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沪教版 初中化学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情景引入,导入新知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你的猜想是什么?)活动探究:感知质量守恒定律活动探究:感知质量守恒定律方案一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方案二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现象 产生一种蓝色的沉淀天平仍然平衡反应表达式反应前后 总质量是否改变实验探究1:不变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反应表达式反应前后 总质量是否改变实验探究2:不变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仪器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未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仪器生成的所有物质未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前反应后质量守恒定律等于,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注意事项: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装置一定要是密闭的。实验探究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实验探究4:镁条燃烧(1)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小了。(2)氯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这些现象与质量守恒定律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不矛盾,因为这些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还要考虑气体的质量。交流讨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氢气 + 氧气 水点燃2×2+16 ×2 =362 ×(2+16)=36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物质质量不变课堂小结2.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课内自测】1.课内自测: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W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C【能力提升】1.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 ●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2H2 + O2 = 2H2OB. 2CO + O2 = 2CO2C. N2 + O2 = 2NOD. N2 + 3H2 = 2NH3C【能力提升】2.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2008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用R表示,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三甲肼的化学式是 ( )A C2H8N2 B N2H4 C CH 4 D C6H7N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于是他认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而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也保持不变。科普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