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3课《讲述互联网的故事》 课件+素材【教科版】信息科技 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第3课《讲述互联网的故事》 课件+素材【教科版】信息科技 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单元 第3课
讲述互联网的故事
(教科版)七年级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理解隐私保护,遵守网络道德,用互联网传递正能量。
通过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小组协作,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设计数字化方案。
感受互联网的价值,制作数字科普手册第三篇章,掌握问题拆解方法,利用工具逻辑协作。
通过案例分析与小组研讨,体会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能辨别网络信息真伪,主动筛选权威资源,避免信息过载。
02
新知导入
《走进互联网》数字科普手册的前两个篇章已制作完成。未来,互联网上又会产生哪些新媒体、新社交、新资源?会对生活产生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制作最后一个篇章——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与价值。
本课要点
02
新知导入
互联网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确实。让我们仔细想一想互联网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和影响呢?
02
新知导入
以前没有网络时怎么查资料?
在互联网普及前,人们遇到难题只能去图书馆翻阅纸质书籍资料,或者询问老师长辈,过程非常耗时费力,不像现在用作业帮拍照就能立刻得到解析。
02
新知导入
曾经购买一本稀缺教辅书,常需跑遍全市书店仍可能失望而归。现在,通过淘宝或当当网输入书名,不仅能轻松比价下单,还能享受次日送达服务,海量书籍尽在指尖,资源获取再无地域限制。
永不闭馆的知识仓库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写一写
请你思考以下几方面的关于互联网的应用,再通过搜索、询问及有证据的推测,了解互联网普及前的情形。分析互联网普及前后,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差异,填写下表。
对比维度 互联网普及前 (2000年前) 互联网普及后 (2010年后)
学习途径 1. 纸质教材+课堂笔记为主
2. 查资料需去图书馆
3. 课外辅导依赖线下补习班 1. 电子教材+在线笔记(如石墨文档)
2. 百度/作业帮秒搜难题解析
3. 哔哩哔哩看免费课程+腾讯课堂直播课
远程交流 1. 固定电话约定时间通话
2. 手写信件(耗时3-7天)
3. 班级事务靠线下通知 1. 微信/QQ实时群聊(班级群)
2. 钉钉已读通知功能
3. 共享文档协作(如收集信息)
购物方式 1. 实体店现金购买文具/书籍
2. 教辅书选择受书店库存限制
3. 二手书交易依赖校园跳蚤市场 1. 淘宝/拼多多网购教辅书(比价功能)
2. 当当网次日达教材
3. 闲鱼APP买卖二手学习资料
课外娱乐 1. 电视固定时段动画片
2. 随身听/CD机听音乐
3. 户外游戏(跳皮筋、打沙包) 1. 腾讯视频/爱奇艺随时追番
2. 网易云音乐定制歌单
3. 《王者荣耀》手游社交对战
03
新知讲解
探索
互联网的影响
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很多新的媒体、资源和社交方式,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具体改变了大家学习、娱乐、购物的哪些方方面面。
03
新知讲解
互联网改变的生活
新媒体、新社交、新资源
现在网上有很多好玩又好用的软件,像抖音、快手(短视频)、微信视频号(直播)、微博(看新闻)、微信、QQ(聊天)这些,它们让消息传得又快又远,交朋友、聊天也更方便了。
如果你学到了有趣的知识,或者发现了好玩的内容,想马上分享给你的同学或朋友,你会选择上面提到的哪一类软件呢?
03
新知讲解
写一写
你在使用互联网交流、分享信息时,使用了哪些新媒体、新社交方式?
线上的社交媒体和线下媒体相比,有哪些优缺点?讨论后填写下表。
优点 缺点
线上 1. 秒速传播:消息1秒传千人(微信转发) 2. 海量资源:B站学习视频超8000万条 3. 强互动性:弹幕评论即时互动 4. 免费便捷:手机随时发布内容 1. 信息过载:日均接收100+条无用信息(2023网信办报告)
2. 真假难辨:超30%谣言源自社交媒体(央视调查)
3. 沉迷风险:青少年日均刷短视频98分钟(《青少年网络行为报告》)
线下 1. 信息权威:央视新闻可信度92%(2022年鉴) 2. 深度阅读:纸质书专注时长是手机的3倍(北师大实验) 3. 保护视力:无蓝光伤害 1. 更新滞后:报纸新闻延迟6-24小时
2. 单向传播:读者反馈渠道少
3. 成本高昂:印1万份校报需2000元(印刷厂报价)
03
新知讲解
议一议
互联网存储着海量的信息和资源,如何科学合理地获取和利用呢?这些资源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科学获取资源的方法:
官网优先:查资料先找政府、学校、大公司的官方网站(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信息准确。
关键词搜索:用简短明确的关键词(如“初中物理电路图”)在百度/搜狗搜索,快速锁定有用信息。
辨别真伪:看到奇怪的消息(如“免费送皮肤”),先问老师或爸妈,不乱点链接。
资源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学习更高效:作业难题用作业帮拍照搜题,秒出解析;B站免费课程随时补弱项。
生活超便利:饿了么点餐、高德查公交、微信支付买东西等等,手机搞定一切。
眼界变开阔:通过短视频看世界奇观,和外国网友聊天,知识面大大拓宽
03
新知讲解
能量加油站
聪明获取网络资源的小妙招
1.认准官方网站查资料。政府、学校、正规机构的官网信息最准确权威。
2.用好官方学习平台。国家或大公司办的学习网站和APP里有超多优质学习资源。
3.请教专家要在安全前提下。可以在老师帮助下,通过正规平台向真专家提问。
4.善用身边的电脑手机查信息。学校、家里、图书馆的设备都能帮你快速找到资料。
03
新知讲解
互联网的中国故事
手机上网超方便
现在大家主要用手机上网啦!这要感谢快速的4G、5G网络。手机比电脑更小巧,随时随地都能刷新闻、看视频、和朋友聊天,上网变得超级方便!
03
新知讲解
互联网的中国故事
中国互联网公司很强大
中国上网人数全球最多。我们熟悉的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比如做微信、淘宝的那些公司)发展得又快又好,有些都排进世界前十名了。这么多人用网,加上技术不断创新,互联网成了推动咱们国家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03
新知讲解
互联网的中国故事
“互联网+”让生活更智能
“互联网+” 简单说,就是把互联网技术(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用到各行各业。比如工厂用网络控制机器造东西(智能制造),看病可以用手机预约(智慧医疗),买东西刷脸付钱(智慧购物)。它正帮助中国从“制造大国”变成“智造强国”,建设更先进的“数字中国”。
03
新知讲解
议一议
手机让生活更方便了,但有没有什么东西反而‘消失’了?
手写贺卡/相册翻看:生日祝福从「收藏泛黄贺卡」变为「微信消息刷屏」,实物情感载体被数字信息替代。
定点守候动画片:过去「掐表蹲守电视」的兴奋 vs 现在「视频APP随时点播」,确定性取代了未知惊喜。
面对面故事分享:返校「争先恐后聊见闻」 vs 日常「朋友圈点赞即沟通」,即时更新削弱了倾诉欲。
迷路偶遇新风景:跟爸妈旅游「走错路发现秘密景点」 vs 高德导航「精准直达目的地」,意外惊喜减少。
03
新知讲解
议一议
通过“互联网的中国故事”和“双闪车队”案例,与小组同学讨论互联网产生了哪些方面的价值。
“双闪车队”的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价值在于它像一座超级桥梁和超级扩音器。它能瞬间连接无数陌生人,高效匹配需求和资源,放大人们的善意,便捷地组织集体行动,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去解决困难、传递温暖。它改变了我们帮助他人和被帮助的方式,让社会互助变得更加及时、广泛和充满可能性。
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我们学习了互联网新媒体、新社交、新资源对生活的影响与价值。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设计数字科普手册第三篇章的内容。
03
新知讲解
设计
新媒体改变传播:我用 抖音拍科普短视频(新媒体创作),体验了信息光速扩散的特征
新社交连接你我:我用 班级群共享文档(新社交协作),体验了互助零距离响应的特征新资源赋能学习:我用 B站搜物理实验课(新资源获取),体验了知识永不打烊的
补充你的经历:我用______做______(新媒体/新社交/新资源),体验了互联网______的特征(如:快/暖/强)
03
新知讲解
实践
请你和小组同学动手实践,制作完成《走进互联网》数字科普手册第三篇章——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与价值,完成《走进互联网》数字科普手册。
学习新方式
连接改变世界
案例:北京暴雨中,一条微博召集上百辆“双闪车”,一夜救援500+人!
启示:互联网让帮助他人的力量瞬间汇聚!
动手小任务
发起互助:用班级群+共享文档收集学习问题→直播解答
建知识库:B站收藏好课+闲鱼循环二手书
思考
没有班级群,组织全班活动要多花几天?
你能用哪些APP快速召集志愿者帮助社区?
过去 → 现在 你的行动
跑图书馆 → 作业帮秒搜题 搜资料用精准关键词(如“凸透镜成像实验”)
线下补课 → B站免费课 资源认准官网(如国家中小学平台)
单元作品展示与交流
1.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本单元《走进互联网》数字科普手册作品进行展示。
03
新知讲解
内容聚焦
场景对比剧:演小品展示"2000年查资料跑断腿 vs 2025年作业帮秒搜题"
功能可视化:用手机投屏实时演示手册中的工具(如共享文档收集问题/B站搜课)
故事采访集:播放自拍短视频《爸妈的童年没有网》(对比两代人学习方式)
形式创新
形式 举个栗子 所需工具
动态手册 用Canva做可点击手册 平板+投影仪
跨屏互动 扫码参与"互联网利弊"投票 腾讯问卷+大屏幕
手工道具 制作"双闪车灯"纸板模型 卡纸+LED小灯
单元作品展示与交流
2.填写作品评价表,对本单元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
03
新知讲解
作品评价表 学生自评( )分 同学互评( )分 教师评价( )分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主题 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完整 5
作品与主题相关,内容基本完整 4
作品与主题相关度不大,内容不太完整 3
作品跑题或内容不完整 2
单元作品展示与交流
03
新知讲解
技术 能选择适合的工具并熟练完成作品,呈现合理 5
能使用适合的工具完成作品,呈现基本合理 4
使用相关软件基本完成作品,呈现效果有待改进 3
未完成作品,呈现效果有待改进 2
创意 数字科普手册内容完整、丰富,页面布局合理、清晰美观,有自己的创新 5
数字科普手册内容较完整,有一定的创意,页面布局合理 4
数字科普手册内容较为单一,创意体现不足,页面布局单一 3
数字科普手册内容单一,呈现效果较为简单 2
合作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分配合理,作品展示效果好 5
小组成员有分工,能完成分配的任务,作品展示顺利 4
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任务分配不合理,作品展示效果一般 3
小组成员分工不合理,有成员未参与,作品展示效果不好 2
单元内容小结与概念图
本单元,我们走进互联网的世界,了解了互联网的诞生及演化,探秘了互联网的应用及特征,分析了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与价值,制作了互联网数字科普手册,宣传展示了互联网领先科技。请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将单元知识概念图补充完成。
03
新知讲解
实践项目
项目内容:“走进互联网”科普手抄报。
03
新知讲解
项目说明:为更好地宣传科技成果,学校想在宣传栏张贴“走进互联网’科普手抄报。请你设计并制作“走进互联网”科普手抄报,以数字科普手册为基础,深入探索,获取更多的有关互联网的知识。手抄报为A4纸大小要求内容丰富,页面布局清晰美观,体现出创意和科技风格。
05
拓展延伸
你在抖音的每一步都被记录
点赞收藏暴露偏好:你每次点赞、收藏或完整观看的视频,算法会直接标记为“明确喜欢”。
停留时长暗藏兴趣:即使不点赞,长时间停留或重复观看某个视频,也会被识别为潜在兴趣信号。
智能推荐算法:为什么抖音懂你?
05
拓展延伸
找到和你相似的人与内容
谁和你兴趣相投?:算法发现和你喜好高度重合的用户群,将他们喜欢的新内容推荐给你(例如:爱猫人士互推萌宠视频)。
标签背后的秘密:通过视频标签(如#科幻电影)、画面元素(太空飞船)、BGM风格,自动关联同类内容推送给你。
智能推荐算法:为什么抖音懂你?
05
拓展延伸
越用越懂你的“AI管家”
实时反馈优化:如果你快速滑过某类视频,算法会立即降低此类内容推荐权重,动态调整策略。
探索试探机制:为避免信息茧房,算法会故意推送少量陌生领域内容(如足球视频给书迷),试探你的新兴趣点。
智能推荐算法:为什么抖音懂你?
06
课堂总结
1
引入新知内容
2
了解互联网的中国故事
3
熟悉双闪车队的经历
4
制作互联网手册第三部分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1
2
3
4
5
讲述互联网的故事
07
板书设计
讲述互联网的故事
1、进行新知引入
2、了解互联网的中国故事
3、熟悉双闪车队的经历
4、制作互联网手册第三部分
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请列举手机让生活更便利后,逐渐消失的两种事物。
08
课后作业
1. 2012年北京暴雨中,“双闪车队”通过什么方式快速召集志愿者?( )
A. 电视新闻直播 B. 纸质传单发放 C. 微博消息扩散 D. 微信支付打赏
2.以下哪项是“互联网+医疗”的典型应用?( )
A. 用淘宝网购衣服 B. 在哔哩哔哩看动画片
C. 通过手机预约挂号 D. 用共享单车出行
3.科学获取网络资源时,应优先选择?( )
A. 弹窗广告推荐的链接 B. 短视频博主分享的网址
C. 政府或学校官方网站 D. 搜索引擎排名第一的结果、
C
C
C
08
课后作业
手机能随时随地上网,主要依靠快速的_______网络。
“互联网+”帮助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型为“________”。
班级收集信息时,用腾讯文档在线协作属于互联网普及后的_______方式。
4G/5G
智造强国
新社交
08
课后作业
请列举手机让生活更便利后,逐渐消失的两种事物。
手写贺卡/纸质祝福
相册翻看的家庭时光
定点守候电视动画片
迷路偶遇的新风景
返校分享见闻的惊喜
家庭聚餐的深度话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