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阶段四质量检测语文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徜徉语文的海洋,翱翔精神的长空……一、古典之美(27分)(一)1.学校诗社举行“寻诗心古韵”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全空缺处的古诗原句,在山水意象中见境界,于方寸文字间悟真情。(10分)山水骋怀意趣横生 (1)“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走在万山深处,才明白群山如谜,要放眼长远,不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2)“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站在高山之巅,才发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王安石《登飞来峰》) (3)“__________,__________”,处于山路尽头,眼前豁然开朗,才感慨世间万物是消长变化的,定要在困境中学会坚持。(陆游《游山西村》)境由心生诗意栖居 (4)“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深林幽篁,与自然对话,营造淡泊清静之境。(王维《竹里馆》) (5)“__________,__________”,雾锁秦淮,夜泊酒肆,绘就朦胧凄清之境。(杜牧《泊秦淮》) (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夏夜候客,闲敲棋子,尽显闲适散淡之境。(赵师秀《约客》)情寄万物诗以言志 (7)“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暮春时节的花木仍尽情绽放,只为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之情。(韩愈《晚春》) (8)“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辞别枝头的落红并非生命的绝唱,只为表现对故园的赤子之心。(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古诗如画,一笔一墨皆藏天地;诗情似酒,一吟一咏俱是人生。2.下面这幅书法作品是我国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请你完成这幅作品的相关介绍。(2分)作品介绍:这幅作品所书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诗歌描写了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景色,画线诗句表现出诗人有朝一日终要__________的愿望与决心。(二)班级开展“以文言德”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第3-7题。【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3.字里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_____(2)亭亭净植 植:__________________4.句蕴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__________。5.文心载道。两篇选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作者通过对“陋室”“莲花”的描写,分别表达了怎样的志趣?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4分)凡立冬晷景①与立春之景相若者也,今②二景短长不同,则知天正③之气偏也;凡移五十余刻,立冬、立春之景方停。以此为验,论者乃屈,元会④使人亦至,历法遂定。(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①晷景:指晷影。古人用日晷测日影,以日影的角度和长度定时刻。②今:北宋当时沿用的旧历旧法。③天正:指冬至日的临界时刻,古代历法以冬至为一年阳气始生之时。④元会:元旦日皇帝朝会群臣及外宾的典礼。6.借助工具书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并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出“论者乃屈”中加点的“屈”字的含义是( )(2分)A.弯曲 B.委屈 C.理亏 D.穷困7.沈括作为北宋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根据二十四节气成功修订历法,这离不开他的努力与智慧。请结合文中他的具体做法,说说他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4分)二、文学之约(33分)(一)“孝”是流淌在中华血脉中的文化基因,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主题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第8-10题。【甲】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文帝刘恒,贵为帝王,却以仁孝闻名天下,母亲病重时亲自为母尝药,侍母从不xiè怠。春秋时期的仲由,早年家中贫寒,常吃野菜,却甘愿“百里负米”回家,尽心照顾父母。开国元帅陈毅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抢着洗老母亲的尿裤,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 【乙】梨花又开放(有删改) 忘不了故乡 年年梨花放 年年梨花放 染白了山岗 妈妈坐在梨树下 纺车嗡嗡响 纺车嗡嗡响 我爬上梨树枝闻那梨花香 重返了故乡 梨花又开放 梨花又开放 找到了我的梦 我一腔衷肠 小村一切都依然 树下却空荡荡 开满梨花的树下 纺车不再响 两行滚滚泪水 流在树下 永生永世 我不能忘8.请为材料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怠 重返 空荡荡9.下面是小文根据甲乙两文拟写的活动发言稿,请结合材料在横线处分别补写一个恰当的动宾短语。(2分)从古至今,“孝”始终是中国人最珍视的精神品质。刘恒贵为天子,亲尝汤药侍奉母亲;仲由家贫如洗,百里负米 ① ;陈毅元帅俯身病榻, ② 感念母恩。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则让我们懂得“孝”的珍贵。孝,是反哺的深情,是及时的行动,更是永恒的心灵归依。10.班级开展“孝心微行动”打卡活动,请设计一项适合初中生的孝亲活动。(2分)(二)班级举办“经典淬炼·炼就成长”主题阅读活动。请参与并完成第11题。原著内容 批注柯察金额上的伤口已经长得很好了。换药的时候,他那惊人的忍耐力使我们所有的医生都吃惊。 一般人在这时候常常不断地呻吟或是发脾气。可是他却不作声,并且每次给他的伤口上碘酒的时候,他都不畏缩,只是把身体挺得像绷紧了的弦。他时常疼得几乎失去了知觉,但是从来也不叫唤一声。 我们已经全都知道:要是他呻吟了,那准是他昏迷了。他怎么会有这样的顽强精神呢?我真不明白。 医生尼娜的日记通过描写医生的感受和评价,侧面烘托出保尔的 ① 精神,塑造了一位钢铁战士的形象。这张插图展现了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仍坚持写作、继续战斗的情景。他在病床上也从未向命运屈服,以非凡的毅力完成《 ② 》的创作。11.(1)请阅读原著内容,结合语境补全表格中的批注内容。(2分)(2)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是孤立的,离不开家人、朋友、恩师的帮助与影响。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情节,具体说说朱赫来在保尔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影响。(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2题。三棵楝树潘敏①我认识的第一棵楝树,在砻糠桥通往虎丘路的河边。这棵树栽种的时间不会久远,树身不过手臂粗,比起我后来认识的楝树只能算小树。开始,砻糠桥通往虎丘路的这条小路是平坦的,后来有了坡度。②那棵楝树就长在那条有坡度的路东头,不知是栽种得本就不直还是被风吹歪,树身斜向小河。一棵细细的楝树临水而长,这样子本身就很有一点动人的味道。入春后树木返青,楝树叶子探出叶芽,然后长成细长秀气的卵形小叶,不像不远处的泡桐树叶那样大而毛糙。③开紫颜色花的树现在常见,早年在乡下却不多,好像只有泡桐树和楝树。泡桐树花开得早,早春时一棵光秃秃的树还摊手摊脚干站着,春风稍稍一软,花就急切地开了。泡桐树枝条细长而柔软,沉甸甸的紫花在枝头晃晃悠悠,原本的粗手大脚一时也风姿绰约起来。进入四月,楝树开始开花。树那么瘦小,开花却密密麻麻,细碎的五片花瓣,白中透着紫,有一种怯生生的谨慎。童年时天天经过楝树去虎丘路一号桥边的留园小学上学,却从没有想要采一枝楝树花。④我见到过的最好看的楝树花在怡园,那是后来的事。那棵楝树特别高大,树冠蓬得很开,修条密叶,姿态散漫,无数细碎的小紫花开得像一层紫色的雾。开始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树,知道是楝树后十分惊讶:竟然有这么高这么粗的楝树!我想起砻糠桥路边那瘦小的一棵,觉得不可思议。那天恰好下着雨,“细雨茸茸湿楝花”,树又长在曲径通幽的园林里,格外迷人。我围着苍老而美丽的楝树转了几圈,仰着头看花看得脖子都僵了。不过,赏楝树花确要趁早,紫花的紫是禁不起时间消磨的,慢慢地颜色就淡了,远看如落了一层灰。楝树也叫苦楝,不知道是因为树叶花朵果实的味道是苦的,还是雨后花朵纷坠,有凄苦相。⑤看到最多的楝树果,是在青石弄5号叶圣陶先生的故居,现在是苏州杂志社的办公地。第一次从滚绣坊转到青石弄,一眼望见弄堂底的围墙里,一棵巨大的楝树高出围墙怕有二十来米,仪态万方的样子让三四米高的围墙像一道门槛。为什么能一眼认定是楝树?因为冬天,树上一张叶子也没有,只有无数只金色的果子挂在枝头,我认出了正是童年的“楝树果果”。⑥一年之中,我总会到青石弄5号去两次。每次从滚绣坊转到青石弄的第一眼,总是那棵老楝树,暮春的紫色碎花、夏秋季的青果,我都视而不见。应该是熟视无睹。花与树叶、果与树叶相互掩映,这样的树在苏州多的是。冬天的楝树不一样,给人一种突兀的醒目感:片叶不剩,却满满一树的金色楝树果果。好几次我站住拍照,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天空下的那些楝树果,萎黄了也还是那么好看。⑦三年前的某一天走进弄堂口,觉得有点异样,又说不出为什么。直至走到青石弄5号的门前一仰头,才发现隔壁围墙里那棵老楝树不见了。弄堂底没有了墙头之上的老楝树,显得空荡荡的。一说是因树枝扰乱了电线,一说是树根撑坏了围墙,总之是辖区的管理部门怕出危险清除了老楝树。去年春天,杂志社的人在弄堂底的围墙下种了几棵木香。木香好养,一根根藤贴着墙长得很快。⑧今春,青石弄5号门口开出了满壁的木香花,要是那棵楝树在,也正是开花的时候。(选自《散文》2025年第3期,有删改)12.学校文学社开展主题为“万物有言·美文寄情”的散文阅读活动。(1)小羽同学在读完《三棵楝树》后,整理了如下表格,请你完成表格中空缺的内容。(6分)楝树 楝树位置 楝树特征 花/果特征第一棵楝树 砻糠桥路边 细瘦矮小、临水斜生 ①第二棵楝树 怡园 ② 紫花如雾,慢慢变淡第三棵楝树 青石弄5号 ③ 冬日满树金果(2)文章语言极富艺术感染力。请结合加点词语,揣摩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泡桐树枝条细长而柔软,沉甸甸的紫花在枝头晃晃悠悠,原本的粗手大脚一时也风姿绰约起来。(3)文章第④段作者为什么说“赏楝树花确要趁早”?(4分)(4)文中描写楝树的语言充满诗意。请你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如槐树、桂花、牡丹等),写一段话从近景、远景的不同角度描绘它独特的美感。写作提示: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②抓住植物的典型特征;③80字左右。三、现实之思(20分)科学探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体现了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光明中学开展“AI与未来教育”主题周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第13-15题。【材料一】人工智能的“爱迪生时刻”到来2025年伊始,DeepSeek彻底突破技术圈层,直抵社会大众,成为热议高频词。Deep-Seek,中文叫“深度求索”,既是杭州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的名字,又是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自主研发出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产品的名称。1879年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当下,人工智能的“爱迪生时刻”或许正在到来,AI技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AI是一座高山,中国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全力追梦。“追”不仅仅是“跟”,目的在“超”。正如DeepSeek以低成本和开放性强强联手激发新一波人工智能创新浪潮,无数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潜心研究核心技术,心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在群峰中奋进。【材料二】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AI的“冰山”已经撞向“泰坦尼克号”,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重塑教育领域的梦想图景。在这场技术变革中,真正的危险不是AI本身,而是“沿用旧地图驶向新大陆的船只”。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学效果往往受到限制。而AI教学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答题数据,精准诊断知识盲区,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AI辅助实验系统能模拟复杂物理、化学现象,使抽象概念具象化。如,通过虚拟实验室,学生能“亲眼”观察到分子运动的微观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AI时代,孩子们该如何规划未来? 1.培养创造力和好奇心 2.学习并利用AI工具 3.培养批判性思维 4.强化提问能力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还在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管理上,智能考勤系统、教学评估系统等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更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许多学生因此立志投身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材料三】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AI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但也引发伦理挑战,其中真实性问题尤为突出。在真实性挑战中,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是虚假信息问题。譬如,AI能够生成高度逼真的虚假视频,这轻则令个人利益受损,重则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应对这一挑战,一方面,开发者在模型训练和算法部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融入透明性和可验证性机制,从根源上防止虚假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另一方面,应加快推出相关法律法规,对利用AI制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予以惩治。技术创新是AI前进的动力,但唯有配以伦理“导航”,才能使其真正造福人类。13.有的同学认为,AI技术存在制造虚假信息等伦理风险,因此不应该继续发展。为打消同学们的顾虑,请你结合材料三的内容,提出两条针对性建议。(4分)14.在畅想AI发展前景的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宣传海报。请你为下面这幅海报拟写一段解说词。(6分)写作提示:①讲解画面内容及内涵;②不少于80字。15.学校科技社团准备撰写倡议书,号召同学们“拥抱AI时代,争做创新人才”。请你按要求完成倡议书的正文部分。(10分)写作要求:①结合材料内容;②阐明倡议背景或目的;③至少提出两条具体的倡议内容;④不少于100字。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明中学科技社团 xxxx年xx月xx日四、心灵之旅(40分,含书写分3分)16.在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有情世界》中,日常物品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花瓶恬静,茶壶温和,日历忧愁,时钟愠怒……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在他的笔下有了生命的温度。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物件,它们静静陪伴,默默诉说着时光的故事,是时光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我们是否也能像丰子恺先生一样,用细腻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有情”之处呢?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目一:物件里的时光密语题目二:__________,是时光的馈赠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山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阶段四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古典之美(27分)1.(1)一山放出一山拦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明月来相照 (5)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6)闲敲棋子落灯花 (7)惟解漫天作雪飞 (8)落红不是无情物【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10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等现象,则该空不得分。2.示例:登临泰山(或“登上泰山绝顶”)【评分标准】结合语境,紧扣杜甫的愿望与决心作答,2分。大意对即可。3.(1)出名,有名(2)竖立【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4.(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2)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评分标准】第(1)题2分,第(2)题1分,共3分。大意对即可。5.示例:《陋室铭》中,刘禹锡通过描写陋室环境的清幽、交往人物的博学、高雅,以及生活的闲适,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因品德高尚而不觉得其简陋,表达了他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趣。《爱莲说》中,周敦颐以莲“不染不妖、中通直挺、香远益清”等特性,象征君子洁身自好、正直端庄等美好品质,表达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以及对当时社会追名逐利风气的批判。【评分标准】结合选文具体阐述,每篇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6.C(2分)7.示例:①沈括善于观察与思考,根据立冬和立春的晷影应相似的规律,确定旧历法有一定的偏差;②注重实证、科学严谨,他通过测量立冬与立春的晷影长短,用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使持异议的人无话可说。【评分标准】概括人物品质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共4分。合理即可。【参考译文】按常理,立冬和立春的晷影长度是相似的,如今按以往的历法时刻测量发现(立冬、立春)二者的晷影长度不同,便知道冬至时刻的确定是有偏差的;调整五十多刻后,立冬和立春的晷影终于妥帖(一致)。以此作为验证,持异议的人无话可说,而元旦朝会时各国使者也按新定的日期来到,于是新历法得以确定。二、文学之约(33分)8.【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3分。9.示例:①奉养双亲 ②亲涤尿裤【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内容符合要求即可。10.示例一:组织“爱的反哺日”活动,让同学们与父母角色互换一天,负责买菜做饭、规划家庭开支等。示例二:开展“家庭记忆档案馆”活动,收集父母年轻时的老照片、手写信件,制作电子影集并配解说词。【评分标准】2分。紧扣主题设计活动,合理即可。11.(1)①示例:坚强(顽强)②暴风雨所诞生的【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2)示例:朱赫来是保尔的引路人,对保尔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他向保尔传授革命道理,引导保尔阅读进步书籍,让保尔树立了坚定的革命信仰;他教保尔拳击和战斗技巧,在危险关头带保尔脱离险境。朱赫来的言传身教以及他身上展现出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保尔,使保尔面对伤病和挫折时能够不断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帮助保尔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钢铁战士。【评分标准】点明朱赫来的引路人身份1分,结合名著具体阐述3分,共4分。合理即可。12.(1)示例:①花瓣细碎,白中透紫②特别高大、树冠蓬散③高出围墙、仪态万方【评分标准】每空2分,共6分。大意对即可。(2)示例: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泡桐树开花的姿态,句中“晃晃悠悠”“风姿绰约”均写出丰腴的泡桐花在枝头摇曳的动态美,突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评分标准】点明修辞手法2分,赏析表达效果2分,共4分。合理即可。(3)示例:文章第④段中写到,紫色的楝树花盛开时格外迷人,但禁不起时间消磨,容易凋谢、变色,所以要趁早赏花。这里作者借楝树花的易逝,引发对美好事物要及时珍惜的感悟,也暗含对童年记忆、自然之美的怀念之情。【评分标准】从楝树花特点分析2分,从情感表达分析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4)示例一:烈日下的黄土院墙边,蜀葵挺着笔直的腰杆,层层叠叠的粉色花朵像姑娘的百褶裙。晌午时分,蜜蜂在花心打着盹儿,花瓣被晒得微微卷边,却仍倔强地朝着太阳,为斑驳的老墙添了一抹亮明的色彩。示例二:秋风乍起时,米粒大小的桂花便悄悄缀满枝头,远看像撒了一树碎金。走近了,那香气却不张扬,只是温柔地沁入衣襟,仿佛要把整个秋天都酿成蜜。偶有微风拂过,金黄的桂花雨便簌簌落下,在青石板上铺成一张香毯。【评分标准】修辞运用恰当2分,植物特征准确形象2分,语言优美2分,共6分。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减分。三、现实之思(20分)13.示例:①开发者通过技术优化,融入透明性和可验证性机制,从而防止虚假信息的产生和传播。②有关部门应推出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惩治利用AI制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14.示例:海报呈现出学生环绕分子动画与AI机器人互动的学习场景。画面中,机器人借助书本知识,配合分子模型,为学生讲解。上方文字“智能新时代,教育新图景”点明海报的主题。海报集中展示了AI技术可使抽象概念具象化的特征,展现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全新图景。【评分标准】本题共6分,围绕主题,从内容、思路、语言方面,分四个档次赋分,字数不符合要求则降档赋分。分值 等级描述 答题要点6分 内容全面,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答出答案要点①②③④) A.画面: ①学生学习场景 ②分子动画模型 ③机器人辅助教学 B.内涵: ④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使教学场景具象化。4-5分 内容较全面,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答出答案要点①②③任意两点及④)1-3分 内容不全面,思路欠清晰,语言欠准确。(答出答案要点中任意两点)0分 未作答或作答文不对题。15.示例:当前,我们正迎来人工智能的“爱迪生时刻”,学习和生活方式面临巨大变革,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让同学们在AI时代勇立潮头,我们发出如下倡议:1.善用AI工具提升学习效率。通过AI个性化学习系统查漏补缺,将AI变为我们的“学习伙伴”,在主动求知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2.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面对AI生成的海量信息时保持独立思考,不盲目相信;在科技活动中大胆提问、勇于创新,让技术服务于个人理想。让我们以“深度求索”的姿态,勇担科技发展的使命,做未来的创造者!【评分标准】阐明倡议背景或目的3分,拟写两条倡议内容6分,发出号召1分,共10分。字数不足酌情减分。四、心灵之旅(40分,含书写分3分)16.【审题指导】本题通过漫画引出“物件承载情感”的核心主题,再过渡到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引导。作文题目围绕“物件与时光”展开,核心是发现平凡物品的情感价值。题目一侧重感知生活,强调解读物品的象征意义;题目二聚焦成长感悟,补题需聚焦某物,突出“馈赠”的珍贵性。作文时,选取有故事、有温度的日常物品,如一本旧书、一盏台灯、一把钥匙等,通过细节描写(如磨损痕迹、使用场景)自然流露情感,使“时光”具象化。立意可从陪伴、成长、回忆等角度,赋予物件情感内涵,如写满笔记的旧课本,见证了你知识的积累;外婆的缝衣针凝结着对你的关爱。语言表达宜细腻真挚,可借鉴丰子恺“以物言情”的手法,让静态物件“活”起来,体现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评分标准】卷面书写(3分)评分说明:分值 评分标准3分 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标点符号使用规范。2分 书写一般,卷面基本整洁,标点符号使用基本规范。0-1分 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无标点符号或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作文评分标准:共37分。根据所写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立意,分五个档次赋分。字数不达600字酌情减分;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分值 内容 结构 语言 立意33-37分 内容新颖典型,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而独特的感悟。叙事生动具体;描写富有表现力;说明清楚明白;议论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逻辑严密。 结构有创意,完整统一,过渡自然,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线索分明。 能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善用修辞,词汇丰富,用词贴切,句式多样,语言流畅,有文采。 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能挖掘题目的内涵,立意有深度,有新意,感情充沛,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29-32分 内容典型,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叙事较生动;说明清楚;议论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 结构完整,过渡自然,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能合理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词汇较丰富,语言流畅,表意清楚。 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心思想突出。25-28分 审题较准确,内容较真实,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说明较清楚;议论观点较明确,理由较充分。 结构较完整,条理较清楚,详略较得当。 能较为合理地运用表达方式,语言通畅,表意清楚。 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心思想较突出。21—24分 内容符合题目,但理解肤浅,内容陈旧、不具体,情感不够真实。说明不清楚;议论观点不明确,论述没有针对性。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清楚,详略不得当。 语言平淡,表达方式单一,词汇较贫乏,表意含糊。 有中心思想,且立意正确。20分及以下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虚假,表达混乱。 结构不完整,没有条理,详略失当。 语言乏味,表意不清。 中心思想不明确或立意不正确。注:①不写题目减2分;②要拉开评分差距,对于优秀作文,要敢于打满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