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浙里联考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6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浙里联考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6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浙里联考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6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最符合题意一个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5八下·浙江月考)下列图形是用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一个图形沿着某个点旋转后能与原图形完全重合的图形”逐项判断解答即可.
2.(2025八下·浙江月考)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最简二次根式
【解析】【解答】解:A、,故选项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B、,故选项B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C、不能再化简,故选项C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
D、,故选项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被开放数不含分母,也不含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
3.(2025八下·浙江月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
∴,
∴,
故配方之后的结果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再结合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配方即可.
4.(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则它的边数为(  )
A.3 B.4 C.5 D.6
【答案】D
【知识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解析】【解答】解: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
(n﹣2) 180°=720°,
解得:n=6.
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6.
故答案为:D.
【分析】由n边形的内角和=(n﹣2) 180°可得结果.
5.(2025八下·浙江月考)一组数据:2,3,4,6,6,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
A.3,6 B.5,3 C.3.5,6 D.4.5,6
【答案】D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排列为:2,3,4,5,6,6,
故中位数为:,
6出现2次,其他各数都出现一次,故众数为:6.
故答案为:D.
【分析】中位数指的是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指的是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并判断即可.
6.(2025八下·浙江月考)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BC,AB=AC;求证:∠B90°.”第一步应先假设(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反证法
【解析】【解答】解:求证: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则∠B≥9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反证法的解题步骤解答即可;第一步要假设原命题不成立.
7.(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用一根绳子检测一个平行四边形书架的侧边是否和上、下底都垂直,只需要用绳子分别测量两条对角线就可以判断了.这种检测方法用到的数学依据是(  )
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答案】B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 平行四边形书架的侧边和上、下底都垂直,
∴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用绳子分别测量两条对角线,两条绳子长相等,即可得垂直.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判断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再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
8.(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是脊柱侧弯的检测示意图,在体检时为方便测出角的大小,需将转化为与它相等的角,则图中与相等的角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解答】解:如图:AD⊥OC,BC⊥OD,
∴∠DAO=∠DAC=∠CBD=∠CBO=90°,
∴∠ADB+∠DEB=90°,∠ADB+∠O=90°,∠BCO+∠CEA=90°,∠BCO+∠O=90°,
∴∠DEB=∠O=∠CEA.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DEB=90°,∠ADB+∠O=90°,∠BCO+∠CEA=90°,∠BCO+∠O=90°,继而可得∠DEB=∠O=∠CEA,答案可得.
9.(2025八下·浙江月考)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其中点,若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点的坐标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作图-平行线
【解析】【解答】解: O,A,B三个点在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故点C的位置可以是C(3,﹣2),或D(﹣3,2),或E(5,2).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别过点A,B,O三点作对边的平行线,三条平行线相交于点C,D,E,则这三个点中的任意一个和A,B,O三点都可构成平行四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更容易得到点C的坐标.
10.(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把图1中的菱形沿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将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拼成如图2,图3所示的正方形.如果图2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图3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图1中菱形的面积为(  )
A.6 B.3 C. D.12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每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长边为a,短边为b,由题意可得:
,①
a-b=1,②
由②得:,即,
∴2ab=6.
∵ 菱形沿对角线分成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a,2b,
故菱形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A.
【分析】设每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长边为a,短边为b,由图2可得,①,由图3可得a-b=1,②,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得2ab=6.再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5八下·浙江月考)若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的被开方数非负,即可得实数x的取值范围.
12.(2025八下·浙江月考)方程的两根为,,则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解答】解:∵ 方程的两根为,,
∴.
故答案为:3.
【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计算即可.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0),两个根为,,则,.
13.(2025八下·浙江月考)在剪纸活动中,小花同学想用一张长方形纸片剪出一个正五边形,其中正五边形的一条边与长方形的边重合,如图所示,则的大小是   度.
【答案】
【知识点】正多边形的性质;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α是正五边形的一个外角,
∴.
故答案为:72°.
【分析】根据题意得∠α是正五边形的一个外角,再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即可得每个外角的度数.
14.(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都是矩形,而且点在边上,其中,,则矩形的面积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
∵,,
∴BC=2AB=4,
∴.
∵四边形AEFC是矩形,
∴∠F=∠E=90°,AE=CF,.
∵设BE=x,则,
∵,
∴,
∴,
∴,
∴ 矩形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8.
【分析】先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得∠F=∠E=90°,AE=CF,EF=AC.设BE=x,表示出BF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得,代入数据求出x的值,继而可得AE长,最后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15.(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叠放在一起,重合部分构成四边形.若测得,之间的距离为之间的距离为,则线段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连接AC,BD,相较于点O,过点D作DM⊥AB于点M,DN⊥BC于点N,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AD//BC,DC//AB,DM=DN=2,AC=4cm,BD=3cm,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M·AB=DN·BC,
∴AB=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OA=OB=2cm,cm,AC⊥BD,
∴cm.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AC,BD,相较于点O,过点D作DM⊥AB于点M,DN⊥BC于点N,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得OA=OB=2cm,cm,AC⊥BD,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到AB的长.
16.(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作的平分线交边于点,且有,是边上的动点,且满足,是边上的动点,连接.当时,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角平分线的概念;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G⊥BC于点G,作AK⊥CD于点K,在AB上截取BF=BM,连接PF,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AD=BC=8
∵BE平分∠ABC,
∴∠ABE=∠EBC,
∵AD//BC,AG⊥BC于点G,
∴,
∴AG=4.
∵,即,
∴.
∵AD=8,
∴,
∴.
∵BF=BM,∠ABE=∠EBC,BP=BP,
∴△FBP≌△MBP(SAS),
∴PF=PM,
∴,
∴F,P,N三点共线,且FN⊥CD,此时,F与A重合,P与O重合,C与N重合,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AG⊥BC于点G,作AK⊥CD于点K,在AB上截取BF=BM,连接PF,证明AE=AB,利用等面积法可求得AG=4,进而再利用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得.利用勾股定理计算DK的长,可得DK=DC.证明△FBP≌△MBP,可得PF=PM,继而由,可得F,P,N三点共线,且FN⊥CD,可得F与A重合,P与O重合,C与N重合,继而可得BM的长.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2025八下·浙江月考)
(1)计算:.
(2)解方程:.
【答案】(1)解:原式

(2)解:.
a=1,b=﹣2,c=﹣1.
∴,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先对括号里面化简二次根式并合并,再把除法变成乘法,再计算即可.
(2)可以利用求根公式法解这样一元二次方程.
18.(2025八下·浙江月考)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无论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方程的一个根是1时,求的值.
【答案】(1)解:对于 一元二次方程,
a=1,b=2m+1,c=m,
∴,
∴ 无论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当方程的一个根是1时,代入可得:
1+2m+1+m=0,
解得: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参数
【解析】【分析】(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解答;
(2)把x=1代入方程,即可得m的值.
19.(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1,已知,用直尺和圆规作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
(1)如图2,根据作图痕迹,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在图1中,请你再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方法与上题不一样,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证明).
【答案】(1)证明:在BA延长线上标字母M,在BC延长线上标字母N,如图所示:
则由作图可得:∠MAD=∠ABC,∠ABC=∠DCN,
∴AD//BC,AB//D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解:如图所示:
以点A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再点C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则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作的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作图-平行线;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解析】【分析】(1)根据作图可得∠MAD=∠ABC,∠ABC=∠DCN,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AB//DC,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以点A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再点C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可得AB=CD,AD=BC,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0.(2025八下·浙江月考)已知:如图,是正方形的边上的两点,,连接.
(1)求证:.
(2)求的度数.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DAB=ABC=90°,
在△ABF和△DAE中,

∴△ABF≌△DAE(SAS),
∴DE=AF.
(2)解:由(1)得△ABF≌△DAE,
∴∠DEA=∠AFB,
∵∠DEA+∠DEB=180°,
∴∠DEB+ ∠AFB=180°,
∵∠B+∠DEB+∠EGF+∠AFB=180°×(4-2)=360°,∠B=90°,
∴∠EGF=90°.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AB=AD,∠DAB=ABC=90°,进而可利用SAS证明△ABF≌△DA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DEA=∠AFB,再结合平角的性质可得∠DEB+ ∠AFB=180°,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计算得答案.
21.(2025八下·浙江月考)为了解学生关注热点新闻的情况,“两会”期间,小帅对班级同学一周内收看“两会”新闻的次数情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男生收看3次的人数没有标出).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1)该班级的女生人数是   ,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中位数是   .
(2)对于某个群体,我们把一周内收看某热点新闻次数不低于3次的人数占其所在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叫做该群体对某热点新闻的“关注指数”.如果该班级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比女生低,试求该班级的男生人数.
(3)为进一步分析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特点,小帅给出了部分统计量(如表).
统计量 平均数(次) 方差(次) ...
女生 3 1.3 ...
男生 3 2 ...
根据你学过的统计知识,比较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波动情况.
【答案】(1)20;3
(2)解:由(1)得,女生人数有20人,其中“关注指数”为:,
∵该班级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比女生低,
∴该班级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为65%-5%=60%,
故该班的男生人数为(人).
∴该班级男生有25人
(3)解:女生收看“两会”的方差较小,故女生的波动情况更小,数据更稳定.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中位数;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数量
【解析】【解答】解:(1)女生人数:2+5+6+5+2=20(人);
由统计图,第10和第11人的收看次数都是3次,故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20;3.
【分析】把女生各个次数的人数相加,即可得到总人数;根据总人数找到第10和第11人的收看次数,再根据中位数的计算公式,即可确定答案;
(2)计算出女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即可得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再利用低于3次的人数÷对应的百分百,即可得该班的男生人数.
(3)根据方差的性质,数据越小波动情况越小越稳定.
22.(2025八下·浙江月考)山清水秀的东至县三条岭已成为游客最喜欢的旅游地之一,其中“蔡岭”在2019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预计在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2.88万人次,在蔡岭,一家特色小面店希望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获得好的收益,经测算知,该小面成本价为每碗10元,借鉴以往经验,若每碗卖15元,平均每天将销售120碗,若价格每提高0.5元,则平均每天少销售4碗,每天店面所需其他各种费用为168元.
(1)求出2019至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
(2)为了更好地维护东至县形象,物价局规定每碗售价不得超过20元,则当每碗售价定为多少元时,店家才能实现每天净利润600元?(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其它各种费用)
【答案】(1)解:设2019至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
2(1+x)2=2.88,
解得:x1=0.2=20%,x2=-2.2(舍)
故2019至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
(2)解:设每碗售价定为m元时,店家才能实现每天净利润600元,由题意得:
解得:m1=18,m2=22,
∵ 物价局规定每碗售价不得超过20元,
∴m=18,
故每碗售价定为18元时,店家才能实现每天净利润600元.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设2019至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由题意列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2)设每碗售价定为m元时,根据题意得等量关系“单件的利润×销售件数-其他各种费用=净利润”,据此列方程并求解即可.
23.(2025八下·浙江月考)已知:如图,在四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可证:(无需证明).
拓展:
(1)如图1;在四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分别延长,交于两点,求证:.
(2)如图2,在四边形中,与相交于点分别是的中点,连结,分别交,于点,,判断的形状:   (直接写出答案,无需证明).
(3)如图3,在中,,是上一点,且,,分别是,的中点,求的长.
【答案】(1)证明:连接,如图所示:
∵G、E分别为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
∴,
同理:,
∴,
又∵,
∴;
(2)是等腰三角形
(3)解:取的中点G,连接,
∵E,F分别是的中点,
∴,,
∵,
∴,即:,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2)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如图,取的中点H,连接、,
∵E、F分别是的中点,
∴分别是的中位线,
∴,,
∵,
∴,
∴,
∵,
∴,
∴,
∴,
∴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1)连接,根据中位线定理得到,,即可得到结论;
(2)取的中点H,连接、,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即可得到,再根据平行得到,根据等角对等表解答即可;
(3)取的中点G,连接,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然后利用股定理解答即可.
24.(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1,直线,且.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向点运动,同时动点以同样的速度从点出发,向点运动.点运动的时间为.
(1)当为何值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并判断此时四边形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是否存在的值,使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只改变点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的速度.
(3)如图2,在(2)条件下,将菱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菱形与直线相交于点,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1)解:时,四边形ABCP是平行四边形,
∵a//b,即AB//CP,
当t=3时,CP=2×3=6cm,AB=6cm,
∴AB=CP,
∴四边形ABCP是平行四边形,此时平行四边形和面积相等,
∵点Q的运动速度=点P的运动速度,都是2cm/s,
∴t=3时,DQ=2×3=6cm=AB,
∴四边形ABQD也是平行四边形,
记a和b之间的距离为h,则S平行四边形ABQD=S平行四边形ABQD=AB·h=6h.
(2)解:不存在,理由如下:
∵AB=AD=6cm,∠ADC=60°,
∴DQ=AD时,三角形ADQ是等边三角形,
此时AQ=DQ=AB=6cm,
∴t=6÷2=3s,
此时DQ=CP=6×2=12cm,
∵PQ=CD-CP-DQ=20-12=8≠AB,
∴当AB=AQ时四边形ABPQ不是平行四边形,更不是菱形,
∴ 不存在的值,使四边形为菱形.
设点的速度为v时,在某一时刻四边形ABPQ是菱形,
∴AQ=QP=AB=6cm,
∵AB=AD=6cm,∠ADC=60°,
∴AD=AQ,
∴△ADQ是等边三角形,
∴DQ=AD=6cm,
设点P的速度为vcm/s,点D的速度为2cm/s,
∴t s时,,,
∴,2t=6,
∴t=3,
∴当P的速度为cm/s时,四边形在t=3时为菱形.
(3)解:∵四边形ABPQ是菱形,
∴AQ=AB=AD=6,
可得△AOQ是等边三角形,
∴∠DQA=∠ADQ=60°,
∴∠QAB=∠DQA=60°,
∵将菱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菱形AB'P'Q'时,点B'在对角线AP上.
∴∠Q'AB'=∠QAB=60°,∠OAB=∠Q'AQ=30°,
∴∠MAQ=∠Q'AB'+∠PAB=90°,即AM⊥AB,
∵a//b,
∴∠AMQ=90°,

∴.
∵MQ//AB,
∴四边形ABQM是梯形,
∴.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四边形-动点问题
【解析】 【分析】(1)利用“一组对比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CP=2t=6时,四边形ABCP是平行四边形,同理证明四边形ABQD也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两个四边形的面积关系.
(2)证明AQ=AB=6cm时,PQ≠AB,可得此时四边形ABPQ不是菱形,即可得到结论;根据菱形的性质得AQ=QP=AB=6,此时可证明三角形ADQ是等边三角形,于是有QD=6cm,设设点P的速度为vcm/s,点D的速度为2cm/s,分别表示出DQ,PQ,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到t和v的值,答案可得.
(3)利用菱形的性质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证明∠QAB=∠DQA=60°,利用旋转的性质得∠Q'AB'=∠QAB=60°,∠OAB=∠Q'AQ=30°,证明AM⊥AB,可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MQ和AM的长,再证明四边形ABQM是梯形,即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答案.
1 / 1浙江省浙里联考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6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最符合题意一个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5八下·浙江月考)下列图形是用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5八下·浙江月考)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3.(2025八下·浙江月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则它的边数为(  )
A.3 B.4 C.5 D.6
5.(2025八下·浙江月考)一组数据:2,3,4,6,6,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
A.3,6 B.5,3 C.3.5,6 D.4.5,6
6.(2025八下·浙江月考)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BC,AB=AC;求证:∠B90°.”第一步应先假设(  )
A. B. C. D.
7.(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用一根绳子检测一个平行四边形书架的侧边是否和上、下底都垂直,只需要用绳子分别测量两条对角线就可以判断了.这种检测方法用到的数学依据是(  )
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8.(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是脊柱侧弯的检测示意图,在体检时为方便测出角的大小,需将转化为与它相等的角,则图中与相等的角是(  )
A. B. C. D.
9.(2025八下·浙江月考)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其中点,若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点的坐标可以是(  )
A. B. C. D.
10.(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把图1中的菱形沿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将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拼成如图2,图3所示的正方形.如果图2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图3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图1中菱形的面积为(  )
A.6 B.3 C. D.12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5八下·浙江月考)若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12.(2025八下·浙江月考)方程的两根为,,则的值为   .
13.(2025八下·浙江月考)在剪纸活动中,小花同学想用一张长方形纸片剪出一个正五边形,其中正五边形的一条边与长方形的边重合,如图所示,则的大小是   度.
14.(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都是矩形,而且点在边上,其中,,则矩形的面积为   .
15.(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叠放在一起,重合部分构成四边形.若测得,之间的距离为之间的距离为,则线段的长为   .
16.(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作的平分线交边于点,且有,是边上的动点,且满足,是边上的动点,连接.当时,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2025八下·浙江月考)
(1)计算:.
(2)解方程:.
18.(2025八下·浙江月考)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无论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方程的一个根是1时,求的值.
19.(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1,已知,用直尺和圆规作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
(1)如图2,根据作图痕迹,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在图1中,请你再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方法与上题不一样,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证明).
20.(2025八下·浙江月考)已知:如图,是正方形的边上的两点,,连接.
(1)求证:.
(2)求的度数.
21.(2025八下·浙江月考)为了解学生关注热点新闻的情况,“两会”期间,小帅对班级同学一周内收看“两会”新闻的次数情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男生收看3次的人数没有标出).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1)该班级的女生人数是   ,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中位数是   .
(2)对于某个群体,我们把一周内收看某热点新闻次数不低于3次的人数占其所在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叫做该群体对某热点新闻的“关注指数”.如果该班级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比女生低,试求该班级的男生人数.
(3)为进一步分析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特点,小帅给出了部分统计量(如表).
统计量 平均数(次) 方差(次) ...
女生 3 1.3 ...
男生 3 2 ...
根据你学过的统计知识,比较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波动情况.
22.(2025八下·浙江月考)山清水秀的东至县三条岭已成为游客最喜欢的旅游地之一,其中“蔡岭”在2019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预计在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2.88万人次,在蔡岭,一家特色小面店希望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获得好的收益,经测算知,该小面成本价为每碗10元,借鉴以往经验,若每碗卖15元,平均每天将销售120碗,若价格每提高0.5元,则平均每天少销售4碗,每天店面所需其他各种费用为168元.
(1)求出2019至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
(2)为了更好地维护东至县形象,物价局规定每碗售价不得超过20元,则当每碗售价定为多少元时,店家才能实现每天净利润600元?(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其它各种费用)
23.(2025八下·浙江月考)已知:如图,在四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可证:(无需证明).
拓展:
(1)如图1;在四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分别延长,交于两点,求证:.
(2)如图2,在四边形中,与相交于点分别是的中点,连结,分别交,于点,,判断的形状:   (直接写出答案,无需证明).
(3)如图3,在中,,是上一点,且,,分别是,的中点,求的长.
24.(2025八下·浙江月考)如图1,直线,且.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向点运动,同时动点以同样的速度从点出发,向点运动.点运动的时间为.
(1)当为何值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并判断此时四边形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是否存在的值,使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只改变点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的速度.
(3)如图2,在(2)条件下,将菱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菱形与直线相交于点,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一个图形沿着某个点旋转后能与原图形完全重合的图形”逐项判断解答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最简二次根式
【解析】【解答】解:A、,故选项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B、,故选项B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C、不能再化简,故选项C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
D、,故选项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被开放数不含分母,也不含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
∴,
∴,
故配方之后的结果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再结合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配方即可.
4.【答案】D
【知识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解析】【解答】解: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
(n﹣2) 180°=720°,
解得:n=6.
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6.
故答案为:D.
【分析】由n边形的内角和=(n﹣2) 180°可得结果.
5.【答案】D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排列为:2,3,4,5,6,6,
故中位数为:,
6出现2次,其他各数都出现一次,故众数为:6.
故答案为:D.
【分析】中位数指的是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指的是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并判断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反证法
【解析】【解答】解:求证: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则∠B≥9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反证法的解题步骤解答即可;第一步要假设原命题不成立.
7.【答案】B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 平行四边形书架的侧边和上、下底都垂直,
∴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用绳子分别测量两条对角线,两条绳子长相等,即可得垂直.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判断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再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
8.【答案】A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解答】解:如图:AD⊥OC,BC⊥OD,
∴∠DAO=∠DAC=∠CBD=∠CBO=90°,
∴∠ADB+∠DEB=90°,∠ADB+∠O=90°,∠BCO+∠CEA=90°,∠BCO+∠O=90°,
∴∠DEB=∠O=∠CEA.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DEB=90°,∠ADB+∠O=90°,∠BCO+∠CEA=90°,∠BCO+∠O=90°,继而可得∠DEB=∠O=∠CEA,答案可得.
9.【答案】C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作图-平行线
【解析】【解答】解: O,A,B三个点在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故点C的位置可以是C(3,﹣2),或D(﹣3,2),或E(5,2).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别过点A,B,O三点作对边的平行线,三条平行线相交于点C,D,E,则这三个点中的任意一个和A,B,O三点都可构成平行四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更容易得到点C的坐标.
10.【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每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长边为a,短边为b,由题意可得:
,①
a-b=1,②
由②得:,即,
∴2ab=6.
∵ 菱形沿对角线分成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a,2b,
故菱形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A.
【分析】设每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长边为a,短边为b,由图2可得,①,由图3可得a-b=1,②,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得2ab=6.再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11.【答案】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的被开方数非负,即可得实数x的取值范围.
12.【答案】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解答】解:∵ 方程的两根为,,
∴.
故答案为:3.
【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计算即可.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0),两个根为,,则,.
13.【答案】
【知识点】正多边形的性质;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α是正五边形的一个外角,
∴.
故答案为:72°.
【分析】根据题意得∠α是正五边形的一个外角,再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即可得每个外角的度数.
14.【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
∵,,
∴BC=2AB=4,
∴.
∵四边形AEFC是矩形,
∴∠F=∠E=90°,AE=CF,.
∵设BE=x,则,
∵,
∴,
∴,
∴,
∴ 矩形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8.
【分析】先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得∠F=∠E=90°,AE=CF,EF=AC.设BE=x,表示出BF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得,代入数据求出x的值,继而可得AE长,最后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15.【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连接AC,BD,相较于点O,过点D作DM⊥AB于点M,DN⊥BC于点N,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AD//BC,DC//AB,DM=DN=2,AC=4cm,BD=3cm,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M·AB=DN·BC,
∴AB=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OA=OB=2cm,cm,AC⊥BD,
∴cm.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AC,BD,相较于点O,过点D作DM⊥AB于点M,DN⊥BC于点N,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得OA=OB=2cm,cm,AC⊥BD,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到AB的长.
16.【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角平分线的概念;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G⊥BC于点G,作AK⊥CD于点K,在AB上截取BF=BM,连接PF,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AD=BC=8
∵BE平分∠ABC,
∴∠ABE=∠EBC,
∵AD//BC,AG⊥BC于点G,
∴,
∴AG=4.
∵,即,
∴.
∵AD=8,
∴,
∴.
∵BF=BM,∠ABE=∠EBC,BP=BP,
∴△FBP≌△MBP(SAS),
∴PF=PM,
∴,
∴F,P,N三点共线,且FN⊥CD,此时,F与A重合,P与O重合,C与N重合,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AG⊥BC于点G,作AK⊥CD于点K,在AB上截取BF=BM,连接PF,证明AE=AB,利用等面积法可求得AG=4,进而再利用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得.利用勾股定理计算DK的长,可得DK=DC.证明△FBP≌△MBP,可得PF=PM,继而由,可得F,P,N三点共线,且FN⊥CD,可得F与A重合,P与O重合,C与N重合,继而可得BM的长.
17.【答案】(1)解:原式

(2)解:.
a=1,b=﹣2,c=﹣1.
∴,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先对括号里面化简二次根式并合并,再把除法变成乘法,再计算即可.
(2)可以利用求根公式法解这样一元二次方程.
18.【答案】(1)解:对于 一元二次方程,
a=1,b=2m+1,c=m,
∴,
∴ 无论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当方程的一个根是1时,代入可得:
1+2m+1+m=0,
解得: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参数
【解析】【分析】(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解答;
(2)把x=1代入方程,即可得m的值.
19.【答案】(1)证明:在BA延长线上标字母M,在BC延长线上标字母N,如图所示:
则由作图可得:∠MAD=∠ABC,∠ABC=∠DCN,
∴AD//BC,AB//D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解:如图所示:
以点A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再点C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则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作的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作图-平行线;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解析】【分析】(1)根据作图可得∠MAD=∠ABC,∠ABC=∠DCN,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AB//DC,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以点A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再点C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可得AB=CD,AD=BC,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0.【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DAB=ABC=90°,
在△ABF和△DAE中,

∴△ABF≌△DAE(SAS),
∴DE=AF.
(2)解:由(1)得△ABF≌△DAE,
∴∠DEA=∠AFB,
∵∠DEA+∠DEB=180°,
∴∠DEB+ ∠AFB=180°,
∵∠B+∠DEB+∠EGF+∠AFB=180°×(4-2)=360°,∠B=90°,
∴∠EGF=90°.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AB=AD,∠DAB=ABC=90°,进而可利用SAS证明△ABF≌△DA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DEA=∠AFB,再结合平角的性质可得∠DEB+ ∠AFB=180°,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计算得答案.
21.【答案】(1)20;3
(2)解:由(1)得,女生人数有20人,其中“关注指数”为:,
∵该班级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比女生低,
∴该班级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为65%-5%=60%,
故该班的男生人数为(人).
∴该班级男生有25人
(3)解:女生收看“两会”的方差较小,故女生的波动情况更小,数据更稳定.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中位数;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数量
【解析】【解答】解:(1)女生人数:2+5+6+5+2=20(人);
由统计图,第10和第11人的收看次数都是3次,故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20;3.
【分析】把女生各个次数的人数相加,即可得到总人数;根据总人数找到第10和第11人的收看次数,再根据中位数的计算公式,即可确定答案;
(2)计算出女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即可得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再利用低于3次的人数÷对应的百分百,即可得该班的男生人数.
(3)根据方差的性质,数据越小波动情况越小越稳定.
22.【答案】(1)解:设2019至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
2(1+x)2=2.88,
解得:x1=0.2=20%,x2=-2.2(舍)
故2019至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
(2)解:设每碗售价定为m元时,店家才能实现每天净利润600元,由题意得:
解得:m1=18,m2=22,
∵ 物价局规定每碗售价不得超过20元,
∴m=18,
故每碗售价定为18元时,店家才能实现每天净利润600元.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设2019至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由题意列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2)设每碗售价定为m元时,根据题意得等量关系“单件的利润×销售件数-其他各种费用=净利润”,据此列方程并求解即可.
23.【答案】(1)证明:连接,如图所示:
∵G、E分别为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
∴,
同理:,
∴,
又∵,
∴;
(2)是等腰三角形
(3)解:取的中点G,连接,
∵E,F分别是的中点,
∴,,
∵,
∴,即:,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2)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如图,取的中点H,连接、,
∵E、F分别是的中点,
∴分别是的中位线,
∴,,
∵,
∴,
∴,
∵,
∴,
∴,
∴,
∴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1)连接,根据中位线定理得到,,即可得到结论;
(2)取的中点H,连接、,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即可得到,再根据平行得到,根据等角对等表解答即可;
(3)取的中点G,连接,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然后利用股定理解答即可.
24.【答案】(1)解:时,四边形ABCP是平行四边形,
∵a//b,即AB//CP,
当t=3时,CP=2×3=6cm,AB=6cm,
∴AB=CP,
∴四边形ABCP是平行四边形,此时平行四边形和面积相等,
∵点Q的运动速度=点P的运动速度,都是2cm/s,
∴t=3时,DQ=2×3=6cm=AB,
∴四边形ABQD也是平行四边形,
记a和b之间的距离为h,则S平行四边形ABQD=S平行四边形ABQD=AB·h=6h.
(2)解:不存在,理由如下:
∵AB=AD=6cm,∠ADC=60°,
∴DQ=AD时,三角形ADQ是等边三角形,
此时AQ=DQ=AB=6cm,
∴t=6÷2=3s,
此时DQ=CP=6×2=12cm,
∵PQ=CD-CP-DQ=20-12=8≠AB,
∴当AB=AQ时四边形ABPQ不是平行四边形,更不是菱形,
∴ 不存在的值,使四边形为菱形.
设点的速度为v时,在某一时刻四边形ABPQ是菱形,
∴AQ=QP=AB=6cm,
∵AB=AD=6cm,∠ADC=60°,
∴AD=AQ,
∴△ADQ是等边三角形,
∴DQ=AD=6cm,
设点P的速度为vcm/s,点D的速度为2cm/s,
∴t s时,,,
∴,2t=6,
∴t=3,
∴当P的速度为cm/s时,四边形在t=3时为菱形.
(3)解:∵四边形ABPQ是菱形,
∴AQ=AB=AD=6,
可得△AOQ是等边三角形,
∴∠DQA=∠ADQ=60°,
∴∠QAB=∠DQA=60°,
∵将菱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菱形AB'P'Q'时,点B'在对角线AP上.
∴∠Q'AB'=∠QAB=60°,∠OAB=∠Q'AQ=30°,
∴∠MAQ=∠Q'AB'+∠PAB=90°,即AM⊥AB,
∵a//b,
∴∠AMQ=90°,

∴.
∵MQ//AB,
∴四边形ABQM是梯形,
∴.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四边形-动点问题
【解析】 【分析】(1)利用“一组对比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CP=2t=6时,四边形ABCP是平行四边形,同理证明四边形ABQD也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两个四边形的面积关系.
(2)证明AQ=AB=6cm时,PQ≠AB,可得此时四边形ABPQ不是菱形,即可得到结论;根据菱形的性质得AQ=QP=AB=6,此时可证明三角形ADQ是等边三角形,于是有QD=6cm,设设点P的速度为vcm/s,点D的速度为2cm/s,分别表示出DQ,PQ,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到t和v的值,答案可得.
(3)利用菱形的性质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证明∠QAB=∠DQA=60°,利用旋转的性质得∠Q'AB'=∠QAB=60°,∠OAB=∠Q'AQ=30°,证明AM⊥AB,可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MQ和AM的长,再证明四边形ABQM是梯形,即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