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物质的溶解性 课件(共49张PPT)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物质的溶解性 课件(共49张PPT)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内因:__________________;外因:______。
(2)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是否搅拌等。
溶质、溶剂的性质
温度
知识讲解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______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_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
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
温度
饱和
质量
(2)溶解度四要素(缺一不可)
①条件:__________;②标准:___________;
③状态:______________;④单位:______。
一定温度
溶剂
达到饱和状态

某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 ,则该温度下任意质量的该溶质的饱和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3.气体溶解度
(1)概念:在 和一定温度下,在_______水里达到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
气体______。
1体积
饱和
体积
(2)影响因素:
①内因: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______和______。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____;压强越大,气体的溶
解度越____。例如,夏天鱼儿到水面上来呼吸,是因为温度高氧气的溶解度小,水
中氧气含量少;汽水在打开的瞬间气体大量涌出,是因为打开瞬间压强减小,气体
溶解度瞬间减小,气体快速地从水中逸出。
温度
压强


4.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是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的
大小,是______性质;溶解度是溶解性的______表示方法。溶解性是根据______时,
固体物质的____________划分的。
溶解能力
物理
定量
溶解度大小
①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则氯化钠属于易溶物质。( )
×
②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
③将氯化钠放入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是 。( )
×
④时,把硝酸钾溶解在水中,完全溶解,则 时,硝酸钾的溶
解度为 。( )
×
知识点一 固体物质的溶解性
1.(教材P13“实验探究1-3”改编)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
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
C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
典例分析
2.为探究温度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设计组是( )
B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知识点二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3.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B
A.时,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
B.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
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
D.时,将氯化钠溶解于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4.已知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时,将硝酸钾放入 水中充
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
C
A.B. C.D.
5.在时,将氯化钠固体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有 固体未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B.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C.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D.将该溶液倒出一半,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改变
知识点三 气体的溶解度
6. (教材P14“多识一点”改编)碳酸饮料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小明同学打开一瓶碳酸饮料时,发现汽水自动喷出,喝了之后发现自己会打嗝。这
两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据此回答问题。
6.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原因是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
B
A.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B.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C.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6.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 )
C
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
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知识点四 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7.(教材P15“活动天地1-6”改编)在时,水溶解了 物质恰好达到
饱和,则A物质属于 ( )
A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8.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名称 硝酸钠 氢氧化钙 硝酸钾 氯酸钾
溶解度/ 87.9 0.165 31.6 7.4
A
A.在时可以配出 的硝酸钠溶液
B.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C.时硝酸钾能完全溶于 水中
D.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9.时,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时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 ,
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 )
D
A.甲 乙 B.甲乙 C.甲 乙 D.无法确定
10.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
D
A.固体可能是 B.锥形瓶中液体只有①②为饱和状态
C.试管中发生的一定是物理变化 D.锥形瓶中溶质的溶解度:
11. 时,等质量的氯化钠、氯化铵、硝酸钾三种固体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
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A.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B.加入固体质量为时,所得三种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
C.B点时再加硝酸钾,其溶解度增大
D.B点时加水,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
1. 认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能够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
2. 能够根据物质溶解性选择恰当的结晶方法;观看结晶过程的视频,体会化学之美。
学习目标
活动一: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下表所示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绘制图像,即可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温度/oc
0 10 20 30 40 50 6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KNO3
表格和图像分别有什么优点?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31.6g
20 ℃
活动一: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20℃时KNO3溶解度为31.6g 。
KNO3
活动一: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②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温度为t ℃时,B的溶解度大于A。
t
溶解度/g
温度/ ℃
0
A
B
2、线
①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 KNO3。
②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 NaCl。
③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 Ca(OH)2。
观察图像,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如何变化?
陡升型
缓升型
下降型
3、面
溶解度/g
温度/ ℃
0
A
③曲线下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如 A2点。
②曲线上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且有固体未溶解,如 A1 点。
①组成曲线的点所代表的溶液恰好饱和,如点A;
10g
A2
5g
A1
15g
活动一: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t
S
溶解度/g
温度/ ℃
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该温度下,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0
A
B
S
100g + S
= ×100%
饱和
4、交点
活动二:借助溶解度曲线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C
溶解度/g
温度/℃
0
A
B
t
1、如何将A点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A→B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
A→C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
加入溶剂或减少溶质
减小
升高温度
不变
KNO3
活动二:借助溶解度曲线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溶解度/g
温度/℃
0
KNO3
A
B
t
2、如何将B点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A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
B→C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
加入溶质或减少溶剂
增大
降低温度
不变
C
活动二:借助溶解度曲线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溶解度/g
温度/℃
0
KNO3
t1
t2
3、对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溶液的状态、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变化?
降温至t1:
溶质质量分数:
升温至t2:
溶质质量分数:
A
A1
溶液仍饱和,且析出固体
减小
A2
溶液变为不饱和
不变
A1
'
活动二:借助溶解度曲线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溶解度/g
温度/℃
0
Ca(OH)2
t1
t2
4、对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溶液的状态、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变化?
降温至t1:
溶质质量分数:
升温至t2:
溶质质量分数:
A
A1
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不变
A2
溶液仍饱和,且析出固体
减小
A2
'
活动三:结晶的方法
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是常用的分离物质的方法之一。
活动三: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g
温度/℃
0
20
80
KNO3
31.6
169.0
8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69g硝酸钾;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
将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每100g溶剂中能析出137.4g硝酸钾晶体。
活动三: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g
温度/℃
0
20
80
NaCl
36.0
38.4
8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8.4g氯化钠;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钠。
将8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冷却到20℃,每100g溶剂中能析出1.6g氯化钠晶体。
① K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采用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 NaCl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可采用蒸发结晶。
活动三: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g
温度/℃
0
20
80
KNO3
NaCl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将t3℃时甲、乙的溶液降温到t1℃,都有晶体析出
D. 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掉一半溶剂,溶解度保持不变



C
溶解度相等

饱和溶液
合作探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g
温度/℃

0
t1
t2
A
A'
析出晶体
甲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溶解度 ,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是 溶液。
减小
减小
饱和
(一)比较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g
温度/℃

0
t1
t2
A
A'
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是
溶液。
增大
不变
不饱和
合作探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质、溶剂质量均不变
(一)比较溶质质量分数
合作探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g
温度/℃



0
t1
t2
t2温度下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是 。
甲'
乙'
丙'
乙>甲>丙
(一)比较溶质质量分数
学以致用
温度
C
A(B)
A=B>C
升温
D
学以致用
饱和
溶剂
a
b
c

x=12.5g<15g
溶液质量=50g+12.5g=62.5g
D
合作探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g
温度/℃



0
t1
t2
1、降温结晶:
将甲、乙溶液由t2降温至t1,甲、乙溶液哪个析出晶体更多?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结晶方法、析出晶体的质量
合作探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g
温度/℃



0
t1
t2
1、降温结晶:
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是 。


甲>乙>丙
(二)结晶方法、析出晶体的质量
合作探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蒸发结晶:
t1温度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溶剂,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是 。
甲>乙>丙
溶解度/g
温度/℃



0
t1
t1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溶剂中哪种物质溶解的质量更多?
(二)结晶方法、析出晶体的质量
学以致用
A
降温结晶
C
80g甲只能溶解60g,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为3:5
学以致用
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
B.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至t3℃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D.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饱和
不变
C
t3℃,溶解度甲>乙>丙




合作探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t1温度下,等质量的甲、乙、丙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为 。
丙>乙>甲
溶解度/g
温度/℃



0
t1
t1温度下,溶解等质量的溶质哪种物质需要的溶剂更多?
(三)比较溶液成分的质量
合作探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t1温度下,配成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由大到小为 。
甲>乙>丙
溶解度/g
温度/℃



0
t1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质量分数
(三)比较溶液成分的质量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溶解度曲线题目需注意的问题:
1. 比较溶解度要指明温度
2. 比较溶质质量分数要指明温度、是否饱和
3. 比较析出晶体的多少要指明等质量的饱和溶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