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暑假预习讲义【资料简介】1.知识点讲解方面:(1)长度和时间测量:详细阐述了长度(如米、千米等单位及换算)与时间(秒、小时等单位及换算)的相关知识,还介绍了刻度尺、停表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选、放、看、读、记等要点。(2)运动的描述:明确机械运动定义,着重讲解参照物的选取原则及依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通过实例加深理解。(3)运动的快慢:给出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换算,区分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介绍了平均速度概念及计算方法。(4)测量平均速度:说明实验原理、所需器材如斜面、小车等,以及具体实验步骤,还强调了预习该实验的注意事项。2.巩固练习部分:涵盖单选、多选、填空、简答、实验探究、综合等多种题型。题目紧密围绕所学知识点,如对物体长度估测、速度概念理解、运动状态判断、平均速度计算等,通过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2)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km = 1000m 1m = 10dm 1dm = 10cm1cm = 10mm 1mm = 1000μm 1μm = 1000nm2.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常见的有直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初中阶段主要使用直尺和卷尺)。(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量程是指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刻度尺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所表示的长度,它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②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不能歪斜。③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④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数字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3.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2)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3)换算关系:1h = 60min,1min = 60s。4.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秒表、停表等。实验室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它能较精确地测量较短时间间隔。(2)停表的使用:一般有两个按钮,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计时,按下停止按钮停止计时,再次按下启动按钮可累计计时,按下复位按钮可清零重新计时。读数时,小表盘表示分钟,大表盘表示秒,先读小表盘的分钟数,再读大表盘的秒数,注意大表盘的分度值可能不同,要准确读数。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2.参照物(1)定义:在研究物体是 否运动以及如何运动时,必须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选择参照物的原则:①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否则无法确定研究对象是否运动。②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3)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例如,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人,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公式:v =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3)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②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等。③换算关系:1m/s = 3.6km/h。2.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2)特点:速度恒定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3.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2)平均速度: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也是v = ,但这里的v是平均速度,s是总路程,t是总时间。四、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利用公式v = 来测量物体在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2.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等。3.实验步骤(1)把斜面放稳,使它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在斜面底端放上金属片。(2)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s,作为小车要通过的路程。(3)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当小车到达金属片时,按下停表停止计时,记录下车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t。(4)根据公式v = 计算小车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预习注意事项:1.对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要熟练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读数的准确性和测量结果的记录规范。2.在理解运动的描述时,重点掌握参照物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3.对于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单位换算要牢记,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学会计算平均速度。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清楚实验原理、器材、步骤,以便在实际操作中能顺利完成实验并准确得出结果。一、单项选择题1.共享单车为我们的出行增加了很多便利,在地铁口附近,会看到很多共享单车,如图所示。以下关于一辆共享单车车身长度的估测最合理的是( )A.15mm B.15cm C.15dm D.15m2.下列变化可称为机械运动的是( )A.某同学受到老师的表扬从很郁闷变成很开心B.上周四受台风“美莎克”影响从上学变成休息C.班级“小不点”的身高从初一的1.5m变成现在的1.8mD.每天早晨查看晨读的杨主任从三楼走廊一端走到另一端3.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B.C.D.4.2024年12月3日上午,全球首架具备全国产客舱局域网服务功能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到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如图,飞机飞行过程中,某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云朵 B.地面 C.机翼 D.座椅5.小聪用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18.51cm、18.52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B.若刻尺被拉伸了,则测量结果偏小C.数据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应去掉D.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8.51cm6.下列关于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其运动速度越大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行驶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快7.2024年8月5日,在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获得冠军,如图所示为选手比赛过程中的图片。关于比赛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队获胜,说明他们游的路程最远B.比赛规定的路程相同,中国队用时最短C.比赛过程中,观众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来判断谁游泳快D.比赛结束后,裁判员根据相同时间比路程来判断谁游泳快8.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9.小侨参加100米赛跑,以10m/s的速度通过前半程,接着又以6m/s的速度通过后半程,求小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7.5m/s B.8m/s C.6.25m/s D.3.75m/s10.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自左向右行驶,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B.乙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0~20s甲车的平均速度大 D.0~40s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二、多项选择题11.如图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区间内最高速度不能大于B.测速区间长度是8km前方进入区间测速C.只要区间内平均速度不大于,期间某时刻大于不算超速长度8kmD.通过此区间用时少于分钟,才能不算超速12.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拍摄一次,这种方式拍摄的照片为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B.小球在前内通过的路程约为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13.甲、乙两同学在湘江边一段平直的道路上学骑自行车,他们从同一地点O同向出发,两位同学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20~80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0~60s内, 乙的平均速度为4m/sC.当t=40s时, 甲、乙第一次相遇, 相遇时距离O点120mD.甲比乙晚20s出发,且甲运动的速度为3m/s三、填空题14.请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课桌高度约为80 ,(2)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 ,(3)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14 。15.如图所示,用甲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是 cm,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该选用 (选填“甲”或“乙”)刻度尺。小敏骑车去学校,借助停表记录了自己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如图所示,此时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16.今年暑期档大火的《长安三万里》,如图所示,电影结尾处李白得知自己被特赦,在兴奋狂喜中吟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物理学角度看,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以万重山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所以说运动和静止具有 。17.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和客运车的速度之比为3∶2,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9∶4,则小汽车与客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8.凯里一贵阳的距离约为160千米,过去乘客车从凯里出发,需要约2小时抵达贵阳,客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km/h;沪昆高铁修通后,高铁车从凯里出发,高铁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240km/h,那么,高铁车抵达贵阳约需要 分钟。19.贵南高铁樟江大桥位于黔南州荔波县境内,大桥全长1720m,一列车长为200m,则该列车以 60 m/s的速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 s。四、简答题20.如图所示是一架加油机率领三架歼击机水平飞越的情景,请你从它们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以及相对运动的角度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要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 五、实验探究题21.在“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为 和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3)如图,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4)如图,小组的成员分别画了小车从A运动到C的几个图像,其中与实验相符的是 。A. B. C. D.六、综合题22.北京站到上海虹桥站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间表如下表所示。站次 站 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1 北京南 始发站 08:00 02 济南西 09:30 09:34 406千米3 南京南 11:46 11:48 1023千米4 上海虹桥 12:30 终点站 1318千米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列车从北京南到南京南所用的时间?(2)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5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25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留了几个车站,共停留20min,并在当日15:55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1k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50s.求:(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km/h?(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3)若途中火车以25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相邻的平行轨道上迎面开来一列长990 m的货运列车,速度是20 m/s,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多少s?参考答案1.C2.D3.D4.D5.C6.C7.B8.D9.A10.C11.A,D12.B,D13.B,C14.(1)厘米(2)米(3)秒15.2.7;乙;39816.舟;相对性17.3∶218.80;4019.3220.加油机和三架歼击机飞过时,彼此间没有位置变化,是相对静止的,各飞机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保持相同,确保加油管能够稳定地对接在歼击机的受油口上,要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则加油方式要在加油机和三架歼击机速度大小相同、运动方向相同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21.刻度尺;秒表;小;40.0;0.20;B22.(1)解:列车从北京南到南京南所用的时间为。(2)解: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的,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的平均速度是。(3)解: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时间为,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3.(1)火车行驶的时间为15:55-7:25=8.5h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答: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00km/h。(2)列车过桥时即因此可得答:火车的长度是400m。(3) 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答: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22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