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2025·广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随意焚烧塑料 B.倡导节约用电C.开发清洁能源 D.参与植树造林2.(2025·广西) 下列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C. D.3.(2025·广西) 下列对铁片的处理方式中,容易导致其生锈的是( )A.在表面喷漆 B.制成不锈钢 C.在表面涂油 D.泡在海水中4.(2025·广西) 把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 B.蔗糖 C.冰块 D.植物油5.(2025·广西)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仪器配制溶液,该仪器的名称是( )A.试管 B.烧杯 C.锥形瓶 D.胶头滴管6.(2025·广西) 防治空气污染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7.(2025·广西) 合理膳食,吃出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多吃新鲜蔬菜 B.多喝碳酸饮料C.多吃腌制食品 D.多吃油炸食品8.(2025·广西) MnO2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磁性材料。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49.(2025·广西) 下列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藏品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弦纹玻璃杯 B.翔鹭纹铜鼓 C.工字形木器 D.龙形玉饰件10.(2025·广西)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试剂B.读取液体体积C.添加酒精D.闻气味11.(2025·广西) 青蒿素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因研究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徐光宪 B.张青莲 C.屠呦呦 D.袁隆平12.(2025·广西) 下列灭火或防火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在消防通道上乱停放车辆B.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C.在森林和村庄间设置防火隔离带D.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13.(2025·广西) 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氢能 D.太阳能14.(2025·广西) 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行业。下图为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钯是非金属元素 B.钯的元素符号为PdC.钯原子的质子数为60.42 D.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2g15.(2025·广西)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从海水中获得淡水B.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16.(2025·广西) 下列物质直接由离子构成的是( )A.镁 B.氧气 C.石墨 D.氯化钠17.(2025·广西) 从香蕉皮到荧光碳量子点(纳米级碳颗粒)的制取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切碎香蕉皮 B.皮烘烤成炭C.炭研磨成粉 D.炭粉加水搅拌18.(2025·广西)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分离铁粉和铜粉 用磁铁吸附B 区分羊毛制品与合成纤维 灼烧,闻气味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等质量固体,加入等量水,比较温度变化D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铁A.A B.B C.C D.D19.(2025·广西) 侯氏制碱法中涉及的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中,NH4Cl的溶解度最大B.将40℃时的NaCl、NH4Cl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m(NH4Cl)>m(NaCl)C.t1℃时,取等质量的NaCl、NH4Cl固体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D.t2℃时,10gNaHCO3固体能完全溶于50g水中(2025·广西) 为测定某药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试剂 NaHCO3 NaCl NaHCO3质量分数 反应前后压强差① 药片(0.5g) 未知 无 待测 33.6kPa② NaHCO3、NaCl混合物 0.25g 0.25g 50.0% 22.3kPa③ ag bg 60.0% 28.8kPa④ 0.35g 0.15g 70.0% 34.2kPa已知:(1)药片中除NaHCO3外,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20.本实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密度为1.02g/cm3。A.图中V应不小于4.3B.a=0.60,b=0.40C.该药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65.0%D.由数据可知,压强差与NaHCO3的质量分数成正比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8分。)21.(2025·广西) 用化学用语填空(1)氢离子 ;(2)3个铝原子 ;(3)2个水分子 ;(4)氯元素 ;(5)金属钾 ;(6)氧化镁 。22.(2025·广西) 请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序号填空。①铝线②酒精③金刚石④氯化钾⑤浓硫酸⑥氮气(1)可用作钾肥的是 ;(2)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3)可用作消毒剂的是 ;(4)可用作导线的是 ;(5)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6)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23.(2025·广西)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善于利用自然资源为生产服务。(1)早在汉代,临邛人已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煮盐。CH4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煮盐时,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煮盐能获得盐,主要是利用了 结晶的分离方法。(2)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将CH4在室温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产品乙酸(CH3COOH),该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 (填“改变”或“不变”),图中的X是 。24.(2025·广西)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我国古建筑的墙体多采用土或青砖筑成,砖呈青灰色主要是因为含有FeO。有些墙体表面上会长出一层“白霜”,原因之一是墙内含有的KNO3等物质受潮溶解,通过扩散作用在表面析出。现代水泥建筑墙面若渗水受潮也会出现“白霜”,研究发现,该“白霜”中含有Ca(OH)2等物质,可用稀盐酸初步处理。(1)短文里以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2)“白霜”的出现说明微观粒子是 (填“不断运动”或“完全静止”)的。(3)Ca(OH)2俗称为 。“初步处理”时,稀盐酸与C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保持墙体所处环境 (填“干燥”或“潮湿”),可减少“白霜”的出现。25.(2025·广西)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废锌镍电池负极片(主要成分为ZnO、Zn、铜网等)中回收ZnO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酸溶”前,将负极片变成固体粉末的目的是 。(2)铜块能制成铜网是利用了铜的 (填“延展性”或“导热性”)。(3)将“酸洗”和“酸溶”后的溶液混合的目的是 。(4)“沉锌”时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ZnCl2=ZnCO3↓+2NaCl,该反应属于____(填字母序号)。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5)若过滤后未洗涤沉淀,沉淀表面会附着杂质,杂质的主要成分是 。(6)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的 (填“强”或“弱”),结合流程说明依据: 。26.(2025·广西)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家就可以体验化学的魅力。(1)制碱:将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灼烧成灰,加水,搅拌,静置, (填操作名称),得到碱溶液A.灼烧时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制酸碱指示剂:将紫薯切碎泡水,获得的紫色溶液可做酸碱指示剂。分别向食醋、碱溶液A、苏打溶液中加入该指示剂,溶液颜色依次为红色、绿色、绿色,据此推测,苏打溶液的pH (填“>”或“<”)7。(3)除锈:①将两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食醋的塑料杯中,均能观察到铁锈溶解。从微观角度解释两者均可以除铁锈的原因是 。②一段时间后,两个塑料杯中都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盛有洁厕灵的杯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6分。)27.(2025·广西)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1)该同学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2)实验室现有的双氧水浓度过大,使用前需要稀释。稀释双氧水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和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装置 (填字母序号),还可以用 法收集氧气。(4)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 ,说明氧气已集满。将红热的铁丝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色固体。28.(2025·广西) 同学们到某蔬菜大棚基地研学,对吊挂式CO2气肥袋(如图所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气肥袋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查阅资料:吊挂式CO2气肥袋中含有两包试剂,分别是盐和酸,将二者放入带气孔的吊袋中混合即可使用。I.试剂的选择(1)实验室提供了盐酸、硫酸、碳酸钙、碳酸氢铵等四种试剂。已知:2NH4HCO3+H2SO4=(NH4)2SO4+2CO2↑+2H2ONH4HCO3+HCl=NH4Cl+CO2↑+H2O同学们根据所提供的试剂,设计了如下的组合方案。方案序号 A B C D组合 盐酸+碳酸钙 硫酸+碳酸钙 盐酸+碳酸氢铵 D方案的试剂组合是 。同学们排除了B方案,因为该方案不利于CO2的制取。(2)【盐的选择】同学们选择A、C方案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a 将 、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放入装置内 产生气泡,气球变大b 将2.0g碳酸氢铵粉末、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放入装置内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气球变得更大①补全实验a的内容:②实验说明,使用碳酸氢铵效果更佳,理由是 。(3)有同学认为,对盐的选择还需考虑价格因素。同学们调查了这两种盐的价格。盐 碳酸钙 碳酸氢铵价格(元/kg) 1.0 1.3每生成88kgCO2,需要碳酸氢铵的费用为 元,其费用比碳酸钙的稍贵。综合(2)(3)考虑,选择碳酸氢铵更合适。(4)【酸的选择】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会危害植物的生长和人体的健康。因此,选择 更合适。(5)II.气肥袋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上图所示的气肥袋有缺陷,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气肥袋。改进后的气肥袋主要优点有 (写出一点即可)。(6)使用后,气肥袋中的废液应回收利用,列举出其中一种用途 。III.反思评价依据以上探究,制取物质需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成本高低以及产物利用等因素。四、计算题(6分。)29.(2025·广西) 碳化钛(TiC)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高电导率的特点,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一种制备碳化钛的反应原理为:TiO2+3CTiC+2CO↑。(1)TiC中Ti、C原子个数比为 ,Ti、C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用该方法制备90gTiC至少需要C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解析】【解答】A、随意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该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A符合题意;B、倡导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能源,该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C、开发清洁能源,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该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D、参与植树造林,增加绿植面积,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该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能源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开发清洁能源,可以节约化石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行分析解答。2.【答案】C【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解析】【解答】A、该图标为腐蚀品标志,故A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为节约用水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C、该图标为禁止烟火标志,故C符合题意;D、该图标为回收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常见化学图标进行分析解答。3.【答案】D【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解析】【解答】A、在表面喷漆,隔绝水和氧气,起防锈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制成不锈钢,不会生锈,故B不符合题意;C、在表面凃油,隔绝水和氧气,起防锈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泡在海水中,与水和空气接触会生锈,且海水中的盐会加速铁制品生锈,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铁制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锈蚀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4.【答案】B【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解答】A、泥沙放入水中,不能溶解,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A不符合题意;B、蔗糖放入水中,蔗糖溶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符合题意;C、冰块放入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液体,该液体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溶液是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溶解,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5.【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解析】【解答】该仪器的名称是烧杯,烧杯可以用作配制溶液的容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6.【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解析】【解答】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所以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21%,所以氧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与水蒸气结合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进一步氧化变成硫酸,引起酸雨,故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符合题意;D、水蒸气无毒无害,也是空气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以及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进行分析解答。7.【答案】A【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均衡营养与健康【解析】【解答】A、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身体健康,属于合理膳食,故A正确;B、碳酸饮料含糖分高,长期喝碳酸饮料易引起肥胖,造成胃酸过多等健康问题,不属于合理膳食,故B错误;C、腌制食品食盐含量过高,且含有致癌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增加癌症和高血压的风险,不属于合理膳食,故C错误;D、油炸食品油脂含量高,多吃油炸食品银引起高血压、肥胖等健康问题,不属于合理膳食,故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多吃利于健康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碳酸饮料糖分高,多喝易引起肥胖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腌制食品盐分高,且含有亚硝酸盐,多吃不利于身体健康进行分析解得;D、根据油炸食品油脂高,多吃易引起肥胖、高血压等进行分析解答。8.【答案】D【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解答】MnO2 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锰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x+(-2)×2=0,解得x=+4,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解答。9.【答案】B【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 弦纹玻璃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故A不符合题意;B、翔鹭纹铜鼓由铜做呈,铜属于金属材料制成,故B符合题意;C、工字形木器由天然材料制成,故C不符合题意;D、龙形玉饰件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木头和玉属于天然材料进行分析解答。10.【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解析】【解答】A、取用块状固体,应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置于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起,故A错误;B、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读数时,先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故B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防失火造成危险,故C错误;D、闻气体气味时,把试剂瓶放在前方,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块状固体药品取用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量筒量取液体时的正确读数方法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闻试剂气味的正确方法进行分析解答。11.【答案】C【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 徐光宪是我国稀土分离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与研究青蒿素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张青莲主持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与研究青蒿素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屠呦呦研究并提取青蒿素,解决抗疟药物疗效不稳定的问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C符合题意;D、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与研究青蒿素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我国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进行分析解答。12.【答案】A【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解析】【解答】A、在消防通道上乱停放车辆,发生火灾时,会阻碍消防车救援,增加火灾蔓延的危险,故A错误;B、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B正确;C、在森林和村庄间设置防火隔离带,可以隔离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D、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消防通道是生命的通道,不能随意占用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隔离或清楚可燃物的灭火原理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进行分析解答。13.【答案】A【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解析】【解答】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风能、氢能、太阳能等都属于新能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常见的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进行分析解答。14.【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元素名称带有”钅“旁的都属于金属元素,所以钯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的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所以钯的元素符号为Pd,故B正确;C、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6,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故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2,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的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15.【答案】A【知识点】水的组成;保护水资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将海水进行蒸馏或膜分离可以得到淡水,故A正确;B、水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淡水资源,非常紧缺,故B错误;C、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D、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水资源是有限的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间隔变大,分子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16.【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解析】【解答】A、镁直接由镁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C、石墨直接由碳原子构成,故C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进行分析解答。17.【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切碎香蕉片,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皮烘烤成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C、炭研磨成粉,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炭粉加水搅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解答。18.【答案】D【知识点】气体的净化(除杂、除水);物质的除杂、净化;物质的检验、鉴别【解析】【解答】A、分离铁粉和铜粉,用磁铁吸引,可以把铁粉吸出来,使铁粉和铜粉分离,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区分羊毛制品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特殊气味的合成纤维,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C、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取等质量固体,加入等量水溶解,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D、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氧气,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把被提纯物除去了,与除杂原则相悖,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磁铁能吸引铁粉,不能吸引铜粉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气味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除杂不能不原来的物质反应掉进行分析解答。19.【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解答】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B、没有指明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无法比较降温之后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故B错误;C、 t1℃ 时,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在该点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下,取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D、 t2℃时,NaHCO3的溶解度是10g,表示在该点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NaHCO3 ,则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5gNaHCO3 ,故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没有指明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无法比较降温之后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答案】20.A【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定性实验(控制变量、空白实验、对比实验)【解析】【分析】A、先假设药片全部是碳酸钠,再设盐酸溶质质量为x,正确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找准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是碳酸氢钠的质量,未知量是盐酸溶质质量,列比例式,求出盐酸溶质质量,再用溶质质量除以溶质质量分数得到稀盐酸溶液质量,最后用溶液质量除以密度得到稀盐酸的体积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NaHCO3、NaCl混合物总质量与药品总质量相等,NaHCO3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NaHCO3的质量的质量分数,NaCl质量=混合物总质量-NaHCO3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两组NaCHO3 质量分数之比与两组压强之比不成正比,无法求出药片中NaCHO3 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两组NaCHO3 质量分数之比与两组压强之比不成正比进行分析解答。20.【解答】A、假设0.5g药品全部是NaHCO3 ,与0.5gNaHCO3 完全反应需要盐酸溶质的质量为为x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84 36.5 0.5g x 稀盐酸溶液质量=0.217g÷5.0%=4.34g,盐酸体积=4.34g÷1.02g/cm3≈4.3cm3 ,所以图中V应不小于4.3,故A正确;B、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单一变量,第 ② - ④ NaHCO3、NaCl混合物总质量与药品总质量相等,均为0.5g, ③中NaHCO3 质量分数为60.0%,所以NaHCO3 的质量为: 0.5g×60.0%=0.30g,氯化钠的质量为:0.5g-0.30g=0.20g ,故a=0.30,b=0.20,故B错误;C、由表格数据可知,≠,即压强差与NaHCO3的质量分数不成正比,故无法计算该药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故C错误;D、由以上分析,压强差与NaHCO3的质量分数不成正比,故D错误。故答案为:A。21.【答案】(1)H+(2)3Al(3)2H2O(4)Cl(5)K(6)MgO【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解答】(1)一个氢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的书写是在元素符合右上角先写数字,在写"+",数字“1”省略不写,所以氢离子为: H+;(2)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所以3个铝原子为: 3Al ;(3)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所以2个水分子为:2H2O;(4)元素符号的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氯元素为:Cl;(5)金属钾直接由钾原子构成,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所以钾原子为:K ;(6)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镁元素显+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书写化学式,可得氧化镁为:MgO。故答案为:(1) H+;(2) 3Al ;(3) 2H2O ;(4) Cl ;(5)K;(6) MgO 。【分析】根据离子符号、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以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22.【答案】(1)④(2)③(3)②(4)①(5)⑥(6)⑤【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基础知识点归纳;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1)氯化钾含有钾元素,可用作钾肥;(2)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切割玻璃;(3)酒精可以使微生物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作消毒剂;(4)铝线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5)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6)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答案为:(1)④ ;(2) ③ ;(3) ② ;(4) ① ;(5) ⑥ ;(6) ⑤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23.【答案】(1)有机物;;蒸发(2)不变;CO【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解答】(1) CH4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CH4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生成水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采用蒸发结晶方法获得晶体;(2)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还差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X的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故答案为:(1)有机物; ;蒸发;(2)不变;CO。【分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方法获得晶体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催化剂的特点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解答。24.【答案】(1)FeO(2)不断运动(3)熟石灰/消石灰;Ca(OH)2+ 2HCl = CaCl2+2H2O(4)干燥【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名称与俗名;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1)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属于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所以短文里以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FeO ;(2)墙体表面上会长出一层“白霜”,原因之一是墙内含有的KNO3等物质受潮溶解,通过扩散作用在表面析出,所以”白霜“的出现说明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 Ca(OH)2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2HCl = CaCl2+2H2O ;(4)”白霜“的兴城市是因为墙内的物质受潮溶解,通过扩散作用在表面析出,要减少”白霜“的出现,应保持墙体所处环境是干燥的。故答案为:(1)FeO;(2)不断运动;(3)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 2HCl = CaCl2+2H2O ;(4)干燥。【分析】(1)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白霜“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白霜“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25.【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2)延展性(3)提高锌元素的利用率(4)D(5)NaCl(6)弱;“酸洗”时铜网表面的粉末(含Zn等)中锌能反应而铜不反应(或流程中锌能溶解在酸中,铜不能等合理依据)【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将负极片变成固体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2)铜块能制成铜网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3)将“酸洗”和“酸溶”后的溶液混合的目的是将固体粉末中的氧化锌、锌和铜网表木附着的氧化锌和锌一起反应,提高新元素的利用率;(4)“沉锌”时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ZnCl2=ZnCO3↓+2NaCl ,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且有沉淀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过滤后碳酸锌表面会附着有氯化钠溶液, 过滤后未洗涤沉淀,沉淀表面会附着杂质,杂质的主要成分是是NaCl;(6)从流程图可知,酸洗或酸溶之后,铜网没有被反应,而锌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说明铜排在氢的后面,新排在氢的前面,所以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的弱。故答案为:(1)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2)延展性;(3) 提高锌元素的利用率 ;(4)D;(5)NaCl ;(6)弱;“酸洗”时铜网表面的粉末(含Zn等)中锌能反应而铜不反应(或流程中锌能溶解在酸中,铜不能等合理依据)。【分析】(1)根据原料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金属能拉成丝或做成薄片,都是因为其具有延展性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铜网附着有锌粉和氧化锌,固体粉末中有锌粉和氧化锌,酸洗可以 提高锌元素的利用率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碳酸锌从氯化钠溶液中过滤出来,表面会附着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26.【答案】(1)过滤;(2)>(3)盐酸、食醋中都含有H+,能与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反应;Fe+2HCl=FeCl2+H2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解析】【解答】(1)将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灼烧成灰,加水,搅拌,静置,过滤,将固体杂质和液体分离得到碱溶液A,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食醋显酸性,能使利用紫薯制成的指示剂变红,碱溶液显碱性,能使该指示剂显绿色,苏打溶液也能使该指示剂变绿色,说明苏打溶液也显碱性,其pH>7;(3) ① 盐酸、食醋都可以用作除铁锈,是因为盐酸、食醋都含有氢离子,都能与铁锈发生反应;②铁锈被反应完之后,铁会继续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故答案为:(1)过滤; ; (2)>(3) ① 盐酸、食醋中都含有H+,能与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反应 ;② Fe+2HCl=FeCl2+H2 ↑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碱溶液呈碱性,能使该指示剂变绿色,苏打溶液也能使该指示剂变绿色进行分析解答;(3) ① 根据酸的通性进行分析解答;② 根据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27.【答案】(1);A(2)玻璃棒(3)D;排水(4)复燃;黑【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进行,发生装置选择A;(2)稀释双氧水需要用量筒量和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和浓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均匀要用到玻璃棒进行搅拌,故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装置D,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还可以用排水法收集;(3)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将红热的铁丝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 ;A;(2)玻璃棒;(3)D;排水;(4)复燃;黑。【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浓溶液稀释的方法和所需的玻璃仪器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需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证明已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进行分析解答。28.【答案】(1)硫酸;碳酸氢铵(2)2.0g碳酸钙粉末;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更快、量更多(合理即可)(3)205.4(4)硫酸(5)可控制反应速率(或能使反应更平稳等合理优点)(6)作化肥(合理即可)【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定性实验(控制变量、空白实验、对比实验)【解析】【解答】(1)由题目信息可知, 盐酸、硫酸、碳酸钙、碳酸氢铵四种试剂按照盐+酸的组合,分别有组合A:盐酸+碳酸钙、B:硫酸+碳酸钙,C:盐酸+碳酸氢铵三种组合,则D方案的试纸组合只能是:硫酸+碳酸氢铵。同学们排出了B方案,是因为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2 ) ① 根据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单一变量,A、C两组方案对比,其变量是盐的种类不同,其余条件都一样,实验b取2.0g碳酸氢铵粉末、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放入装置内 ,则实验a也应该取2.0g碳酸钙粉末、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放入装置内;②通过实验现象对比,在相同条件下,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气球变大,而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气球变得更大,说明后者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速率更快、质量更多;(3)设生成88kgCO2需要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NH4HCO3 +HCl =NH4Cl +H2O +CO2 ↑79 44 x 88kg 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每生成88kgCO2 ,需要碳酸氢铵的费用为:158kg×1.3元/kg=205.4元;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会危害植物的生长和人体的健康,硫酸没有挥发性,所以选择硫酸更合适;(5)改进后的气肥袋有流量调节器,可以控制酸液滴加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6) 使用后,气肥袋中的废液主要成分是NH4Cl,含有氮元素,可以作为氮肥。故答案为:(1)硫酸+碳酸氢铵;(2)2.0g碳酸钙粉末; 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更快、量更多(合理即可) ;(3)205.4元;(4)硫酸;(5) 控制反应速率(或能使反应更平稳等合理优点) ;(6)做氮肥(合理即可)。【分析】(1)根据酸+盐,两两组合法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单一变量以及对比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3)先设未知数,再正确写出碳酸氢铵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准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氢铵的质量,列比例式,求出碳酸氢铵的质量,再根据表格数据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盐酸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改进后的气肥袋有流量调节器,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氯化铵可以做氮肥进行分析解答。29.【答案】(1)1:1;4:1(2)解:设至少需要C的质量为x。x=54g答:至少需要C的质量约为54g。【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TiC中Ti、C原子个数比为1:1,Ti、C的质量比=48:12=4:1;故答案为:1:1 ;4:1 ;【分析】(1)根据化学式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比表示各原子的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先设碳的质量为未知数,根据题中所给的化学方程式,找准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是TiC的质量,未知量是C的质量,列比例式,求出C的质量,最后简明写出答案。1 / 1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2025·广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随意焚烧塑料 B.倡导节约用电C.开发清洁能源 D.参与植树造林【答案】A【知识点】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解析】【解答】A、随意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该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A符合题意;B、倡导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能源,该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C、开发清洁能源,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该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D、参与植树造林,增加绿植面积,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该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能源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开发清洁能源,可以节约化石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行分析解答。2.(2025·广西) 下列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解析】【解答】A、该图标为腐蚀品标志,故A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为节约用水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C、该图标为禁止烟火标志,故C符合题意;D、该图标为回收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常见化学图标进行分析解答。3.(2025·广西) 下列对铁片的处理方式中,容易导致其生锈的是( )A.在表面喷漆 B.制成不锈钢 C.在表面涂油 D.泡在海水中【答案】D【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解析】【解答】A、在表面喷漆,隔绝水和氧气,起防锈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制成不锈钢,不会生锈,故B不符合题意;C、在表面凃油,隔绝水和氧气,起防锈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泡在海水中,与水和空气接触会生锈,且海水中的盐会加速铁制品生锈,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铁制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锈蚀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4.(2025·广西) 把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 B.蔗糖 C.冰块 D.植物油【答案】B【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解答】A、泥沙放入水中,不能溶解,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A不符合题意;B、蔗糖放入水中,蔗糖溶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符合题意;C、冰块放入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液体,该液体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溶液是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溶解,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5.(2025·广西)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仪器配制溶液,该仪器的名称是( )A.试管 B.烧杯 C.锥形瓶 D.胶头滴管【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解析】【解答】该仪器的名称是烧杯,烧杯可以用作配制溶液的容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6.(2025·广西) 防治空气污染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解析】【解答】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所以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21%,所以氧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与水蒸气结合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进一步氧化变成硫酸,引起酸雨,故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符合题意;D、水蒸气无毒无害,也是空气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以及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进行分析解答。7.(2025·广西) 合理膳食,吃出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多吃新鲜蔬菜 B.多喝碳酸饮料C.多吃腌制食品 D.多吃油炸食品【答案】A【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均衡营养与健康【解析】【解答】A、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身体健康,属于合理膳食,故A正确;B、碳酸饮料含糖分高,长期喝碳酸饮料易引起肥胖,造成胃酸过多等健康问题,不属于合理膳食,故B错误;C、腌制食品食盐含量过高,且含有致癌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增加癌症和高血压的风险,不属于合理膳食,故C错误;D、油炸食品油脂含量高,多吃油炸食品银引起高血压、肥胖等健康问题,不属于合理膳食,故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多吃利于健康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碳酸饮料糖分高,多喝易引起肥胖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腌制食品盐分高,且含有亚硝酸盐,多吃不利于身体健康进行分析解得;D、根据油炸食品油脂高,多吃易引起肥胖、高血压等进行分析解答。8.(2025·广西) MnO2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磁性材料。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4【答案】D【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解答】MnO2 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锰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x+(-2)×2=0,解得x=+4,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解答。9.(2025·广西) 下列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藏品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弦纹玻璃杯 B.翔鹭纹铜鼓 C.工字形木器 D.龙形玉饰件【答案】B【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 弦纹玻璃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故A不符合题意;B、翔鹭纹铜鼓由铜做呈,铜属于金属材料制成,故B符合题意;C、工字形木器由天然材料制成,故C不符合题意;D、龙形玉饰件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木头和玉属于天然材料进行分析解答。10.(2025·广西)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试剂B.读取液体体积C.添加酒精D.闻气味【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解析】【解答】A、取用块状固体,应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置于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起,故A错误;B、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读数时,先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故B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防失火造成危险,故C错误;D、闻气体气味时,把试剂瓶放在前方,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块状固体药品取用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量筒量取液体时的正确读数方法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闻试剂气味的正确方法进行分析解答。11.(2025·广西) 青蒿素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因研究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徐光宪 B.张青莲 C.屠呦呦 D.袁隆平【答案】C【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 徐光宪是我国稀土分离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与研究青蒿素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张青莲主持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与研究青蒿素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屠呦呦研究并提取青蒿素,解决抗疟药物疗效不稳定的问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C符合题意;D、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与研究青蒿素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我国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进行分析解答。12.(2025·广西) 下列灭火或防火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在消防通道上乱停放车辆B.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C.在森林和村庄间设置防火隔离带D.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答案】A【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解析】【解答】A、在消防通道上乱停放车辆,发生火灾时,会阻碍消防车救援,增加火灾蔓延的危险,故A错误;B、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B正确;C、在森林和村庄间设置防火隔离带,可以隔离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D、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消防通道是生命的通道,不能随意占用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隔离或清楚可燃物的灭火原理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进行分析解答。13.(2025·广西) 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氢能 D.太阳能【答案】A【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解析】【解答】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风能、氢能、太阳能等都属于新能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常见的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进行分析解答。14.(2025·广西) 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行业。下图为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钯是非金属元素 B.钯的元素符号为PdC.钯原子的质子数为60.42 D.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2g【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元素名称带有”钅“旁的都属于金属元素,所以钯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的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所以钯的元素符号为Pd,故B正确;C、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6,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故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2,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的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15.(2025·广西)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从海水中获得淡水B.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答案】A【知识点】水的组成;保护水资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将海水进行蒸馏或膜分离可以得到淡水,故A正确;B、水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淡水资源,非常紧缺,故B错误;C、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D、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水资源是有限的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间隔变大,分子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16.(2025·广西) 下列物质直接由离子构成的是( )A.镁 B.氧气 C.石墨 D.氯化钠【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解析】【解答】A、镁直接由镁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C、石墨直接由碳原子构成,故C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进行分析解答。17.(2025·广西) 从香蕉皮到荧光碳量子点(纳米级碳颗粒)的制取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切碎香蕉皮 B.皮烘烤成炭C.炭研磨成粉 D.炭粉加水搅拌【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切碎香蕉片,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皮烘烤成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C、炭研磨成粉,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炭粉加水搅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解答。18.(2025·广西)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分离铁粉和铜粉 用磁铁吸附B 区分羊毛制品与合成纤维 灼烧,闻气味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等质量固体,加入等量水,比较温度变化D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铁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气体的净化(除杂、除水);物质的除杂、净化;物质的检验、鉴别【解析】【解答】A、分离铁粉和铜粉,用磁铁吸引,可以把铁粉吸出来,使铁粉和铜粉分离,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区分羊毛制品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特殊气味的合成纤维,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C、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取等质量固体,加入等量水溶解,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D、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氧气,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把被提纯物除去了,与除杂原则相悖,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磁铁能吸引铁粉,不能吸引铜粉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气味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除杂不能不原来的物质反应掉进行分析解答。19.(2025·广西) 侯氏制碱法中涉及的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中,NH4Cl的溶解度最大B.将40℃时的NaCl、NH4Cl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m(NH4Cl)>m(NaCl)C.t1℃时,取等质量的NaCl、NH4Cl固体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D.t2℃时,10gNaHCO3固体能完全溶于50g水中【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解答】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B、没有指明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无法比较降温之后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故B错误;C、 t1℃ 时,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在该点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下,取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D、 t2℃时,NaHCO3的溶解度是10g,表示在该点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NaHCO3 ,则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5gNaHCO3 ,故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没有指明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无法比较降温之后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2025·广西) 为测定某药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试剂 NaHCO3 NaCl NaHCO3质量分数 反应前后压强差① 药片(0.5g) 未知 无 待测 33.6kPa② NaHCO3、NaCl混合物 0.25g 0.25g 50.0% 22.3kPa③ ag bg 60.0% 28.8kPa④ 0.35g 0.15g 70.0% 34.2kPa已知:(1)药片中除NaHCO3外,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20.本实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密度为1.02g/cm3。A.图中V应不小于4.3B.a=0.60,b=0.40C.该药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65.0%D.由数据可知,压强差与NaHCO3的质量分数成正比【答案】20.A【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定性实验(控制变量、空白实验、对比实验)【解析】【分析】A、先假设药片全部是碳酸钠,再设盐酸溶质质量为x,正确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找准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是碳酸氢钠的质量,未知量是盐酸溶质质量,列比例式,求出盐酸溶质质量,再用溶质质量除以溶质质量分数得到稀盐酸溶液质量,最后用溶液质量除以密度得到稀盐酸的体积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NaHCO3、NaCl混合物总质量与药品总质量相等,NaHCO3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NaHCO3的质量的质量分数,NaCl质量=混合物总质量-NaHCO3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两组NaCHO3 质量分数之比与两组压强之比不成正比,无法求出药片中NaCHO3 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两组NaCHO3 质量分数之比与两组压强之比不成正比进行分析解答。20.【解答】A、假设0.5g药品全部是NaHCO3 ,与0.5gNaHCO3 完全反应需要盐酸溶质的质量为为x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84 36.5 0.5g x 稀盐酸溶液质量=0.217g÷5.0%=4.34g,盐酸体积=4.34g÷1.02g/cm3≈4.3cm3 ,所以图中V应不小于4.3,故A正确;B、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单一变量,第 ② - ④ NaHCO3、NaCl混合物总质量与药品总质量相等,均为0.5g, ③中NaHCO3 质量分数为60.0%,所以NaHCO3 的质量为: 0.5g×60.0%=0.30g,氯化钠的质量为:0.5g-0.30g=0.20g ,故a=0.30,b=0.20,故B错误;C、由表格数据可知,≠,即压强差与NaHCO3的质量分数不成正比,故无法计算该药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故C错误;D、由以上分析,压强差与NaHCO3的质量分数不成正比,故D错误。故答案为:A。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38分。)21.(2025·广西) 用化学用语填空(1)氢离子 ;(2)3个铝原子 ;(3)2个水分子 ;(4)氯元素 ;(5)金属钾 ;(6)氧化镁 。【答案】(1)H+(2)3Al(3)2H2O(4)Cl(5)K(6)MgO【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解答】(1)一个氢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的书写是在元素符合右上角先写数字,在写"+",数字“1”省略不写,所以氢离子为: H+;(2)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所以3个铝原子为: 3Al ;(3)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所以2个水分子为:2H2O;(4)元素符号的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氯元素为:Cl;(5)金属钾直接由钾原子构成,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所以钾原子为:K ;(6)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镁元素显+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书写化学式,可得氧化镁为:MgO。故答案为:(1) H+;(2) 3Al ;(3) 2H2O ;(4) Cl ;(5)K;(6) MgO 。【分析】根据离子符号、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以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22.(2025·广西) 请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序号填空。①铝线②酒精③金刚石④氯化钾⑤浓硫酸⑥氮气(1)可用作钾肥的是 ;(2)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3)可用作消毒剂的是 ;(4)可用作导线的是 ;(5)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6)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答案】(1)④(2)③(3)②(4)①(5)⑥(6)⑤【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基础知识点归纳;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1)氯化钾含有钾元素,可用作钾肥;(2)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切割玻璃;(3)酒精可以使微生物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作消毒剂;(4)铝线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5)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6)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答案为:(1)④ ;(2) ③ ;(3) ② ;(4) ① ;(5) ⑥ ;(6) ⑤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23.(2025·广西)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善于利用自然资源为生产服务。(1)早在汉代,临邛人已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煮盐。CH4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煮盐时,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煮盐能获得盐,主要是利用了 结晶的分离方法。(2)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将CH4在室温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产品乙酸(CH3COOH),该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 (填“改变”或“不变”),图中的X是 。【答案】(1)有机物;;蒸发(2)不变;CO【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解答】(1) CH4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CH4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生成水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采用蒸发结晶方法获得晶体;(2)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还差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X的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故答案为:(1)有机物; ;蒸发;(2)不变;CO。【分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方法获得晶体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催化剂的特点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解答。24.(2025·广西)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我国古建筑的墙体多采用土或青砖筑成,砖呈青灰色主要是因为含有FeO。有些墙体表面上会长出一层“白霜”,原因之一是墙内含有的KNO3等物质受潮溶解,通过扩散作用在表面析出。现代水泥建筑墙面若渗水受潮也会出现“白霜”,研究发现,该“白霜”中含有Ca(OH)2等物质,可用稀盐酸初步处理。(1)短文里以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2)“白霜”的出现说明微观粒子是 (填“不断运动”或“完全静止”)的。(3)Ca(OH)2俗称为 。“初步处理”时,稀盐酸与C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保持墙体所处环境 (填“干燥”或“潮湿”),可减少“白霜”的出现。【答案】(1)FeO(2)不断运动(3)熟石灰/消石灰;Ca(OH)2+ 2HCl = CaCl2+2H2O(4)干燥【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名称与俗名;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1)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属于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所以短文里以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FeO ;(2)墙体表面上会长出一层“白霜”,原因之一是墙内含有的KNO3等物质受潮溶解,通过扩散作用在表面析出,所以”白霜“的出现说明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 Ca(OH)2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2HCl = CaCl2+2H2O ;(4)”白霜“的兴城市是因为墙内的物质受潮溶解,通过扩散作用在表面析出,要减少”白霜“的出现,应保持墙体所处环境是干燥的。故答案为:(1)FeO;(2)不断运动;(3)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 2HCl = CaCl2+2H2O ;(4)干燥。【分析】(1)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白霜“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白霜“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25.(2025·广西)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废锌镍电池负极片(主要成分为ZnO、Zn、铜网等)中回收ZnO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酸溶”前,将负极片变成固体粉末的目的是 。(2)铜块能制成铜网是利用了铜的 (填“延展性”或“导热性”)。(3)将“酸洗”和“酸溶”后的溶液混合的目的是 。(4)“沉锌”时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ZnCl2=ZnCO3↓+2NaCl,该反应属于____(填字母序号)。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5)若过滤后未洗涤沉淀,沉淀表面会附着杂质,杂质的主要成分是 。(6)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的 (填“强”或“弱”),结合流程说明依据: 。【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2)延展性(3)提高锌元素的利用率(4)D(5)NaCl(6)弱;“酸洗”时铜网表面的粉末(含Zn等)中锌能反应而铜不反应(或流程中锌能溶解在酸中,铜不能等合理依据)【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将负极片变成固体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2)铜块能制成铜网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3)将“酸洗”和“酸溶”后的溶液混合的目的是将固体粉末中的氧化锌、锌和铜网表木附着的氧化锌和锌一起反应,提高新元素的利用率;(4)“沉锌”时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ZnCl2=ZnCO3↓+2NaCl ,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且有沉淀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过滤后碳酸锌表面会附着有氯化钠溶液, 过滤后未洗涤沉淀,沉淀表面会附着杂质,杂质的主要成分是是NaCl;(6)从流程图可知,酸洗或酸溶之后,铜网没有被反应,而锌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说明铜排在氢的后面,新排在氢的前面,所以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的弱。故答案为:(1)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2)延展性;(3) 提高锌元素的利用率 ;(4)D;(5)NaCl ;(6)弱;“酸洗”时铜网表面的粉末(含Zn等)中锌能反应而铜不反应(或流程中锌能溶解在酸中,铜不能等合理依据)。【分析】(1)根据原料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金属能拉成丝或做成薄片,都是因为其具有延展性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铜网附着有锌粉和氧化锌,固体粉末中有锌粉和氧化锌,酸洗可以 提高锌元素的利用率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碳酸锌从氯化钠溶液中过滤出来,表面会附着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26.(2025·广西)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家就可以体验化学的魅力。(1)制碱:将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灼烧成灰,加水,搅拌,静置, (填操作名称),得到碱溶液A.灼烧时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制酸碱指示剂:将紫薯切碎泡水,获得的紫色溶液可做酸碱指示剂。分别向食醋、碱溶液A、苏打溶液中加入该指示剂,溶液颜色依次为红色、绿色、绿色,据此推测,苏打溶液的pH (填“>”或“<”)7。(3)除锈:①将两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食醋的塑料杯中,均能观察到铁锈溶解。从微观角度解释两者均可以除铁锈的原因是 。②一段时间后,两个塑料杯中都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盛有洁厕灵的杯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答案】(1)过滤;(2)>(3)盐酸、食醋中都含有H+,能与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反应;Fe+2HCl=FeCl2+H2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解析】【解答】(1)将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灼烧成灰,加水,搅拌,静置,过滤,将固体杂质和液体分离得到碱溶液A,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食醋显酸性,能使利用紫薯制成的指示剂变红,碱溶液显碱性,能使该指示剂显绿色,苏打溶液也能使该指示剂变绿色,说明苏打溶液也显碱性,其pH>7;(3) ① 盐酸、食醋都可以用作除铁锈,是因为盐酸、食醋都含有氢离子,都能与铁锈发生反应;②铁锈被反应完之后,铁会继续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故答案为:(1)过滤; ; (2)>(3) ① 盐酸、食醋中都含有H+,能与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反应 ;② Fe+2HCl=FeCl2+H2 ↑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碱溶液呈碱性,能使该指示剂变绿色,苏打溶液也能使该指示剂变绿色进行分析解答;(3) ① 根据酸的通性进行分析解答;② 根据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6分。)27.(2025·广西)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1)该同学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2)实验室现有的双氧水浓度过大,使用前需要稀释。稀释双氧水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和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装置 (填字母序号),还可以用 法收集氧气。(4)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 ,说明氧气已集满。将红热的铁丝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色固体。【答案】(1);A(2)玻璃棒(3)D;排水(4)复燃;黑【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进行,发生装置选择A;(2)稀释双氧水需要用量筒量和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和浓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均匀要用到玻璃棒进行搅拌,故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装置D,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还可以用排水法收集;(3)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将红热的铁丝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 ;A;(2)玻璃棒;(3)D;排水;(4)复燃;黑。【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浓溶液稀释的方法和所需的玻璃仪器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需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证明已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进行分析解答。28.(2025·广西) 同学们到某蔬菜大棚基地研学,对吊挂式CO2气肥袋(如图所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气肥袋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查阅资料:吊挂式CO2气肥袋中含有两包试剂,分别是盐和酸,将二者放入带气孔的吊袋中混合即可使用。I.试剂的选择(1)实验室提供了盐酸、硫酸、碳酸钙、碳酸氢铵等四种试剂。已知:2NH4HCO3+H2SO4=(NH4)2SO4+2CO2↑+2H2ONH4HCO3+HCl=NH4Cl+CO2↑+H2O同学们根据所提供的试剂,设计了如下的组合方案。方案序号 A B C D组合 盐酸+碳酸钙 硫酸+碳酸钙 盐酸+碳酸氢铵 D方案的试剂组合是 。同学们排除了B方案,因为该方案不利于CO2的制取。(2)【盐的选择】同学们选择A、C方案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a 将 、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放入装置内 产生气泡,气球变大b 将2.0g碳酸氢铵粉末、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放入装置内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气球变得更大①补全实验a的内容:②实验说明,使用碳酸氢铵效果更佳,理由是 。(3)有同学认为,对盐的选择还需考虑价格因素。同学们调查了这两种盐的价格。盐 碳酸钙 碳酸氢铵价格(元/kg) 1.0 1.3每生成88kgCO2,需要碳酸氢铵的费用为 元,其费用比碳酸钙的稍贵。综合(2)(3)考虑,选择碳酸氢铵更合适。(4)【酸的选择】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会危害植物的生长和人体的健康。因此,选择 更合适。(5)II.气肥袋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上图所示的气肥袋有缺陷,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气肥袋。改进后的气肥袋主要优点有 (写出一点即可)。(6)使用后,气肥袋中的废液应回收利用,列举出其中一种用途 。III.反思评价依据以上探究,制取物质需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成本高低以及产物利用等因素。【答案】(1)硫酸;碳酸氢铵(2)2.0g碳酸钙粉末;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更快、量更多(合理即可)(3)205.4(4)硫酸(5)可控制反应速率(或能使反应更平稳等合理优点)(6)作化肥(合理即可)【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定性实验(控制变量、空白实验、对比实验)【解析】【解答】(1)由题目信息可知, 盐酸、硫酸、碳酸钙、碳酸氢铵四种试剂按照盐+酸的组合,分别有组合A:盐酸+碳酸钙、B:硫酸+碳酸钙,C:盐酸+碳酸氢铵三种组合,则D方案的试纸组合只能是:硫酸+碳酸氢铵。同学们排出了B方案,是因为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2 ) ① 根据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单一变量,A、C两组方案对比,其变量是盐的种类不同,其余条件都一样,实验b取2.0g碳酸氢铵粉末、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放入装置内 ,则实验a也应该取2.0g碳酸钙粉末、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放入装置内;②通过实验现象对比,在相同条件下,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气球变大,而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气球变得更大,说明后者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速率更快、质量更多;(3)设生成88kgCO2需要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NH4HCO3 +HCl =NH4Cl +H2O +CO2 ↑79 44 x 88kg 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每生成88kgCO2 ,需要碳酸氢铵的费用为:158kg×1.3元/kg=205.4元;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会危害植物的生长和人体的健康,硫酸没有挥发性,所以选择硫酸更合适;(5)改进后的气肥袋有流量调节器,可以控制酸液滴加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6) 使用后,气肥袋中的废液主要成分是NH4Cl,含有氮元素,可以作为氮肥。故答案为:(1)硫酸+碳酸氢铵;(2)2.0g碳酸钙粉末; 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更快、量更多(合理即可) ;(3)205.4元;(4)硫酸;(5) 控制反应速率(或能使反应更平稳等合理优点) ;(6)做氮肥(合理即可)。【分析】(1)根据酸+盐,两两组合法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单一变量以及对比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3)先设未知数,再正确写出碳酸氢铵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准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氢铵的质量,列比例式,求出碳酸氢铵的质量,再根据表格数据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盐酸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改进后的气肥袋有流量调节器,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氯化铵可以做氮肥进行分析解答。四、计算题(6分。)29.(2025·广西) 碳化钛(TiC)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高电导率的特点,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一种制备碳化钛的反应原理为:TiO2+3CTiC+2CO↑。(1)TiC中Ti、C原子个数比为 ,Ti、C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用该方法制备90gTiC至少需要C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1:1;4:1(2)解:设至少需要C的质量为x。x=54g答:至少需要C的质量约为54g。【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TiC中Ti、C原子个数比为1:1,Ti、C的质量比=48:12=4:1;故答案为:1:1 ;4:1 ;【分析】(1)根据化学式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比表示各原子的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先设碳的质量为未知数,根据题中所给的化学方程式,找准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是TiC的质量,未知量是C的质量,列比例式,求出C的质量,最后简明写出答案。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学生版).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