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泸县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
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倦怠(dai)
两栖(x)
不折不挠(ndo)
B.不逊(xdn)
萦绕(ying)
强词夺理(gng)
C.踪迹(zhong)
亢奋(kang)
惨绝人寰(hun)
D.狩猎(shdu)
纤维(xian)
名副其实(D)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狼藉枯躁摧枯拉朽
B.偏辟萎时殚精竭虑
C.仲裁彷徨目眩神迷
D.劳碌诬蔑自出新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他站在舞台中央,慷慨激昂的演讲叩击着听众的心弦,赢得阵阵掌声。
B.面对犯错误的学生,王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教导他们,从不严厉指责。
C.用音乐点燃春日激情,走出音乐厅,现场观众的欢呼声还历历在目。
D.三月的乡村草长莺飞,原野爬满新绿,孩子们正踮脚追着飘远的风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学生是否能够坚持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自己身体素质的高低。
B,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展出,吸引来了众多酒企来泸参展。
C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使我们增强了相关意识,提高了防灾减灾的能力。
D.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包括了国家级、省级和传统技艺等多个类别。
5.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几处早营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4)▲,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马说》中的“▲,▲”两句,写了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6某市对市民开展了一项“垃圾分类”调查(统计数据见下表),我市某初中学校拟组织学生据此
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下列要求完成相关任务。(10分)
内容
你对“垃圾分类”了解吗?
你在生活中会做到“垃圾分类”吗?
选项
非常
比较
不太
想做但不
不了解
会做
知如何
知道分类但
了解
了解
了解
无分类垃圾箱
不会
分类
比例
28.1%
45.6%
22.2%
4.1%
30.86%
37.85%
23.7%
7.59%
(1)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探究出两条结论,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
(2)学校将开展“低碳校园行”活动,请你仿照句子“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撰写两条宣传
标语,不超过16字。(3分)
(3)用楷书在下边的格子里规范书写“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十二个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一9题。(10分)
材料一
①AI+艺术,简单来说就是借助AI技术辅助甚至主导艺术创作过程。
②在《哪吒2》的制作中,A1不再是隐匿于幕后、鲜为人知的“默默奉献者”,而是摇身一变成
为了激发创意的强大催化剂,深度融入到角色设计、动画制作,以及特效呈现等每一个关键环节。
那些美到令人室息的场景、细膩逼真的角色表情,无一不是AI+艺术完美融合的有力见证。
③走出电影院,你会发现,AI与艺术的结合早已悄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④在社交媒体平台,AI生成的个性化头像和特色滤镜深受年轻人喜爱,只需轻松点击一下,
普通照片就能瞬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⑤在家居装饰领域,AI设计软件依据房间布局和个人审美偏好,快速生成令人满意的装修
方案,帮助用户轻松打造梦想中的温馨家园。
⑥在教育领域,AI+艺术同样带来了新的活力。例如,救师借助AI辅助教学工具,将晦涩难
懂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动画和互动课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则能在A绘画
软件的协助下,尽情释放创意,把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一幅幅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
⑦I+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类生活,不仅提高了生活品质,还为个人创造力的发
挥开辟了广阔空间。
(选自《科普时报》2025年3月14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AI幻觉,是指AI在交互时生成与事实不符、缺乏依据的内容。比如,当你给美食AI助手
上传一张香茄炒蛋照片,得到的却是“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大利莱一马苏里拉奶酪配番茄沙拉,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2025年春期泸县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答案
1. D (3分) 2. C (3分) 3.C (3分) 4. A(3分)
5.(6分,每句1分,有错就不给分) (1)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4)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马说》中的“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两句,写了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
6.(1)结论一:从“你对‘垃圾分类’了解吗”这一项来看,大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有一定了解,但仍有部分市民了解程度不足 。(大部分市民有了解,少数市民了解欠缺 。)(2分)
- 结论二:依据“你在生活中会做到‘垃圾分类’吗”的数据,尽管不少市民有进行垃圾分类的意愿,但实际行动中因各种因素(如不知如何分类、无分类垃圾箱等),真正做到垃圾分类的市民并非多数 。(有意愿做垃圾分类的市民较多,但实际做到的比例不是很高 。)(2分)
(2)标语一:倡导低碳生活,共筑绿色校园。(1分)
思路:“倡导低碳生活”对应活动“低碳”主题,表明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提倡;“共筑绿色校园”体现活动在校园开展,突出建设绿色校园的目标,与例句结构相似,字数符合要求。(2分)
- 标语二:践行低碳理念,打造魅力校园(1分)
思路:“践行低碳理念”强调对低碳理念的实践,紧扣活动主题;“打造魅力校园”说明活动对于校园建设的积极意义,结构和字数也满足条件。(2分)
(3)楷书书写:需用楷书字体,在给定格子内将“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十二个字规范、工整、清晰地书写,注意笔画的规范、结构的匀称以及字间距和行间距的合理。 (此部分因无法实际书写展示,需学生按照楷书书写要求完成 。)(3分)
7.①电影制作方面:在《哪吒2》制作中,AI深度融入角色设计、动画制作、特效呈现等关键环节。②社交媒体平台方面:AI生成个性化头像和特色滤镜,能让普通照片展现独特艺术魅力。③家居装饰领域方面:AI设计软件依据房间布局和个人审美偏好,快速生成装修方案。④教育领域方面:教师借助AI辅助教学工具将知识转化为动画和互动课程,学生利用AI绘画软件释放创意创作艺术作品。(3分,任意3点即可)
8.首先,材料二开篇点明AI幻觉的定义,并通过举例说明其影响AI输出信息的可靠性。接着,从AI自身模型训练数据局限、算法缺陷以及人类与AI互动两方面分析产生“幻觉”的原因。最后,从借助古典文学学者挑战AI系统(人文与科技碰撞)和大众建立“数字怀疑”意识两方面阐述对抗AI“幻觉”的方法。(3分)
9.材料一、二有关“AI”的信息不存在矛盾。材料一重点阐述AI与艺术结合在生活各领域的积极影响,如提高生活品质、为创造力发挥开辟空间等。(1分) 材料二聚焦于AI在交互时产生“幻觉”这一问题,包括其定义、产生原因和对抗方法。(1分) 二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AI进行介绍,一个是AI在艺术融合方面的积极表现,(1分) 一个是AI在信息输出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非针对同一内容,所以不矛盾。(1分)
10. 夏:祖母在紫藤架下摇着蒲扇给“我”讲织女星的故事 。
从第⑤段“夏夜里,紫藤架下最是清凉。祖母摇着蒲扇,把月光和蝉鸣一起扇进故事里。她说,藤花里住着织女星,每一片花瓣都是她纺的纱”可概括得出。(1分)
秋:祖母摘下紫藤结出的豆荚,剥籽串成手链戴在“我”腕上 。依据第⑥段“秋深时,紫藤结出豆荚,扁扁长长,像一弯弯小舟。祖母摘下它们,剥出黑亮的籽,用红绳串成手链,戴在我腕上”进行概括。(1分)
春末夏初:祖母带着孩子们勾落紫藤花,焯水后摊晒 。由第⑨段“每到春末夏初,紫藤花开得最盛时,祖母便会带着我们几个孩子,提着竹篮去勾落紫藤花”和第⑩段“勾下来的紫藤花被祖母放进大铁锅里焯水,水汽蒸腾间。花香四溢,焯好的花被摊晒在簸箕上”综合概括。(1分)
11.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
比喻:将“摊晒在簸箕上的紫藤花”比作“一片片紫色的云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花的颜色(紫色)和形状(大片、蓬松),表现了紫藤花的美丽(1分)。
拟人:“静静地躺在阳光下”把紫藤花当作人来写,赋予紫藤花“躺”的动作,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花摊晒时安静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花的喜爱之情(1分)。
- 12. 勤劳能干:从祖母侍弄藤蔓,让紫藤花开得繁茂,以及会用紫藤花制作各种美食(焯水、摊晒、煲汤、炖肉等)可以看出(1分)
富有智慧:她知道紫藤花的多种用途,还能用紫藤豆荚的籽串成手链辟邪,体现了她生活经验丰富(1分)
和蔼可亲:祖母笑着给“我”折花,在紫藤架下温柔地给“我”讲故事,说话轻柔,如“她的声音也染了紫,轻轻柔柔,落进梦里”,都表现出她的和蔼(1分)
耐心善良:春末夏初带孩子们勾花时说“别急,慢慢来,花和人一样,得顺着它的性子来”,让孩子们学会耐心与等待,展现了她的耐心和善良(1分)
13. 作为线索:文章围绕“祖母的紫藤花”展开叙述,写了与紫藤花相关的祖母的各种事,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清晰。(1分)
点明主旨:既写出了祖母与紫藤花之间的紧密联系,又通过紫藤花表达了对祖母的怀念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暗示了文章主旨 。(1分)
设置悬念:“祖母的紫藤花”这个题目会引发读者的好奇,想知道祖母和紫藤花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4. D(3分)
解析:这首诗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绝不要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体现出一种豁达豪迈的情怀,并非像大多数送别诗那样表现离别时的感伤。A选项,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指长安,“三秦”“五津”点明友人前往之地,形成地理坐标对照,暗示友人此去路途艰辛,理解正确;B选项,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从写景转为抒情,点明两人同是在外为官之人,直接抒发离别之情,理解正确;C选项,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海内”与“天涯”在空间上距离遥远,却因知己之情让心灵相近,用“空间之远”反衬“心灵之近”,理解正确。
1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豁达乐观的离别之情,(1分)体现出友情不受距离限制的豁达情怀;(1分)《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山水的眷恋。(2分)
16. C(3分)
解析:“滩北岸有山”表达完整,是一个整体,说明滩北岸存在山,其后应断开;“山上合下开”描述山的形态,意思是山上面合拢下面分开,应断开;“洞达东西”说的是洞贯通东西方向,应断开;“缘江步路所由”表示沿着江的步行道路经由这里。A 项“山上合下开洞”断句错误,洞不应和前面连;B 项“山上合下开洞”“达东西缘江”断句错误;D 项“滩北岸/有山山上合”断句错误。所以选 C
17. B(3分)
解析:在“清荣峻茂”中,“荣”指的是“茂盛”,而非“繁荣”,“繁荣”多用来形容经济、景象等大规模的兴旺,在这里不符合语境。A 选项“响”解释为“回声”正确,在“空谷传响”中,空谷中传来回声;C 选项“迳”解释为“经过”正确,“江水又东迳石门滩”就是江水又向东经过石门滩;D 选项“破”解释为“击败”正确,“刘备为陆逊所破”即刘备被陆逊击败。所以选 B
18. A(3分)
解析:甲文是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描绘三峡四季不同景象的,并非以春夏秋冬为序。B 选项中“素湍”(白色的急流,是动景)与“绿潭”(碧绿的潭水,是静景),“悬泉瀑布”(动态的瀑布)与“绝巘怪柏”(静态的柏树)动静结合,说法正确;C 选项乙文先写江水和石门滩,接着介绍滩北岸山的地貌特征,然后过渡到刘备的历史故事,分析正确;D 选项甲乙两文句式特点分析正确,多用四字句,间有其他字数的句子,语言简洁生动。所以选 A
19. (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3分)
(2)刘备翻山越岭,历经艰险,才得以逃脱。(3分)
20.(1)B(3分)
(2)①若选《红星照耀中国》:可选择红军战士。比如许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面对恶劣环境,如雪山、草地,缺衣少食,却凭借坚韧意志坚持下来,战胜困难,为革命胜利前行 。示例:《红星照耀中国》里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不惧雪山草地的艰险,不畏缺衣少食的困境,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他们是坚韧成长的典范。(4分)
②若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绝佳例证。他经历战争伤痛、繁重劳动折磨,还饱受病痛摧残,但始终坚定信念,顽强生活与工作。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战争中受伤,工作时劳累过度,又被病痛纠缠,却从未放弃,以坚韧在困境中成长,铸就钢铁般的意志。(4分)
21.例文:
难忘的那堂课
初中生活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其中有一堂课,如璀璨星辰,在我的记忆中闪耀着独特光芒。
那是一节语文课,老师神秘地走进教室,手中拿着几张卡片。同学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好奇地猜测着老师的用意。老师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特别的游戏——猜猜我是谁。”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坐直身体。
老师先展示了第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段描述:“他,个子不高,眼睛小小的,笑起来眯成一条缝,总是穿着一件蓝色的外套,对我们非常和蔼。”同学们立刻开始小声议论,有的说像数学老师,有的说像门卫爷爷。我仔细思考着,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这不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吗?我高高地举起手,老师点了我。我自信地说:“是王老师!”老师笑着点点头,同学们也都恍然大悟。
接着,老师又展示了第二张卡片:“她,有着一头长长的黑发,声音甜甜的,总是鼓励我们积极发言,她的课生动有趣。”这次同学们更加踊跃,大家七嘴八舌地猜测着。我根据描述,很快猜出是语文老师。游戏在欢声笑语中继续进行着,大家都沉浸在这种新奇的体验中。
游戏结束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这不仅仅是一个游戏,而是希望你们能学会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人,去发现他们的特点和美好。写作也是如此,只有细致观察,才能写出真实生动的文章。”这时,我们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这堂课,让我深受教益。它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更让我懂得了观察的重要性。从那以后,我在写作时总会想起这堂课,努力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文字描绘出真实而精彩的世界。
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初中学习生活的道路,也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