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智作业(48) 生物大分子 合成高分子----《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数智作业(48) 生物大分子 合成高分子----《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资源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四十八) 生物大分子 合成高分子
(建议用时:40分钟 总分: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4·广东卷,T4)我国饮食注重营养均衡,讲究“色香味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烹饪糖醋排骨用蔗糖炒出焦糖色,蔗糖属于二糖
B.新鲜榨得的花生油具有独特油香,油脂属于芳香烃
C.凉拌黄瓜加醋使其具有可口酸味,食醋中含有极性分子
D.端午时节用粽叶将糯米包裹成形,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
2.(2024·河北卷,T4)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
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
C.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
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
3.(2024·山东卷,T11)中国美食享誉世界,苏东坡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描述了古人烹饪时对食醋的妙用。食醋风味形成的关键是发酵,包括淀粉水解、发酵制醇和发酵制酸等三个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水解阶段有葡萄糖产生
B.发酵制醇阶段有CO2产生
C.发酵制酸阶段有酯类物质产生
D.上述三个阶段均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4.(2024·北京卷,T11)CO2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利用CO2为原料可以合成新型可降解高分子P,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反应①中无其他产物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与X的化学计量比为1∶2
B.P完全水解得到的产物的分子式和Y的分子式相同
C.P可以利用碳碳双键进一步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D.Y通过碳碳双键的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难以降解
5.(2025·重庆模拟)D-2-脱氧核糖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成分,可发生如下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2-脱氧核糖可发生取代、消去、氧化反应
B.D-2-脱氧核糖转化为β-D-2-脱氧核糖的过程是一个加成反应
C.D-2-脱氧核糖与β-D-2-脱氧核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D-2-脱氧核糖转化为β-D-2-脱氧核糖后,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变
6.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增大蔗糖水解速率
B.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
C.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
D.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7.(8分)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和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2分)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12分)聚苯乙烯塑料性质稳定,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为此人们开发出一种聚乳酸塑料来替代聚苯乙烯。聚乳酸合成过程如下:
→→→
……
(1)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可表示为(C6H10O5)n,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2分)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水解最终产物相同
C.纤维素是纯净物 D.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2)乳酸分子所含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2分)
(3)根据结构推断聚乳酸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并据此说明用聚乳酸塑料替代聚苯乙烯塑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乳酸与足量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乳酸之间缩聚形成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12分)(2024·贵阳摸底)小分子药物高分子化是改进现有药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是一种通过制备中间体M而对药物进行高分子化改进的路线。
已知:气态烃A是石油裂解的产物,M(A)=28 g·mol-1。
(1)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E的名称是________。(2分)
(2)D→E时,苯环侧链上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2分)
(3)F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写出G→K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将布洛芬嫁接到高分子基体M上(M→缓释布洛芬)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1分)
(6)化合物F的同系物N比F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N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吸收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1∶1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4分)
①含有碳碳双键 ②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1/1课时数智作业(四十八)
1.B [蔗糖属于二糖,1 mol蔗糖水解可得到1 mol葡萄糖和1 mol 果糖,故A正确;油脂主要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不属于芳香烃,故B错误;食醋中含有CH3COOH、H2O等多种物质,CH3COOH、H2O均为极性分子,故C正确;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故D正确。]
2.B [线型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受热易软化,A正确;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受热不易分解,B错误;尼龙66即聚己二酰己二胺,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C正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合成,又名有机玻璃,说明其透明度高,D正确。]
3.D [淀粉属于多糖,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反应为+nH2On,A项正确;发酵制醇阶段的主要反应为2CH3CH2OH+2CO2↑,该阶段有CO2产生,B项正确;发酵制酸阶段的主要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CH3COOH与CH3CH2OH会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H2CH3,CH3COOCH2CH3属于酯类物质,C项正确;发酵制酸阶段CH3CH2O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OOH,应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项错误。]
4.B [结合已知信息,通过对比X、Y的结构可知CO2与X的化学计量比为1∶2,A正确;P完全水解得到的产物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9H14O3,Y的分子式为C9H12O2,二者分子式不相同,B错误;P的支链上有碳碳双键,可进一步交联形成网状结构,C正确;Y形成的聚酯类高分子主链上含有大量酯基,易水解,而Y通过碳碳双键加聚得到的高分子主链主要为长碳链,与聚酯类高分子相比难以降解,D正确。]
5.D [D 2 脱氧核糖含有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A正确;D 2 脱氧核糖转化为β D 2 脱氧核糖的过程中醛基转化为羟基,该反应为加成反应,B正确;D 2 脱氧核糖与β D 2 脱氧核糖的分子式相同,都是C5H10O4,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D 2 脱氧核糖中含有醛基和亚甲基,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和sp3,β D 2 脱氧核糖中都是饱和碳原子,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只有sp3,D 2 脱氧核糖转化为β D 2 脱氧核糖后,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改变,D错误。]
6.C [蔗糖水解反应中稀硫酸作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热水浴使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A正确;反应后溶液中有硫酸,会影响新制的氢氧化铜与水解产物葡萄糖的反应,因此要用氢氧化钠中和硫酸至溶液呈碱性,B正确;加热至沸腾后,氢氧化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为砖红色沉淀,C错误;通过实验现象可知氢氧化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表现氧化性,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表现还原性,D正确。]
7.解析:(2)甲与乙的反应物、催化剂均相同,但甲用水浴加热,乙未加热,所以设计甲、乙实验是为了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稀硫酸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其他条件相同,所以设计甲、丙实验是为了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3)实验1中淀粉水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稀硫酸,呈酸性,而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验证水解产物时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应先加入过量碱溶液中和稀硫酸,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4)加入的碘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导致淀粉无法与碘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实验3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答案:(1)+nH2O (2)温度  催化剂 (3)没有加入碱中和稀硫酸 (4)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8.解析:(1)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可表示为(C6H10O5)n,其中n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二者都是混合物,C错误。(2)乳酸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所含官能团为羟基和羧基。(3)聚乳酸中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聚乳酸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4)乳酸与足量Na反应,乳酸中的羟基和羧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2↑。
答案:(1)BD (2)羟基、羧基 (3)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聚乳酸可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4)+2Na―→+H2↑ (5)
+(n-1)H2O
9.解析:由已知信息知A为乙烯,乙烯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B为CH3CH2OH;B催化氧化生成C,D催化氧化生成E,结合F的结构简式知,C为CH3CHO,E为;G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K, 结合M的结构简式知,K为;由布洛芬的分子式和M、缓释布洛芬的结构简式可推知布洛芬为。(2)苯甲醇侧链上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苯甲醛侧链上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6)化合物F的同系物N比F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因此N的分子式为C10H10O,结合条件①②③知,满足条件的结构中苯环上可以连接①—CHO、—CH==CHCH3,②—CHO、—CH2CH==CH2,③—CHO、,④—CH2CHO、—CH→CH2,⑤—CH3、—CH→CHCHO,⑥—CH3、,每组取代基在苯环上都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因此共有18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吸收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1∶1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或。
答案:(1)CH3CH2OH 苯甲醛 (2)sp3 sp2 (3)碳碳双键、醛基 (4)+HOCH2CH2OH+H2O (5)取代反应 
(6)18 (或)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