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4六下·雨花期末)民用住房里厨房的水池、卫生间里的水管、自来水龙头等属于的系统是(  )。
A.水力系统 B.电力系统 C.安保系统 D.网络系统
2.(2024六下·雨花期末)在珠港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桥梁与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城海床上有15到20米的淤泥,修建人工岛时机械会滑出,工程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
A.放弃建人工岛这种方法 B.换个容易建设的地方再施工
C.直接向海底不断堆积沙石 D.用圆钢筒围岛的技术来攻克
3.(2024六下·雨花期末)下列关于工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工程建设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B.不同工程建设过程的流程有相似性
C.一些宏大的工程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D.工程是科学技术发展后才兴起的,我国古代没有工程
4.(2024六下·雨花期末)木槿花后代花瓣的形状和木槿花亲代花瓣的形状有所不同,这属于(  )。
A.偶然现象 B.遗传现象 C.变异现象 D.普遍现象
5.(2024六下·雨花期末)根据发际、舌头向内弯曲、下颌这三种相貌特征,可以组合成(  )种不同的相貌。
A.3 B.6 C.8 D.12
6.(2024六下·雨花期末)光年是(  )单位。
A.距离 B.速度 C.时间 D.重量
7.(2024六下·雨花期末)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
A.牛郎星 B.北极星 C.织女星 D.天狼星
8.(2024六下·雨花期末)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非常壮观,全食时间近7分钟,这也是前后几十年日食中全食最长的一次。请判断该日太阳、地球、月球三者间的位置关系是下列图中(  )。
A. B.
C. D.
9.(2024六下·雨花期末)利用豌豆实验,揭开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像又不像的奥秘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 B.孟德尔 C.达尔文 D.巴斯德
10.(2024六下·雨花期末)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很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
A. B.
C. D.
11.(2024六下·雨花期末)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  )成为了中国第一位飞天宇航员。
A.翟志刚 B.杨利伟 C.景海鹏 D.刘伯明
12.(2024六下·雨花期末)下列行为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红纸剪成窗花 B.木板制成飞机模型
C.泥土烧成瓷器 D.通过磨砺让剪刀变锋利
13.(2024六下·雨花期末)下列方法中,(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将铁钉放入盐水中 B.在铁钉上抹油
C.在铁钉上刷油漆 D.保持铁钉干燥
14.(2024六下·雨花期末)将紫甘蓝水加入白醋中,液体会变成(  )。
A.蓝色 B.无色 C.黑色 D.红色
15.(2024六下·雨花期末)把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 )最容易生锈。
A.铁钉内部 B.空气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D.水中的一半
二、填表题。(15分)
16.(2024六下·雨花期末)给下列现象分类,将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变化状态中。
(1)水结冰 (2)弯折铁丝 (3)铁生锈 (4)混合沙和豆子 (5)火柴燃烧
(6)易拉罐压扁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8)在米饭上滴碘酒 (9)虾被煮熟后变红
(10)放烟花 (11)水蒸发 (12)蜡烛融化 (13)食物中毒 (14)头发生长 (15)剪头发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探究题。(共40分)
17.(2024六下·雨花期末)奥密克戎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变种,其传染性强,最早于2021年11月在南非检测到。
(1)奥密克戎病毒的形态特征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似,这说明病毒具有   (填“遗传”或“变异”,下同)现象;但是奥密克成病毒的传播速度比2019新型冠状病毒更快,这说明病毒又具有   现象。
(2)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异能加快物种的灭绝
B.所有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益的
C.遗传和变异使自然界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
D.生物变异后还是原来的物种,所以遗传和变异不能丰富生物的多样性
18.(2024六下·雨花期末)小明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
小明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cm
① 20 7.5 50 2.6
② 20 7.5 60 3.5
③ 20 7.5 70 5.0
④ 20 2.5 70 11.3
⑤ 20 1.8 70 12.4
⑥ 60 7.5 70 14.6
⑦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19.(2024六下·雨花期末)某科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甲试管:将铁钉放入一团湿的棉花球中,不封口;
乙试管:将铁钉放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并快速冷却,再在水面加一层植物油的水中;
丙试管:将铁钉放入一团带干燥剂的干棉花中,用橡皮塞塞紧管口。
(1)这个实验想要研究的问题是   。
(2)甲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空气充分接触;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   溶解到水中。
(3)一个星期后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比较严重,而乙试管和丙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看不出生锈,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水力系统指通过管道、设备等实现水的输送、分配及使用的系统。厨房水池、卫生间水管和自来水龙头均用于水的传输与使用,属于水力系统范畴。电力系统与电能相关,安保系统涉及安全防护,网络系统负责信息传输,均与水的供应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A。
2.【答案】D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面对海床淤泥难题,工程师采用 “圆钢筒围岛技术”。将巨型钢筒打入海底淤泥层固定,形成挡水围堰,再在圈内填土造岛,避免机械滑出且防止淤泥流动。A、B 选项违背工程规划,C 项直接堆积沙石会因淤泥松软失效,故正确答案为 D。
3.【答案】C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不同工程建设过程的流程有相似性,工程师设计新产品的流程是明确问题、前期研究、提出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改进测试、展示交流。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一些宏大的工程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ABC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我国古代有工程,如赵州桥等。故选D。
4.【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木槿花后代花瓣形状与亲代花瓣形状有所不同,这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虽然在生物繁殖过程中,遗传是普遍存在的,它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同时变异也是普遍存在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而这种差异并非偶然现象,也不是遗传现象。所以本题选 C。
5.【答案】C
【知识点】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人与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每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两种性状,根据发际、舌头向内弯曲、下颌这三种相貌特征,可以组合成2x2x2=8种不同的相貌。故选C。
6.【答案】A
【知识点】光年
【解析】【分析】光年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约为 9.46 万亿千米。它并非速度(衡量运动快慢)、时间(衡量过程长短)或重量(衡量物体受力)的单位,而是专门用于描述宇宙天体空间距离的尺度,故正确答案为 A。
7.【答案】B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的北端延长线上,几乎正对北天极。地球自转时,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从地球上观测,北极星的位置几乎常年不变,其他恒星会因地球公转和自转呈现周年视运动。牛郎星、织女星、天狼星均不位于北天极附近,故正确答案为 B。
8.【答案】D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所以日食发生时,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故选D。
9.【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揭示了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遗传的奥秘,被称为 “遗传学之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奠基人,均与豌豆遗传实验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B。
10.【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宇宙天体系统具有明确的层级结构,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组成部分。因此,最小的圆(地月系)应包含在中圆(太阳系)内,中圆再包含在大圆(银河系)内。A正确。
11.【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2003 年 10 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作为首位航天员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翟志刚在 2008 年神舟七号任务中完成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景海鹏和刘伯明均为多次执行航天任务的航天员,但并非中国首位飞天者。故正确答案为 B。
1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泥土烧成瓷器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红纸剪成窗花、木板制成飞机模型、通过磨砺让剪刀变锋利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铁钉上抹油、刷油漆可隔绝空气和水,保持干燥能减少水分接触,均能防止生锈。而盐水中的盐分加速电化学反应,会加快铁与氧气、水的反应速率,使铁钉更易生锈。故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的是 A。
14.【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紫甘蓝水含有花青素,是天然酸碱指示剂。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呈酸性。花青素遇酸性溶液会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将紫甘蓝水加入白醋中,因白醋的酸性环境,液体迅速变为红色。其他选项(蓝色、无色、黑色)均不符合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故正确答案为 D。
15.【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空气和水的交界处同时具备氧气、水这两个条件,铁钉在此处接触到的水分和氧气更充足,电化学腐蚀速率更快。而水中的一半氧气含量较少,空气中的一半水分不足,铁钉内部则缺乏与外界物质的直接接触,均不如交界处生锈条件充分。故正确答案为 C。
16.【答案】物理变化:(1)(2)(4)(6)(11)(12)(15)
化学变化:(3)(5)(7)(8)(9)(10)(13)(14)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的特点是没有新物质生成,仅物质的形态、状态发生改变:水结冰(1)、水蒸发(11)是水的状态变化;弯折铁丝(2)、易拉罐压扁(6)、剪头发(15)是形状改变;混合沙和豆子(4)、蜡烛融化(12)未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常伴随颜色变化、气体生成等现象:铁生锈(3)生成氧化铁,火柴燃烧(5)生成二氧化碳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7)产生二氧化碳,米饭滴碘酒(8)变蓝,虾煮熟变红(9)、放烟花(10)、食物中毒(13)、头发生长(14)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7.【答案】(1)遗传;变异
(2)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奥密克戎与 2019 新型冠状病毒形态相似,体现了亲子代间的性状延续,属于遗传现象;而其传播速度更快,是亲子代间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属于变异现象。遗传使物种保持稳定,变异则导致性状改变,二者共同推动生物演化。
(2)遗传使生物保持性状稳定,变异产生新性状,二者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形成,故 C 正确。变异可能产生有利性状,帮助物种适应环境,并非加快灭绝,A 错误;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并非都对人类有益,B 错误;可遗传变异能积累新性状,促使物种进化,丰富生物多样性,D 错误。
(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病毒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比如奥密克戎病毒的形态特征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似,这说明病毒具有遗传现象:但是奥密克成病毒的传播速度比2019新型冠状病毒更快,这说明病毒又具有变异现象。
(2)A.变异能加快物种的灭绝,错误;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
B.所有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益的,错误;病毒的变异就是对人类有害的;
C.遗传和变异使自然界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正确;
D.生物变异后还是原来的物种,所以遗传和变异不能丰富生物的多样性,错误;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
18.【答案】下落高度;③⑥⑦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1)实验 1、2、3 中,流星质量(20g)和体积(7.5cm3)相同,仅下落高度从 50cm 增至 70cm,坑的深度由 2.6cm 增至 5.0cm,说明下落高度越大,月坑深度越深,故月坑深度与下落高度有关。
(2)实验 3、6、7 中,流星体积(7.5cm3)和下落高度(70cm)相同,质量从 20g 增至 85g,坑深从 5.0cm 增至 15.9cm,表明质量越大,月坑深度越大,可探究月坑深度与质量的关系。
19.【答案】探究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空气;水和空气是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1)实验设置甲、乙、丙三组不同环境:甲接触水和空气,乙仅接触水,丙仅接触空气(干燥)。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铁钉生锈情况,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铁钉生锈与水、空气的关系,即研究铁钉生锈需要哪些条件。
(2)乙试管中沸水赶走空气,水面植物油形成隔绝层,阻止空气中的氧气等气体重新溶解到水中,使铁钉只能与水接触,无法接触空气,从而与甲试管形成 “有无空气” 的对照条件。
(3)甲试管铁钉接触水和空气,生锈严重;乙缺空气、丙缺水分,均不生锈。这表明单一的水或空气无法使铁钉生锈,只有水和空气(或氧气)同时存在时,才满足铁钉生锈的条件。
1 / 1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4六下·雨花期末)民用住房里厨房的水池、卫生间里的水管、自来水龙头等属于的系统是(  )。
A.水力系统 B.电力系统 C.安保系统 D.网络系统
【答案】A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水力系统指通过管道、设备等实现水的输送、分配及使用的系统。厨房水池、卫生间水管和自来水龙头均用于水的传输与使用,属于水力系统范畴。电力系统与电能相关,安保系统涉及安全防护,网络系统负责信息传输,均与水的供应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A。
2.(2024六下·雨花期末)在珠港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桥梁与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城海床上有15到20米的淤泥,修建人工岛时机械会滑出,工程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
A.放弃建人工岛这种方法 B.换个容易建设的地方再施工
C.直接向海底不断堆积沙石 D.用圆钢筒围岛的技术来攻克
【答案】D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面对海床淤泥难题,工程师采用 “圆钢筒围岛技术”。将巨型钢筒打入海底淤泥层固定,形成挡水围堰,再在圈内填土造岛,避免机械滑出且防止淤泥流动。A、B 选项违背工程规划,C 项直接堆积沙石会因淤泥松软失效,故正确答案为 D。
3.(2024六下·雨花期末)下列关于工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工程建设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B.不同工程建设过程的流程有相似性
C.一些宏大的工程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D.工程是科学技术发展后才兴起的,我国古代没有工程
【答案】C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不同工程建设过程的流程有相似性,工程师设计新产品的流程是明确问题、前期研究、提出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改进测试、展示交流。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一些宏大的工程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ABC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我国古代有工程,如赵州桥等。故选D。
4.(2024六下·雨花期末)木槿花后代花瓣的形状和木槿花亲代花瓣的形状有所不同,这属于(  )。
A.偶然现象 B.遗传现象 C.变异现象 D.普遍现象
【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木槿花后代花瓣形状与亲代花瓣形状有所不同,这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虽然在生物繁殖过程中,遗传是普遍存在的,它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同时变异也是普遍存在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而这种差异并非偶然现象,也不是遗传现象。所以本题选 C。
5.(2024六下·雨花期末)根据发际、舌头向内弯曲、下颌这三种相貌特征,可以组合成(  )种不同的相貌。
A.3 B.6 C.8 D.12
【答案】C
【知识点】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人与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每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两种性状,根据发际、舌头向内弯曲、下颌这三种相貌特征,可以组合成2x2x2=8种不同的相貌。故选C。
6.(2024六下·雨花期末)光年是(  )单位。
A.距离 B.速度 C.时间 D.重量
【答案】A
【知识点】光年
【解析】【分析】光年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约为 9.46 万亿千米。它并非速度(衡量运动快慢)、时间(衡量过程长短)或重量(衡量物体受力)的单位,而是专门用于描述宇宙天体空间距离的尺度,故正确答案为 A。
7.(2024六下·雨花期末)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
A.牛郎星 B.北极星 C.织女星 D.天狼星
【答案】B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的北端延长线上,几乎正对北天极。地球自转时,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从地球上观测,北极星的位置几乎常年不变,其他恒星会因地球公转和自转呈现周年视运动。牛郎星、织女星、天狼星均不位于北天极附近,故正确答案为 B。
8.(2024六下·雨花期末)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非常壮观,全食时间近7分钟,这也是前后几十年日食中全食最长的一次。请判断该日太阳、地球、月球三者间的位置关系是下列图中(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所以日食发生时,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故选D。
9.(2024六下·雨花期末)利用豌豆实验,揭开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像又不像的奥秘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 B.孟德尔 C.达尔文 D.巴斯德
【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揭示了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遗传的奥秘,被称为 “遗传学之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奠基人,均与豌豆遗传实验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B。
10.(2024六下·雨花期末)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很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宇宙天体系统具有明确的层级结构,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组成部分。因此,最小的圆(地月系)应包含在中圆(太阳系)内,中圆再包含在大圆(银河系)内。A正确。
11.(2024六下·雨花期末)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  )成为了中国第一位飞天宇航员。
A.翟志刚 B.杨利伟 C.景海鹏 D.刘伯明
【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2003 年 10 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作为首位航天员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翟志刚在 2008 年神舟七号任务中完成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景海鹏和刘伯明均为多次执行航天任务的航天员,但并非中国首位飞天者。故正确答案为 B。
12.(2024六下·雨花期末)下列行为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红纸剪成窗花 B.木板制成飞机模型
C.泥土烧成瓷器 D.通过磨砺让剪刀变锋利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泥土烧成瓷器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红纸剪成窗花、木板制成飞机模型、通过磨砺让剪刀变锋利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13.(2024六下·雨花期末)下列方法中,(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将铁钉放入盐水中 B.在铁钉上抹油
C.在铁钉上刷油漆 D.保持铁钉干燥
【答案】A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铁钉上抹油、刷油漆可隔绝空气和水,保持干燥能减少水分接触,均能防止生锈。而盐水中的盐分加速电化学反应,会加快铁与氧气、水的反应速率,使铁钉更易生锈。故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的是 A。
14.(2024六下·雨花期末)将紫甘蓝水加入白醋中,液体会变成(  )。
A.蓝色 B.无色 C.黑色 D.红色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紫甘蓝水含有花青素,是天然酸碱指示剂。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呈酸性。花青素遇酸性溶液会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将紫甘蓝水加入白醋中,因白醋的酸性环境,液体迅速变为红色。其他选项(蓝色、无色、黑色)均不符合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故正确答案为 D。
15.(2024六下·雨花期末)把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 )最容易生锈。
A.铁钉内部 B.空气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D.水中的一半
【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空气和水的交界处同时具备氧气、水这两个条件,铁钉在此处接触到的水分和氧气更充足,电化学腐蚀速率更快。而水中的一半氧气含量较少,空气中的一半水分不足,铁钉内部则缺乏与外界物质的直接接触,均不如交界处生锈条件充分。故正确答案为 C。
二、填表题。(15分)
16.(2024六下·雨花期末)给下列现象分类,将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变化状态中。
(1)水结冰 (2)弯折铁丝 (3)铁生锈 (4)混合沙和豆子 (5)火柴燃烧
(6)易拉罐压扁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8)在米饭上滴碘酒 (9)虾被煮熟后变红
(10)放烟花 (11)水蒸发 (12)蜡烛融化 (13)食物中毒 (14)头发生长 (15)剪头发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答案】物理变化:(1)(2)(4)(6)(11)(12)(15)
化学变化:(3)(5)(7)(8)(9)(10)(13)(14)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的特点是没有新物质生成,仅物质的形态、状态发生改变:水结冰(1)、水蒸发(11)是水的状态变化;弯折铁丝(2)、易拉罐压扁(6)、剪头发(15)是形状改变;混合沙和豆子(4)、蜡烛融化(12)未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常伴随颜色变化、气体生成等现象:铁生锈(3)生成氧化铁,火柴燃烧(5)生成二氧化碳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7)产生二氧化碳,米饭滴碘酒(8)变蓝,虾煮熟变红(9)、放烟花(10)、食物中毒(13)、头发生长(14)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三、探究题。(共40分)
17.(2024六下·雨花期末)奥密克戎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变种,其传染性强,最早于2021年11月在南非检测到。
(1)奥密克戎病毒的形态特征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似,这说明病毒具有   (填“遗传”或“变异”,下同)现象;但是奥密克成病毒的传播速度比2019新型冠状病毒更快,这说明病毒又具有   现象。
(2)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异能加快物种的灭绝
B.所有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益的
C.遗传和变异使自然界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
D.生物变异后还是原来的物种,所以遗传和变异不能丰富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1)遗传;变异
(2)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奥密克戎与 2019 新型冠状病毒形态相似,体现了亲子代间的性状延续,属于遗传现象;而其传播速度更快,是亲子代间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属于变异现象。遗传使物种保持稳定,变异则导致性状改变,二者共同推动生物演化。
(2)遗传使生物保持性状稳定,变异产生新性状,二者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形成,故 C 正确。变异可能产生有利性状,帮助物种适应环境,并非加快灭绝,A 错误;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并非都对人类有益,B 错误;可遗传变异能积累新性状,促使物种进化,丰富生物多样性,D 错误。
(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病毒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比如奥密克戎病毒的形态特征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似,这说明病毒具有遗传现象:但是奥密克成病毒的传播速度比2019新型冠状病毒更快,这说明病毒又具有变异现象。
(2)A.变异能加快物种的灭绝,错误;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
B.所有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益的,错误;病毒的变异就是对人类有害的;
C.遗传和变异使自然界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正确;
D.生物变异后还是原来的物种,所以遗传和变异不能丰富生物的多样性,错误;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
18.(2024六下·雨花期末)小明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
小明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cm
① 20 7.5 50 2.6
② 20 7.5 60 3.5
③ 20 7.5 70 5.0
④ 20 2.5 70 11.3
⑤ 20 1.8 70 12.4
⑥ 60 7.5 70 14.6
⑦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答案】下落高度;③⑥⑦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1)实验 1、2、3 中,流星质量(20g)和体积(7.5cm3)相同,仅下落高度从 50cm 增至 70cm,坑的深度由 2.6cm 增至 5.0cm,说明下落高度越大,月坑深度越深,故月坑深度与下落高度有关。
(2)实验 3、6、7 中,流星体积(7.5cm3)和下落高度(70cm)相同,质量从 20g 增至 85g,坑深从 5.0cm 增至 15.9cm,表明质量越大,月坑深度越大,可探究月坑深度与质量的关系。
19.(2024六下·雨花期末)某科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甲试管:将铁钉放入一团湿的棉花球中,不封口;
乙试管:将铁钉放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并快速冷却,再在水面加一层植物油的水中;
丙试管:将铁钉放入一团带干燥剂的干棉花中,用橡皮塞塞紧管口。
(1)这个实验想要研究的问题是   。
(2)甲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空气充分接触;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   溶解到水中。
(3)一个星期后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比较严重,而乙试管和丙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看不出生锈,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
【答案】探究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空气;水和空气是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1)实验设置甲、乙、丙三组不同环境:甲接触水和空气,乙仅接触水,丙仅接触空气(干燥)。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铁钉生锈情况,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铁钉生锈与水、空气的关系,即研究铁钉生锈需要哪些条件。
(2)乙试管中沸水赶走空气,水面植物油形成隔绝层,阻止空气中的氧气等气体重新溶解到水中,使铁钉只能与水接触,无法接触空气,从而与甲试管形成 “有无空气” 的对照条件。
(3)甲试管铁钉接触水和空气,生锈严重;乙缺空气、丙缺水分,均不生锈。这表明单一的水或空气无法使铁钉生锈,只有水和空气(或氧气)同时存在时,才满足铁钉生锈的条件。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