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8张PPT)第一篇 考点突破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 物质的分类、性质与转化(基础课) 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能在物质及其变化的情境中,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和推断。 4.能根据物质的类别、组成、粒子的结构、粒子间作用力等说明或预测物质的性质。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与分散系1.物质的组成①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发生化学变化,原子不变。②原子团是由多个原子构成的基团,分为带电荷的原子团(如OH-、等)和电中性的原子团(如—OH、—CH3等)。(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①物质都是由____组成的。②元素元素同种元素游离态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化合态(2)同素异形体①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_变化。③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磷元素:__________;氧元素:_______;碳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元素:______________。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化学白磷、红磷O2、O3金刚石、石墨、C60、石墨烯单斜硫、斜方硫2.物质的分类(1)树状分类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横线上:①硫黄 ②HClO ③苛性钠④明矾 ⑤小苏打 ⑥氧化钠⑦Fe(OH)3 ⑧NaCl溶液 ⑨H2SO3⑩淀粉溶液 泥水 Na2O2 SO2 NO2 云 氩气 甲烷① ②⑨③⑦④⑤⑥ ⑧⑩ (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钠盐硫酸盐碳酸盐(3)常见物质的属类①氧化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a.酸性氧化物:能与__反应只生成__和__的氧化物。如CO2、SO3等。b.碱性氧化物:能与__反应只生成__和__的氧化物。如CaO、MgO等。c.两性氧化物:既能与__反应又能与__反应的氧化物。如Al2O3、ZnO等。d.过氧化物:含有过氧键(—O—O—)的化合物。如H2O2、Na2O2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碱盐水酸盐水酸碱②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___的化合物。③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的化合物。④盐:____________________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一般分为正盐(如Na2CO3)、酸式盐(如NaHCO3)、碱式盐[如Cu2(OH)2CO3]。H+OH-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氧化物辨析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CrO3为酸性氧化物。3.分散系与胶体(1)分散系①概念:化学上把______________物质(称分散质)以____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称分散剂)中所形成的______称为分散系。②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一种(或多种)粒子混合物溶液胶体浊液(2)胶体①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______ nm的分散系。②分类:根据分散剂不同1~100(3)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①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②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l3+3H2OFe(OH)3(胶体)+3HCl(4)性质与应用胶体溶液电解质加热或搅拌(5)胶体的净化①渗析——用于分离胶体与溶液。将胶体与溶液放入半透膜(如玻璃纸、蛋壳内膜等),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胶体粒子不能透过而留在半透膜中。图示如下:②过滤——用于分离胶体与浊液。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而浊液粒子不能透过滤纸。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为纯净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物质为混合物。 ( )(2)NaHSO4溶液呈酸性且电离出H+,故既属于盐又属于酸。 ( )(3)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故NO2为酸性氧化物。 ( )(4)Mn2O7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 )(5)C2H4O2只代表一种有机物。 ( )× × × √ × (6)Fe(OH)3胶体粒子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故胶体带电。 ( )(7)鸡蛋白的溶液、血液、淀粉溶液均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 )(8)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1 mol Fe3+水解可得到的胶体粒子数为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9)铁盐和明矾净水的原因是与水反应生成了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而净水。 ( )(10)H3P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可说明H3PO3为二元酸。 ( )× √ × √ √考向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内容改编)现有下列4组物质:①CaO、MgO、SO2、CuO;②O3、Cl2、N2、Cu;③C、Fe、Na、Zn;④HCl、H2O、H2SO4、HNO3,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这4种物质分别是( )A.SO2、Cu、C、HCl B.SO2、O3、C、H2OC.SO2、Cu、C、H2O D.CuO、O3、Fe、H2SO4√C [CaO、MgO、Cu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而SO2属于酸性氧化物;O3、Cl2、N2均是气体且为非金属单质,而Cu是固体且为金属单质;Fe、Na、Zn均属于金属单质,而C属于非金属单质;HCl、H2SO4、HNO3均属于酸且为强电解质,H2O不属于酸且为弱电解质,故每组中与其他物质不属于同一类的4种物质分别为SO2、Cu、C、H2O,故选C。]2.(2025·三明模拟)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A H2SO4 Na2CO3 CaCO3 CO2 CuOB HClO NaOH NH4Cl SO2 Mn2O7C CH3COOH Ca(OH)2 MgCl2 NO Al2O3D H3PO4 NH3·H2O NaHCO3 P2O5 Fe2O3D [A.Na2CO3俗称纯碱,属于盐,不是碱,错误;B.Mn2O7是酸性氧化物,错误;C.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错误;D.H3PO4属于酸,NH3·H2O属于碱,NaHCO3属于盐,P2O5属于酸性氧化物,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正确。]3.(2025年1月·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我国传统手工艺品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下列手工艺品中主要成分为无机物的是( )√B [云锦的主要成分包括蚕丝,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牡丹瓷属于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物,B符合题意;麦秆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油纸伞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4.现有下列物质:①冰水共存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聚乙烯 ⑦漂白粉 ⑧TNT ⑩含氧元素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5H2O 液氯 王水 KAl(SO4)2·12H2O 分子式为C5H10的烃 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 H2O与D2O的混合液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_____。①⑧⑨⑩ ②③④⑤⑥⑦ 常见的混合物(1)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CO和H2)、爆鸣气(H2和O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焦炉气(主要成分是H2、C2H4、CO和CH4)、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漂白液、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浓硫酸、盐酸、汽油、植物油、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3)固体混合物:漂白粉、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玻璃、水泥、合金、铝热剂、碱石灰、黑火药。考向2 分散系与胶体5.(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内容改编)下列事实中,与胶体无关的是( )A.清晨山头上的雾久久不见散去B.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见到光带C.工业生产中利用活性炭净水D.使用明矾作自来水厂的净水剂√C [工业生产中用活性炭净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与胶体无关。]6.含有0.01 mol FeCl3的氯化铁饱和溶液因久置变得浑浊,使所得分散系从如图所示装置的A区流向B区,其中C区是不断更换的蒸馏水。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B.滤纸上残留的红褐色物质为Fe(OH)3固体颗粒C.在B区的深红褐色分散系为Fe(OH)3胶体D.进入C区的H+的数目为0.03NA√D [FeCl3饱和溶液在沸水中水解可以制备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A项正确;滤纸上层的分散系中悬浮颗粒直径通常大于10-7 m,不能透过滤纸,因此滤纸上的红褐色物质为Fe(OH)3固体颗粒,B项正确;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0-9~10-7 m,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在滤纸和半透膜之间的B区分散系为Fe(OH)3胶体,C项正确;若Fe3+完全水解,Cl-全部进入C区,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进入C区的H+的数目应为0.03NA,但是Fe3+不会完全水解,因此进入C区的H+的数目小于0.03NA,D项错误。]7.(2025·益阳模拟)东汉《大荒纪闻》记载“(周)幽王时,隶籴(磨碎)豆为乳。王未饮而温,久为酥烙(乳酪)”。《本草纲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整套制作豆腐的流程:“豆腐之法,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硙碎,去渣,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豆浆主要是豆类蛋白质与水形成的胶体分散系,属于介稳体系B.取少量豆浆于试管中稀释,用“激光笔”照射,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C.豆浆中加入盐卤汁或石膏,可加快凝聚成豆腐,其原理与江河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类似D.用“煎成”后的豆浆制作豆腐,其蛋白质仍然具有生理活性√D [豆浆主要是豆类蛋白质分散在水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胶体属于介稳体系,故A正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江河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就是含有胶体的江河水接触含电解质的海水发生聚沉,与豆浆中加入盐卤汁或石膏可加快凝聚成豆腐的原理都为胶体遇电解质易发生聚沉,故C正确;蛋白质高温蒸煮时发生变性,失去了生理活性,故D错误。](1)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粒子而带有电荷,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胶体中的胶粒带电,但胶体不带电,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2)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3)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单方法是丁达尔效应,而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而不是丁达尔效应。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关系图2.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蒸馏、分馏 干馏焰色试验 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溶解、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降解升华、熔化、汽化、液化、酸化 氧化、氢化、风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煤的气化、煤的液化、水化、炭化、磺化、硫化、卤化、橡胶老化①只有化学键的断裂不是化学变化,如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的熔化。②蛋白质的变性为化学变化而盐析为物理变化。③核裂变或核聚变不属于化学变化而属于核变化。3.物质的常见转化和反应类型(1)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转化①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符合上述转化的金属有Na、K、Ca、Ba等极活泼金属。②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符合上述转化的非金属有C、S、P等,不符合转化的非金属有N、Si、Cl等。(2)物质制备与转化的6个规律①强酸制弱酸:如实验室制CO2和SO2,其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②强碱制弱碱:如2NH4Cl+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如AgNO3+NaCl===_______________。④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如3Mg(OH)2+2FeCl3 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O3+2H+===Ca2++CO2↑+H2OS2H+===SO2↑+H2OCaCl2+2NH3↑+2H2OAgCl↓+NaNO33MgCl2+2Fe(OH)3⑤难挥发物转化为易挥发物:如NaCl+HCl↑+NaHSO4。⑥难溶物转化为难电离物:如AgCl+2NH3·H2O===___________________。[Ag(NH3)2]Cl+2H2O(3)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氧化还原非氧化还原吸热放热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 )(2)煤的气化、液化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属于化学变化。 ( )(3)O2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O,则S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S。 ( )(4)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5)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原理是发生了沉淀转化反应。 ( )(6)3CO+Fe2O32Fe+3CO2既属于置换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考向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2025年1月·内蒙古高考适应性考试)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B.有色金属是指铜、金等有颜色的金属C.煤的直接液化是物理变化D.稀土元素是金属元素√D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A错误;在冶金业上把铁、铬、锰称为黑色金属,把铁、铬、锰之外的金属元素称为有色金属,而不是指铜、金等有颜色的金属,B错误;煤的直接液化是用煤来生产甲醇等液态燃料,由于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错误;稀土元素是15种镧系元素以及钇和钪元素,共17种金属元素,因此稀土元素是金属元素,D正确。]2.(2025·沈阳模拟)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已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以下有关春节习俗中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红烧肉烹饪过程中蛋白质变性涉及化学变化B.春晚演员的彩妆用品均属于无机物C.饺子与糯米年糕的口感差异与支链淀粉的含量有关D.陈年老酒的芳香气味与酯的形成有关√B [肉中含有蛋白质,烹饪过程中蛋白质变性涉及化学变化,故A正确;彩妆用品中含有甘油,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饺子与糯米年糕中含有淀粉,口感差异与支链淀粉的含量有关,故C正确;乙醇在与氧气接触的过程中会氧化生成羧酸类物质,而羧酸类物质则会进一步与乙醇反应形成酯类物质,具有芳香气味,故D正确。]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拌粉中的米粉主要成分是糖类B.喷泉水幕电影涉及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美丽夜景是霓虹灯中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放出的光D.熬瓦罐汤的瓦罐是用硅酸盐(如石英、长石、黏土)等烧制而成√D [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属于硅酸盐,故D错误。]4.下列变化体现的是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将大豆煮熟后与面粉混合加醋曲酿醋B.蛋白质溶液加CuSO4溶液形成沉淀C.油脂硬化制硬化油D.铂丝蘸Na2CO3溶液灼烧火焰为黄色√D [焰色体现物理性质,D符合题意。]考向2 常见物质的转化及应用5.(2025·南昌模拟)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如图化学反应,已知A、B、C中均含有同种元素,则下列对应物质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物质 B物质 C物质 D物质A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CO2B Fe FeCl2 FeCl3 Cl2C AlCl3溶液 Al(OH)3 Na[Al(OH)4]溶液 NaOH溶液D H2S S SO2 O2B [若A为Fe,D为Cl2,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B错误。]6.下列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A.NaNaClB.FeFe(OH)3FeCl3C.N2NaNO3D.SiNa2SiO3√A [Fe2O3与H2O不反应,N2与O2反应生成NO,SiO2与H2O不反应,B、C、D项不正确。]7.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Cl3与氨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aSO4转化为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l2O3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u(OH)2中滴入过量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O3+2HCl===CaCl2+CO2↑+H2OFeCl3+3NH3·H2O===Fe(OH)3↓+3NH4ClCaSO4+Na2CO3===CaCO3+Na2SO4Al2O3+2NaOH+3H2O===2Na[Al(OH)4]Cu(OH)2+4NH3·H2O===[Cu(NH3)4](OH)2+4H2O高考真题 衍生变式1.(2024·山东卷,T5)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灰乳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体现了Ca(OH)2的碱性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体现了Fe3+的氧化性C.制作豆腐时添加石膏,体现了CaSO4的难溶性D.用氨水配制银氨溶液,体现了NH3的配位性√C [SO2是酸性氧化物,石灰乳中含Ca(OH)2,呈碱性,吸收SO2体现了Ca(OH)2的碱性,A正确;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发生的反应为2Fe3++Cu===2Fe2++Cu2+,体现了Fe3+的氧化性,B正确;制作豆腐时添加石膏,利用的是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发生聚沉这一性质,与CaSO4的难溶性无关,C错误;银氨溶液的配制是在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AgOH,最后生成易溶于水的[Ag(NH3)2]OH,[Ag(NH3)2]OH中Ag+和NH3之间以配位键结合,体现了NH3的配位性,D正确。](1)写出A、B项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氨水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SO2===CaSO3+H2O2FeCl3+Cu===2FeCl2+CuCl2取少许AgNO3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氨水,生成白色沉淀,当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所得溶液即为银氨溶液(3)NH3的水溶液呈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3++OH-2.(2024·安徽卷,T4)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按图示路径在自然界中转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A Cl2 NaClO NaClB SO2 H2SO4 CaSO4C Fe2O3 Fe(OH)3 FeCl3D CO2 H2CO3 Ca(HCO3)2√D [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无法直接生成NaClO,A错误;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而不是H2SO4,B错误;Fe2O3与水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C错误;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与CaCO3反应生成受热分解生成CO2,D正确。](1)A项中甲→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项中甲→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Fe2O3是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2OH-===Cl-+ClO-+H2OCO2+CaCO3+H2O===Ca(HCO3)2Fe2O3+6HCl===2FeCl3+3H2O3.(2024·广东卷,T7)“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水质检验员:用滴定法测水中Cl-含量 Ag++Cl-===AgCl↓B 化学实验员:检验Na2O2是否失效 2Na2O2+2H2O===4NaOH+O2↑C 化工工程师:进行顺丁橡胶硫化 碳碳双键可打开与硫形成二硫键D 考古研究员:通过14C测定化石年代 C60与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D [用滴定法测水中Cl-含量利用了Ag+和Cl-生成AgCl沉淀,通过测AgCl沉淀的量从而测定水中Cl-的含量,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有关联,A不符合题意;利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可以检验Na2O2是否失效,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有关联,B不符合题意;顺丁橡胶硫化就是聚异戊二烯中的碳碳双键打开与硫形成二硫键,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有关联,C不符合题意;通过14C测定化石年代是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通过半衰期计算化石年代,与同素异形体无关,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D符合题意。]4.(2023·全国甲卷,T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B [苯甲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苯甲酸根离子水解会使溶液呈碱性,A错误;豆浆属于胶体,胶体粒子对光线具有散射作用,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SO2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错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常用作抗氧化剂,D错误。](1)举例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举例生活中常用的食品防腐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液、淀粉溶液、有色玻璃、云、雾、牛奶等山梨酸及其钾盐、亚硝酸钠、NaCl等课时数智作业(一) 物质的分类、性质与转化(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24分)1.(2025年1月·内蒙古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革新催化体育发展,科技赋能铸就赛场荣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增强羽毛球拍的强度,其成分属于单质B.聚氨酯泳衣能有效提升游泳速度,其成分属于天然高分子C.氯乙烷气雾剂可缓解运动扭伤疼痛,氯乙烷是乙烷的同系物D.防滑粉可吸汗防滑,其主要成分碳酸镁属于无机盐题号1352468791011√D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混合物而不是单质,A错误;聚氨酯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人造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B错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而氯乙烷和乙烷结构不相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碳酸镁由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符合盐的组成,是一种无机盐,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题号13524687910112.(2025·保定模拟)下列选自《天工开物》的语句中,包含过滤操作的是( )A.取入缸中浸三个时,漉入釜中煎炼B.炉甘石烟洪飞损C.其底铺薪,发火煅红D.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题号1352468791011A [炉甘石为碳酸锌,“烟洪飞损”即煅烧使其分解,B与题意不符;“其底铺薪,发火煅红”为在其下铺一层木炭,高温煅烧,C与题意不符;“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指冷却结晶过程,D与题意不符。]题号13524687910113.(2024·南平一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米酿酒过程中碳元素只被还原B.“白青[Cu2(OH)2CO3]得铁化为铜”,其中的“白青”属于盐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化学成分为2CaSO4·H2OD.“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味酸”是因绿矾水解产生H+√题号1352468791011A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酿酒过程中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又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乙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大米酿酒过程中碳元素既被还原又被氧化,A项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4.(2024·临沂一模)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B.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保湿作用C.漂白粉与盐酸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D.豆腐制作过程中可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凝固剂√C [漂白粉与盐酸混合使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氯气,不能提高消毒效果,C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5.岭南文化包罗万象,新旧文化相互交融。下列有关岭南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戏剧文化”:现代粤剧舞台上灯光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B.“节日文化”:深圳新年烟花秀中绚烂的颜色来自焰色试验C.“茶艺文化”:沏泡工夫茶利用了萃取原理,水作萃取剂D.“粤菜文化”:制作正宗盐焗鸡所用的粗盐由海水晒制而成,涉及复杂的化学变化√D [制作正宗盐焗鸡所用的粗盐由海水晒制而成,由海水晒制粗盐过程主要涉及的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6.高中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烹饪活动:向沸汤中加入蛋液做蛋花汤 加热使蛋白质变性B 烘焙活动:碳酸钠可以用来调节面团的酸度 Na2CO3能与酸反应题号1352468791011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C 家务活动:擦干已洗净铁锅表面的水,以防生锈 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D 学农活动:施肥时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能同时使用 与在一定条件反应C [擦干净铁锅的目的是防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与Fe和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3O4无关联,C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7.下表各组物质中,可以实现XZ(每步只发生一个反应)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X Y Z MA Fe FeO Fe2O3 O2B C CO CO2 O2C CO2 Na2CO3 NaHCO3 NaOHD [Al(OH)4]- Al(OH)3 Al3+ CO2题号1352468791011B [A项,Fe与O2反应生成Fe3O4,FeO与O2反应生成Fe3O4,错误;C项,Na2CO3与NaOH不反应,错误;D项,Al(OH)3与CO2不反应,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8.(2024·湛江一模)向含砷废水中加入K2FeO4,铁元素会形成如图所示的Fe(OH)3胶团,在静电吸附作用下,胶团可以除去废水中的+3价砷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水中的含砷微粒是带正电荷的离子B.1 mol K2FeO4可以形成的胶团数目小于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增大废水的pH,Fe(OH)3胶体粒子的吸附絮凝效能提升D.K2FeO4可以还原废水中的砷元素到+5价√题号1352468791011B [由题图可知,吸附层中带正电荷离子数目较多,在静电吸附作用下,胶团可以吸附废水中含+3价砷元素的微粒,则含砷微粒是带负电荷的离子,A错误;由铁元素守恒可知,1 mol K2FeO4可以形成1 mol Fe(OH)3或FeO+,则1 mol K2FeO4形成的胶团数目小于NA,B正确;增大废水的胶体粒子会转化为Fe(OH)3沉淀,导致吸附絮凝效能下降,C错误;K2FeO4具有氧化性,可以将废水中的砷元素氧化成+5价,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9.(17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内容改编)胶体在石油开采、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制备Fe(OH)3胶体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步骤Ⅰ.Fe(OH)3胶体的制备(1)实验中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煮沸的自来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不能自来水中含有的电解质会使新制的Fe(OH)3胶体发生聚沉题号1352468791011(2)补全实验操作: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_______________(填化学试剂),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___。(2分)(3)反应结束后静置很长一段时间后不分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4)某同学按图示操作未成功制备出Fe(OH)3胶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FeCl3饱和溶液红褐色胶体具有介稳性使用玻璃棒搅拌使Fe(OH)3微粒形成大颗粒沉淀析出题号1352468791011(5)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步骤Ⅱ.探究Fe(OH)3胶体的性质(6)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已知滤纸的孔径远大于100 nm),请将方案补充完整:(4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题号1352468791011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把分别盛有FeCl3稀溶液、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光束照射时:FeCl3稀溶液中无现象,Fe(OH)3胶体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 胶体具有②__________,而溶液没有有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题号1352468791011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将Fe(OH)3悬浊液和Fe(OH)3胶体分别进行过滤,观察现象 过滤后的滤纸上有固体残留的是③_______________ 说明悬浊液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顺序是④_____________(7)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先生成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请写出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Fe(OH)3悬浊液悬浊液>胶体+6H2O题号1352468791011[解析] (1)自来水含有CaCl2等,胶体遇电解质会发生聚沉,故制备Fe(OH)3胶体应使用蒸馏水,不能使用自来水。(3)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具有介稳性,静置后不发生分层。(4)制备胶体时使用玻璃棒搅拌会破坏胶体的介稳性,使Fe(OH)3微粒形成大颗粒沉淀析出。(6)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由滤纸的孔径远大于100 nm知,Fe(OH)3胶体可通过滤纸,故Fe(OH)3悬浊液通过滤纸时会有Fe(OH)3沉淀残留,说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悬浊液>胶体。(7)Fe(OH)3胶体加入酸液,胶体发生聚沉而形成Fe(OH)3沉淀,再加酸,Fe(OH)3与酸发生反应生成Fe3+。题号135246879101110.(5分)已知:H3PO2+NaOH(过量)===NaH2PO2+H2O。(1)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分)(2)H3PO2属于________(填“一”“二”或“三”)元酸。NaH2PO2属于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2分)+1复分解不属于一正盐题号1352468791011[解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磷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题给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由H3PO2+NaOH(过量)===NaH2PO2+H2O可知,H3PO2属于一元酸,NaH2PO2属于正盐。题号135246879101111.(14分)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氢氧化钾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K2CO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题号1352468791011(1)操作a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1分)(2)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基本类型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反应过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1分)(4)氢氧化钙与灰汁(含K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漏斗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CaCO3Ca(OH)2+K2CO3===CaCO3↓+2KOH题号1352468791011(5)古人不提前制备大量氢氧化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3分)(6)“灰汁”中加稀硫酸有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3分)2KOH+CO2===K2CO3+H2OK2CO3+H2SO4===K2SO4+CO2↑+H2O谢 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