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生物学试卷(本试卷共 18道题,满分30分,生物学与地理考试时间共9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 (共12小题,每小题1分,计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的是:A. 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特点与小肠消化营养物质无关的是:A. 小肠细长,长5~6米 B.胆汁、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3.下列可能会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A.喝了变质的果汁饮料 B.吃了有农药残留的蔬菜C. 吃了白毒伞等毒蘑菇 D.吃了未煮熟的四季豆4.人体患急性炎症时,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成分是: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血红蛋白5.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分,三种血管的管壁厚度、管腔大小、血流速度、血流方向等有所不同。你认为动脉与静脉的本质区别是:A. 血管粗细 B.血液成分 C. 血液颜色 D.血流方向6.通过上肢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胃炎时,药物要到达胃部毛细血管,至少需经过心脏:A. 0次 B. 1次 C. 2次 D. 3次7.人在溺水时,首先受到阻碍的是:A. 肺通气 B.肺的换气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换气8.人体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排出,以下物质中通过以上三条途径都能排出体外的是:A. 尿素 B. 水 C. 无机盐 D. 二氧化碳9.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是:A. 鼓膜 B. 听小骨 C. 听神经 D. 耳蜗10.促进男性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声调较低的物质是:A. 生长激素 B. 性激素 C. 碘 D. 甲状腺激素11.青少年要自觉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因为其骨的特征是:A.弹性大,易骨折 B. 弹性小,易骨折C.弹性大, 易变形 D. 弹性小,易变形12.在特定的情况下,学会一些急救方法能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心跳骤停,用心肺复苏术进行抢救 B.动脉出血,按压血管的远心端止血C.关节脱位,妥善固定后尽早去就医 D.意外溺水,急救时先确保气道通畅二、非选择题 (共6小题,每空0.5分,计18分)13.(3分)国家卫健委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体重与个人健康息息相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为了保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青少年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在图一中的 ▲ (填序号)内被初步消化。(2)许多儿童喜食高脂肪、高糖等高热量食物,食物中营养物质主要在图一中② ▲ 内被消化吸收。(3)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等物质,首先经图二中血管 ▲ (填序号)流回心脏,然后再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利用,过剩的葡萄糖可转化为脂肪贮存导致肥胖。(4)图二中a与b之间以及c与d之间有 ▲ ,能防止血液倒流。血液流经d→⑥→…→⑦→a的过程, 是 ▲ 循环。(5)心脏主要由 ▲ 组成,经常运动能使心脏搏动有力,有助于减肥。14.(3分)“478呼吸法”练习可帮助身体快速放松,缓解焦虑情绪。其核心步骤包括闭口鼻吸4秒、屏息保持7秒和缓慢嘴呼8秒三个阶段。图一为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表示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图三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鼻是呼吸道的起点,用鼻吸气能够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减少对图一中① ▲ 的刺激。(2)人体吸气和呼气是通过 ▲ 实现的。“478呼吸法”闭口鼻吸阶段结束的瞬间对应着的膈肌状态是图二中 ▲ (填字母)。(3)图三所示肺泡壁及其外面缠绕的结构② ▲ 的壁都很薄,由单层细胞构成,有助于进行气体交换。(4)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 实现的。图三中a是 ▲ ,缓慢呼气8秒能排出更多的该气体。15.(3分)人体的代谢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成分变化可反映健康状况。图一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结构 ▲ (填序号)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2)图二中结构⑤⑥⑦组成 ▲ ,尿液在其中形成。(3)图二所示,尿的形成包括⑤ ▲ 的A作用和⑦的B ▲ 作用两个过程。(4)如果图二中结构⑤出现急性炎症,尿液中可能会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和 ▲ 。若尿液成分出现葡萄糖,除了图二中⑦可能病变,还有可能是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泌的 ▲ 过少导致的。16.(3分)2025年5月 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下图为应急逃生能力演练过程中人体自我调节的部分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演练过程中,同学们能迅速做出应急反应,这个过程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东东在演练过程中划伤了手指,校医为他清理伤口,一触碰到伤口他立即缩手,这种反射属于 ▲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此反射形成过程中,能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中枢的结构是图一中的 ▲ (填序号)。(3)在逃生演练过程中,李想同学发现障碍物,及时躲避,迅速逃离危险。他之所以看见障碍物,是因为看障碍物时,进入眼球的光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在图二中结构 ▲ (填序号)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图三中结构 ▲ (填序号)上形成视觉。(4)在逃生演练过程中,大家动作协调、情绪紧张,这主要是神经调节和 ▲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17.(3分)深蹲是一种锻炼人体下肢力量的运动形式。图一为下蹲动作模式图,图二为膝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一所示下蹲动作,不仅由骨、关节和 ▲ 等运动器官参与完成,还依赖 ▲ 系统的调节,以控制下蹲速度,避免身体失控。(2)图二中①②为股四头肌的两部分,②由 ▲ 组织构成,附着于相邻的骨上。(3)由图一状态起身时,股四头肌会 ▲ ,牵引着骨完成运动,此过程中膝关节主要起着 ▲ 作用。(4)完成蹲起动作之前需热身,这能加速关节囊分泌滑液到图二中 ▲ (填序号)内,提升关节的灵活性。18.(3分)腮腺炎是发生于腮腺的炎性疾病,表现为腮腺的发炎和肿大,且伴有发烧及吞咽时的剧痛。腮腺炎的常规治疗以甲药为主,为了研究乙药的辅助治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进行了腮腺炎的临床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 患者 实验处理 总有效率A 50 注射相同剂量甲药+服用乙药,治疗一周 96.6%B 50 _______①______+不服用乙药,治疗一周 74.6%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A组与B组形成对照实验,表中①处应是 ▲ 。(2)本实验的变量是 ▲ ,B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 。(3)本实验选50名患者而不是只选一两名患者进行临床实验,目的是 ▲ 。(4)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腮腺分泌的消化液可促使淀粉分解为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C A A D C A B D B C B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8分)13. 3分 (1) ③; (2) 小肠;(3) ④ (4) 瓣膜(或房室瓣);肺(5) 心肌14. 3分 (1) 肺 (2) 呼吸运动;B(3) 毛细血管 (4) 气体扩散;二氧化碳15. 3分 (1) ① (2) 肾单位(3) 肾小球;重吸收 (4) 血细胞;胰岛素16. 3分 (1) 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2) 非条件; ②(3) ⑦;⑨ (4) 激素17. 3分 (1) 骨骼肌;神经(2) 结缔(3) 收缩;支点(4) ③18. 3分 (1) 注射相同剂量甲药(2) 乙药(或服用乙药); 对照(或对照作用)(3)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4) 乙药的辅助治疗是有效的。(答案合理即可)(5) 麦芽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