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1. 斯他林发现体液调节的过程(假说-演绎法)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必备知识 清单破知识点 1 体液调节的发现过程及概念 促胰液素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证明机体还存在体液调节。知识拓展 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2.体液调节:机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主要是激素,也可以是CO2、H+等)作为信息分子,经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调节方式。(1)激素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2)血液中的CO2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3)靶细胞带有与激素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内分泌细胞集中分布形成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2)分散分布的内分泌细胞:胃、肠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等。(3)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神经组织:下丘脑的神经细胞等。知识点 2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器官 分泌的激素 化学本质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催产素 多肽类胰岛 胰高血糖素 蛋白质类胰岛素 垂体 生长激素 胸腺 胸腺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类衍生物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 类固醇睾丸 雄激素 卵巢 雌激素 2.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主要激素知识拓展 补充外源激素时,多肽类、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多肽、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3.激素的调节作用(1)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2)调节新陈代谢。(3)调节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知识辨析1.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化学信使,由小肠黏膜分泌,经血液循环定向运输至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不能定向运输,只是因为靶细胞上有与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所以激素可以对这些细胞起调节作用。2.神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神经递质,不能合成并分泌激素,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可以合成并分泌激素。3.体液调节是指激素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体液调节是指机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作为信息分子,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化学物质可以是激素,也可以是CO2、H+等。提示提示提示4.口服过量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可能会导致人体血糖平衡调节出现障碍,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其口服会被消化,不能发挥相应作用。5.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可以发挥催化作用,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使机体代谢加快,产能增加,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对靶细胞起调节作用,不具有催化作用。提示提示关键能力 定点破定点 分析激素的作用机理1.激素的产生: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某些神经组织(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2.激素的运输(1)远距离(作用于距离较远的靶细胞):血液运送。(2)近距离(作用于邻近细胞或自身):组织液等运送。3.激素的作用方式:自动寻觅靶细胞,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特别提醒 激素具有调节作用,激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代谢,也不起催化作用。4.激素受体的位置及机理(1)类固醇激素:脂溶性,穿过靶细胞膜与细胞内的受体蛋白结合,随后与染色质上特定区域结合,激活基因,从而调节靶细胞。(2)大分子蛋白质类激素、小分子亲水性强的激素:往往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最终激活某种酶或引发基因表达出新的蛋白质。5.激素发挥作用后的去向:被灭活。典例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如图是体液调节有关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通过胞吐释放,推测可能是蛋白质类激素B.B分泌细胞是神经细胞,兼有内分泌作用,也属于内分泌系统C.图示说明分泌细胞本身也会对其分泌的物质做出响应D.图示说明激素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与激素化学本质无关D解析 蛋白质类激素属于分泌蛋白,通过胞吐释放,A正确;B分泌细胞是神经细胞,同时可以分泌激素,故也属于内分泌系统,B正确;图中C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与自身受体结合,C正确;不同激素的受体位置不同,大分子的蛋白质类激素或小分子亲水性强的激素受体在细胞膜上,性激素等类固醇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D错误。第三章 体液调节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体液调节的发现过程及概念1.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①与②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2体液调节是指机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作为信息分子,经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实际只有激素B.靶细胞带有与激素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C.激素作用的受体只位于细胞膜上D.人体所有细胞都可合成和分泌激素3.(经典题)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1)调节过程①和②中,后天形成的是过程 。 (2)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胃窦的信号分子是 。 (3)胃酸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通过 运输,作用于胰腺。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调节信号分子的受体至少有 种,这些信号分子都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题组二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4.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内分泌腺可以分泌多种激素B.激素的本质不是蛋白质就是类固醇C.激素的调节作用就是调节新陈代谢D.神经细胞都不具有内分泌作用5.当人受到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与下列哪种激素相同( )A.胰岛素 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6.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性腺分泌催产素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素D.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三章 体液调节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基础过关练1.D ①与②实验中的自变量是稀盐酸注入的部位,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实验结果说明胰液的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A正确;①与③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切除通向上段小肠的神经,因变量为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B正确;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且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但不能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要探究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调节,还应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C正确,D错误。2.B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激素,还有二氧化碳、H+等,A错误;激素等化学物质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需要与靶细胞、靶器官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正确;激素作用的受体可以位于细胞膜上,也可以位于细胞内,如性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C错误;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不是所有细胞都能合成和分泌激素,D错误。3.答案 (1)② (2)神经 神经递质 (3)体液 4解析 (1)图中①通过食物刺激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属于非条件反射,②通过视觉、嗅觉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是根据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2)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胃窦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3)胃酸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属于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图中胰腺细胞接受的调节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胃泌素、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故胰腺细胞接受调节信号分子的受体至少有4种。4.A 一种内分泌腺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如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A正确;激素的本质并非只有蛋白质、类固醇,还有氨基酸类衍生物等,B错误;激素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大致归纳为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调节新陈代谢、调节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C错误;有的神经组织兼有内分泌作用,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D错误。5.C 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如表,由表可知,C符合题意。激素种类 化学本质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类衍生物胰岛素、生长激素 蛋白质类性激素 类固醇6.B 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A错误。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C错误。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D错误。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 分层练习(含解析).docx 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