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类文阅读-2025-2026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统编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类文阅读-2025-2026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统编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类文阅读
【导语】
2025-2026 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类文阅读材料来啦,它紧扣课文主题,将带你踏入一段妙趣横生的阅读探险!
在《小蝌蚪找妈妈》里,你能探寻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秘密,感受生命蜕变的惊喜;《我是什么》用拟人的方式,带你揭开水的多样形态之谜,领略自然的无穷奥秘;《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则展现了植物传播种子的独特智慧,让你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精巧构思。
类文阅读同样精彩纷呈。《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会为你揭秘青蛙捉虫的绝技,《假如我是一只小虫》能让你化身小虫看世界,体验别样的奇妙感觉,《小水滴旅行记》讲述了小水滴的奇幻旅程,让你感受水在自然界循环的美妙。
每篇文章后都配有精心设计的题目,助力你理解内容、掌握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快来走进这些有趣的故事,一起探索自然的神奇,享受阅读的乐趣吧!
一、语段阅读。
(一)课内阅读。
小蝌蚪找妈妈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②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1.短文共有 句话。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一 眼睛
一 青蛙
的衣裳
的肚皮
3.照样子写一写。
游哇游
4.我会查字典。
“蹬”这个字,如果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5.小蝌蚪的妈妈是 。
6.短文中青蛙长什么样?请用“_____”画出来。
(二)课内阅读。
我是什么(节选)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气 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 漂)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本 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7.选文共有 段话,第2自然段共有 句话。
8.划掉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
9.文中的“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10.【全新视角】结合实际想一想,“我”都能干些什么?
(三)课内阅读。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11.“炸”的音序是 ,音节是 ,可组词 ;换偏旁可组成新字 ,可组词 。
12.用“ ”在文中画出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
二、类文阅读。
(一)读类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
①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míng)虫、蚂蚱、蝼蛄(lóu gū)等害虫。
②青蛙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所以能跳得很高。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它的舌头又长又宽,舌根长在口腔的前边,舌尖向后,还分叉,上面还有很多黏液(nián yè)。等捉虫子的时候,它先把舌头突然翻到口腔外面,立刻就把小虫子粘住了。然后,它把舌头折回嘴里,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 。
13.在文中选择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大嘴 ( )舌头 ( )虫子 ( )害虫
14.给下列词语选择近义词。(填序号)
①忽然 ②马上 ③常常 ④许多
很多——( ) 立刻——( ) 经常——( ) 突然——( )
15.青蛙捕捉害虫全靠 ,它能吃掉农田里的 、蝼蛄等害虫。
16.青蛙为什么能跳得很高呢?
因为它 ,所以能跳得很高。
17.青蛙是怎样捕捉小飞虫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语句。
(二)课外阅读。
假如我是一只小虫
躺在田野中,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小虫,一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小虫。
我在草丛中爬行,虽是草丛,但在现在的我眼里,已经是无边无际的森林下,一棵棵高大的“树”碧録苍翠,脚下的土壤松松软软,像踩在地毯上一样。
我的心情好极了,悠闲自在地走着。“砰!”“啊!”已是虫子的我大叫道,碰上什么了呀,怎么突然有奇怪的味道,原来,这是一朵“大花”呀!花朵清香的味道在我鼻子上久久停留,“嗡嗡嗡……”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蜜蜂哥哥在采蜜呀。“你好呀,蜜蜂哥哥,你带我飞上蓝天好不好呀,我想飞得高高的!”“快上来吧,小虫。”蜜蜂对已是小虫的我说,我跳上蜜蜂的背,逐渐高了起来。天是那样的蓝,那样的辽阔,那样的无边无际;云朵是那样的美,那样的白,那样的软,仿佛触手可及。
18.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小虫子,在现在的他的眼里草丛是什么样子的?
19.作者看到的天空和云朵是什么样子的?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水滴旅行记
小水滴告别大海妈妈去旅行。
太阳公公让小水滴变成水汽向空中飞去,小水滴来到了云妈妈的怀里,云妈妈一下变胖了。它带着小水滴到处旅行,小水滴看到了茂(mào)密的树林和可爱的动物。
几天后,小水滴来到了北极。北极真冷啊,小水滴不禁哆嗦(duō suo)起来。一阵大风吹过,小水滴从云妈妈的身上掉下来。寒冷的风让它变成了雪花,一片一片地飘落到了北冰洋。
小水滴顺着北冰洋一路游去,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家。
20.这篇短文描写的是 。
21.在括号里填上搭配恰当的词语。
( )的树林 ( )的动物 ( )的风
22.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描写了 。
23.默读全文,给小水滴变身的过程排序。(填序号)
① 水汽变雪花 ②水滴变水汽 ③雪花变水滴
按先后顺序排序: 。
(四)读短文,完成练习。
放风筝
一个晴朗的上午,爸爸带着我去公园放风筝。公园里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呀!天上飞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蝴蝶、金鱼、蜈蚣……五颜六色的,让人眼花缭(liáo)乱。我赶紧高高举起自己的蜻蜓风筝,爸爸拿着线轴(zhóu)儿快速地跑起来,只听他大喊一声:“放!”我赶快放开了手中的风筝。蜻蜓风筝转着大眼睛,像只快乐的小精灵,加入空中的动物世界里。它欢快地飞来飞去,好像在说:“小主人,快看,我飞得最高啦!”我看着自己的蜻蜓风筝越飞越高,开心极了。
24.给“青”加偏旁,组成词语。
朗 蜓 灵
25.画线的部分,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是
26.文中被称作“快乐的小精灵”的是 风筝。
(五)课外阅读。
迎春花
迎春姑娘充满了信心。
她伸出柔情的绿色的小手,轻轻扒开腐叶,对刚冒出一星点儿芽的小草说:“别怕!”
她安慰在寒风中瑟瑟颤抖的小树:“勇敢点儿,相信你能挺住!”
“风里有花香呢!”她叫着,发现了伸出墙头的一枝蜡梅。“啊,蜡梅姐姐!”她兴奋地、有礼貌地说,“我要向你学习!”
她抚摸着玉兰妹妹的花蕾说:“要我帮你暖和暖和吗 ”
柳枝开始吐芽了,低垂了。她向枝条上米粒般的芽芽问好,她夸赞柳条优美的柔软体操。
小河解冻了,她向鸭大哥打听:“水暖和吗 鱼儿快乐吗 ”
哟,她邀请天上的小星星来玩耍!瞧,这群调皮的小星星,玩得多么高兴!
啊!在春天的早晨,我们看见的那些亮晶晶的金黄色的花朵,不就是忘了回天上去的小星星吗 他们缀满了迎春姑娘柔软的绿色的手臂,他们哧哧笑着,愉快地眨着眼睛……。
27.文中迎春姑娘是怎么找到小草的?
28.文中是怎样写柳枝的?请你找出来。
(六)拓展练习。
风在哪儿
风在哪儿?风在天上。你看,它吹着云儿向前跑,像帆(fān)船行驶(shǐ)在海面上。
风在哪儿?风在树上。你看,它吹着柳条轻轻飘,像孩子们在舞蹈。
风在哪儿?风在水面上。你看,它吹起粼粼(lín)的波浪,水上的浮(fú)萍(píng)在不停地摇晃(huàng)。
风在哪儿?啊!风在我手上。我挥(huī)动空气,风就来了。
2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柳条 ( )的波浪 ( )地摇晃
30.填一填。
风在 ,它吹着 跑;风在 ,它吹着 飘;风还在 ,它吹起波浪,浮萍不停地摇晃。
31.风儿还在哪里?照着短文第一自然段的样子,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一)1.五/5 2. 对 只 碧绿 雪白 3.跳哇跳 跑哇跑 4. D dēng 5.青蛙 6.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解析】1.本题考查数句子。
数句子,可以根据表示一个完整句子的标点符号的个数来判断,有几个表示完整一句话的标点符号,语段就有几句话。句号、问号、感叹号都是完整的一句话的标志。可以一边数,一边标数字。
通读短文可知,短文中有三个句号,两个感叹号,故有五句话。
2.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题目要求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要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来填空。
从第①段的“鼓着一对大眼睛”“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可知,正确的词语搭配为:一对眼睛、一只青蛙、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3.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游哇游”是ABA式词语,ABA式词语有:走哇走、跑哇跑、跳哇跳、拍哇拍、哭哇哭、笑哇笑等。
4.本题考查查字典。
“蹬”的读音为“dēng”或者“dèng”,如果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D”,再查音节“dēng”或者“dèng”。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第②段的句子的“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可知,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6.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
第①段的“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描述青蛙的样子:碧绿的身子,雪白的肚皮和一双大眼睛。
(二)7.3/三 4/四 8.气 漂 本 9.文中的“我”是水,“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雪。 10.“我”可以使空气清新,可以灌溉田地。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生动地表现出来。作者巧妙地以第一人称“我”的自述方式,描述了水从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的多种变化过程,如云、雨、冰雹、雪等。其文字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使读者能够轻松想象水在自然中的多样性存在与作用。文章不仅增强了读者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还激发了对于大自然神奇变化的兴趣与思考。
7.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及句子的能力。
文章中只要开头空两格的,就是一个自然段落。按照这个方法可知这个选文共有3个自然段。
一般来说,在中文的自然段中,每结束一个完整的意思,句号、感叹号、问号等标点符号就会出现,这时候就可以数一下自然段中的句数。按照这个方法可知,第②自然段共有4个句号,因此共有4句话。
8.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第①段“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气 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在这个句子中的“汽”是指“水因受热变成的气体”,符合水蒸发变成水汽的过程。而“气”泛指任何空气,不符合题意。故应选择“汽”,划去“气”。
第②段“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 漂)下来,人们又叫我‘雪’。”在这个句子中的“飘"更多用于描述轻飘或无规则地随风而动的情况,如"飘雪”、“飘落”。"漂"则多指物体在水面上的浮动或是颜色的漂白,与文中的情境不符。句子描述雪花从空中轻轻飘落,因此应选择“飘”,划去“漂”。
第③段“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本 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在这个句子中要填入一个字来描述水的运动状态。这里,“奔跑”更符合水在江河中快速流动的状态,用“奔”表示江河水流急速、畅快地向前流动,体现了动感和力量感。相比之下,“本”不符合语境,因其意义与运动状态无关,因此应划去。
9.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第①段“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人们叫我‘云’。”和第②段“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 下来,人们又叫我‘雪’。”这些句子可知,水蒸发成汽,升到天空形成云。水在空中冷却后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固体降落,成为雨、冰雹或雪。
因此,“我”代表水,其形态会随环境变化而转化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等多种形态。
10.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文中的“我”是指水。本题要求结合实际来思考水的作用。
如:在实际生活中,水可以滋养生命,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的必须条件;水可以用来清洁,保持环境卫生;水是重要的工业资源,用于生产和制造;水可以发电,为人类提供能源。
(三)11.Z zha 炸开 作 作业 12.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解析】11.本题考查查字典、偏旁部首及组词。
“炸”读zhà,释义:(物体)突然破裂。音序是:Z;音节是:zha,可组词:炸弹、炸雷。可将“炸”的“火”字旁换成“穴”,组成新字“窄”,可组词:窄小、心窄。
12.本题考查找寻关键句。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这个句子这里通过“晒”、“炸开”和“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豌豆种子传播的过程。
二、(一)13.张开 伸出 粘住 吃掉 14. ④ ② ③ ① 15. 好舌头 螟虫、蚂蚱 16.前腿短,后腿长 17.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
【导语】这篇科普短文以生动的笔触介绍了青蛙捕食害虫的过程。文章结构清晰,先总述青蛙的益虫属性,再具体描写其生理特征和捕食动作,最后详细说明舌头的特殊构造。语言简洁准确,运用“猛地一跳”“突然翻到”等动态描写,将青蛙捕食的迅捷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说明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符合认知规律。文中穿插拼音标注,既照顾了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水平,又保持了科普文的严谨性。是一篇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的优秀说明文片段。
13.本题考查找关键词语。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立刻就把小虫子粘住了”可知,张开大嘴巴、伸出舌头、黏住虫子、吃掉害虫。
14.本题考查近义词。
忽然:表示事件或情况在短时间内发生,出乎意料,带有突发性。
马上:指紧接着某个时间点,强调动作或事件即将发生,时间间隔极短。
常常:表示行为、动作或情况频繁发生,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
许多:形容数量大,超出一般范围,侧重于事物的数量多。
很多:形容数量大,超出一般范围。“很多”与“许多”均侧重“数量多”,故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④。
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时间间隔极短,强调动作的即时性。“立刻”与“马上”均表示“时间紧迫、紧接着”,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②。
经常:指行为、动作或事件频繁发生,间隔时间短,具有重复性。“经常”与“常常”均表示“行为高频发生”,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③。
突然:表示事情在短时间内发生,出乎意料,带有意外性。“突然”与“忽然”均强调“事件发生的意外性”,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①。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虫、蚂蚱、蝼蛄等害虫。”第②自然段“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可知,青蛙捕捉害虫全靠它的好舌头;它能吃掉田里的螟、虫、蚂蚱、蝼蛄等害虫。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青蛙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所以能跳得很高。”可知,青蛙跳得高是因为它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
17.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可知,此句描写了青蛙捕捉小飞虫的过程。
(二)18.无边无际的森林,一棵棵高大的“树”碧録苍翠,脚下的土壤松松软软,像踩在地毯上一样。 19.天是那样的蓝,那样的辽阔,那样的无边无际;云朵是那样的美,那样的白,那样的软,仿佛触手可及。
【解析】18.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结合文中“我在草丛中爬行,虽是草丛,但在现在的我眼里,已经是无边无际的森林下,一棵棵高大的‘树’碧録苍翠,脚下的土壤松松软软,像踩在地毯上一样。”可知,作者眼中草丛的样子是无边无际的森林,一棵棵高大的“树”碧録苍翠,脚下的土壤松松软软,像踩在地毯上一样。
19.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结合文中最后一句“天是那样的蓝,那样的辽阔,那样的无边无际;云朵是那样的美,那样的白,那样的软,仿佛触手可及。”可知,作者看到的天空和云的样子。
(三)20.小水滴的旅行 21. 茂密 可爱 寒冷 22. 4/四 小水滴来到云妈妈的怀里 23.②①③
【解析】20.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根据题目“小水滴旅行记”可知,本文写得是“小水滴”的旅行。
21.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由原文“小水滴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和可爱的动物。”可知是茂密的树林,可爱的动物。由原文“寒冷的风让它变成了雪花”可知是寒冷的风。
22.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段落大意。
自然段都是相对独立的,明显的标志是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找到了空两格,也就找到了一个自然段的标志。可知本文有4个自然段。由第②段“太阳公公让小水滴变成水汽向空中飞去,小水滴来到了云妈妈的怀里,云妈妈一下变胖了。”可知是第②段写小水滴来到云妈妈的怀里。
23.本题考查内容排序。
本文先写了小水滴告别大海去旅行,它先变成水汽去了云妈妈那里,后来它又变成了雪花,再后来它又变成了水滴。为②①③。
(四)24. 晴 蜻 精 25.各式各样 26.蜻蜓
【解析】略
(五)27.她伸出柔情的绿色的小手,轻轻扒开腐叶,对刚冒出一星点儿芽的小草说:“别怕!” 28.柳枝开始吐芽了,低垂了。她向枝条上米粒般的芽芽问好,她夸赞柳条优美的柔软体操。
【解析】27.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文中第二自然段句子“她伸出柔情的绿色的小手,轻轻扒开腐叶,对刚冒出一星点儿芽的小草说:别怕!”可知,这是描写迎春姑娘怎样找到小草的。
28.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
通过阅读全文,从文中第六自然的句子“柳枝开始吐芽了,低垂了。她向枝条上米粒般的芽芽问好,她夸赞柳条优美的柔软体操”可知,这是描写柳枝的句子。
(六)29.轻轻飘 粼粼 不停 30. 天上 云儿向前 树上 柳条轻轻 水面上 31.风在哪儿?风在蒲公英旁。你看,它吹着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像一个个小天使在空中跳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