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部分第八章第38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基础课)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篇第四部分第八章第38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基础课)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资源简介

(共76张PPT)
第一篇 考点突破
第四部分 化学反应原理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38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基础课)
1.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特征及影响因素。 
2.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和有关计算及应用。 
3.了解一元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比较。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____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相等
2.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
(1)开始时,v(电离)____,而v(结合)为__。 
(2)平衡的建立过程中,v(电离)__v(结合)。
(3)当v(电离)__v(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最大
0
>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 CH3COO-+H+ ΔH>0的影响(忽略因反应放出的热对溶液温度的影响)。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n(H+) c(H+) 导电能力 Ka
①加水稀释 向右 ____ ____ ____ ____
②加入少量冰醋酸 向右 ____ ____ ____ ____
增大
减小
减弱
不变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n(H+) c(H+) 导电能力 Ka
③通入HCl(g) 向左 ____ ____ ____ ____
④加NaOH(s) 向右 ____ ____ ____ ____
⑤加CH3COONa(s) 向左 ____ ____ ____ ____
⑥加入镁粉 向右 ____ ____ ____ ____
⑦升高温度 向右 ____ ____ ____ ____
增大
增大
增强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强
不变
增大
增大
增强
增大
(1)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因素。
(2)外因
①温度:弱电解质电离一般是吸热的,故升高温度,电离平衡____移动,电离程度____。
②浓度:用同一弱电解质配制溶液,加入该电解质增大溶液的浓度,电离平衡____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增大,但电离程度减小;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____移动,电离程度增大,但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减小。
正向
增大
正向
正向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____移动,电离程度____。
④反应离子: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离子时,电离平衡____移动,电离程度____。
逆向
减小
正向
增大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分子浓度一定减小,电离程度增大。 (  )
(2)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离子浓度增大。 (  )
(3)0.1 mol·L-1的HA溶液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  )
(4)室温下,由0.1 mol·L-1一元碱BOH的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 (  )
(5)氨溶于水,当NH3·H2O电离出的c(OH-)=时,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 (  )
×
×
×
×
×
考向1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
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内容改编)已知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体系:CO2+H2O H2CO3 H++,维持血液pH相对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血液的pH不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
B.血液中CO2浓度增大,会使血液的pH减小
C.人体酸中毒时,注射NaHCO3溶液可以缓解症状
D.人体代谢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后,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D [人体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血浆中存在的缓冲作用可用下列平衡表示:CO2(g)+(aq),当体系中增加少量碱性物质时,OH-中和H+,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而消耗OH-,当增加少量酸性物质时,平衡逆向移动而消耗H+,由于和H2CO3的浓度较大且可以调节,因此血液体系的pH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故A正确、D错误;血液中CO2浓度增大,即增大反应物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平衡正向移动,血液中c(H+)增大,使溶液的pH减小,B正确;人体酸中毒时,血液中c(H+)增大,注射NaHCO3溶液与H+结合,降低c(H+),缓解症状,C正确。]
2.(2024·深圳模拟)下列对氨水中存在的电离平衡:
+OH-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
B.加入少量浓盐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OH-)增大
C.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减小

A [A.向氨水中加水,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溶液中n(OH-)增大,正确;B.向氨水中加入少量浓盐酸,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导致溶液中c(OH-)减小,错误;C.向氨水中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错误;D.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增大,错误。]
考向2 弱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的定量分析
3.常温下,将0.1 mol·L-1 HF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各量如何变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大
变大
不变
不变
[解析] (1)或。
(2)=Ka(HF),=。
加水稀释粒子浓度比值变化分析模型
(1)同一溶液中,粒子浓度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如HF溶液:。(由浓度比较变成物质的量比较)
(2)将浓度比换算成含有某一常数的式子,然后分析。如HF溶液:。(由两变量转变为一变量)
考点二 电离常数的应用与有关计算
1.电离常数
(1)电离常数表达式
①一元弱酸HA的电离常数:根据HA H++A-,可表示为Ka=

②一元弱碱BOH的电离常数:根据BOH B++OH-,可表示为
Kb=。
③多元弱酸,如H2A的Ka1=,Ka2=,
=。
Ka1·Ka2
(2)电离常数的意义:相同条件下,Ka(Kb)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酸性(碱性)相对____。
(3)电离常数的影响因素
①电离常数本质上与弱电解质相对强弱有关。
②外因:只与____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酸碱性无关,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故温度升高,Ka(Kb)____。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a1 Ka2 Ka3……,其理由是前面电离出的H+抑制后面各步的电离,故其酸性主要取决于第__步电离。
温度
增大

越强
2.电离常数[Ka(Kb)]与电离度(α)的计算模板
(1)一元弱酸(以CH3COOH为例)
设常温下,浓度为c mol·L-1的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为α,
        CH3COOH CH3COO-+H+
起始/(mol·L-1)  c      0     0
转化/(mol·L-1)  c·α    c·α   c·α
平衡/(mol·L-1)  c-cα≈c  c·α   c·α
Ka==cα2、α=,c(H+)=cα mol·L-1= mol·L-1。
(2)一元弱碱(如NH3·H2O,电离常数为Kb)
同理可得:Kb=cα2,c(OH-)=cα mol·L-1= mol·L-1。
[示例] 25 ℃时,0.1 mol·L-1的HA溶液的pH=3,则HA的电离度为________,电离常数为___________。 
1.0%
1.0×10-5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弱电解质加水稀释,平衡右移,电离度增大,电离常数增大。 (  )
(2)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c(H+)大。 (  )
(3)25 ℃,0.1 mol·L-1的HA溶液pH=4,则Ka(HA)=1×10-7。 (  )
(4)25 ℃时0.1 mol·L-1的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  )
×
×


考向1 电离常数及其应用
1.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2S H2CO3 HClO
电离平衡 常数(25 ℃) Ka=1.8 ×10-4 Ka1=1.1×10-7; Ka2=1.3×10-13 Ka1=4.5×10-7; Ka2=4.7×10-11 Ka=
4.0×10-8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HCOOH、H2S、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同浓度的HCOO-、HS-、S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OOH>H2CO3>H2S>HClO
S2->ClO>HCOO-
(3)25 ℃,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
①Na2S、②Na2CO3、③NaHCO3、④NaClO
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利用表中数据,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CO3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H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④>③
CO2+H2O+ClO-===HClO+

HCOO-
电离平衡常数(K)的三大应用
(1)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K越大,相对越强。
(2)判断盐溶液中酸、碱性强弱,K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呈现的酸、碱性越弱。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K较大的酸或碱能制K较小的酸或碱。
特定条件下的Ka或Kb的有关计算
25 ℃时,a mol·L-1弱酸盐NaA溶液与 的强酸HB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则HA的电离常数Ka按如下三步骤求算:
(1)电荷守恒
c(Na+)+c(H+)=c(OH-)+c(A-)+c(B-) c(A-)=c(Na+)-c(B-)= mol·L-1。
考向2 电离常数的有关计算
(2)元素守恒 
c(HA)+c(A-)= mol·L-1 c(HA)=L-1- mol·L-1=L-1。
(3)Ka=。
2.(1)25 ℃时,用0.1 mol·L-1的CH3COOH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当滴加 V mL CH3COOH溶液时,混合溶液的pH=7。已知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Ka,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
的变化,则Ka为__________(用含V的式子表示)。
(2)25 ℃时,向含a mol NH4NO3的溶液中滴加b L氨水呈中性,则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mol·L-1(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3)常温下,将a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为7,则该混合液中
CH3COOH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及c(H+)=c(OH-)可得,c(Na+)=c(CH3COO-)=
== mol·L-1,则Ka====a mol。设加入氨水的浓度为c mol·L-1,混合溶液的体积为V L,由Kb==
2×10-5,得c=,c(CH3COO-)=2c(Ba2+)=2× mol·L-1=,c(CH3COOH)==L-1,Ka=。
3.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 +H+ Ka2,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常温下:
(1)Ka1=________。
(2)Ka2=________。
(3)pH=2.7时,溶液中=________。
10-1.2
10-4.2
1 000
[解析] (1)由题中图像可知pH=1.2时,则Ka1=10-1.2。(2)pH=4.2时=,则Ka2=10-4.2。
(3)由电离常数表达式可知=103=
1 000。
4.已知亚磷酸(H3PO3)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某浓度的亚磷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亚磷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pH与lg 的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
(3)根据图像计算亚磷酸的Ka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H+

10-1.4
[解析] Ka1=,Ka2=,且Ka1>Ka2,由题中图像可知,在相同或较大,为第一步电离,Ⅰ对应的c(H+)较小,为第二步电离,选用Ⅱ中的特殊点B计算Ka1,Ka1==10×10-2.4=10-1.4。
利用图像中浓度相等的点求电离常数的步骤(以HA为例)
高考真题 衍生变式
1.(2024·贵州卷)硼砂[Na2B4O5(OH)4·8H2O]水溶液常用于pH计的校准。硼砂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B(OH)3(硼酸)和Na[B(OH)4](硼酸钠)。
已知:①25 ℃时,硼酸显酸性的原理B(OH)3+2H2O H3O++
  Ka=5.8×10-10;②lg≈0.3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硼砂稀溶液中c(Na+)=c[B(OH)3]
B.硼酸水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水的电离
C.25 ℃时,0.01 mol·L-1硼酸水溶液的pH≈6.38
D.等浓度等体积的B(OH)3和Na[B(OH)4]溶液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B [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A错误;根据已知反应,硼酸水溶液中的H+是由水提供的,B正确;
25 ℃时,Ka==
×10-6,因lg≈0.38,pH≈6-0.38≈5.62,C错误;的电离平衡常数Ka=的水解平衡常数Kh=×10-4,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D错误。]
(1)硼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CO3的Ka1=4.5×10-7,Ka2=4.7×10-11,写出Na[B(OH)4]溶液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H)3+OH-===[B(OH)4]-
[B(OH)4]-+CO2===B(OH)3+
2.(2022·全国乙卷,T13)常温下,一元酸HA的Ka(HA)=1.0×10-3。在某体系中,H+与A-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设溶液中c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Ⅰ中c(H+)=c(OH-)+c(A-)
B.溶液Ⅱ中的HA的电离度为
C.溶液Ⅰ和Ⅱ中的c(HA)不相等
D.溶液Ⅰ和Ⅱ中的c总(HA)之比为10-4

B [A项,常温下,溶液Ⅰ中pH=7.0,c(H+)=c(OH-),错误;B项,常温下,溶液Ⅱ中pH=1.0,溶液中c(H+)=,Ka==1.0×10-3,c总(HA)=c(HA)+=1.0×10-3,解得,正确;C项,HA可以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Ⅰ、Ⅱ中c(HA)相等,错误;D项,溶液Ⅰ中=1.0×10-3,c总(HA)==1.0×10-3,c总(HA)=1.01c(HA),故二者之比为(104+1)∶1.01≈104,错误。]
3.(2024·广东卷,T19节选)在非水溶剂中研究弱酸的电离平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一定温度下,某研究组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两种一元弱酸HX(X为A或B)在某非水溶剂中的Ka。
a.选择合适的指示剂HIn,Ka(HIn)=3.6×10-20;其钾盐为KIn。
b.向KIn溶液中加入HX,发生反应:In-+HX
X-+HIn。KIn起始的物质的量为n0(KIn),加入
HX的物质的量为n(HX),平衡时,测得c平
(In-)/c平(HIn)随nHX/n0(KIn)的变化曲线如图。
已知:该溶剂本身不电离,钾盐在该溶剂中完全电离。
(1)计算Ka(HA)(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该溶剂中,Ka(HB)_______Ka(HA);Ka(HB)_______Ka(HIn)(填“>”“<”或“=”)。
>
>
[解析] (2)根据变化曲线图可知,当=1.0时,设此时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y mol·L-1,初始c0(KIn)=c0 mol·L-1,初始c(HB)=c0 mol·L-1,可列出三段式如下:
In- + HB B- + HIn
起始浓度/(mol·L-1)   c0   c0   0   0
转化浓度/(mol·L-1)   y   y   y   y
平衡浓度/(mol·L-1)   c0-y  c0-y  y   y
此时<1.0,即<1.0,则y>0.5c0,则平衡常数K2=;由于y>0.5c0,则K2=>Ka(HIn)。
[答案] (1)解:由变化曲线图可知,当=1.0时,=3.0,设初始c0(KIn)=c0 mol·L-1,则初始c(HA)=c0 mol·L-1,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1,可列出三段式如下:
In- + HA A- + HIn
起始浓度/(mol·L-1)  c0   c0   0   0
转化浓度/(mol·L-1)  x   x   x   x
平衡浓度/(mol·L-1)  c0-x  c0-x  x    x
由=3.0,即=3.0,解得x=0.25c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解得Ka(HA)=4.0×10-21。
课时数智作业(三十八)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24分)
1.由于血液中存在如下平衡过程:CO2(g) (aq),使血液的正常pH维持在7.35~7.45。如超出这个范围会造成酸中毒(pH过低)或碱中毒(pH过高),急性中毒时需静脉注射NH4Cl或NaHCO3进行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建议用时:30分钟 总分:40分)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血液中CO2浓度过高会导致酸中毒,使血液中的值增大
B.治疗碱中毒时,患者需降低呼吸频率,以增加血液中CO2浓度
C.急性酸中毒时,救治方式是静脉注射NH4Cl溶液
D.酸或碱中毒时,会导致血液中的酶发生水解
B [血液中CO2浓度过高,的值减小,A错误;NH4Cl溶液呈酸性,急性酸中毒时不应注射NH4Cl溶液,C错误;酸或碱中毒时,酶变性而失去活性,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2.(2024·河东模拟)常温下,下列事实能说明某一元酸HX是一元强酸的是(  )
A.0.1 mol·L-1 HX溶液的pH=4
B.0.1 mol·L-1 HX溶液比0.1 mol·L-1硝酸导电能力弱
C.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与10 mL 0.1 mol·L-1 HX溶液混合pH=7
D.pH为3的HX溶液稀释100倍,溶液的pH=4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C [0.1 mol·L-1 HX溶液pH=4,说明HX未完全电离,HX为弱酸,A不符合题意;0.1 mol·L-1 HX溶液导电能力比0.1 mol·L-1的一元强酸的弱,说明HX为弱酸,B不符合题意;pH=3的HX溶液稀释100倍,pH=4,说明HX为弱酸,D不符合题意。]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3.(2024·南京模拟)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 H++
HS-和HS- H++S2-。若向H2S溶液中(  )
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
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A [加水促进H2S的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A符合题意;通入过量SO2气体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当SO2过量时,溶液显酸性,而且H2SO3酸性比H2S强,pH减小,B不符合题意;滴加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H2S===2H++2Cl-+S↓,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C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发生反应:H2S+Cu2+===CuS↓+2H+,H+浓度增大,D不符合题意。]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4.(2024·哈尔滨模拟)已知溶剂分子结合H+的能力会影响酸给出H+的能力。某温度下部分酸在冰醋酸中的pKa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NO3在冰醋酸中的电离方程式:HNO3+
B.在冰醋酸中酸性:HClO4>H2SO4>HCl>HNO3
C.结合H+的能力:H2OD.相同温度下醋酸在液氨中的pKa小于其在水中的pKa

10
分子式 HClO4 H2SO4 HCl HNO3
pKa=-lg Ka 4.87 7.24(一级) 8.9 9.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C [HNO3在冰醋酸中部分电离出硝酸根离子和,电离方程式为HNO3+,A正确;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电离平衡常数:HClO4>H2SO4>HCl>HNO3,则在冰醋酸中酸性:HClO4>H2SO4>HCl>HNO3,B正确;在水中完全电离的四种强酸在冰醋酸中均不能完全电离,说明H2O结合H+的能力强于CH3COOH结合H+的能力,C错误;相同温度下醋酸在液氨中的电离程度大于在水中的电离程度,所以在液氨中的pKa小于其在水中的pKa,D正确。]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5.25 ℃时,已知0.1 mol·L-1的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①NH3(aq)+H2O(l) NH3·H2O(aq) K1
②(aq)+OH-(aq) K2
③H2O(l) H+(aq)+OH-(aq) K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B.该氨水中存在+c(H+)=2c(OH-)
C.若该氨水中c(NH3)=x,则c(OH-)=
D.向该氨水中加入硫酸,当=时,溶液呈中性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C [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完全相同,不互为可逆反应,A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氨水中存在+c(H+)=c(OH-),B项错误;反应①+反应②可得NH3(aq)+(aq)+OH-(aq) K=K1·K2=,则=,结合电荷守恒=c(OH-)以及c(H+)==,C项正确;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c(OH-)+,知=,D项错误。]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6.(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内容改编)某温度下,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稀释前溶液的浓度:c(HCl)B.曲线Ⅰ表示HCl的变化
C.等体积的b、c两点溶液,消耗镁条的量:c点>b点
D.在d点和e点均存在:c(H+)>c(酸根阴离子)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C [等体积的b、c两点溶液中,b点的CH3COOH浓度大于c点的HCl浓度,故等体积的b、c两点溶液消耗镁条的量:c点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7.(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内容改编)已知亚磷酸(H3PO3)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其溶液中含磷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3PO3的电离方程式为+2H+
B.曲线1表示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
C.NaH2PO3的水溶液显碱性
D.H3PO3的Ka2=1×10-6.54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D [H3PO3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A错误;曲线1代表H3PO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B错误;H3PO3的Ka2=的水解常数Kh=以电离为主,NaH2PO3的水溶液显酸性,C错误,D正确。]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8.常温下,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溶液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pK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OH为强碱,MOH为弱碱
B.稀释104倍后对应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0.10 mol·L-1的RCl溶液中存在:c(Cl-)=c(R+)+c(ROH)
D.向M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混合溶液中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C [由题图可知,0.10 mol·L-1 ROH稀释1 000倍时,溶液pH由13减小为10,故ROH为强碱,而MOH为弱碱,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稀释后对应的两溶液pH:a>b,故水的电离程度:a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9.(7分)常压下,取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氨水测定,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10
温度 /℃ c(NH3·H2O) /(mol·L-1) 电离常数 电离度/% c(OH-)/
(mol·L-1)
0 16.56 1.37×10-5 9.098 1.507×10-2
10 15.16 1.57×10-5 10.18 1.543×10-2
20 13.63 1.71×10-5 11.2 1.527×10-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温度升高,NH3·H2O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能支持该结论的表中数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3分)
A.电离常数       B.电离度
C.c(OH-)   D.c(NH3·H2O)
(2)表中c(OH-)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

A
氨水浓度降低,使c(OH-)减小,而温度升高,使c(OH-)增大,双重作用下c(OH-)基本不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3)常温下,在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2分)
A.溶液的pH增大   B.氨水的电离度减小
C.c(OH-)减小 D.减小
10
AD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解析] (1)根据表中电离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NH3·H2O的电离吸收热量,升高温度,NH3·H2O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3)加入NH4Cl晶体,平衡左移,pH减小,电离度减小,c(OH-)减小增大,A、D错误。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9分)磷能形成次磷酸(H3PO2)、亚磷酸(H3PO3)等多种含氧酸。
(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已知10 mL 1 mol·L-1 H3PO2与2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H2PO2,回答下列问题:
①NaH2PO2属于________(填“正盐”“酸式盐”或“无法确定”)。
②若25 ℃时,Ka(H3PO2)=1×10-2,则0.02 mol·L-1 的H3PO2溶液的pH=________。
10
正盐
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③设计两种实验方案,证明次磷酸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0
测NaH2PO2溶液的pH,
若pH>7,则证明次磷酸为弱酸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次磷酸溶液中各滴入2滴石蕊溶液,若次磷酸溶液中红色浅一些,则说明次磷酸为弱酸(合理即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2)亚磷酸(H3PO3)是二元中强酸,某温度下,0.11 mol·L-1的H3PO3溶液的pH为2,该温度下H3P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约为___________(Ka2=2×10-7,H3PO3的第二步电离和水的电离忽略不计)。(2分)
10
1×10-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3)亚磷酸的结构式为 (结构式中P→O表示成键
电子对全部由磷原子提供),含有两个“—OH”,分子中有两个可电离的H+,因而是二元酸,由此类推次磷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OH”。(1分)
(4)向H3P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恰好中和生成Na2HPO3时,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1分)
10

>
谢 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