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试卷(图片版,含部分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荆门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试卷(图片版,含部分解析)

资源简介

荆门市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检测


本试卷共6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某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历史上水患频繁,后来随着泥沙淤积增多,当地居民“挖地成塘、
堆泥成基”,形成全国闻名的桑基鱼塘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
变为建设用地,传统桑基也逐渐改种香蕉、蔬菜、甘蔗等经济作物。图1为该古村落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0800m

图例
。水闸

…堤围
一河涌水网
图1
1.推测该村落最可能分布在()
A.东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2.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基塘农业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基塘淤积加重,维护成本较高
B.市场需求变化,经济效益降低
C.技术要求较高,农民难以掌握
D.人口迅速增加,生态环境恶化
3.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推进该村落的高质量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退塘还湖还湿,设立自然保护区
②融合当地民俗文化,提高乡村社会凝聚力
③促进基塘与观光融合,提升生态经济价值④将基塘改造成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高二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
我国M、N两地中学生在操场设立垂直于地面的等长直立杆,通过杆影进行日出方位观
测,并绘制了杆影位置年变化图(图2),阴影部分为杆影的年变化范围,测量记录均采用北
京时间。据此完成46题。
8B200
乙日
7时16分
乙日
7时10分
M地
图2
N地
4.两幅图均缺失了指向标,下列指向正确的是()
A.↑N
B.IN
C.←-N
D.→N
5.相较于M地,N地的纬度和冬至日正午影长()
A.更高更长
B.更高更短
C.更低更长
D.更低更短
6.关于甲日前后5日内可能发生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先南移、后北移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侵蚀型沙丘是指出现在沙源不足的地方,侵蚀作用对已有的沙丘形态进行二次改造的特
殊沙丘类型。胶结和硬化是形成侵蚀型沙丘的关键因素之一,胶结硬化首先使沙丘固定,几
乎没有流动性,使沙丘稳定地接受风蚀改造。图3为火星新月形侵蚀型沙丘景观图。据此完
成79题。
(b)
图3
7.上图火星地表的盛行风向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侵蚀型沙丘的移动速度比堆积型沙丘快
B.侵蚀型沙丘链的规模比堆积型沙丘链大
C.上图中侵蚀型沙丘链在发育过程中走向将逐渐与风向垂直
D.火星侵蚀型沙丘的发现为火星存在过水体提供了有力证据
高二地理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