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1.(2025八下·温州期末)不良的充电习惯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在浴室里充电B.整夜持续充电C.一边充电一边使用D.充满电后断开电源(2025八下·温州期末)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利用天然磁石制作指南针,北宋时期,更是发展出了人工制造磁铁的技术,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探索与认知。2. 将两块天然磁石靠近,两者会产生如图所示的运动,产生这种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同名磁极相互排斥C.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异名磁极相互排斥3.北宋《武经总要》记载:把铁片剪成鱼形,放在火里烧红并趁热夹出,顺南北方向摆放,因受地磁场的作用,冷却后就做成了“指南鱼”。下列模型能表示“指南鱼”周围磁感线分布的是( )A. B.C. D.(2025八下·温州期末)钼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我国“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4.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钼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C.钼原子的中子数为42 D.钼的元素符号是 Mo5.钼的化合物二硫化钼(MoS2)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二硫化钼(Mo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据此推测钼元素的化合价是()A.-4 B.- 2 C.+2 D.+4(2025八下·温州期末)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植物通过各器官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适应环境。6.根是主要的吸水器官。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时,部分细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细胞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7.茎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为了探究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具体部位,下列实验最合理的是()A.A B.B C.C D.D8.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③表示()。A.水 B.氧气 C.有机物 D.二氧化碳9.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一系列适应生存环境的特点。根据表中的植物叶片情况推测,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叶片 表面积(平方毫米) 体积(立方毫米) 表皮厚度(微米)甲 144 63 24乙 292 64 14丙 301 62 15丁 593 121 13A.甲 B.乙 C.丙 D.丁10.(2025八下·温州期末)中国航天员在梦天实验舱进行太空授课,与地面师生同步进行蜡烛燃烧的对比实验。两地蜡烛火焰形态如图所示。根据火焰形态,可推测太空舱中()A.氧气的浓度大 B.蜡烛的温度高C.气体的对流弱 D.蜡烛着火点低11.(2025八下·温州期末)臭氧层空洞自1985年被发现以来,全世界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材料一: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氧气和臭氧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如图甲),大气层中的臭氧浓度达到动态平衡。人类大量使用的制冷剂———氯氟烷烃进入平流层后分解产生氯原子,臭氧在氯原子的催化作用下分解 (如图乙),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材料二:为了解决臭氧层空洞,国际公约制定了不同时期对于氯氟烷烃生产和使用的规定:限制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除个别暂时无法替代的特殊领域外,禁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1)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这是由于 。(2)臭氧层破坏对人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列举一点)(3)目前极地平流层臭氧含量逐年升高,预计2100年前后臭氧层空洞可以完全消失。臭氧层空洞治理是全球性环境问题解决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这对于我们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有何启示: 。12.(2025八下·温州期末)氢能作为清洁能源,是当今全球加速开发的重点之一,2025年2月北京大学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历时十年研发的新型催化剂可将乙醇(C2H5OH)直接转化为氢气,其微观示意如图所示。(1) 乙醇(C2H5OH) 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2)根据氢气的微观模型,构成氢气的微观粒子是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判断“反应物2”的模型为( )。A. B.C. D.(4)传统方式同样利用乙醇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如下: 请列举一个北京大学全新氢气生产方法的优点: 。13.(2025八下·温州期末)项目化小组学习电磁感应相关知识后制作风速仪(如图甲)。当吹风时纸杯转动,同时带动转向杆和固定在杆上的磁铁一起转动,空心转向杆内部固定有线圈。(1) 【明确原理】风速越大,纸杯带动转向杆转动越快,感应电流越 。(2)【标准制定】设计评价量表可以指导制作过程,写出风速仪的一个评价指标: 。(3) 【刻度标注】利用已知风速为5m/s的风,标定表盘上的风速值(如图乙),有同学指出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过小。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14.(2025八下·温州期末)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废弃塑料瓶、吸管等材料(如图甲)开展制作简易制氧机的项目活动,并购买制氧剂(分为A剂、B剂),其使用说明书如图乙所示。(1)【制作装置】小组同学搭建并密封装置(如图丙),请在虚框处补全M、N两处吸管的放置情况。(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2) 【检查装置】制取气体前,应检查装置的 。(3) 【添加原料】制氧剂A剂、B剂为过碳酸钠或二氧化锰固体,请根据图乙,推测B剂成分并写出依据。 。(4) 【制取氧气】“保健吸氧”情况下供氧10分钟,理论上至少需要加入过碳酸钠(Na2CO4)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已知ρ氢=1.28)克/升)15.(2025八下·温州期末)人体的呼吸根据气体进入体内的通道不同分为鼻呼吸和口呼吸(如图甲)。专家建议: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口呼吸。兴趣小组制作了“人体呼吸系统”模型(如图乙),其中A管内表面粘有不干胶和毛刷,模拟鼻腔,B管模拟口腔,塑料膜模拟气管,针筒模拟人体的胸腔。进行口呼吸和鼻呼吸对比实验的具体操作如下:①容器(如图丙)中放入大量的泡沫小球,模拟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等物质;②堵住B 管口,将A管放入容器内,每次推拉活塞至相同刻度,重复十次;③打开针筒,观察气球内泡沫小球的数量;④清理模型后,堵住A管口,将B管放入装有等量泡沫小球的容器,重复步骤②③。(1)模型中,气球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哪一个器官 (2)快速推拉活塞时,塑料膜会紧贴在一起,无法实现进气和呼气。根据“人体呼吸系统”评价量表,为使“气管结构”这一指标达到“★★★”,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你的改进方案: 。“人体呼吸系统”模型评价量表(节选)评价指标 ★ ★★ ★★★气管结构 结构塌陷,无法实现进气和呼气 结构明显变窄,进气和呼气过程有受阻 结构稳固未变形,进气和呼气过程顺畅…… …… …… ……(3)改进后,多次实验发现:相同条件下通过A管吸入气球内的泡沫小球数量明显少于 B管。请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口呼吸”的原因: 。16.(2025八下·温州期末)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系列探究活动。【史料回顾】1774年拉瓦锡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成分,他将金属汞(Hg)放在密闭的曲颈甑里连续加热12天,得到红色粉末氧化汞,容器中空气体积大约减小了1/5。随后他又将产生的红色粉末收集于另一容器中加热,发现又生成了汞和另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之前曲颈甑中空气减小的体积。(1)实验中,金属汞(Hg)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汞(Hg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等分为5份;②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等待集气瓶冷却回室温;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④关闭导管上的弹簧夹;⑤打开导管上的弹簧夹,观察现象并记录瓶内水位变化情况。(2)将上述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① ⑤。(3)实验中红磷的用量有什么要求 【对比实验】(4)对比教材实验,拉瓦锡的实验有何优点 (写出一点)17.(2025八下·温州期末)蓝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喜爱。近些年温州多个县市引进蓝莓种植产业,并开展系列研究来提高蓝莓产量和品质,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调查分析】蓝莓适宜种植在疏松、透气性强、渗水性好的土壤中。【勘测评估】为评估土壤的渗水性,研究小组选取不同区域的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在漏斗底部铺上棉花,将土壤样本分别置于漏斗中,缓缓倒入清水(装置如图所示),静置5分钟后观察现象。(1)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有 。 (写出一点)(2)静置后,通过观察 来比较土壤的渗水性。【提高产量】经土壤勘测、评估、改良后进行蓝莓试种。试种过程中探究了不同留枝量(留枝量是指蓝莓植株在修剪后保留下来的主枝条数量)对单个果实质量和植株产量的影响,具体情况如表所示。留枝量(株) 单个果实质量(克) 每株产量(千克)8 1.8 6.26 2.3 5.84 2.7 4.52 3.2 1.2(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采摘保存】(4)采摘后的蓝莓果实是否仍会进行呼吸作用。为探究这一问题,请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不考虑蓝莓果实的光合作用)。器材:塑料袋、导管、弹簧夹、试管、新鲜的蓝莓果实(数量自取)、澄清石灰水步骤:1.将适量的新鲜蓝莓果实装入塑料袋,鼓入空气并用弹簧夹夹紧袋口。……将本实验的步骤补充完整 。18.(2025八下·温州期末)燃气热水器是广泛使用的家庭电器,通过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来实现热水供应。如图甲所示,自来水由进水口进入热水器,经过燃烧区变成热水,从出水口流出。【电路原理】燃气热水器内部控制电路可简化为图乙。电源电压恒为6伏, 为安装在出水口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已知图乙中电磁铁和磁铁相互吸引)(1)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燃烧的条件来看,甲烷属于 。【温度调试】(2)燃气热水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调节出水温度。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节至10欧姆,出水口水温稳定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求此时的出水温度。(3)冬季气温低需提高出水温度,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并简述理由: 。【优化改进】(4)燃气热水器工作时会将周围的空气吸入燃烧室。氧气不充足时,甲烷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请从安全使用角度考虑,判断下列哪种安装方式更合理:____。A.安装在厨房的墙壁上B.密封在厨房的柜子中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判断。【解答】 A.在浴室里充电,由于水为导体,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B.整夜持续充电,可能造成电池过冲而冲坏电池,故B错误;C.一边充电一边使用,由于手机功率过大而产生很多热量,容易引起火灾,故C错误;D.充满电后断开电源,可以保证用电安全,故D正确。故选D。【答案】2.B3.B【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1)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2)根据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分布规律判断。2.根据图片可知, 将两块天然磁石靠近, 它们相互远离,即产生排斥力,则原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选B。3.指南鱼为一个条形磁铁,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来,回到S极,故选B。【答案】4.D5.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为相对原子质量。(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即可。4. A.钼中含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没有单位“g”,故B错误;C.钼原子的质子数为42,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则中子数为:95.96-42≈47,故C错误;D.钼的元素符号是 Mo,故D正确。故选D。5.在 MoS2 中,S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2=0,解得:x=+4。故选D。【答案】6.D7.A8.C9.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1)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伸长区,细胞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2)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分析判断即可;(3)根据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的知识分析;(4)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6.根是主要的吸水器官,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时, 该细胞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根毛区,故选D。7.在实验A中,三个枝条的叶片数量相同,去除木质部和髓的枝条叶片颜色不变,说明失去了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而剥去树皮和不做处理的叶片颜色都改变了,说明运输功能正常。二者对比可知,茎中输送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在木质部。故选A。8.绿色植物的叶片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水分和无机盐合成氧气和有机物,则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③为有机物,④为无机盐。故选C。9.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表中四种植物叶片中,A的叶表面积最小,表皮最厚,这些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最适应干旱环境。故选A。10.【答案】C【知识点】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根据蜡烛火焰的形状不同分析太空舱中的环境特点。【解答】在地球上,蜡烛燃烧后,上面的空气受热密度减小向上运动,周围的冷空气密度大过来补充,因此对流很强,则蜡烛火焰向上燃烧。而太空舱中火焰呈团状,说明空气的对流很弱。故选C。11.【答案】(1)分子种类不同(2)紫外线增强会对皮肤造成损害、紫外线增强影响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等(3)①解决环境问题要先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②全球化环境问题需要全世界协同制定协定共同遵守。③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要考虑实际生活生产的需要。【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解析】【分析】(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臭氧层可以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可从紫外线过量对人类的影响的角度解答;(3)根据自己对全球环境保护的认识解答。【解答】(1) 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这是由于分子种类不同;(2) 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的影响:紫外线增强会对皮肤造成损害、紫外线增强影响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等。(3) 于我们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启示有:①解决环境问题要先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②全球化环境问题需要全世界协同制定协定共同遵守。③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要考虑实际生活生产的需要。12.【答案】(1)碳元素(2)氢分子(3)B(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反应温度更低等【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2)根据氢气的组成的知识解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据此推测反应物2的模型;(4)可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和反应温度高低等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H5OH 可知, 乙醇中C、H、O元素的质量之比:(12×2):(1×6):(16×1)=24:6:16,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2)根据图片可知,构成氢气的微观离子是氢分子;(3)根据模型图得到:6H+2C+1O+x=8H+2C+2O,解得:x=1O+2H=H2O,则模型图为:,故选B。(4)根据反应的产物和条件可知,北京大学全新氢气生产方法的优点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反应温度更低等。13.【答案】(1)大(2)测量精确度、测量范围、制作成本等合理即可(3)增强磁铁的磁性、减小装置的摩擦力等合理即可【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感应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弱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2)风速仪为一个测量设备,可从测量精度、量程等角度制定评价指标;(3)要增大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其实就是在相同风速时增大感应电流大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 风速越大,纸杯带动转向杆转动越快,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越大,则感应电流越大;(2) 设计评价量表可以指导制作过程,评价指标有:测量精确度、测量范围、制作成本等合理即可;(3)根据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的知识可知,改进方法为:增强磁铁的磁性。此外,减小转动阻力,也可以加快转速,增大感应电流。14.【答案】(1)(2)气密性(3)B剂是二氧化锰,对比“保健吸氧”和“紧急使用”,B剂增加后只改变了反应速率,产生氧气的体积没有改变。(4)解:需要氧气的质量m=ρV=1.28克/升×50毫升/分钟×10分钟=0.64克;设至少需要加入过碳酸钠 (Na2CO4)x克,244 32x 0.64g;解得:x=4.88克.答:理论上至少需要加入过碳酸钠4.88克【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制氧机产生的氧气通常不能直接使用,一般要通入水瓶中进行过滤、稳压,湿润,然后才能被患者使用;(2)在进行生成气体的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将“保健吸氧”和“紧急吸氧”的数据对照即可;(4)根据m=ρV计算吸氧10min需要氧气的质量,再根据过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计算需要过碳酸钠的质量即可。【解答】(1)从反应仓产生的氧气要先进入加湿仓的水中,然后从水中溢出后再被患者使用,如下图所示:(2) 制取气体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根据图乙可知,B的成分为二氧化锰,理由还是:对比“保健吸氧”和“紧急使用”,B剂增加后只改变了反应速率,产生氧气的体积没有改变。15.【答案】(1)肺(2)将塑料膜换成橡胶管,其他将塑料膜换成硬质材料、在塑料膜内增加支撑性材料等角度回答均可给分(3)口呼吸容易将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吸入肺部。或鼻呼吸可以将阻挡部分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等物质【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1)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能够与人体进行气体交换,即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吸入氧气;(2)根据表格中“ ★★★ ”的标准,对现有器材进行改造和升级即可;(3)气球内的小球数量越多,说明肺部吸入的灰尘和固体颗粒物越多,对健康影响很大,据此确定不用嘴呼吸的原因。【解答】(1)在模型中,从外部进入的新鲜空气在气球处进行交换,则气球相当于肺;(2)根据“ ★★★ ”的标准可知,要实现改造后结构稳固不变形,且进气和出气顺畅,那么改进方案为:将塑料膜换成橡胶管,其他将塑料膜换成硬质材料、在塑料膜内增加支撑性材料等。(3)“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口呼吸”的原因:口呼吸容易将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吸入肺部。或鼻呼吸可以将阻挡部分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等物质。16.【答案】(1)(2)④③②(3)要足量,其他如过量等合理均可(4)装置的气密性更好;能充分消耗装置中的氧气;能正向和反向验证;避免了水蒸气等对体积测量的干扰等合理即可【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的实验过程分析解答;(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红磷的数量不足,那么会导致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因此测出的氧气含量会偏低;(4)可从装置气密性、对氧气消耗是否充分、能否反向验证等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 实验中,金属汞(Hg)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汞(Hg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组同学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等分为5份;④关闭导管上的弹簧夹;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②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等待集气瓶冷却回室温;⑤打开导管上的弹簧夹,观察现象并记录瓶内水位变化情况。即正确顺序为:①④③②⑤。(3)在实验时,加入的红磷要足量;(4) 对比教材实验,拉瓦锡的实验的优点:装置的气密性更好;能充分消耗装置中的氧气;能正向和反向验证;避免了水蒸气等对体积测量的干扰等。17.【答案】(1)土壤样本的体积;等量的棉花;加入水的体积等合理即可(2)相同时间锥形瓶内水量的多少;锥形瓶内液面的高低;漏斗中剩余水量的多少等合理即可(3)留枝量越少,单个果实的质量越大,每株产量越小(4)放置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将袋内气体通过导管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在空塑料袋中鼓入等量空气,重复上述操作,对比实验现象【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结合实验目的分析解答;(2)相同时间内,锥形瓶内水越多,液面越高,漏斗中剩余的水越少,则说明土壤的渗水性越强;(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留枝量多少对单个果实的影响,以及对每株产量的影响即可;(4)将草莓密封起来,一段时间后,将它所在密封袋的空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出现沉淀,则说明它会呼吸作用;否则,说明它不会呼吸作用。【解答】(1)根据实验目的可知,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有:土壤样本的体积;等量的棉花;加入水的体积等。(2)静置后,通过观察相同时间锥形瓶内水量的多少(或锥形瓶内液面的高低或漏斗中剩余水量的多少)来比较土壤的渗水性。(3) 将本实验的步骤补充完整:放置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将袋内气体通过导管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在空塑料袋中鼓入等量空气,重复上述操作,对比实验现象。18.【答案】(1)可燃物(2)解:当电流为0.2A时的总电阻,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x=R总-R=30Ω-20Ω=10Ω,由图丙得,此时的温度为50℃。(3)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吸引磁铁向左移动,进气量增大,燃烧更剧烈,温度升高(4)A【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1)燃烧的条件包括: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2)首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的总电阻,然后根据电阻串联的知识Rx=R总-R计算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图像丙确定此时的温度即可;(3)要提高出水温度,就要增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剧烈,据此确定电磁铁磁场强弱变化,弄清电流大小变化,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明确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即可。(4)根据是否有利于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逸散出室外分析。【解答】(1)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燃烧的条件来看,甲烷属于可燃物;(3) 冬季气温低需提高出水温度,应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吸引磁铁向左移动,进气量增大,燃烧更剧烈,温度升高。(4)甲烷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在密封的橱柜中不容易扩散到室外,因此应该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开放的厨房的墙壁上,故选A。1 / 1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1.(2025八下·温州期末)不良的充电习惯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在浴室里充电B.整夜持续充电C.一边充电一边使用D.充满电后断开电源【答案】D【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判断。【解答】 A.在浴室里充电,由于水为导体,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B.整夜持续充电,可能造成电池过冲而冲坏电池,故B错误;C.一边充电一边使用,由于手机功率过大而产生很多热量,容易引起火灾,故C错误;D.充满电后断开电源,可以保证用电安全,故D正确。故选D。(2025八下·温州期末)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利用天然磁石制作指南针,北宋时期,更是发展出了人工制造磁铁的技术,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探索与认知。2. 将两块天然磁石靠近,两者会产生如图所示的运动,产生这种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同名磁极相互排斥C.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异名磁极相互排斥3.北宋《武经总要》记载:把铁片剪成鱼形,放在火里烧红并趁热夹出,顺南北方向摆放,因受地磁场的作用,冷却后就做成了“指南鱼”。下列模型能表示“指南鱼”周围磁感线分布的是( )A. B.C. D.【答案】2.B3.B【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1)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2)根据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分布规律判断。2.根据图片可知, 将两块天然磁石靠近, 它们相互远离,即产生排斥力,则原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选B。3.指南鱼为一个条形磁铁,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来,回到S极,故选B。(2025八下·温州期末)钼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我国“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4.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钼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C.钼原子的中子数为42 D.钼的元素符号是 Mo5.钼的化合物二硫化钼(MoS2)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二硫化钼(Mo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据此推测钼元素的化合价是()A.-4 B.- 2 C.+2 D.+4【答案】4.D5.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为相对原子质量。(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即可。4. A.钼中含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没有单位“g”,故B错误;C.钼原子的质子数为42,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则中子数为:95.96-42≈47,故C错误;D.钼的元素符号是 Mo,故D正确。故选D。5.在 MoS2 中,S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2=0,解得:x=+4。故选D。(2025八下·温州期末)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植物通过各器官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适应环境。6.根是主要的吸水器官。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时,部分细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细胞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7.茎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为了探究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具体部位,下列实验最合理的是()A.A B.B C.C D.D8.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③表示()。A.水 B.氧气 C.有机物 D.二氧化碳9.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一系列适应生存环境的特点。根据表中的植物叶片情况推测,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叶片 表面积(平方毫米) 体积(立方毫米) 表皮厚度(微米)甲 144 63 24乙 292 64 14丙 301 62 15丁 593 121 13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6.D7.A8.C9.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1)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伸长区,细胞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2)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分析判断即可;(3)根据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的知识分析;(4)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6.根是主要的吸水器官,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时, 该细胞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根毛区,故选D。7.在实验A中,三个枝条的叶片数量相同,去除木质部和髓的枝条叶片颜色不变,说明失去了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而剥去树皮和不做处理的叶片颜色都改变了,说明运输功能正常。二者对比可知,茎中输送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在木质部。故选A。8.绿色植物的叶片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水分和无机盐合成氧气和有机物,则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③为有机物,④为无机盐。故选C。9.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表中四种植物叶片中,A的叶表面积最小,表皮最厚,这些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最适应干旱环境。故选A。10.(2025八下·温州期末)中国航天员在梦天实验舱进行太空授课,与地面师生同步进行蜡烛燃烧的对比实验。两地蜡烛火焰形态如图所示。根据火焰形态,可推测太空舱中()A.氧气的浓度大 B.蜡烛的温度高C.气体的对流弱 D.蜡烛着火点低【答案】C【知识点】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根据蜡烛火焰的形状不同分析太空舱中的环境特点。【解答】在地球上,蜡烛燃烧后,上面的空气受热密度减小向上运动,周围的冷空气密度大过来补充,因此对流很强,则蜡烛火焰向上燃烧。而太空舱中火焰呈团状,说明空气的对流很弱。故选C。11.(2025八下·温州期末)臭氧层空洞自1985年被发现以来,全世界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材料一: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氧气和臭氧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如图甲),大气层中的臭氧浓度达到动态平衡。人类大量使用的制冷剂———氯氟烷烃进入平流层后分解产生氯原子,臭氧在氯原子的催化作用下分解 (如图乙),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材料二:为了解决臭氧层空洞,国际公约制定了不同时期对于氯氟烷烃生产和使用的规定:限制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除个别暂时无法替代的特殊领域外,禁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1)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这是由于 。(2)臭氧层破坏对人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列举一点)(3)目前极地平流层臭氧含量逐年升高,预计2100年前后臭氧层空洞可以完全消失。臭氧层空洞治理是全球性环境问题解决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这对于我们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有何启示: 。【答案】(1)分子种类不同(2)紫外线增强会对皮肤造成损害、紫外线增强影响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等(3)①解决环境问题要先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②全球化环境问题需要全世界协同制定协定共同遵守。③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要考虑实际生活生产的需要。【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解析】【分析】(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臭氧层可以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可从紫外线过量对人类的影响的角度解答;(3)根据自己对全球环境保护的认识解答。【解答】(1) 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这是由于分子种类不同;(2) 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的影响:紫外线增强会对皮肤造成损害、紫外线增强影响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等。(3) 于我们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启示有:①解决环境问题要先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②全球化环境问题需要全世界协同制定协定共同遵守。③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要考虑实际生活生产的需要。12.(2025八下·温州期末)氢能作为清洁能源,是当今全球加速开发的重点之一,2025年2月北京大学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历时十年研发的新型催化剂可将乙醇(C2H5OH)直接转化为氢气,其微观示意如图所示。(1) 乙醇(C2H5OH) 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2)根据氢气的微观模型,构成氢气的微观粒子是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判断“反应物2”的模型为( )。A. B.C. D.(4)传统方式同样利用乙醇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如下: 请列举一个北京大学全新氢气生产方法的优点: 。【答案】(1)碳元素(2)氢分子(3)B(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反应温度更低等【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2)根据氢气的组成的知识解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据此推测反应物2的模型;(4)可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和反应温度高低等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H5OH 可知, 乙醇中C、H、O元素的质量之比:(12×2):(1×6):(16×1)=24:6:16,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2)根据图片可知,构成氢气的微观离子是氢分子;(3)根据模型图得到:6H+2C+1O+x=8H+2C+2O,解得:x=1O+2H=H2O,则模型图为:,故选B。(4)根据反应的产物和条件可知,北京大学全新氢气生产方法的优点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反应温度更低等。13.(2025八下·温州期末)项目化小组学习电磁感应相关知识后制作风速仪(如图甲)。当吹风时纸杯转动,同时带动转向杆和固定在杆上的磁铁一起转动,空心转向杆内部固定有线圈。(1) 【明确原理】风速越大,纸杯带动转向杆转动越快,感应电流越 。(2)【标准制定】设计评价量表可以指导制作过程,写出风速仪的一个评价指标: 。(3) 【刻度标注】利用已知风速为5m/s的风,标定表盘上的风速值(如图乙),有同学指出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过小。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答案】(1)大(2)测量精确度、测量范围、制作成本等合理即可(3)增强磁铁的磁性、减小装置的摩擦力等合理即可【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感应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弱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2)风速仪为一个测量设备,可从测量精度、量程等角度制定评价指标;(3)要增大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其实就是在相同风速时增大感应电流大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 风速越大,纸杯带动转向杆转动越快,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越大,则感应电流越大;(2) 设计评价量表可以指导制作过程,评价指标有:测量精确度、测量范围、制作成本等合理即可;(3)根据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的知识可知,改进方法为:增强磁铁的磁性。此外,减小转动阻力,也可以加快转速,增大感应电流。14.(2025八下·温州期末)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废弃塑料瓶、吸管等材料(如图甲)开展制作简易制氧机的项目活动,并购买制氧剂(分为A剂、B剂),其使用说明书如图乙所示。(1)【制作装置】小组同学搭建并密封装置(如图丙),请在虚框处补全M、N两处吸管的放置情况。(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2) 【检查装置】制取气体前,应检查装置的 。(3) 【添加原料】制氧剂A剂、B剂为过碳酸钠或二氧化锰固体,请根据图乙,推测B剂成分并写出依据。 。(4) 【制取氧气】“保健吸氧”情况下供氧10分钟,理论上至少需要加入过碳酸钠(Na2CO4)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已知ρ氢=1.28)克/升)【答案】(1)(2)气密性(3)B剂是二氧化锰,对比“保健吸氧”和“紧急使用”,B剂增加后只改变了反应速率,产生氧气的体积没有改变。(4)解:需要氧气的质量m=ρV=1.28克/升×50毫升/分钟×10分钟=0.64克;设至少需要加入过碳酸钠 (Na2CO4)x克,244 32x 0.64g;解得:x=4.88克.答:理论上至少需要加入过碳酸钠4.88克【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制氧机产生的氧气通常不能直接使用,一般要通入水瓶中进行过滤、稳压,湿润,然后才能被患者使用;(2)在进行生成气体的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将“保健吸氧”和“紧急吸氧”的数据对照即可;(4)根据m=ρV计算吸氧10min需要氧气的质量,再根据过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计算需要过碳酸钠的质量即可。【解答】(1)从反应仓产生的氧气要先进入加湿仓的水中,然后从水中溢出后再被患者使用,如下图所示:(2) 制取气体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根据图乙可知,B的成分为二氧化锰,理由还是:对比“保健吸氧”和“紧急使用”,B剂增加后只改变了反应速率,产生氧气的体积没有改变。15.(2025八下·温州期末)人体的呼吸根据气体进入体内的通道不同分为鼻呼吸和口呼吸(如图甲)。专家建议: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口呼吸。兴趣小组制作了“人体呼吸系统”模型(如图乙),其中A管内表面粘有不干胶和毛刷,模拟鼻腔,B管模拟口腔,塑料膜模拟气管,针筒模拟人体的胸腔。进行口呼吸和鼻呼吸对比实验的具体操作如下:①容器(如图丙)中放入大量的泡沫小球,模拟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等物质;②堵住B 管口,将A管放入容器内,每次推拉活塞至相同刻度,重复十次;③打开针筒,观察气球内泡沫小球的数量;④清理模型后,堵住A管口,将B管放入装有等量泡沫小球的容器,重复步骤②③。(1)模型中,气球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哪一个器官 (2)快速推拉活塞时,塑料膜会紧贴在一起,无法实现进气和呼气。根据“人体呼吸系统”评价量表,为使“气管结构”这一指标达到“★★★”,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你的改进方案: 。“人体呼吸系统”模型评价量表(节选)评价指标 ★ ★★ ★★★气管结构 结构塌陷,无法实现进气和呼气 结构明显变窄,进气和呼气过程有受阻 结构稳固未变形,进气和呼气过程顺畅…… …… …… ……(3)改进后,多次实验发现:相同条件下通过A管吸入气球内的泡沫小球数量明显少于 B管。请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口呼吸”的原因: 。【答案】(1)肺(2)将塑料膜换成橡胶管,其他将塑料膜换成硬质材料、在塑料膜内增加支撑性材料等角度回答均可给分(3)口呼吸容易将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吸入肺部。或鼻呼吸可以将阻挡部分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等物质【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1)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能够与人体进行气体交换,即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吸入氧气;(2)根据表格中“ ★★★ ”的标准,对现有器材进行改造和升级即可;(3)气球内的小球数量越多,说明肺部吸入的灰尘和固体颗粒物越多,对健康影响很大,据此确定不用嘴呼吸的原因。【解答】(1)在模型中,从外部进入的新鲜空气在气球处进行交换,则气球相当于肺;(2)根据“ ★★★ ”的标准可知,要实现改造后结构稳固不变形,且进气和出气顺畅,那么改进方案为:将塑料膜换成橡胶管,其他将塑料膜换成硬质材料、在塑料膜内增加支撑性材料等。(3)“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口呼吸”的原因:口呼吸容易将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吸入肺部。或鼻呼吸可以将阻挡部分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等物质。16.(2025八下·温州期末)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系列探究活动。【史料回顾】1774年拉瓦锡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成分,他将金属汞(Hg)放在密闭的曲颈甑里连续加热12天,得到红色粉末氧化汞,容器中空气体积大约减小了1/5。随后他又将产生的红色粉末收集于另一容器中加热,发现又生成了汞和另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之前曲颈甑中空气减小的体积。(1)实验中,金属汞(Hg)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汞(Hg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等分为5份;②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等待集气瓶冷却回室温;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④关闭导管上的弹簧夹;⑤打开导管上的弹簧夹,观察现象并记录瓶内水位变化情况。(2)将上述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① ⑤。(3)实验中红磷的用量有什么要求 【对比实验】(4)对比教材实验,拉瓦锡的实验有何优点 (写出一点)【答案】(1)(2)④③②(3)要足量,其他如过量等合理均可(4)装置的气密性更好;能充分消耗装置中的氧气;能正向和反向验证;避免了水蒸气等对体积测量的干扰等合理即可【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的实验过程分析解答;(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红磷的数量不足,那么会导致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因此测出的氧气含量会偏低;(4)可从装置气密性、对氧气消耗是否充分、能否反向验证等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 实验中,金属汞(Hg)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汞(Hg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组同学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等分为5份;④关闭导管上的弹簧夹;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②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等待集气瓶冷却回室温;⑤打开导管上的弹簧夹,观察现象并记录瓶内水位变化情况。即正确顺序为:①④③②⑤。(3)在实验时,加入的红磷要足量;(4) 对比教材实验,拉瓦锡的实验的优点:装置的气密性更好;能充分消耗装置中的氧气;能正向和反向验证;避免了水蒸气等对体积测量的干扰等。17.(2025八下·温州期末)蓝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喜爱。近些年温州多个县市引进蓝莓种植产业,并开展系列研究来提高蓝莓产量和品质,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调查分析】蓝莓适宜种植在疏松、透气性强、渗水性好的土壤中。【勘测评估】为评估土壤的渗水性,研究小组选取不同区域的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在漏斗底部铺上棉花,将土壤样本分别置于漏斗中,缓缓倒入清水(装置如图所示),静置5分钟后观察现象。(1)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有 。 (写出一点)(2)静置后,通过观察 来比较土壤的渗水性。【提高产量】经土壤勘测、评估、改良后进行蓝莓试种。试种过程中探究了不同留枝量(留枝量是指蓝莓植株在修剪后保留下来的主枝条数量)对单个果实质量和植株产量的影响,具体情况如表所示。留枝量(株) 单个果实质量(克) 每株产量(千克)8 1.8 6.26 2.3 5.84 2.7 4.52 3.2 1.2(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采摘保存】(4)采摘后的蓝莓果实是否仍会进行呼吸作用。为探究这一问题,请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不考虑蓝莓果实的光合作用)。器材:塑料袋、导管、弹簧夹、试管、新鲜的蓝莓果实(数量自取)、澄清石灰水步骤:1.将适量的新鲜蓝莓果实装入塑料袋,鼓入空气并用弹簧夹夹紧袋口。……将本实验的步骤补充完整 。【答案】(1)土壤样本的体积;等量的棉花;加入水的体积等合理即可(2)相同时间锥形瓶内水量的多少;锥形瓶内液面的高低;漏斗中剩余水量的多少等合理即可(3)留枝量越少,单个果实的质量越大,每株产量越小(4)放置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将袋内气体通过导管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在空塑料袋中鼓入等量空气,重复上述操作,对比实验现象【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结合实验目的分析解答;(2)相同时间内,锥形瓶内水越多,液面越高,漏斗中剩余的水越少,则说明土壤的渗水性越强;(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留枝量多少对单个果实的影响,以及对每株产量的影响即可;(4)将草莓密封起来,一段时间后,将它所在密封袋的空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出现沉淀,则说明它会呼吸作用;否则,说明它不会呼吸作用。【解答】(1)根据实验目的可知,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有:土壤样本的体积;等量的棉花;加入水的体积等。(2)静置后,通过观察相同时间锥形瓶内水量的多少(或锥形瓶内液面的高低或漏斗中剩余水量的多少)来比较土壤的渗水性。(3) 将本实验的步骤补充完整:放置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将袋内气体通过导管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在空塑料袋中鼓入等量空气,重复上述操作,对比实验现象。18.(2025八下·温州期末)燃气热水器是广泛使用的家庭电器,通过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来实现热水供应。如图甲所示,自来水由进水口进入热水器,经过燃烧区变成热水,从出水口流出。【电路原理】燃气热水器内部控制电路可简化为图乙。电源电压恒为6伏, 为安装在出水口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已知图乙中电磁铁和磁铁相互吸引)(1)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燃烧的条件来看,甲烷属于 。【温度调试】(2)燃气热水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调节出水温度。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节至10欧姆,出水口水温稳定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求此时的出水温度。(3)冬季气温低需提高出水温度,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并简述理由: 。【优化改进】(4)燃气热水器工作时会将周围的空气吸入燃烧室。氧气不充足时,甲烷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请从安全使用角度考虑,判断下列哪种安装方式更合理:____。A.安装在厨房的墙壁上B.密封在厨房的柜子中【答案】(1)可燃物(2)解:当电流为0.2A时的总电阻,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x=R总-R=30Ω-20Ω=10Ω,由图丙得,此时的温度为50℃。(3)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吸引磁铁向左移动,进气量增大,燃烧更剧烈,温度升高(4)A【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1)燃烧的条件包括: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2)首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的总电阻,然后根据电阻串联的知识Rx=R总-R计算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图像丙确定此时的温度即可;(3)要提高出水温度,就要增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剧烈,据此确定电磁铁磁场强弱变化,弄清电流大小变化,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明确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即可。(4)根据是否有利于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逸散出室外分析。【解答】(1)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燃烧的条件来看,甲烷属于可燃物;(3) 冬季气温低需提高出水温度,应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吸引磁铁向左移动,进气量增大,燃烧更剧烈,温度升高。(4)甲烷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在密封的橱柜中不容易扩散到室外,因此应该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开放的厨房的墙壁上,故选A。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