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监测 科学试卷1.(2025七下·乐清期末)模型和符号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A.原子结构 B.甲烷分子C.科学公式 D.电流表【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 模型是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物件并不等于物体,不局限于实体与虚拟、不限于平面与立体)。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原子结构、甲烷分子和科学公式都是模型,只有电流表为符号,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故选D。(2025七下·乐清期末)《乐清市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提到在乐清市雁荡山拍到了“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黄腹角雉是鸡形目雉科角雉属鸟类。2.黄腹角雉用肺和气囊呼吸,肺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3.黄腹角雉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分别是 ( )A.体内受精,胎生 B.体外受精,卵生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答案】2.C3.C【知识点】结构与层次;鸟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1)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2) 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伴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2.根据题意客舟,肺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属于器官层次。故选C。3.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雌鸟产具有坚硬外壳c大型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可见黄腹角雉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体外发育。故选C。(2025七下·乐清期末)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后主要引起化浓性炎症,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4.细菌的形态各式各样,其中葡萄球菌的形态最接近下图中( )A. B.C. D.5.医学上发现苯唑西林(主要成分是青霉素,化学式为C16H18N2O4S)治疗葡萄球菌的效果较为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霉素属于单质 B.青霉素由5种元素组成C.青霉素中氢元素含量最高 D.青霉素中有40个原子【答案】4.A5.B【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 细菌的种类是根据细菌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2)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B.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C.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D.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个数。4.根据名称可知,葡萄球菌好似一粒粒葡萄,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AB.根据化学式 C16H18N2O4S) 可知,青霉素由5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故A错误,B正确;C.青霉素中C、H、N、O、S的质量之比为:(12×16):(1×18):(14×2):(16×4):(32×1)=192:18:28:64:32,则碳元素的含量最高,故C错误;D.根据化学式 C16H18N2O4S)可知,青霉素由分子构成,不是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B。(2025七下·乐清期末)如图为家用气泡机,机器内有液态二氧化碳气罐。按下开关,二氧化碳气体从喷气孔进入玻璃瓶中制得气泡水。6.按下开关后,气罐里液态二氧化碳变成气体喷出,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7.二氧化碳气体喷入水中制得气泡水,该过程中会生成碳酸(H2CO3),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8.液态二氧化碳从气罐中喷出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关于二氧化碳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变大 B.体积变小 C.间隔变大 D.间隔变小【答案】6.B7.D8.C【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3)根据物态变化的本质判断。6.按下开关后,气罐里液态二氧化碳变成气体喷出,即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故选B。7.在化学式 H2CO3 中, 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2)×3=0,解得:x=+4价。故选D。8.液态二氧化碳从气罐中喷出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的过程中, 分子的种类和大小保持不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9.(2025七下·乐清期末)下图表示蝴蝶和蝗虫的一生,蝗虫与蝴蝶相比没有的发育阶段是(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答案】C【知识点】昆虫的发育过程【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环节对比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蝴蝶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蝗虫要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那么蝗虫没有的阶段为蛹。故选C。10.(2025七下·乐清期末)观察花生种子结构时,小乐剖开花生种子,对其胚的结构进行了标注(如图),标注错误的一项是( )A.胚乳 B.胚根 C.胚轴 D.胚芽【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根据种子结构的知识分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花生种子模型的最下面应该是子叶,而不是胚乳,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故选A。11.(2025七下·乐清期末)2024年2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宣布,研发含镥-177抗癌新药取得实质性进展。据图,关于元素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1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4 D.相对原子质量为175.0g【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一般情况下,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BCD.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子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A.元素镥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B.左上角的数字为71,则原子序数为71。根据“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原子序数为71,故B正确;C.根据“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1,故C错误;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5,没有单位g,故D错误。故选B。12.(2025七下·乐清期末)如图为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示意图,若对各个位置探测器检测到的α粒子数量进行统计。下列四个位置中能检测到α粒子数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原子内部的结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原子内部的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因此对α粒子排斥力的作用范围很小,那么大多数 α粒子几乎不受排斥力而沿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因此检测到α粒子数量最多的是④。故选D。13.(2025七下·乐清期末)下列材料成型技术中,属于金属成型技术的是( )A.冲压成型 B.液态合金压入成型C.模压成型 D.注射成型【答案】A【知识点】金属制品及其制造技术【解析】【分析】 在金属加工成型技术中,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挤压是对放在容器(挤压筒)内的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从特定的模孔中流出,获得所需断面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拉拔是使金属坯料通过拉拔模的模孔而变形的加工方法;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属于金属成型技术的是冲压成型,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4.(2025七下·乐清期末)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 )A.变为原来的一半 B.保持原来不变C.变为原来的2倍 D.变为原来的4倍【答案】B【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解答】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虽然温度发生改变,但是样品的质量保持原来不变。故选B。15.(2025七下·乐清期末)小乐学习保护土壤后得知,植被覆盖少,降水量大,地形坡度陡;对土壤的侵蚀就越大。下列图中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区域是( )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提取信息,判断对土壤侵蚀最严重的位置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四个位置植被覆盖率相同,A处降水量最大,且地形坡度最大,则A处侵蚀最严重。故选A。16.(2025七下·乐清期末)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1)第11号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若以、和●分别代表质子、中子与电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可以表示锂离子(Li+) 的是( )。A. B.C. D.(3)小乐根据所给元素周期表得出了如下规律,其中正确的有( )。 (可多选)A.每一周期开头都是金属元素B.同一周期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每一周期结尾都是稀有气体元素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与质子数有关【答案】(1)NaCl(2)B(3)BC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继而确定二者组成化合物的名称,并写出对应的化学式。(2)根据离子的形成原因确定锂离子的模型图;(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分析判断。【解答】(1)第11号元素为Na,第17号元素为Cl,二者组成化合物叫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2)锂原子核外共有3个电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则锂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且在同一轨道上,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3)A.第一周期开始元素为氢元素,不是金属元素,故A错误;B.第一周围核外电子层数为1,第二周期核外电子层数为2,故B正确;C.第一周期结尾为氦元素,第二周期结尾为氖元素,第三周围结尾为氩元素,都是稀有气体元素,故C正确;D.元素的排列顺序的依据是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故D正确。故选BCD。17.(2025七下·乐清期末)玉米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中,会使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从而导致“霉根”。(1)在上述三种类型的土壤中,最不适合种植玉米的是 。(2)为使玉米茎秆健壮,应施加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可多选)A.KCl B.NaNO3 C.NaH2PO4 D.(3)若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其原因是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失水。【答案】(1)C(2)A;D(3)小于【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根据“ 玉米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 ”分析;(2)只含有钾元素的为钾肥,只含有氮元素的为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为磷肥,同时含有两种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3)液体总是从浓度小的一侧流向浓度大的一侧。【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土壤C中含水量最大,会导致玉米烂根,则最不适合种子玉米的是C;(2) A.KCl中含有钾元素,为钾肥,故A符合题意;B.NaNO3中含有氮元素,为氮肥,故B不合题意;C.NaH2PO4中含有磷元素,为磷肥,故C不合题意;D.中含有钾元素,为钾肥,故D不合题意。故选AD。(3)若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其原因是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失水。18.(2025七下·乐清期末)某小组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数据。(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铁圈 (选填“A”或“B”)。(2)根据图乙记录的数据,水的沸点为 ℃。(3)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乐指出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为了节省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答案】(1)B(2)100(3)用热水或减少用水量或加盖子【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分析】(1)在探究水沸腾实验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由于酒精灯的高度不易调节,因此先摆放酒精灯,其它的器材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安装调整即可;(2)水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沸点;(3)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的温度高低,水的质量以及散热多少有关,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 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低固定铁圈B,再根据烧杯内液面的高度确定铁圈A的位置;(2)根据乙图可知,水沸腾时保持100℃不变,则水的沸点为100℃;(3) 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乐指出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为了节省时间, 我的建议为:用热水或减少用水量或加盖子。19.(2025七下·乐清期末)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呢 小乐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操作。(1)步骤③中,两块橡皮泥的高度需满足什么条件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选填 “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平缓。(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小乐先给已画好的半个土豆拍照,然后在照片上 ,再将等高线转移到白纸上。【答案】(1)相同或相等、一致(2)乙(3)勾勒(描)出等高线【知识点】等高线地形模型【解析】【分析】(1)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2)在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稠密,说明山坡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是,说明山坡越舒缓;(3)根据等高线的画法分析解答。【解答】(1)绘制等高线时,相邻之间高度相等,则步骤③中两块橡皮泥的高度满足:相同或相等、一致。(2)根据④图可知,甲侧等高线稠密,则比较陡峭,不利于攀登,则从乙地上山的路比较平缓;(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小乐先给已画好的半个土豆拍照,然后在照片上勾勒(描)出等高线,再将等高线转移到白纸上。20.(2025七下·乐清期末)小乐的奶奶在菜园播种绿豆时,习惯将种子用清水浸泡一夜后再播种,她说这样能让种子“醒得快”。小乐在科学课上学到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温度,但对浸泡时间的影响产生了好奇。他决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材料】绿豆种子60粒、培养皿6个、滤纸、标签纸、清水、滴管、恒温培养箱(25℃)、刻度尺、记录表。【实验步骤】①挑选大小均匀、饱满的绿豆种子60粒,随机分成6组,每组10粒。②种子浸泡时间如下表。③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分别放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④所有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每天滴加少量清水保持滤纸湿润。⑤第5天观察记录:每组萌发种子数、胚根长度。【实验结果】组别 浸泡时间 第5天萌发数 第5天平均胚根长度/(mm) 第5天萌发率A组 0小时 8 5.0 80%B组 4小时 9 8.2 90%C组 8小时 10 12.1 100%D组 12小时 10 15.3 100%E组 24小时 8 6.5 80%F组 48小时 1 0 10%(1)本实验的探究问题是: (2)步骤①中每组用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 。(3)分析实验结果,给农民播种提一条建议并说明你的依据: 。【答案】(1)浸泡时间会影响绿豆种子萌发吗(2)避免偶然性、让实验更严谨(3)播种前将种子浸泡8-12小时(或具体时间)【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实验中的变量,进而确定探究的目的;(2)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选择尽量多的样本进行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3)根据表格数据确定萌发率最高对应的浸泡时间即可。【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自变量为浸泡时间,而因变量为萌发率,则本实验的探究问题为:浸泡时间会影响绿豆种子萌发吗。(2) 步骤①中每组用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让实验更严谨;(3)根据表格可知,当浸泡时间8-12小时时,萌发率接近100%,则我的建议为:播种前将种子浸泡8-12小时(或具体时间)。21.(2025七下·乐清期末)小乐用塑料杯、注射器、学生电源等器材,将图钉按压在塑料杯底部充当电极,组装了如图的电解水实验简易装置,并用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代替水研究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检验气密性后,在注射器顶端抽气,使碳酸钠溶液充满注射器,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图钉材质 碳酸钠溶液浓度 图钉长度/毫米 收集3mL氢气所需时间/秒铁-镍 12% 8 352铁-镍 12% 15 245铁-镍 12% 20 205(1)该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列举一个)(2)该实验通过 来判断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因素。(3)根据表格内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刻度尺、秒表(2)收集3毫升氢气所需时间(3)碳酸钠溶液浓度相同时,图钉长度越长,电解水反应速度越快【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据此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2)根据题意可知,收集3mL氢气的时间越短,则电解水的反应越快;(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解水反应快慢与图钉长度的关系。【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中要测量图钉的长度和收集氢气的时间,则需要刻度尺和秒表;(2)该实验通过收集3毫升氢气所需时间来判断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因素。(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碳酸钠的浓度相同时,图钉长度越大,收集3mL氢气的时间越短,则电解水的反应速率越快,22.(2025七下·乐清期末)在学习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兴趣小组决定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他们选择了水和酒精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兴趣小组的同学将A、B两个容器放在同一通风的环境中,还需设置B组的湿度为 。(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过程,绘制了水和酒精在蒸发时容器中剩余液体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他们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快,其证据是: 。(3)如果将B组的环境温度调节为40℃,请在图乙中画出容器中酒精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答案】(1)20%(2)酒精完全蒸发所需时间比水少(3)【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除了被探究的因素改变,其它的因素都要相同;(2)相同条件下,液体的蒸发时间越短,则说明液体蒸发越快;(3)根据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分析解答。【解答】(1) 兴趣小组的同学将A、B两个容器放在同一通风的环境中, 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时,还需要控制空气湿度相同,即B组的湿度为20%;(2)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过程,绘制了水和酒精在蒸发时容器中剩余液体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他们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快,其证据是:酒精完全蒸发所需时间比水少;(3) 如果将B组的环境温度调节为40℃, 则环境温度升高,那酒精的蒸发加快,即所需时间减小,那么如下图所示:23.(2025七下·乐清期末)“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描写了金黄色枇杷挂满枝头的景象。(1)图甲中,一个枇杷果实中有多粒种子,其原因是 。(2)图乙中,若接穗为白沙枇杷,砧木为大红袍枇杷,则嫁接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是 ,此繁殖方式属于 。【答案】(1)子房内有多颗胚珠(2)白沙枇杷;无性生殖【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分析】(1)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2)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嫁接成活后幼苗显示接穗的性状。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解答】(1) 图甲中,一个枇杷果实中有多粒种子,其原因是:子房内有多颗胚珠;(2) 图乙中,若接穗为白沙枇杷,砧木为大红袍枇杷,则嫁接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是白沙枇杷,此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24.(2025七下·乐清期末)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继发现青蒿素后又发明了双氢青蒿素。如表是双氢青蒿素片的部分说明,请回答:(1)双氢青蒿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2)双氢青蒿素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成人连用5日该药物,其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结果取整数)【答案】(1)5:8(2)284(3)解:【知识点】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3)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根据化学式C15H24O5可知, 双氢青蒿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15:24=5:8;(2)根据化学式C15H24O5可知, 双氢青蒿素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4+16×5=284。25.(2025七下·乐清期末)乐清市某校的项目研究小组学习了制造技术与工程,于是开展一项工程实践活动——制作陶器笔筒。(1)下列各图为项目研究小组在制作陶器笔筒活动过程中经历的步骤:陶瓷器制作的一般过程如下: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则项目研究小组在制作陶器笔筒活动的顺序为: D→F(填写字母)。(2)晾干后,陶器笔筒边缘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裂纹。查阅资料后小组同学给出陶器出现裂纹的二种假设:①器皿厚薄不一致;②干燥不均匀。针对假设,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表所示。请将表中现象补充完整。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1 陶泥压片时用刻度尺测量,确保厚薄一致。 自然晾干后依然出现裂纹。 假设①是错误的2 制作完成后用塑料袋罩住杯子,放在避风处晒干,延缓干燥速率。 假设②是正确的(3)陶器笔筒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根据评价量表回答问题: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不合格实用性 非常实用,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 不实用,不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美观性 整体协调,造型优美,色彩搭配和谐,具有艺术感 整体协调性尚可,造型、色彩等欠缺艺术感 整体协调性及美观程度均较差“实用性”指标中“合格”的标准应该是 。【答案】(1)CABE(2)自然晾干后不出现裂纹(3)实用一般,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用一般,不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点】陶瓷器及其制造流程【解析】【分析】(1)根据陶瓷器制作的一般过程和步骤的知识解答;(2)根据陶器出现裂纹的可能原因,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实验现象;(3)根据“实用性”的“优秀”和“不合格”对照,确定“合格”的标准。【解答】(1) 陶瓷器制作的一般过程如下: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则根据图片可知,制作陶器笔筒的顺序应该为:CABEDF。(2)如果假设②是正确的,那么说明干燥不均匀是造成裂纹出现的原因,则制作完成后用塑料袋罩住杯子,放在避风处晒干,延缓干燥速率,就能保证干燥均匀,因此现象为:自然晾干后不出现裂纹。(3)根据优秀的内容可知,标准有两个:①实用性;②能否满足特定需要或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合格的内容是两个标准都不行,那么合格的标准应该是只有一个行,那么内容为:实用一般,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用一般,不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26.(2025七下·乐清期末)项目化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测量液体的密度。【材料准备】均匀木杆、支架、燕尾夹、细绳、小桶(桶上划有均匀刻度)、水、不同的液体等。【结构设计】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如图甲所示。细绳连接小桶和溢水杯,在木杆上的位置固定且到O点距离相同。(1)称量前,燕尾夹可在木杆上移动调节平衡,它与托盘天平中的 结构功能相同。【刻度标注】在左边溢水杯内缓缓倒入水,直至溢水口有水溢出,即认为溢水杯装满水;向右边小桶内缓缓倒入水,直至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在小桶中水的体积为50厘米3处标注1克/厘米3;(2)溢水杯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为 厘米3。【密度测量】在左边溢水杯内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溢水口有待测液体溢出,即认为溢水杯装满待测液体;向右边小桶内缓缓倒入水,直至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水平平衡,小桶中水的体积为60厘米3;(3)待测液的密度为多少 (4)【反思改进】精确度是一个测量工具的核心指标之一,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一种能提高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精确度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A.减小小桶的横截面积 B.增大小桶的高度C.增大溢水杯的质量 D.增大溢水杯的体积【答案】(1)平衡螺母(2)50(3)解:水的质量为,当天平平衡时,待测液体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即,那么待测液体的密度:。(4)A【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的位置让天平实现平衡。(2)根据天平平衡时,左右两个托盘的质量相等解答;(3)首先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而液体质量等于水的质量,再根据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4)当液体的质量相同时,则它的体积相同,根据V=Sh可知,小桶的横截面积越小,则液面高度越多,可以标注的刻度越多,则测量越准确,据此分析。【解答】(1)称量前,燕尾夹可在木杆上移动调节平衡,它与托盘天平中的平衡螺母结构功能相同。(2)当天平平衡时,左边溢水杯内水的质量等于右侧小桶内水的体积,即溢水杯的容积等于右侧水的体积,也就是50cm3;(4)A.减小小桶的横截面积,可以增大液面的高度,从而增加更多的刻度,提高精确度,故A符合题意;B.增大小桶的高度,对液体高度没有影响,故B不合题意;CD.增大溢水杯的质量或增大溢水杯的体积时,对液体高度变化没有影响,故CD不合题意。故选A。1 / 1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监测 科学试卷1.(2025七下·乐清期末)模型和符号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A.原子结构 B.甲烷分子C.科学公式 D.电流表(2025七下·乐清期末)《乐清市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提到在乐清市雁荡山拍到了“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黄腹角雉是鸡形目雉科角雉属鸟类。2.黄腹角雉用肺和气囊呼吸,肺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3.黄腹角雉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分别是 ( )A.体内受精,胎生 B.体外受精,卵生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2025七下·乐清期末)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后主要引起化浓性炎症,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4.细菌的形态各式各样,其中葡萄球菌的形态最接近下图中( )A. B.C. D.5.医学上发现苯唑西林(主要成分是青霉素,化学式为C16H18N2O4S)治疗葡萄球菌的效果较为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霉素属于单质 B.青霉素由5种元素组成C.青霉素中氢元素含量最高 D.青霉素中有40个原子(2025七下·乐清期末)如图为家用气泡机,机器内有液态二氧化碳气罐。按下开关,二氧化碳气体从喷气孔进入玻璃瓶中制得气泡水。6.按下开关后,气罐里液态二氧化碳变成气体喷出,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7.二氧化碳气体喷入水中制得气泡水,该过程中会生成碳酸(H2CO3),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8.液态二氧化碳从气罐中喷出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关于二氧化碳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变大 B.体积变小 C.间隔变大 D.间隔变小9.(2025七下·乐清期末)下图表示蝴蝶和蝗虫的一生,蝗虫与蝴蝶相比没有的发育阶段是(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10.(2025七下·乐清期末)观察花生种子结构时,小乐剖开花生种子,对其胚的结构进行了标注(如图),标注错误的一项是( )A.胚乳 B.胚根 C.胚轴 D.胚芽11.(2025七下·乐清期末)2024年2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宣布,研发含镥-177抗癌新药取得实质性进展。据图,关于元素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1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4 D.相对原子质量为175.0g12.(2025七下·乐清期末)如图为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示意图,若对各个位置探测器检测到的α粒子数量进行统计。下列四个位置中能检测到α粒子数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2025七下·乐清期末)下列材料成型技术中,属于金属成型技术的是( )A.冲压成型 B.液态合金压入成型C.模压成型 D.注射成型14.(2025七下·乐清期末)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 )A.变为原来的一半 B.保持原来不变C.变为原来的2倍 D.变为原来的4倍15.(2025七下·乐清期末)小乐学习保护土壤后得知,植被覆盖少,降水量大,地形坡度陡;对土壤的侵蚀就越大。下列图中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区域是( )A.A B.B C.C D.D16.(2025七下·乐清期末)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1)第11号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若以、和●分别代表质子、中子与电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可以表示锂离子(Li+) 的是( )。A. B.C. D.(3)小乐根据所给元素周期表得出了如下规律,其中正确的有( )。 (可多选)A.每一周期开头都是金属元素B.同一周期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每一周期结尾都是稀有气体元素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与质子数有关17.(2025七下·乐清期末)玉米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中,会使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从而导致“霉根”。(1)在上述三种类型的土壤中,最不适合种植玉米的是 。(2)为使玉米茎秆健壮,应施加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可多选)A.KCl B.NaNO3 C.NaH2PO4 D.(3)若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其原因是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失水。18.(2025七下·乐清期末)某小组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数据。(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铁圈 (选填“A”或“B”)。(2)根据图乙记录的数据,水的沸点为 ℃。(3)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乐指出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为了节省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19.(2025七下·乐清期末)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呢 小乐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操作。(1)步骤③中,两块橡皮泥的高度需满足什么条件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选填 “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平缓。(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小乐先给已画好的半个土豆拍照,然后在照片上 ,再将等高线转移到白纸上。20.(2025七下·乐清期末)小乐的奶奶在菜园播种绿豆时,习惯将种子用清水浸泡一夜后再播种,她说这样能让种子“醒得快”。小乐在科学课上学到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温度,但对浸泡时间的影响产生了好奇。他决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材料】绿豆种子60粒、培养皿6个、滤纸、标签纸、清水、滴管、恒温培养箱(25℃)、刻度尺、记录表。【实验步骤】①挑选大小均匀、饱满的绿豆种子60粒,随机分成6组,每组10粒。②种子浸泡时间如下表。③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分别放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④所有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每天滴加少量清水保持滤纸湿润。⑤第5天观察记录:每组萌发种子数、胚根长度。【实验结果】组别 浸泡时间 第5天萌发数 第5天平均胚根长度/(mm) 第5天萌发率A组 0小时 8 5.0 80%B组 4小时 9 8.2 90%C组 8小时 10 12.1 100%D组 12小时 10 15.3 100%E组 24小时 8 6.5 80%F组 48小时 1 0 10%(1)本实验的探究问题是: (2)步骤①中每组用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 。(3)分析实验结果,给农民播种提一条建议并说明你的依据: 。21.(2025七下·乐清期末)小乐用塑料杯、注射器、学生电源等器材,将图钉按压在塑料杯底部充当电极,组装了如图的电解水实验简易装置,并用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代替水研究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检验气密性后,在注射器顶端抽气,使碳酸钠溶液充满注射器,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图钉材质 碳酸钠溶液浓度 图钉长度/毫米 收集3mL氢气所需时间/秒铁-镍 12% 8 352铁-镍 12% 15 245铁-镍 12% 20 205(1)该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列举一个)(2)该实验通过 来判断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因素。(3)根据表格内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2.(2025七下·乐清期末)在学习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兴趣小组决定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他们选择了水和酒精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兴趣小组的同学将A、B两个容器放在同一通风的环境中,还需设置B组的湿度为 。(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过程,绘制了水和酒精在蒸发时容器中剩余液体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他们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快,其证据是: 。(3)如果将B组的环境温度调节为40℃,请在图乙中画出容器中酒精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3.(2025七下·乐清期末)“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描写了金黄色枇杷挂满枝头的景象。(1)图甲中,一个枇杷果实中有多粒种子,其原因是 。(2)图乙中,若接穗为白沙枇杷,砧木为大红袍枇杷,则嫁接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是 ,此繁殖方式属于 。24.(2025七下·乐清期末)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继发现青蒿素后又发明了双氢青蒿素。如表是双氢青蒿素片的部分说明,请回答:(1)双氢青蒿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2)双氢青蒿素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成人连用5日该药物,其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结果取整数)25.(2025七下·乐清期末)乐清市某校的项目研究小组学习了制造技术与工程,于是开展一项工程实践活动——制作陶器笔筒。(1)下列各图为项目研究小组在制作陶器笔筒活动过程中经历的步骤:陶瓷器制作的一般过程如下: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则项目研究小组在制作陶器笔筒活动的顺序为: D→F(填写字母)。(2)晾干后,陶器笔筒边缘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裂纹。查阅资料后小组同学给出陶器出现裂纹的二种假设:①器皿厚薄不一致;②干燥不均匀。针对假设,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表所示。请将表中现象补充完整。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1 陶泥压片时用刻度尺测量,确保厚薄一致。 自然晾干后依然出现裂纹。 假设①是错误的2 制作完成后用塑料袋罩住杯子,放在避风处晒干,延缓干燥速率。 假设②是正确的(3)陶器笔筒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根据评价量表回答问题: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不合格实用性 非常实用,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 不实用,不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美观性 整体协调,造型优美,色彩搭配和谐,具有艺术感 整体协调性尚可,造型、色彩等欠缺艺术感 整体协调性及美观程度均较差“实用性”指标中“合格”的标准应该是 。26.(2025七下·乐清期末)项目化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测量液体的密度。【材料准备】均匀木杆、支架、燕尾夹、细绳、小桶(桶上划有均匀刻度)、水、不同的液体等。【结构设计】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如图甲所示。细绳连接小桶和溢水杯,在木杆上的位置固定且到O点距离相同。(1)称量前,燕尾夹可在木杆上移动调节平衡,它与托盘天平中的 结构功能相同。【刻度标注】在左边溢水杯内缓缓倒入水,直至溢水口有水溢出,即认为溢水杯装满水;向右边小桶内缓缓倒入水,直至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在小桶中水的体积为50厘米3处标注1克/厘米3;(2)溢水杯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为 厘米3。【密度测量】在左边溢水杯内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溢水口有待测液体溢出,即认为溢水杯装满待测液体;向右边小桶内缓缓倒入水,直至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水平平衡,小桶中水的体积为60厘米3;(3)待测液的密度为多少 (4)【反思改进】精确度是一个测量工具的核心指标之一,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一种能提高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精确度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A.减小小桶的横截面积 B.增大小桶的高度C.增大溢水杯的质量 D.增大溢水杯的体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 模型是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物件并不等于物体,不局限于实体与虚拟、不限于平面与立体)。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原子结构、甲烷分子和科学公式都是模型,只有电流表为符号,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故选D。【答案】2.C3.C【知识点】结构与层次;鸟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1)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2) 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伴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2.根据题意客舟,肺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属于器官层次。故选C。3.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雌鸟产具有坚硬外壳c大型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可见黄腹角雉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体外发育。故选C。【答案】4.A5.B【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 细菌的种类是根据细菌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2)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B.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C.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D.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个数。4.根据名称可知,葡萄球菌好似一粒粒葡萄,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AB.根据化学式 C16H18N2O4S) 可知,青霉素由5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故A错误,B正确;C.青霉素中C、H、N、O、S的质量之比为:(12×16):(1×18):(14×2):(16×4):(32×1)=192:18:28:64:32,则碳元素的含量最高,故C错误;D.根据化学式 C16H18N2O4S)可知,青霉素由分子构成,不是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B。【答案】6.B7.D8.C【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3)根据物态变化的本质判断。6.按下开关后,气罐里液态二氧化碳变成气体喷出,即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故选B。7.在化学式 H2CO3 中, 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2)×3=0,解得:x=+4价。故选D。8.液态二氧化碳从气罐中喷出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的过程中, 分子的种类和大小保持不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9.【答案】C【知识点】昆虫的发育过程【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环节对比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蝴蝶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蝗虫要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那么蝗虫没有的阶段为蛹。故选C。10.【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根据种子结构的知识分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花生种子模型的最下面应该是子叶,而不是胚乳,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故选A。11.【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一般情况下,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BCD.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子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A.元素镥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B.左上角的数字为71,则原子序数为71。根据“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原子序数为71,故B正确;C.根据“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1,故C错误;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5,没有单位g,故D错误。故选B。12.【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原子内部的结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原子内部的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因此对α粒子排斥力的作用范围很小,那么大多数 α粒子几乎不受排斥力而沿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因此检测到α粒子数量最多的是④。故选D。13.【答案】A【知识点】金属制品及其制造技术【解析】【分析】 在金属加工成型技术中,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挤压是对放在容器(挤压筒)内的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从特定的模孔中流出,获得所需断面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拉拔是使金属坯料通过拉拔模的模孔而变形的加工方法;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属于金属成型技术的是冲压成型,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4.【答案】B【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解答】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虽然温度发生改变,但是样品的质量保持原来不变。故选B。15.【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提取信息,判断对土壤侵蚀最严重的位置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四个位置植被覆盖率相同,A处降水量最大,且地形坡度最大,则A处侵蚀最严重。故选A。16.【答案】(1)NaCl(2)B(3)BC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继而确定二者组成化合物的名称,并写出对应的化学式。(2)根据离子的形成原因确定锂离子的模型图;(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分析判断。【解答】(1)第11号元素为Na,第17号元素为Cl,二者组成化合物叫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2)锂原子核外共有3个电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则锂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且在同一轨道上,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3)A.第一周期开始元素为氢元素,不是金属元素,故A错误;B.第一周围核外电子层数为1,第二周期核外电子层数为2,故B正确;C.第一周期结尾为氦元素,第二周期结尾为氖元素,第三周围结尾为氩元素,都是稀有气体元素,故C正确;D.元素的排列顺序的依据是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故D正确。故选BCD。17.【答案】(1)C(2)A;D(3)小于【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根据“ 玉米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 ”分析;(2)只含有钾元素的为钾肥,只含有氮元素的为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为磷肥,同时含有两种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3)液体总是从浓度小的一侧流向浓度大的一侧。【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土壤C中含水量最大,会导致玉米烂根,则最不适合种子玉米的是C;(2) A.KCl中含有钾元素,为钾肥,故A符合题意;B.NaNO3中含有氮元素,为氮肥,故B不合题意;C.NaH2PO4中含有磷元素,为磷肥,故C不合题意;D.中含有钾元素,为钾肥,故D不合题意。故选AD。(3)若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其原因是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失水。18.【答案】(1)B(2)100(3)用热水或减少用水量或加盖子【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分析】(1)在探究水沸腾实验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由于酒精灯的高度不易调节,因此先摆放酒精灯,其它的器材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安装调整即可;(2)水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沸点;(3)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的温度高低,水的质量以及散热多少有关,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 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低固定铁圈B,再根据烧杯内液面的高度确定铁圈A的位置;(2)根据乙图可知,水沸腾时保持100℃不变,则水的沸点为100℃;(3) 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乐指出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为了节省时间, 我的建议为:用热水或减少用水量或加盖子。19.【答案】(1)相同或相等、一致(2)乙(3)勾勒(描)出等高线【知识点】等高线地形模型【解析】【分析】(1)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2)在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稠密,说明山坡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是,说明山坡越舒缓;(3)根据等高线的画法分析解答。【解答】(1)绘制等高线时,相邻之间高度相等,则步骤③中两块橡皮泥的高度满足:相同或相等、一致。(2)根据④图可知,甲侧等高线稠密,则比较陡峭,不利于攀登,则从乙地上山的路比较平缓;(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小乐先给已画好的半个土豆拍照,然后在照片上勾勒(描)出等高线,再将等高线转移到白纸上。20.【答案】(1)浸泡时间会影响绿豆种子萌发吗(2)避免偶然性、让实验更严谨(3)播种前将种子浸泡8-12小时(或具体时间)【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实验中的变量,进而确定探究的目的;(2)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选择尽量多的样本进行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3)根据表格数据确定萌发率最高对应的浸泡时间即可。【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自变量为浸泡时间,而因变量为萌发率,则本实验的探究问题为:浸泡时间会影响绿豆种子萌发吗。(2) 步骤①中每组用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让实验更严谨;(3)根据表格可知,当浸泡时间8-12小时时,萌发率接近100%,则我的建议为:播种前将种子浸泡8-12小时(或具体时间)。21.【答案】(1)刻度尺、秒表(2)收集3毫升氢气所需时间(3)碳酸钠溶液浓度相同时,图钉长度越长,电解水反应速度越快【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据此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2)根据题意可知,收集3mL氢气的时间越短,则电解水的反应越快;(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解水反应快慢与图钉长度的关系。【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中要测量图钉的长度和收集氢气的时间,则需要刻度尺和秒表;(2)该实验通过收集3毫升氢气所需时间来判断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因素。(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碳酸钠的浓度相同时,图钉长度越大,收集3mL氢气的时间越短,则电解水的反应速率越快,22.【答案】(1)20%(2)酒精完全蒸发所需时间比水少(3)【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除了被探究的因素改变,其它的因素都要相同;(2)相同条件下,液体的蒸发时间越短,则说明液体蒸发越快;(3)根据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分析解答。【解答】(1) 兴趣小组的同学将A、B两个容器放在同一通风的环境中, 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时,还需要控制空气湿度相同,即B组的湿度为20%;(2)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过程,绘制了水和酒精在蒸发时容器中剩余液体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他们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快,其证据是:酒精完全蒸发所需时间比水少;(3) 如果将B组的环境温度调节为40℃, 则环境温度升高,那酒精的蒸发加快,即所需时间减小,那么如下图所示:23.【答案】(1)子房内有多颗胚珠(2)白沙枇杷;无性生殖【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分析】(1)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2)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嫁接成活后幼苗显示接穗的性状。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解答】(1) 图甲中,一个枇杷果实中有多粒种子,其原因是:子房内有多颗胚珠;(2) 图乙中,若接穗为白沙枇杷,砧木为大红袍枇杷,则嫁接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是白沙枇杷,此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24.【答案】(1)5:8(2)284(3)解:【知识点】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3)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根据化学式C15H24O5可知, 双氢青蒿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15:24=5:8;(2)根据化学式C15H24O5可知, 双氢青蒿素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4+16×5=284。25.【答案】(1)CABE(2)自然晾干后不出现裂纹(3)实用一般,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用一般,不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点】陶瓷器及其制造流程【解析】【分析】(1)根据陶瓷器制作的一般过程和步骤的知识解答;(2)根据陶器出现裂纹的可能原因,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实验现象;(3)根据“实用性”的“优秀”和“不合格”对照,确定“合格”的标准。【解答】(1) 陶瓷器制作的一般过程如下: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则根据图片可知,制作陶器笔筒的顺序应该为:CABEDF。(2)如果假设②是正确的,那么说明干燥不均匀是造成裂纹出现的原因,则制作完成后用塑料袋罩住杯子,放在避风处晒干,延缓干燥速率,就能保证干燥均匀,因此现象为:自然晾干后不出现裂纹。(3)根据优秀的内容可知,标准有两个:①实用性;②能否满足特定需要或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合格的内容是两个标准都不行,那么合格的标准应该是只有一个行,那么内容为:实用一般,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用一般,不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26.【答案】(1)平衡螺母(2)50(3)解:水的质量为,当天平平衡时,待测液体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即,那么待测液体的密度:。(4)A【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的位置让天平实现平衡。(2)根据天平平衡时,左右两个托盘的质量相等解答;(3)首先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而液体质量等于水的质量,再根据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4)当液体的质量相同时,则它的体积相同,根据V=Sh可知,小桶的横截面积越小,则液面高度越多,可以标注的刻度越多,则测量越准确,据此分析。【解答】(1)称量前,燕尾夹可在木杆上移动调节平衡,它与托盘天平中的平衡螺母结构功能相同。(2)当天平平衡时,左边溢水杯内水的质量等于右侧小桶内水的体积,即溢水杯的容积等于右侧水的体积,也就是50cm3;(4)A.减小小桶的横截面积,可以增大液面的高度,从而增加更多的刻度,提高精确度,故A符合题意;B.增大小桶的高度,对液体高度没有影响,故B不合题意;CD.增大溢水杯的质量或增大溢水杯的体积时,对液体高度变化没有影响,故CD不合题意。故选A。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监测 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监测 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