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元市2025年春季普通高中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一、阅读(70分)(一)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国古建筑,如同一部立体的史书,镌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情趣。它超越了单纯的物质功能,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哲学思考。其独特魅力,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礼乐交融”的社会观,并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吸收、融合、创新,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并非简单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追求一种“宇宙、自然、人”三位一体的整体和谐。这种和谐,既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利用,更体现在对“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践行。例如,古代城市的选址与布局,往往遵循“法天象地”的原则,将天文、地理与人事相结合,构建一个“天人相应”的有机整体。寺庙依山而建,既是对“深山藏古寺”意境的追求,也是对佛教“出世”理念的物化表达。园林临水而筑,既是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思想的呼应,也是对儒家“中庸”之美的空间演绎。园林的营造,则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自然意境,实现“壶中天地”的审美理想。这种思想,将自然哲学、生命体验与艺术创造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东方宇宙观。“礼乐交融”的社会观,则鲜明地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布局与形制之中。“礼”的秩序与“乐”的和美,共同构建了古代社会的伦理规范与审美标准。中抽对称、主次分明,并非单纯的审美选择,而是对社会等级和伦理关系的空间映射。以北京故宫为例,其沿中轴线展开的布局,严谨规整,等级分明,体现了“礼”的秩序与威严,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如同凝固的礼乐,演绎着皇权的成严与秩序。而左右对称的附属建筑,则如同众星拱月,烘托着中轴线的核心地位,强化了等级观念。而其建筑细节中的装饰纹样、色彩搭配,则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传递着“乐”的和美与吉祥。这种“礼乐交融”的思想,将社会伦理、政治制度与艺术审美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箱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