20; 。
【分析】利用PM2.5的最大直径比上人的头发直径,小数比化简方法: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位数,化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解答】解:2.5微米:50微米=25:500=1:20
因此PM2.5的最大直径与人的头发直径的最简整数比是1:20;比值是。
故答案为:1:20; 。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
10.(1分)4.5表示的意义是 求4.5的是多少 。
【考点】分数乘法.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求4.5的是多少。
【分析】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据此解答。
【解答】解:4.5表示求4.5的是多少。
故答案为:求4.5的是多少。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11.(1分)甲、乙两地相距42千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600000的地图上,应画  7 厘米;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400000的地图上,应画  3 厘米。
【考点】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7,3。
【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42千米=4200000厘米,
42000007(厘米)
42000003(厘米)
答: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600000的地图上,应画7厘米;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400000的地图上,应画3厘米。
故答案为:7,3。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12.(1分)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和是162,甲数是  90 。
【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90。
【分析】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乙数,那么乙数=甲数,即乙数是甲数的(),甲、乙两数的和就是甲数是(1),再用甲、乙两数的和除以(1)即可求出甲数。
【解答】解:162÷(1)
=162÷(1)
=162
=90
答:甲数是90。
故答案为:90。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甲乙两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列式进行解答。
13.(2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厘米,画出的圆的周长是  18.84 厘米,面积是  28.26 平方厘米.
【考点】圆、圆环的面积;圆、圆环的周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由题意知,画出的圆的半径是3厘米,要求所画圆的周长和面积,可直接利用C=2πr及S=πr2解答即可.
【解答】解:周长:3.14×3×2=18.84(厘米),
面积:3.14×32=28.26(平方厘米);
答:画出的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8.84,28.26.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利用公式正确计算.
14.(2分)看图列式计算。
(1)
(2)
【考点】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100千克;(2)150千米。
【分析】(1)把苹果的总重量看作单位“1”,用苹果的总重量乘桃子对应的分率即可求解;
(2)把要求的千米数看作单位“1”,用90千米除以对应的分率即可求解。
【解答】解:(1)120×(1)
=120
=100(千克)
答:桃子有100千克。
(2)90150(千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15.(1分)加工一批相同的零件,李叔叔和王叔叔加工零件个数的比是2:3,李叔叔比王叔叔少加工   ,王叔叔比李叔叔多加工  50 %。
【考点】比的应用.
【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50。
【分析】用3减去2,再除以3,再用3减去2,再除以2,即可解答。
【解答】解:(3﹣2)÷3
=1÷3
(3﹣2)÷2
=1÷2
=50%
答:李叔叔比王叔叔少加工,王叔叔比李叔叔多加工50%。
故答案为:,5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比的应用,理解和应用比的意义是解答关键。
16.(1分)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物流自动化已是大势所趋。一种智能物流自动分拣系统小时可以分拣万件货物。照这样计算,该系统分拣80万件货物需要   小时。
【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
【专题】综合填空题;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先用求出1小时可以分拣多少万件货物,再用80除以每小时分拣货物的数量即可求出时间。
【解答】解:80÷()
=80÷(16)
=80
=80
(小时)
答:该系统分拣80万件货物需要小时。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1小时分拣量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17.(1分)把下面分数中能改写成百分数的改写在横线上。
千克的是千克。   
【考点】分数乘分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不能加单位名称,据此解答。
【解答】解: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
18.(2分)把一个圆形如图分割,拼成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12cm,这个圆的周长是  37.68 cm,面积是  113.04 cm2。
【考点】圆、圆环的面积;圆、圆环的周长.
【专题】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37.68,113.04。
【分析】根据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知,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偶数份),沿比较剪开后,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拼成春风行动周长比圆的周长增加了两条半径的长度,据此可以求出圆的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2÷2=6(厘米)
2×3.14×6=37.68(厘米)
3.14×62
=3.14×36
=113.04(平方厘米)
答:这个圆的周长是37.68厘米,面积是113.0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37.68,113.04。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圆的周长公式及应用,关键是求出圆的半径。
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9.(1分)﹣10℃比﹣9℃温度低。  √ 
【考点】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专题】整数的认识;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负数大小比较就是看负号后面的数字,数字越大的反而越小,跟正数恰好相反。
【解答】解:﹣10℃比﹣9℃温度低。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大小比较。
20.(1分)任何数的倒数都比自己小. × .
【考点】倒数的认识.
【专题】综合判断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它本身,大于1的自然数的倒数小于它本身.
【解答】解: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它本身,大于1的自然数的倒数小于它本身.
因此,任何数的倒数都比它本身小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1.(1分)把一个正方形按2:1放大,放大后的图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  × 
【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根据图形放大的意义,把一个正方形按2:1放大,是指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正方形边长的2倍,由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2”可知,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是原来的22倍,即4倍。
【解答】解:把一个正方形按2:1放大,放大后的图形面积是原来的4倍。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一个图形放大的倍数是指对应线段放大的倍数,面积则放大到这个倍数的平方倍。
22.(1分)生活中可以用指南针、路标、太阳、北斗星等来确定方向。  √ 
【考点】八个方向的认识.
【专题】空间观念.
【答案】√
【分析】根据方向的认识方法,生活中可以用指南针、路标、太阳、北斗星等来确定方向。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结合生活常识可知,生活中可以用指南针、路标、太阳、北斗星等来确定方向。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向的认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3.(1分)寒假期间,某火车站发送旅客 150万 人次. × 
【考点】数学常识.
【专题】整数的认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意义:准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近似数是与实际接近的数;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意义可知:寒假期间,某火车站发送旅客150万人次,150万是近似数;
故答案为:×.
【点评】明确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24.(1分),(a和b为非0的数)那么a(  )b。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
【专题】综合题;应用意识.
【答案】A
【分析】已知,即ab,,由此判断a和b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依据题意可知:ab
,所以a>b。
故选:A。
【点评】一个非0的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25.(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长与宽的比应为3:2。学校升旗仪式通常使用三号国旗,它的长为192cm,它的宽是(  )
A.76.8cm B.115.2cm C.128cm D.288cm
【考点】比的应用.
【专题】比和比例;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三号国旗的长除以3再乘宽占的份数即可。
【解答】解:192÷3×2
=64×2
=128(厘米)
因此它的宽是128厘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长除以它所占的份数求出一份代表多长。
26.(1分)两袋同样重的水泥,第一袋用去,第二袋用去37.5%,两袋剩下的水泥相比,(  )
A.一样重 B.第一袋重 C.第二袋重
【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答案】A
【分析】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可知,两袋同样重的水泥,第一袋用去,第二袋用去37.5%,问两袋剩下的水泥相比,也就是比较用去水泥的多少,用去的多剩余的就少,用去的少剩余的就多,也就是比较和37.5%的大小.
【解答】解:0.375=37.5%
因为用去的水泥相等,所以两袋剩下的水泥一样重.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27.(1分)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  )
A.面积不变 B.面积会变小
C.面积会变大 D.周长会增加
【考点】组合图形的面积.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答案】B
【分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们的线段的和,每条线段长度没有变化,则周长不变;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高变小了,底没变,则面积减小了.
【解答】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们的线段的和,每条线段长度没有变化,则周长不变;
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高变小了,底没变,则面积减小了.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再解答.
28.(1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圆心只决定圆的位置,不决定圆的大小
B.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C.半径相等的两个圆的面积相等
【考点】圆的认识与圆周率;圆、圆环的面积.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A.圆心只决定圆的位置,不决定圆的大小,说法正确;
B.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说法错误,因为直径是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C.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大小相等,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只要认真,容易完成,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9分)
29.(5分)直接写出得数。
1.
【考点】分数除法;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24;10;35;;;0.57;6。
【分析】根据分数、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直接进行口算即可。
【解答】解:
24 10 35
1.0.57 6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平时积累经验,提高计算的水平。
30.(18分)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算就怎样算)




【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简便计算(运算定律的分数应用).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①6;②17;③;④。
【分析】①先算除法,再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
②变除法为乘法,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④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解答】解:①
=8﹣()
=8﹣2
=6

=()×24
242424
=16﹣9+10
=17


[]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1.(6分)解方程。
(1)
(2)
【考点】分数方程求解.
【专题】简易方程;运算能力.
【答案】(1)x=5;(2)x。
【分析】(1)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然后两边再同时乘即可;
(2)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2即可。
【解答】解:(1)
x
x=4
x4
x=5
(2)
2x
2x
2x÷22
x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32.(4分)按1:2画出下面两个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考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专题】图形与变换;几何直观.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按1:2的比例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就是把原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原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8格和4格,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4格和2格.把原三角形的底和高都缩小到原来的,原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8格和6格,缩小后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4格和3格.完成作图即可.
【解答】解:如图: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3.(4分)如图,体育馆在文化宫的  北 偏  东45 °方向  400 米处;李东以50米/分的速度从学校出发,沿人民路向东走了6分钟,他走了  300 米,请在图上用“●”标出李东现在的位置。
【考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专题】综合题;空间观念.
【答案】(1)北;东45°;400;300;
(2)。
【分析】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计算体育馆与文化宫的实际距离,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确定体育馆的位置;利用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计算李东所行实际路程,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计算李东现在的位置与学校的图上距离,确定李东现在的位置。
【解答】解:(1)100×4=400(米),体育馆在文化宫北偏东45° 方向400米处。
(2)50×6=300(米)
李东的位置如图:

故答案为:北;东45°;400;3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
六.应用题(共6小题,满分28分)
34.(4分)如图,小华每天喝两杯这样的牛奶,她一周通过喝牛奶摄取钙质多少?
【考点】分数乘法应用题.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g.
【分析】一杯这样的牛奶含钙质克,每天吃两杯,用克乘2就是一天摄取钙质的克数,一天摄取钙质的克数再乘7就是她一周通过喝牛奶摄取钙质的克数.
【解答】解:2×7
7
(g)
答:她一周通过喝牛奶摄取钙质g.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35.(4分)建筑队配制一种混凝土,水泥、黄沙和石子的质量比是2:3:5。
(1)要配制150吨混凝土,需要水泥、黄沙和石子各多少吨?
(2)如果三种材料都有30吨,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还余多少吨?石子需要增加多少吨?
【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1)水泥30吨、黄沙45吨、石子75吨;
(2)水泥还余10吨,石子需要增加20吨。
【分析】(1)混凝土中的水泥、黄沙和石子的质量比是2:3:5,则水泥的质量占混凝土的,黄沙的质量占混凝土的,以此类推分别去计算。
(2)按照混凝土中的水泥、黄沙和石子的质量比是2:3:5,计算黄沙是30吨时,水泥、石子的质量,由此解答本题即可。
【解答】解:(1)2+3+5=10(份)
水泥:150
=150
=30(吨)
黄沙:15045(吨)
石子:150
=150
=75(吨)
答:要配制150吨混凝土,需要水泥30吨、黄沙45吨、石子75吨。
(2)30﹣30÷3×2
=30﹣20
=10(吨)
30÷3×5﹣30
=50﹣30
=20(吨)
答:如果三种材料都有30吨,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还余10吨,石子需要增加20吨。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比的应用的题目。
36.(5分)公园里有一种“围树座椅”(如图1),可以供游客休息。
(1)这个“围树座椅”椅面的形状如图2,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沿着座椅的外沿,每隔3.14米安装一盏地灯,一共要安装多少盏?
【考点】圆、圆环的面积.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应用意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这个椅面的面积就是圆环的面积。圆环的面积=π(R2﹣r2),据此解答。
(2)本题属于“封闭型”植树问题,相当于一端植树一端不植树,地灯的数量=间距数。根据圆的周长=πd,求出座椅外沿的周长,再除以3.14,即可求出段数,即地灯的数量。
【解答】解:(1)4÷2=2(米)
2÷2=1(米)
3.14×(22﹣12)
=3.14×(4﹣1)
=3.14×3
=9.42(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是9.42平方米。
(2)3.14×4÷3.14
=12.56÷3.14
=4(盏)
答:一共要安装4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环的面积的计算,熟记公式是解答关键。
37.(5分)在一幅比例尺为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5cm,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已知A、B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3。两车相遇时,乙车距离甲地有多远?
【考点】比例尺应用题.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40千米。
【分析】先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求出全程,再换算单位;已知A、B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3,则路程之比也是2:3,要求乙车距离甲地有多远,就用全程乘即可。
【解答】解:510000000(厘米)
10000000厘米=100千米
100
=100
=40(千米)
答:乙车距离甲地40千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应用题及相遇问题的灵活应用。
38.(5分)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市中小学统一组织文艺汇演,甲、乙两所学校共92人(其中甲校人数多于乙校人数,且甲校人数不够90人)准备统一购买服装参加演出,下面是某服装厂给出的演出服装的价格表:
购买服装的套数 1套至45套 46套至90套 91套及以上
每套服装的价格 60元 50元 40元
如果两校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000元。
(1)如果甲、乙两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那么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多少钱?
(2)甲、乙两校各有多少学生准备参加演出?
(3)如果甲校有10名同学抽调去参加书法绘画比赛不能参加演出,请为两校设计一种省钱的购买服装方案。
【考点】最优化问题.
【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1320元;
(2)甲校有52人参加演出,乙校有40人参加演出;
(3)两校联合购买91套服装(即比实际人数多购9套)。
【分析】(1)若甲、乙两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则每套是40元,计算出总价,即可求得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多少钱;
(2)甲校的人数多于乙校的人数,可得甲校服装的单价为50,乙校服装的单价为60元,等量关系为:甲校服装的总价+乙校服装的总价=5000,把相关数值代入求解即可;
(3)此题中主要是应注意联合购买时,仍然达不到91人,因此可以考虑买91套,计算其价钱和联合购买的价钱进行比较。
【解答】解:(1)由题意,得:
5000﹣92×40
=5000﹣3680
=1320(元)
答:两所学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1320元。
(2)设甲校x人,则乙校(92﹣x)人,依题意得:
50x+60×(92﹣x)=5000
50x+5520﹣60x=5000
10x=520
x=52
92﹣52=40(人)
答:甲校有52人参加演出,乙校有40人参加演出。
(3)因为甲校有10人不能参加演出,
所以甲校有52﹣10=42(人)参加演出。
若两校联合购买服装,则需要50×(42+40)=4100(元),
此时比各自购买服装可以节约(42+40)×60﹣4100=820(元),
但如果两校联合购买91套服装,只需40×91=3640(元),
此时又比联合购买每套50元可节约4100﹣3640=460(元),
因此,最省钱的购买服装方案是两校联合购买91套服装(即比实际人数多购9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方程解应用题的应用及方案选择问题;得到总价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选择相应单价是解决本题的易错点,选择最便宜的单价往往是这类题的最佳方案。
39.(5分)某电脑商店四周卖出一批电脑,第一周卖出总台数的,第二周卖出总台数的,第三周与第四周卖出的台数比是5:2,已知第四周比第三周少卖出了180台,第三周和第四周一共卖出了多少台?这批电脑原有多少台?
【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420台,640台。
【分析】已知第三周与第四周卖出台数的比是5:2,可以看作第三周卖出的占5份,第四周卖出的占2份,相差3份,用180除以3求出每份是多少,再乘(5+2)求出第三周和第四周一共卖出的台数。把这批电脑看作单位“1”,减去第一周和第二周卖出的分率,正好与第三周和第四周共卖出的台数相对应,用除法求出这批电脑的总台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80÷(5﹣2)×(5+2)
=60×7
=420(台)
420÷(1)
=420
=640(台)
答:第三周和第四周一共卖出了420台。这批电脑原有640台。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与第三周和第四周卖出台数相对应的分率,进而求出总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