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新课标●新课堂】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同步作业(教师版)1.美丽金衢,美不胜收。下列四个情境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 )A.婺州公园的树影 B.石梁溪中美丽倒影C.校园树荫下光斑 D.西区大草原的彩虹【答案】B【解析】A、婺州公园的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石梁溪中美丽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校园树荫下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2.雨后的夜晚,走在有积水的路上。当迎着月光时,为了避让水洼,不要走地面上较亮的地方。下列光路中,能正确体现该情况下光的传播路线的是( )A.B. C.D.【答案】C【解析】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积水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即水洼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洼处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故ABD错误,C正确。3.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出“人能看到未点亮灯泡”的光路图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点亮的灯泡属于光源,会发出光线,未点亮的灯泡会反射点亮的灯泡的光线,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人看到了未点亮的灯泡。4.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屋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向平面镜张望,则( )A.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互相都可以看到对方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能看到甲【答案】D【解析】甲、乙两人不是光源,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外界射到他们身上的光。甲在明亮的室内,有外来的光线射到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表面又能将这些光线反射出去。被甲反射的一部分光线射到平面镜M上,又会被平面镜反射。由于∠AOC=∠BOC,所以从甲身上射向平面镜M的光线会沿OB方向反射,而乙处在B点,故乙能接收到来自甲的光线,即看到了甲。乙在暗室中,外界没有光线射到他的身体表面,他本身又不能发光,因此不会有从乙射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M上,更不会进入到甲的眼镜,所以甲不能看到乙。5.如图,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5°,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面降低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大B.反射角大于45°C.当水面降低时,反射角将变大D.当水面降低时,光斑A将向左移动【答案】A【解析】A、当水面降低时,物体S到水面的距离变大了,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也变大了,故A正确。B、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5°,入射角为90°﹣45°=45°,反射角也是45°;故B错误;C、因为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当水面降低时,再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故反射角不变,故C错误;D、当液面降低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入射点下降,向右移动,因而反射光线在原来反射光的右侧,则光斑向右移动,故D错误。6.一束光线以和平面镜成30°夹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100° B.120° C.140° D.160°【答案】D【解析】①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②当入射角增大20°时,则入射角变为60°+20°=80°,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80°,所以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80°=160°。7.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1)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2)若A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此时反射角为 度。【答案】OD;120;30。【解析】由图知,∠NOD与∠NOA的角度相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OD为反射光线;因为∠NOD为反射角等于60°,入射角∠AON等于60°,所以这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AO的夹角为120°。若将入射光束沿着AO顺时针方向转动30°,会使入射角减小30°,即入射角等于60°﹣30°=30°,而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30°。8.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答案】100°;向右。【解析】(1)由“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可得入射角为90°﹣40°=50°;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5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2)当液面下降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则反射角的大小也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反射光斑将向右移到A的位置,即向右移动,如图所示:9.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点斜射到水面上的O点,经反射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光斑B。(1)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所成的夹角为37°,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的夹角为 。(2)如果水位上升,光斑B会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答案】(1)106°;(2)向上。【解析】(1)若入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为37度,则入射角(入射光线和发现的夹角)为:90°﹣37°=5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入射角,故反射角为53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的夹角53°+53°=106°;(2)如果水位上升,反射点左移,使得反射光线向左平移,因而与刻度尺的交点上移。10.如图所示,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为 ;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答案】50°;减小。【解析】由图可知,AO与镜面的夹角为40°,法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则入射角为90°﹣40°=5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50°;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此时的入射角为:50°﹣15°=35°,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为3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和,反射角和入射角都减小,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减小。11.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折叠量角器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激光束贴着量角器的面板入射是为了 。(2)当量角器在一个面上时,右侧面板上呈现出了反射光束,此时一位同学将呈现反射光束的量角器面板的右半边沿中线向后折,活动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束,这说明 。【答案】(1)显示光路;(2)不能;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解析】(1)实验时如果不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则无法看见入射光线以及反射光线,就无法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以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光路;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2)将呈现反射光束的量角器面板的右半边沿中线向后折,在活动板上不可看见反射光,是因为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此时活动板不在此平面内,故看不到反射光线。12.图甲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可绕ON自由转动的光屏。(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用光滑的塑料板做光屏E、F,实验效果不如粗糙的硬纸板理想,原因是硬纸板上易发生 反射。(2)如图乙,当纸板E固定后,红色激光笔贴着纸板E沿AO入射,发现无论如何转动屏F都无法完整地呈现反射光线,原因可能是 。(3)如图丙,若让另一束光线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答案】(1)漫;(2)纸板E与平面镜不垂直;(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解析】(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粗糙的,原因是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2)如果在实验中无论如何转动屏F都无法完整地呈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3)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新课标●新课堂】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同步作业(学生版)1.美丽金衢,美不胜收。下列四个情境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 )A.婺州公园的树影 B.石梁溪中美丽倒影C.校园树荫下光斑 D.西区大草原的彩虹2.雨后的夜晚,走在有积水的路上。当迎着月光时,为了避让水洼,不要走地面上较亮的地方。下列光路中,能正确体现该情况下光的传播路线的是( )A.B. C.D.3.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出“人能看到未点亮灯泡”的光路图的是( )A. B. C. D.眼睛,从而人看到了未点亮的灯泡。4.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屋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向平面镜张望,则( )A.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互相都可以看到对方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能看到甲5.如图,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5°,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面降低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大B.反射角大于45°C.当水面降低时,反射角将变大D.当水面降低时,光斑A将向左移动6.一束光线以和平面镜成30°夹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100° B.120° C.140° D.160°7.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1)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2)若A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此时反射角为 度。8.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9.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点斜射到水面上的O点,经反射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光斑B。(1)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所成的夹角为37°,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的夹角为 。(2)如果水位上升,光斑B会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10.如图所示,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为 ;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11.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折叠量角器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激光束贴着量角器的面板入射是为了 。(2)当量角器在一个面上时,右侧面板上呈现出了反射光束,此时一位同学将呈现反射光束的量角器面板的右半边沿中线向后折,活动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束,这说明 。12.图甲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可绕ON自由转动的光屏。(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用光滑的塑料板做光屏E、F,实验效果不如粗糙的硬纸板理想,原因是硬纸板上易发生 反射。(2)如图乙,当纸板E固定后,红色激光笔贴着纸板E沿AO入射,发现无论如何转动屏F都无法完整地呈现反射光线,原因可能是 。(3)如图丙,若让另一束光线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教学设计——光的反射【核心概念】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内容要求】内容:光的传播。要求: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2.能通过实验探索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3.能应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4.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光路图;5.认识光的反射类型并应用于问题解决,如光污染。关注自然,体验生活。【教学思路】从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如水面反射光引入,认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相关概念,然后通过光的反射的探索活动,归纳总结光的反射定律,运用定律解释光路具有可逆性。最后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一、建立联系,引入任务【引入】在水面平静时,我们能看到地面建筑物在水面下清晰的倒影;当水面波光鳞鳞时,倒影模糊。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围绕任务,素养内化(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列举光的反射现象的生活事例。如: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设计意图:让学生与生活建立联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探索活动】围绕教材P24图1.4-1激光束的路径进行探究。在桌面上放一面平面镜,将激光笔(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设计意图:选择典型事例,深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从现象研究走向理论研究。)操作: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可将平面镜上下平移、绕入射点顺时针与逆时针转动,观察反射光线照射到墙壁上的位置的变化。(设计意图:为探索光的反射现象作铺垫。)【小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学生活动】选取第1次平面镜的位置,指导学生根据教材P24图1.4-2进行作图。认识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等。(设计意图:建立光的反射模型图,渗透建模思想)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α叫作入射角,反射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β叫作反射角。理清概念:描述“光线”注意光的传播方向;“两角”注意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镜面的夹角。【提出问题】反射光射出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呢?【探索活动】探索光的反射定律1. 把一面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 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2. 使 E、F 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3. 将 F 板绕ON向前折转或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在 F 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不能看到。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4. 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1.4-1中。(设计意图:通过亲身实践探索,达到知识与规律内化的目的。)【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交流讨论】1.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什么?显示光路。2.实验中“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的作用是什么?使反射光线显示在纸板上。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反射定律中哪项内容?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4.实验中多次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找规律,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5.实验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便于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6.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7.实验中若光束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为多少度?反射光线原路返回,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重合。反射角=入射角=008.根据实验得到的表中实验结果,你还可得出什么结论?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9.能否表述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不能,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探索活动】(设计意图:通过亲身实践探索,体验光路的可逆性。)1.若使入射光逆着原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的反射光会怎样?动手做一做。入射光逆着原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得到的反射光恰巧是逆着原入射光方向射出。2.我们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眼睛时,别人也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我们的眼睛。是这样吗?请试一试。【实验结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具有可逆性。【思考与讨论】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的表面,在平面镜的另一侧可看到耀眼的亮光;如果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白纸表面,那么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这是什么原因 平面镜的表面很光滑,射到平面镜表面上的阳光发生镜面反射;白纸的表面凹凸不平,射到纸面上的阳光发生漫反射。【知识归纳】反射的类型1.镜面反射若反射面比较光滑,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仍会平行地向一个方向反射出来,这种反射属于镜面反射。2.漫反射若反射面比较粗糙,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属于漫反射。三、归纳总结,应用迁移(一)课堂小结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反射的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二)随堂例题【例1】如图所示,是探究 “光的反射定律” 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观察每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可说明它们分居法线两侧B. 入射角为0 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不存在反射现象C.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D. 纸板 B 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答案】A【解析】A. 观察每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可说明它们分居法线两侧。(√)B. 入射角为 0° 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不存在反射现象。(×)C.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D. 纸板 B 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例2】在雨过天晴、明月当空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 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亮处是水D.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暗处是水【答案】B【解析】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亮,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进入人的眼睛的光较少,所以地面看起来较暗;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射向前方,几乎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地面看起来较亮。【例3】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 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平面镜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 )A.10° B.35° C.45° D.55°【答案】B【解析】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时,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 45°,现在的入射角比原来大了 10°,故原来的入射角是 35°。【例4】如图所示,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课本,是因为_____________;生活中我们发现,夜晚站在暗处的人能看到在明处的人和物,而在明处的人却看不到在暗处的人和物,在明处的人看不到在暗处的人和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案】课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暗处的人和物没有反射光进入在明处的人的眼睛【解析】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课本,是因为课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在明处的人看不到在暗处的人和物的原因是暗处的人和物没有反射光进入在明处的人的眼睛。【板书设计】第1节 感觉世界(第1课时)【课后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浙教版)八年级上——光的反射【引入】在水面平静时,我们能看到地面建筑物在水面下清晰的倒影;当水面波光鳞鳞时,倒影模糊。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列举光的反射现象的生活事例。如: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视频:光的反射【探索活动】在桌面上放一面平面镜,将激光笔(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操作: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可将平面镜上下平移、绕入射点顺时针与逆时针转动,观察反射光线照射到墙壁上的位置的变化。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活动】选取第1次平面镜的位置,指导学生根据教材P24图1.4-2进行作图。认识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等。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α叫作入射角,反射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β叫作反射角。描述“光线”注意光的传播方向;“两角”注意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镜面的夹角。【提出问题】反射光射出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呢?【探索活动】1. 把一面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 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2. 使 E、F 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3. 将 F 板绕ON向前折转或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在 F 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不能看到。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4. 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1.4-1中。分析表中数据,说明 ;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数据的目的是 。第1次 第2次 第3次入射角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寻找普遍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概括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交流与讨论】1.实验中“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的作用是什么?使反射光线显示在纸板上。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反射定律中哪项内容?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3.实验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便于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交流与讨论】4.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5.实验中若光束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为多少度?反射光线原路返回,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重合。反射角=入射角= 006.定律内容能否表述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不能,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探索活动】1.若使入射光逆着原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的反射光会怎样?动手做一做。反射光逆着原入射光方向射出。【探索活动】2.我们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眼睛时,别人也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我们的眼睛。是这样吗?请试一试。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具有可逆性。【思考与讨论】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的表面,在平面镜的另一侧可看到耀眼的亮光;如果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白纸表面,那么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这是什么原因 平面镜的表面很光滑,射到平面镜表面上的阳光发生镜面反射;白纸的表面凹凸不平,射到纸面上的阳光发生漫反射。反射的类型视频:镜面反射与漫反射1.镜面反射若反射面比较光滑,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仍会平行地向一个方向反射出来,这种反射属于镜面反射。湖面倒影黑板反光2.漫反射若反射面比较粗糙,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属于漫反射。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比如黑板上的字)应用:夜晚如何通过月光辨别积水和路面。【课堂总结】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反射的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板书设计】【例1】如图所示,是探究 “光的反射定律” 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观察每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可说明它们分居法线两侧B. 入射角为0 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不存在反射现象C.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D. 纸板 B 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随堂巩固】【答案】A【例2】在雨过天晴、明月当空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 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亮处是水D.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暗处是水【答案】B【例3】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 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平面镜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 )A.10° B.35° C.45° D.55°【答案】B【解析】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时,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 45°,现在的入射角比原来大了 10°,故原来的入射角是 35°。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1.4 光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同步作业(学生版).docx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1.4 光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同步作业(教师版).docx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1.4 光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1.4光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pptx 不踩水塘.mp4 光的反射.mp4 光路可逆性1.mp4 光路可逆性2.mp4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1.mp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