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独山中学高二生物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具有不同水平的特征和研究的问题,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描述的是( )
A.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土壤化,土壤化有利于苔藓生长
B.常绿阔叶林中的樟树数量多、对其他物种影响大
C.《诗经·小雅·小宛》写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D.某种蝙蝠只在夜间吸食某些动物的血液
2.下列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种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B.布设鸟类害怕的图案驱鸟
C.工蜂中侦察蜂“圆圈舞”传递情报
D.烟草的种子接受某种波长光的照射才能萌发
3.下列有关探究与实践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各营养级所容纳有机物储存的能量可以绘出能量金字塔
B.选择生态缸内的生物组分时应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土壤中没有微生物
D.抽样检测法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不需要逐个计数
4.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传入我国后,先是在云南疯长蔓延,现已扩散至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对当地林木、牧草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下表是四川省普格县1998—2012年紫茎泽兰对松林群落内植物多样性影响的调查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年份 1998 2003 2006 2009 2011 2012
科数目 36 33 27 18 17 16
物种数目 98 90 84 47 38 35
A.研究紫茎泽兰的生态位,要研究它在该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
B.用样方法调查松林群落内植物的物种数目时,要做到随机取样
C.紫茎泽兰入侵后,该地区松林群落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该调查结果体现了该地区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5.中国是虎的发源地和重要栖息地之一,也是全球虎种群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和栖息地的丧失,中国野生虎的数量和分布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 野生虎数量 主要分布范围 备注
1950年代初 约4000只 全国范围 虎为害畜,遭到大规模捕杀
1980年代初 约200只 东北、西南、华南地区 因为栖息地丧失和猎杀导致数量急剧下降
1990年代初 约50只 东北地区 地方政府和保护机构开始重视保护
2000年代初 约20只 东北地区 野生虎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2010年代初 约30只 东北地区 实施保护措施,保护区建设,数量逐渐增加
2020年代初 约50只 东北地区 保护工作取得成效,但仍面临各种挑战
A.全面禁止捕猎是保护中国虎的根本措施
B.实施保护后中国虎的种群数量会持续增长
C.中国虎的猎物是影响其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表中数据绘成曲线图模型能更精确反映数量变化
6.将双核草履虫放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观察统计双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绘制成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2所代表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K2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
C.曲线2表示双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为“S”形增长,A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D.若蝗虫的种群数量如OB段变化,则应选择在A点以前进行防治
7.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部分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B.①②③表示CO2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
C.④主要表示大气中CO2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
8.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
B.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C.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醋酸
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所需要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创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基中通常添加一定量的血清
B.动物细胞培养所需营养物质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同
C.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温度一般与动物的体温相近
D.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酸性条件
10.如图是基因工程培养转基因抗某真菌植物的简易流程,其中多个环节都需要检测与鉴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以用PCR获取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
B.标记基因可用来筛选②中的重组质粒
C.④分子水平上的检测都可以用PCR技术
D.④还需要在个体水平上进行该真菌接种鉴定
11.T4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但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研究发现,若将其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可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提高T4溶菌酶的耐热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4溶菌酶是否耐热取决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提高T4溶菌酶耐热性的过程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C.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序列的变化
D.替换T4溶菌酶第3位氨基酸的操作中,直接操作对象是T4溶菌酶基因
12.盖塔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能感染多种脊椎动物。研究发现E2蛋白是该病毒囊膜的主要成分,且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实验人员将编码E2蛋白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制备E2蛋白,并用纯化的E2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涉及的技术有胚胎移植、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
B.使用纯化的E2蛋白免疫小鼠的目的是大量获得抗E2蛋白的抗体
C.选择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的原因是该细胞具有全能性
D.选择培养基上获得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能分泌所需抗体
13.为了获得全为雌性个体的动物,我国科学家将小鼠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和大鼠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进行融合,获得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AdESCs)后,再通过胚胎移植产生全为雌性个体的子代,技术路线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胚胎干细胞需从单倍体囊胚中的内细胞团中获得
B.子代全为雌性的原因可能是含Y染色体的胚胎干细胞致死
C.可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至原肠胚后再移植
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小鼠与大鼠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4.在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不合理的是( )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C.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能获得优质的突变体
15.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各有说辞,下列说辞合理的是( )
A.转基因抗虫棉能毒杀棉铃虫,所以抗虫棉棉花制品对人体是有害的
B.若某转基因大豆易诱发人体强烈的过敏反应,则该转基因大豆不宜推广
C.外来基因和受体的基因都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所以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
D.若食用某转基因鲤鱼被证明是安全的,则该转基因鲤鱼可以放养到自然水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0分)某果园生态系统中,在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试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请回答有关问题:
(1)夏季,果园中栖息的某种昆虫通过鸣叫声吸引异性,昆虫的鸣叫声属于信息,它的作用是。
(2)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3)长期间种草菇使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种类增多,使该生态系统的趋于复杂,该生物系统的能力将会增强
(4)研究小组对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昆虫的能量流动情况情况进行了研究,据表分析,该中昆虫同化的能量是kJ/(cm2 a)。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分析,原因是。
摄入的能量 [kJ/(cm2 a)]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kJ/(cm2 a)]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kJ/(cm2 a)] 粪便中的能量 [kJ/(cm2 a)]
51.6 1.5 23.1 27
17.(10分)为净化某城市被污染的水体,科研人员建成如图湿地生态系统。河水由A处引入该系统,经甲、乙区域处理后由B处流出(箭头为污水流动方向)。一段时间后,之前受到污染的水体环境改善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传统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达到效益和效益的同步发展。
(2)该人工湿地的建设要根据不同区域污染物种类、水体含氧量等的不同,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和微生物,所依据的原理是(填一种),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又能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所依据的原理是(填一种),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甲、乙两区域分布的植物分别为美人蕉和菖蒲,它们具有很好的美化居民生活环境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人提出可在上层的水生植物层种植蔬菜。你认为(填“是”或“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18.(12分)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咖啡—红薯的种植模式。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学习完植物细胞工程相关知识后,准备设计培育出地上结咖啡豆地下结红薯的植物新品种。其设计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种植株的培育体现的生物学原理是。用传统的杂交方法不能得到“咖啡—红薯”杂种植株,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
(2)过程①可用酶去除细胞壁,获取原生质体。过程②除了用PEG融合法促进原生质体融合外,还可用的化学方法是。过程③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
(3)过程④为过程。过程⑤涉及两种培养基,这两种培养基的主要不同点是。过程④⑤中不需要光照的是过程。
(4)过程①~⑤都需要运用无菌技术,请写出其中两种无菌操作:。
19.(12分)二苯乙烯苷是我国传统药材何首乌特有的药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效。合成二苯乙烯苷的关键酶是芪合酶(STS),为获得大量的STS,研究人员利用质粒(如图2)将STS基因(如图1)转化到大肠杆菌细胞内进行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利用该技术扩增STS基因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
(2)为使STS基因与质粒正确连接,需在所选引物的(填“3’”或“5’”)端分别增加相应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同时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
(3)启动子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很多启动子具有物种特异性,在图2质粒中插入STS基因,其上游启动子应选择(填写字母)。
A.何首乌启动子 B.大肠杆菌启动子 C.农杆菌启动子
(4)科研人员利用相关技术替换了STS某个位点的氨基酸,提高了STS的抗氧化能力,该技术属于。
20.(11分)2024年4月30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现》发表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患者的病例。他们将血液单核细胞重编程为自体iPS细胞,并使用国际首创技术使之转变为“种子细胞”即内胚层干细胞,最终实现在体外再造胰岛组织。回答下列问题:
(1)干细胞的培养成功是动物细胞培养领域的重大成就之一,动物体的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后者的特点是。
(2)体细胞诱导iPS细胞和iPS诱导胰岛组织细胞的过程实质都是,关键基因a的表达使血液单核细胞转化为iPS细胞,该转化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过程。胰岛组织的移植可以治疗糖尿病是因为其分泌产物一方面能够促进,另一方面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平衡。用iPS诱导分化的胰岛组织移植的优势是。
(3)除了培育iPS细胞,还可以把患者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培育核移植细胞,再诱导分化形成胰岛组织细胞。对卵母细胞去“核”,实质上去的是,原因是。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C C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C A B
16.(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0分)
(1) 物理 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 分解者 物质循环
(3) 营养结构 自我调节
(4) 24.6 (2分) 能量流动是逐渐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2分)
17.(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0分)
(1) 经济 生态
(2) 协调原理(2分) 整体原理(2分) 间接 直接
(3) 否 水体中的重金属盐被蔬菜吸收后不能被降解,人食用后会在人体内富集,有害健康
18.(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2分)
(1) 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分) 生殖隔离
(2) 纤维素酶和果胶(2分) 高Ca+-高pH融合法 细胞壁的再生
(3) 脱分化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④
(4)培养器皿进行灭菌处理、用酒精擦拭双手和超净工作台(2分)
19.(每空2分,共12分)
(1)引物2和引物3
(2) 5' XhoⅠ和Nde I
(3) RNA聚合酶 B
(4)蛋白质工程
20.(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1分)
(1)成体干细胞 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组织和细胞,不能发育为完整的个体(2分)
(2)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脱分化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 避免免疫排斥(2分)
(3) 胚胎干 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减数分裂Ⅱ中期没有真正细胞核,核膜消失,核仁已解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