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14.1全等三角形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1.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2.能找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目标思考:观察下列图案,你有什么发现?情境引入思考:观察下列图案,你有什么发现?提示:从大小、形状方面观察.1、形状相同;2、大小相同3、能够完全重合情境引入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全等形:思考:判断下列两组图形是不是全等形?不是不是新知探究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1.△ABC与△DEF大小相等.2.△ABC与△DEF形状相同.3.△ABC与△DEF完全重合.结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位置发生变化,但是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平移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形.思考: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两个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新知探究思考:将△ABC沿直线BC翻折180°得到△DBC,两个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1、△ABC与△DBC大小相等.2、△ABC与△DBC形状相同.3、△ABC与△DBC完全重合.结论:一个图形经过翻折后,位置发生变化,但是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翻折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形.新知探究思考:将△ABC绕点A旋转,得到△ADE,两个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1、△ABC与△ADE大小相等.2、△ABC与△ADE形状相同.3、△ABC与△ADE完全重合.结论: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位置发生变化,但是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旋转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形.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发生变化,但是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形.归纳:新知探究观察△ABC与△DEF重合的情况.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AB和DE,AC和DF,BC和EF∠A和∠D,∠B和∠E,∠C和∠F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ABCDEF像这样互相重合的叫做什么呢?新知探究ABCDEF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 ,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注意:书写时应把对应顶点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思考: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有怎样的大小关系?新知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符号语言:∵△ABC≌△DEF∴AB=DE,AC=DF,BC=EF∠A=∠D,∠B=∠E,∠C=∠F.ABCDEF新知探究例 . 如图,△AB C≌△BAD, 点 A 和点B, 点 C 和点D 是对应顶,∠ BAC=65°,∠ABC=26°,AC,B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求∠CBD,∠AEB 的度数. 解:∵ △ABC≌△BAD,∴ ∠ABD=∠BAC=65°.∴ ∠CBD=∠ABD-∠ABC=65°-26°=39°.在△AEB 中,∠AEB+∠BAE+∠ABE=180°,∴ ∠AEB=180°-∠BAE-∠ABE=180°-65°-65°=50°.典例精析例2 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CE≌△DBF ,已知AC=5 ,BC=2,求AD的长.解: ∵△ACE≌△DBF,∴AC=BD.∵AC=5,BC=2,∴CD=BD-BC=AC-BC=3,∴AD=AC+CD=5+3=8.典例精析1.找出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形.随堂检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形B.两个长方形是全等形C.两个全等图形的形状一定相同D.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形3.在△ABC中,∠B = ∠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 )A.∠A B.∠BC.∠C D.∠B或∠CCA随堂检测4.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D=BDB.AE=ACC.ED+EB=DBD.AE+CB=ABD随堂检测5.已知:如图,△ABC≌△DEF.(1)若DF=10 cm,则AC的长为 ;(2)若∠A=100°,则∠D的度数为 ;10cm100°ABCDEF随堂检测1.如图,△EFG≌△NMH,EF=2.1 cm,EH=1.1cm,NH=3.3cm.(1)试写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2)求线段NM及HG的长度;(3)观察图形中对应线段的数量或位置关系,试提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1)对应边有EF和NM,FG和MH,EG和NH;对应角有∠E和∠N,∠F和∠M,∠EGF和∠NHM.(2)∵△EFG≌△NMH,∴EF=NM=2.1cm,EG=NH=3.3cm.∴HG=EG-EH=3.3-1.1=2.2 (cm).(3)结论:EF∥NM (答案不唯一).理由:∵△EFG≌△NMH,∴∠E=∠N. ∴ EF∥NM.能力提升2.如图,△ABC沿BC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1)若∠B=30°,∠F=45°,求∠A的度数;(2)若BF=10,EC=4,求平移的距离.解:(1)由平移可知△ABC≌△DEF ,∴∠ACB=∠F=45° ,∴∠A=180°-∠B-∠ACB=105°.(2)由平移可知△ABC≌△DEF,∴BC=EF,∴BC-EC=EF-EC,∴BE=CF=(BF-EC)=3,∴平移的距离BE为3.能力提升全等三角形定义表示方法有关概念性质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用全等符号“≌”表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课堂小结1.△ABC沿BC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则△ABC_____△DBC,AB的对应边是_______,∠ACB的对应角是_________.2.△ABC≌△CDA,则AB=_____,∠BAC=________.3.△ABC≌△BAD,若AB=6cm,BD=5cm,AD=4cm,则BC=______cm;4.△ABC≌△EFC,且CF=3cm,CE=5cm,∠EFC=57°,则∠A=____,BE=_____cm.≌DB∠DCBCD∠DCA433°2课后作业5.如图,△ABC≌△DEC,∠ACB=90°,且∠DCB=126°,求∠ACE的度数.解:∵△ABC≌△DEC ,∴∠ACB=∠DCE=90°,∴∠ACE=∠DCE+∠ACB-∠DCB=180°-126°=54°.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