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亚洲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生长。小麦起源于两河流域,水稻最早在中国的长江流域种植,棉花则起源于印度河流域。读亚洲三大文明发源地示意图1,完成1-3题。1.不同种类农作物能良好适应亚洲独特的气候条件,反映亚洲气候具有的特征是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C.季风气候分布广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2.亚洲形成该气候特征的原因有①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②南北跨纬度大③多大江大河④地形复杂多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图1中农业区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是A.地形崎岖,排水良好 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C.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 D.劳动力丰富,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当地时间2025年1月21日,美国南部地区多地打破了有史以来最大降雪纪录。读图2 北美洲气流示意图、图3北美洲地形分布图,完成4-6题。4.图3中关于甲、乙两处,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北美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B.甲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C.乙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D.乙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5.美国南部地区纬度较低.但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产生降雪,原因是A.中部为平原,冷空气畅行无阻 B.靠近冷空气源地,气温较低C.地处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 D.靠近五大湖地区,气候较冷湿6.图2中①气流仅能达到西部沿海地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2025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1周年,目前,秦岭站的新能源、科研、通讯、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室外管线等配套环保设施系统安装工作正按计划全面展开。读图4南极地区图,完成7-9题。7.我国南极的科考站大多选择在2月建设,是因为该时间段南极地区A.为热季,冰雪大量消融B.为冬季,风力较小C.为暖季,白昼时间长D.为旱季,降水较少8.下图中北极熊和企鹅的“对话”反映的问题是A.两极地区野生动物锐减 B.极地地区淡水资源短缺C.全球海洋污染D.全球气候变暖9.为保护周边环境,秦岭考察站在建设过程中安装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目的是A.增加淡水资源储备,直接排放污水B.减少对当地淡水资源的依赖,避免污染周边海洋C.仅为满足科研用水需求,不考虑环保D.降低建设成本,随意处置污水2025年4月6日-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应邀对埃及展开国事访问,并签署涉及卫生、交通、水利等多领域合作协议。读图5埃及和图6法国的示意图,完成10-11题。10.下列关于两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河流为刚果河 B.法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埃及四面临海 D.乙山脉为阿尔见斯山脉11.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和经济文化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业发达 B.水稻是主耍的粮食作物C.居民通用阿拉伯语 D.居民信奉塞督教俄罗斯与日本是两个在亚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虽隔海相里,但地理特征存在差异。读图7俄罗斯和图8日本的简图,完成12-13题。12.两国的共同点是A.矿产丰富,森林广布B.位于北半球C.地狭人稠,农业发达 D.地跨两大洲13.两国城市与人口大多分布在南部地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水源 B.地形 C.气候 D.交通亚马孙河流域一年中洪水时间最长可达200天之久,河面最高可上涨10-15米。每年洪水季,这里的部分森林会被河水淹没,被称为洪逝森林。读图9亚马孙洪泛森林分布示意图及相应气候资料图10,完成14-15题14.图9中决定亚马孙河流域洪泛森林面积大小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 土壤15.下列保护与开发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措施,合理的是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迁移居民,禁止开发 ③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④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⑤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材料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多个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材料二: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中欧班列的开通,有效促进了沿线各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读图11中欧班列沿线示意图、图12 丙地所在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13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和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11中,造成甲、乙、丙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甲地位于 (地区),其主要气候类型是 。(2)中欧班列是在各国原有铁路运输线路的基础上,形成横贯 大陆的运输大动脉。试分析开通中欧班列的意义。(写出1条即可) 。(3)读图13可知,在国际贸易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出口的产品是 ,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4)近些年来,图11中的丙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根据图12和材料信息,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为该区域水资源利用提出合理建议: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小麦喜温凉,较耐旱,是一种在世界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材料二: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此外,平垣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材料三:图14为印度粮食作物种植区分布图,图15为东南亚粮食作物种植区分布图,图16为俄罗斯小麦主产区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粮食作物的选择和生长】 ^(1)根据图14和材料,印度主要粮食作物a是 、粮食作物b是 ;乞拉朋齐因地处盛行风A (风向)季风的迎风坡,成为“世界雨极”,如果该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容易造成 灾害,对农业不利。(2)读图15,分析中南半岛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是 。(2)根据图16,俄罗斯的粮食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高于00C的 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粮食作物的生产】(4)人口的优势已成为印度和东南亚粮食生产的优势之一,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它们人口的优势是: 。【粮食作物的发展】(5)粮食生产关乎世界粮食安全。请写出一条提高粮食产量的合理化建议。18.读图完成下题。(8分)材料一:2024年5月5日习近平主席到达法国,对其进行国事访问。法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小麦、玉米、葡萄和牛肉等产量均居欧洲西部各国之首,富牧业和园艺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巴黎盆地主要的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图17为法国地形分布图,图18为法国葡萄和小麦种植区图。(1)读图17,从纬度位置看,法国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从图中分析可知,法国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2)简述图18中甲地对葡萄种植的有利影响: 。材料二:美国的小麦区,包括冬小麦区和春小麦区,冬小麦秋播夏收(次年), 需越冬,种植在冬季气温相对较高的地区;春小麦春播秋收,无需越冬,种植在冬季气温相对较低的地区。图19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图。(3)结合图19和材料,判断图中①②区种植的是 (农作物),美国和法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均濒临 洋。(4)简析美国乳畜区乳畜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褐层是煤化程度最低的低级煤,不易储存和运输,燃烧对空气污染严重。近年来日本和澳大利亚在,褐煤制氢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日本在澳大利亚建厂,利用褐煤资源制氢,再将氢气输送到日本各个应用场景,基本实现零碳排放。目前对于“褐煤制氢”又有了新的研究。材料二:图20为褐煤与氢使用对比图、图21为日本加氢站分布图和图22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1)图示两个国家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填写国家名称)。(2)比较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海陆位置的异同点: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 。(3)综合考虑交通、劳动力和资源情况,澳大利亚制氢厂的最佳选址应位于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中的 (①/②/③)处,试分析原因 。(4)分析两国开展“褐煤制氢”合作,对日本的有利影响: (2分)(至少写出两点)。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723456891012131415答案ADDDBDBC二、综合题16.(1)海陆位置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2)亚欧①推动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促进经济发展;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加快通行效率(交通便利),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④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等(3)农矿产品/初级产品(4)引进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等。17.(1)水稻小麦西南干旱(2)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灌溉水源充足(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3)东欧(4)劳动力众多,且价格低廉;消费群体庞大,市场广阔(5)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工程;提高机械化水平等。18.(1)北温带东南高,西北低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利于糖分积累;灌溉水源充足;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对葡萄酒有独特情怀,市场需求量大等。(3)小麦大西(4)地处温带,气候相对冷湿,水源充足,利于优质牧草生长;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广阔,有利于发展乳畜业。19.(1)澳大利亚(2)共同点:都临太平洋不同点:日本不临印度洋,澳大利亚濒临印度洋(合理即可)(3)①海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靠近褐煤产地,节省运输成本。(4)减少大气污染;提供能源(缓解能源紧张);保护环境。(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docx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