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法治学业水平检测卷1.(2025七下·温州期末)青春期的我们常爱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赞赏。这是正常的青春期心理现象。2.(2025七下·温州期末)小州因身高矮被嘲笑“你能打篮球吗”,但他并不气馁,利用传球准的优势助力球队夺冠。这说明自信的人能充分肯定自身能力,扬长避短。3.(2025七下·温州期末)都江堰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它顺地势和水势,保证防洪、灌溉等效益,历经两千年仍发挥作用。都江堰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4.(2025七下·温州期末)中学生小江为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了专利,这说明他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隐私权。(2025七下·温州期末)青春时光无比珍贵,小希在日记里记录了她的青春故事。回答问题。5.面对小希的忧虑,你的建议是( )A.注重塑造外在形象 B.积极面对心理矛盾C.把握异性交往尺度 D.正确对待生理变化6.小希感到欣喜是因为她( )A.直面挫折,创造价值 B.承担责任,收获肯定C.转变认知,调节情绪 D.帮助他人,赢得荣誉7.(2025七下·温州期末)某班开展主题演讲比赛,以下是各组准备的资料。据此推断,班级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第一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二组:行己有耻,使于四方。——《论语》第三组: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A.自尊的青春有光彩 B.自信的青春有底气C.自强的青春有未来 D.律己的青春有自由8.(2025七下·温州期末)“浙江新时代好少年”郑子墨左小臂缺失,却苦练跆拳道,最终在全国残运会上斩获铜牌。她感慨:“跆拳道让我明白失败不气馁,要百折不屈、相信自己。”从郑子墨身上,我们看到了( )①尊重他人的道德修养②乐观坚定的思想信念③奉献社会的情感体验④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5七下·温州期末)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吉祥物“吉贝”,其名源于苏轼诗词,讲述了黎族青年赠苏轼吉贝布(黎锦)御寒的故事。“吉贝”身着宇航服,戴着AI智能眼镜,科技感十足(如图)。“吉贝”的设计体现了(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②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文化自信③手足相亲,团结友爱的民族情谊 ④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2025七下·温州期末)榕树是温州市树,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薛季宣在《大榕赋》中赋予榕树“德尚谦,义贵坚”的人格特质。近千年来榕树还被温州人赋予包容、繁荣等意蕴。这表明温州榕树文化( )①源远流长,历久弥新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③开拓创新,务实进取④绚丽多彩,多元一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5七下·温州期末)放学途中,中学生小林发现一名男子正在撬路边共享电动车的电池仓,疑似盗窃。此时,小林正确的做法是( )A.立刻上前阻拦嫌犯 B.佯装无视马上离开C.记下特征隐蔽报警 D.拍摄视频扩散舆论12.(2025七下·温州期末)2024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法律数量为23件,涵盖了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和社会法,与2023年同比增长64.3%。据此可知,我国( )①惩治犯罪有法可依 ②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③加快推进立法工作 ④刑罚类型不断增加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2025七下·温州期末)某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新时代中华文脉寻踪”展览活动。以下是某班同学的展板内容,邀你参与学习。(1)厚植民生福祉 在《习近平用典》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这一思想引领下,各省近年来的民生实事项目涵盖了教育、卫生、养老、助残、交通、文化、安全等多个领域,大大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一核心思想理念?(2)舞跃丹青雅韵 2025年春晚舞蹈《喜上枝头》被网友大赞为“桢桢如画、审美封神”。该节目从南宋画家林椿的《十全报喜图》获取灵感,将宋代画作的美学哲学完美地转译为舞蹈中的构图逻辑,让舞蹈“装裱入画”。当舞台变成一方宋画尺牍,报春“喜鹊”从古卷中跃然而出;舞毕时,“喜鹊落窗”登门报喜,将“和和美美、幸福吉祥”的祝愿送进千家万户。请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诠释《喜上枝头》节目的创意。(3)培铸时代德辉 “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评选活动已举办18年,涌现出众多令人动容的典范人物:有以志愿服务温暖他人的“无名英雄”;有危急时刻跳江救人的外卖小哥;有攻克生物3D打印原创技术,让65万余名患者受益的大学教授;还有坚守国门、无私奉献的忠诚卫士……“最美浙江人”践行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学习榜样的力量,请你列举一项力所能及的美德行动。14.(2025七下·温州期末)七(1)班在完成《生活在法治社会》这一单元学习后,开展主题为“与法同行 少年探案”的项目化学习活动,邀你参与。驱动性任务:探析民法案例,撰写守法倡议寻 案 知 法 某日,重庆市李女士步行至某楼幢2单元门口附近,被空中坠落的水泥块砸中头部,经诊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此次事故造成医药费、误工费合计16万余元。经调查发现,该单元有15户,其中11户无法证明事发时无人居住;物业没有在小区宣传栏和住宅楼道粘贴“禁止高空抛物”的相关标语。李女士家人将这11户和物业告上法庭,要求他们赔偿损失。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杨某某等 11 户和物业补偿李女士损失。(1)案例中李女士的哪一权利受到侵害?析 案 明 理 面对疑惑,班级同学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结合法律条文,运用所学知识简述你对法院判决结果的理解。鉴 案 躬 行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完善倡议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异性朋友及异性情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和赞赏。这是正常的青春期心理现象。了解并接纳这一心理现象,有助于我们学会与异性交往。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异性情感的认识,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应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既要热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我们要学会恰当地与异性交往,让这份友谊成为美好青春的见证。2.【答案】正确【知识点】自信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信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被外界的负面评价所影响。小州虽然身高不占优势,但他通过精准的传球帮助球队夺冠,这正是扬长避短、充分肯定自身能力的表现,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的认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3.【答案】正确【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都江堰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势和水流规律,实现了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体现了中国古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 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 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4.【答案】错误【知识点】文化教育权利【解析】【分析】中学生小江为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了专利,这说明他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所以题文理解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等 依法享有的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知识产权包括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 动、保护创新。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答案】5.D6.B【知识点】青春期及青春期生理变化;如何做负责任的人【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的认识,循着青春期身心变化的轨迹,我们不断求知与探索。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5.根据所学,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小希脸上长青春痘是青春期 正常的生理现象,为此,我们应建议他 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保持皮肤清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焦虑,所以D正确。;A错误, 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必要过于注重外在形象,“注重外在形象”可能加重小希的焦虑,B错误,小希的忧虑原因主要是生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小希的忧虑不是来自于异性交往。故答案为:D。6.小希负责班级大扫除工作,分工合理,获得一等奖,这说明她承担责任,收获肯定,所以欣喜,因此,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答案为:B。7.【答案】A【知识点】自尊的人的表现【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知廉耻、明是非,不爱慕虚荣,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 强调自我认知。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意思是在个人行事上能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不辜负君主的任命。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意思是不被赞誉引诱,不因为诽谤感到恐惧。据此可知,自尊的青春有光彩 符合主题,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资料没有体现自信,自强和律己的内容,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尊的人的表现的认识,自尊者,则人尊之;自贵者,则人贵之。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 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自尊的青春有光彩。8.【答案】C【知识点】自强及其意义【解析】【分析】 郑子墨 面对身体缺陷仍坚持训练,“跆拳道让我明白失败不气馁,要百折不屈、相信自己,这体现他 乐观坚定的思想信念 和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所以②④ 正确;①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尊重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内容,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的认识,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 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 感上体验“我能行”。正是这种“我能行”,让我们充满 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 勇毅前行。9.【答案】B【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解析】【分析】“吉贝”身着宇航服,戴着AI智能眼镜,科技感十足,这体现了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文化自信 。 “吉贝”,其名源于苏轼诗词,讲述了黎族青年赠苏轼吉贝布(黎锦)御寒的故事,这体现 手足相亲,团结友爱的民族情谊,所以②③正确;①④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理念和精神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认识,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 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10.【答案】A【知识点】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方面;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解析】【分析】南宋薛季宣对榕树的诠释,以及近千年来温州人不断赋予其 包容、繁荣等意蕴。 这表明温州榕树文化 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 榕树被赋予“德尚谦,义贵坚”的人格特质及精神意蕴,体现通过自然物象传递人文教化,这体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所以①②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创新或务实精神;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仅围绕榕树文化,未涉及多元文化融合。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各种各样的文化表 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 成就理想人格。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 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11.【答案】C【知识点】敢于、善于应对犯罪【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 中学生小林发现一名男子正在撬路边共享电动车的电池仓,疑似盗窃, 记下特征隐蔽报警 的做法是敢于和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表现,所以C正确;A错误, 立刻上前阻拦嫌犯,不利于保护自己,做法不可取;B错误, 佯装无视马上离开,这会纵容违法犯罪行为,是不敢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表现;D错误, 可能打草惊蛇,且网络曝光非执法途径,易侵犯他人隐私权。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认识,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 声援和救助;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 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 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12.【答案】B【知识点】我国的法律体系;健全与完善法律体系的做法及意义【解析】【分析】2024年 我国制定的法律覆盖多个领域且数量增长, 这表明我国 加快推进立法工作,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所以 ②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未提及犯罪惩治相关内容;④错误, 材料未涉及刑罚类型的变化,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的法律体系的认识,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13.【答案】(1)重民本(2)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等角度进行诠释,2点。示例:舞蹈《喜上枝头》将宋代画作的美学哲学转译为舞蹈中的构图逻辑,生动诠释了中华人文精神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凸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并借助喜鹊报喜的象征表达将“和和美美、幸福吉祥”的祝愿送进千万家,弘扬了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3)示例:见义勇为、自强不息、扶危济困、敬业乐群、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讲述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体现美德的践行,示例:我每天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与同学友好交往,努力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知识点】中华传统美德;“重民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方面;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解析】【分析】(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本这一核心思想理念。(2)该节目从南宋画家林椿的《十全报喜图》获取灵感,将宋代画作的美学哲学完美地转译为舞蹈中的构图逻辑,让舞蹈“装裱入画”。这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舞毕时,“喜鹊落窗”登门报喜,将“和和美美、幸福吉祥”的祝愿送进千家万户。这弘扬了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据此组织答案。(3)有以志愿服务温暖他人的“无名英雄”;有危急时刻跳江救人的外卖小哥;有攻克生物3D打印原创技术,让65万余名患者受益的大学教授;还有坚守国门、无私奉献的忠诚卫士……,这体现了见义勇为、自强不息、扶危济困、敬业乐群、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举例符合题意即可,如:我每天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努力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点评】本题考查对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 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 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14.【答案】(1)健康权(2)示例:生命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李女士被高空坠物砸中,危及生命健康。法院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判定可能加害的11户业主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物业共同赔偿,一方面保障了李女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保护小区公共利益,维护了社会秩序。(3)示例:认清高空抛物危害,增强法治观念;学习法律知识,严于律己,防患于未然;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学会依法维权;遇到高空抛物行为,勇于监督举报,维护公共安全。【知识点】生命健康权;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解析】【分析】(1) 重庆市李女士步行至某楼幢2单元门口附近,被空中坠落的水泥块砸中头部,经诊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 ,这说明李女士的生命健康权受侵害。(2)根据所学, 法院判决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事实为依据, 李女士生命健康权受侵害,法院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作出判决,一方面保障了李女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保护小区公共利益,维护了社会秩序,据此分析回答。(3)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围绕着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回答即可,如:认清高空抛物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学习法律知识,严于律己,防患于未然;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学会依法维权; 遇到高空抛物行为,勇于监督举报,维护公共安全。【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健康权,法律的作用,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 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 都是弥足珍贵的。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 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我们要关爱他人 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1 / 1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法治学业水平检测卷1.(2025七下·温州期末)青春期的我们常爱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赞赏。这是正常的青春期心理现象。【答案】正确【知识点】异性朋友及异性情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和赞赏。这是正常的青春期心理现象。了解并接纳这一心理现象,有助于我们学会与异性交往。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异性情感的认识,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应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既要热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我们要学会恰当地与异性交往,让这份友谊成为美好青春的见证。2.(2025七下·温州期末)小州因身高矮被嘲笑“你能打篮球吗”,但他并不气馁,利用传球准的优势助力球队夺冠。这说明自信的人能充分肯定自身能力,扬长避短。【答案】正确【知识点】自信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信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被外界的负面评价所影响。小州虽然身高不占优势,但他通过精准的传球帮助球队夺冠,这正是扬长避短、充分肯定自身能力的表现,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的认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3.(2025七下·温州期末)都江堰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它顺地势和水势,保证防洪、灌溉等效益,历经两千年仍发挥作用。都江堰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答案】正确【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都江堰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势和水流规律,实现了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体现了中国古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 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 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4.(2025七下·温州期末)中学生小江为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了专利,这说明他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答案】错误【知识点】文化教育权利【解析】【分析】中学生小江为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了专利,这说明他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所以题文理解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等 依法享有的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知识产权包括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 动、保护创新。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2025七下·温州期末)青春时光无比珍贵,小希在日记里记录了她的青春故事。回答问题。5.面对小希的忧虑,你的建议是( )A.注重塑造外在形象 B.积极面对心理矛盾C.把握异性交往尺度 D.正确对待生理变化6.小希感到欣喜是因为她( )A.直面挫折,创造价值 B.承担责任,收获肯定C.转变认知,调节情绪 D.帮助他人,赢得荣誉【答案】5.D6.B【知识点】青春期及青春期生理变化;如何做负责任的人【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的认识,循着青春期身心变化的轨迹,我们不断求知与探索。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5.根据所学,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小希脸上长青春痘是青春期 正常的生理现象,为此,我们应建议他 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保持皮肤清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焦虑,所以D正确。;A错误, 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必要过于注重外在形象,“注重外在形象”可能加重小希的焦虑,B错误,小希的忧虑原因主要是生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小希的忧虑不是来自于异性交往。故答案为:D。6.小希负责班级大扫除工作,分工合理,获得一等奖,这说明她承担责任,收获肯定,所以欣喜,因此,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答案为:B。7.(2025七下·温州期末)某班开展主题演讲比赛,以下是各组准备的资料。据此推断,班级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第一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二组:行己有耻,使于四方。——《论语》第三组: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A.自尊的青春有光彩 B.自信的青春有底气C.自强的青春有未来 D.律己的青春有自由【答案】A【知识点】自尊的人的表现【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知廉耻、明是非,不爱慕虚荣,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 强调自我认知。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意思是在个人行事上能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不辜负君主的任命。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意思是不被赞誉引诱,不因为诽谤感到恐惧。据此可知,自尊的青春有光彩 符合主题,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资料没有体现自信,自强和律己的内容,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尊的人的表现的认识,自尊者,则人尊之;自贵者,则人贵之。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 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自尊的青春有光彩。8.(2025七下·温州期末)“浙江新时代好少年”郑子墨左小臂缺失,却苦练跆拳道,最终在全国残运会上斩获铜牌。她感慨:“跆拳道让我明白失败不气馁,要百折不屈、相信自己。”从郑子墨身上,我们看到了( )①尊重他人的道德修养②乐观坚定的思想信念③奉献社会的情感体验④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自强及其意义【解析】【分析】 郑子墨 面对身体缺陷仍坚持训练,“跆拳道让我明白失败不气馁,要百折不屈、相信自己,这体现他 乐观坚定的思想信念 和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所以②④ 正确;①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尊重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内容,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的认识,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 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 感上体验“我能行”。正是这种“我能行”,让我们充满 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 勇毅前行。9.(2025七下·温州期末)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吉祥物“吉贝”,其名源于苏轼诗词,讲述了黎族青年赠苏轼吉贝布(黎锦)御寒的故事。“吉贝”身着宇航服,戴着AI智能眼镜,科技感十足(如图)。“吉贝”的设计体现了(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②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文化自信③手足相亲,团结友爱的民族情谊 ④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解析】【分析】“吉贝”身着宇航服,戴着AI智能眼镜,科技感十足,这体现了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文化自信 。 “吉贝”,其名源于苏轼诗词,讲述了黎族青年赠苏轼吉贝布(黎锦)御寒的故事,这体现 手足相亲,团结友爱的民族情谊,所以②③正确;①④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理念和精神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认识,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 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10.(2025七下·温州期末)榕树是温州市树,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薛季宣在《大榕赋》中赋予榕树“德尚谦,义贵坚”的人格特质。近千年来榕树还被温州人赋予包容、繁荣等意蕴。这表明温州榕树文化( )①源远流长,历久弥新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③开拓创新,务实进取④绚丽多彩,多元一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方面;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解析】【分析】南宋薛季宣对榕树的诠释,以及近千年来温州人不断赋予其 包容、繁荣等意蕴。 这表明温州榕树文化 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 榕树被赋予“德尚谦,义贵坚”的人格特质及精神意蕴,体现通过自然物象传递人文教化,这体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所以①②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创新或务实精神;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仅围绕榕树文化,未涉及多元文化融合。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各种各样的文化表 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 成就理想人格。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 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11.(2025七下·温州期末)放学途中,中学生小林发现一名男子正在撬路边共享电动车的电池仓,疑似盗窃。此时,小林正确的做法是( )A.立刻上前阻拦嫌犯 B.佯装无视马上离开C.记下特征隐蔽报警 D.拍摄视频扩散舆论【答案】C【知识点】敢于、善于应对犯罪【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 中学生小林发现一名男子正在撬路边共享电动车的电池仓,疑似盗窃, 记下特征隐蔽报警 的做法是敢于和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表现,所以C正确;A错误, 立刻上前阻拦嫌犯,不利于保护自己,做法不可取;B错误, 佯装无视马上离开,这会纵容违法犯罪行为,是不敢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表现;D错误, 可能打草惊蛇,且网络曝光非执法途径,易侵犯他人隐私权。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认识,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 声援和救助;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 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 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12.(2025七下·温州期末)2024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法律数量为23件,涵盖了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和社会法,与2023年同比增长64.3%。据此可知,我国( )①惩治犯罪有法可依 ②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③加快推进立法工作 ④刑罚类型不断增加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识点】我国的法律体系;健全与完善法律体系的做法及意义【解析】【分析】2024年 我国制定的法律覆盖多个领域且数量增长, 这表明我国 加快推进立法工作,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所以 ②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未提及犯罪惩治相关内容;④错误, 材料未涉及刑罚类型的变化,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的法律体系的认识,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13.(2025七下·温州期末)某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新时代中华文脉寻踪”展览活动。以下是某班同学的展板内容,邀你参与学习。(1)厚植民生福祉 在《习近平用典》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这一思想引领下,各省近年来的民生实事项目涵盖了教育、卫生、养老、助残、交通、文化、安全等多个领域,大大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一核心思想理念?(2)舞跃丹青雅韵 2025年春晚舞蹈《喜上枝头》被网友大赞为“桢桢如画、审美封神”。该节目从南宋画家林椿的《十全报喜图》获取灵感,将宋代画作的美学哲学完美地转译为舞蹈中的构图逻辑,让舞蹈“装裱入画”。当舞台变成一方宋画尺牍,报春“喜鹊”从古卷中跃然而出;舞毕时,“喜鹊落窗”登门报喜,将“和和美美、幸福吉祥”的祝愿送进千家万户。请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诠释《喜上枝头》节目的创意。(3)培铸时代德辉 “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评选活动已举办18年,涌现出众多令人动容的典范人物:有以志愿服务温暖他人的“无名英雄”;有危急时刻跳江救人的外卖小哥;有攻克生物3D打印原创技术,让65万余名患者受益的大学教授;还有坚守国门、无私奉献的忠诚卫士……“最美浙江人”践行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学习榜样的力量,请你列举一项力所能及的美德行动。【答案】(1)重民本(2)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等角度进行诠释,2点。示例:舞蹈《喜上枝头》将宋代画作的美学哲学转译为舞蹈中的构图逻辑,生动诠释了中华人文精神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凸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并借助喜鹊报喜的象征表达将“和和美美、幸福吉祥”的祝愿送进千万家,弘扬了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3)示例:见义勇为、自强不息、扶危济困、敬业乐群、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讲述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体现美德的践行,示例:我每天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与同学友好交往,努力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知识点】中华传统美德;“重民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方面;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解析】【分析】(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本这一核心思想理念。(2)该节目从南宋画家林椿的《十全报喜图》获取灵感,将宋代画作的美学哲学完美地转译为舞蹈中的构图逻辑,让舞蹈“装裱入画”。这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舞毕时,“喜鹊落窗”登门报喜,将“和和美美、幸福吉祥”的祝愿送进千家万户。这弘扬了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据此组织答案。(3)有以志愿服务温暖他人的“无名英雄”;有危急时刻跳江救人的外卖小哥;有攻克生物3D打印原创技术,让65万余名患者受益的大学教授;还有坚守国门、无私奉献的忠诚卫士……,这体现了见义勇为、自强不息、扶危济困、敬业乐群、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举例符合题意即可,如:我每天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努力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点评】本题考查对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 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 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14.(2025七下·温州期末)七(1)班在完成《生活在法治社会》这一单元学习后,开展主题为“与法同行 少年探案”的项目化学习活动,邀你参与。驱动性任务:探析民法案例,撰写守法倡议寻 案 知 法 某日,重庆市李女士步行至某楼幢2单元门口附近,被空中坠落的水泥块砸中头部,经诊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此次事故造成医药费、误工费合计16万余元。经调查发现,该单元有15户,其中11户无法证明事发时无人居住;物业没有在小区宣传栏和住宅楼道粘贴“禁止高空抛物”的相关标语。李女士家人将这11户和物业告上法庭,要求他们赔偿损失。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杨某某等 11 户和物业补偿李女士损失。(1)案例中李女士的哪一权利受到侵害?析 案 明 理 面对疑惑,班级同学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结合法律条文,运用所学知识简述你对法院判决结果的理解。鉴 案 躬 行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完善倡议书。【答案】(1)健康权(2)示例:生命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李女士被高空坠物砸中,危及生命健康。法院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判定可能加害的11户业主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物业共同赔偿,一方面保障了李女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保护小区公共利益,维护了社会秩序。(3)示例:认清高空抛物危害,增强法治观念;学习法律知识,严于律己,防患于未然;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学会依法维权;遇到高空抛物行为,勇于监督举报,维护公共安全。【知识点】生命健康权;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解析】【分析】(1) 重庆市李女士步行至某楼幢2单元门口附近,被空中坠落的水泥块砸中头部,经诊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 ,这说明李女士的生命健康权受侵害。(2)根据所学, 法院判决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事实为依据, 李女士生命健康权受侵害,法院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作出判决,一方面保障了李女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保护小区公共利益,维护了社会秩序,据此分析回答。(3)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围绕着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回答即可,如:认清高空抛物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学习法律知识,严于律己,防患于未然;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学会依法维权; 遇到高空抛物行为,勇于监督举报,维护公共安全。【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健康权,法律的作用,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 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 都是弥足珍贵的。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 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我们要关爱他人 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法治学业水平检测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法治学业水平检测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