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3.3 内能 跟踪练习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既有动能又有势能,一个分子的动能与势能之和称为内能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覆盖火山的皑皑白雪温度很低,没有内能B.图乙中,炙热的铁水将温度传递给了较冷的容器C.图丙中,活塞向下运动时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减小D.图丁中,人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四幅图中仅发生能量转移的一组是( )①冷水放入热水中 ②铁锅热得烫手 ③搓手手变暖 ④棉被晒暖和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如图所示四个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①冬天,搓手会让手变暖和 ②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③炒菜时,铁铲热得烫手 ④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时,温度会降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一股“白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外温度相等,啤酒内能不变 B.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C.瓶口“白烟”是瓶内CO2液化形成的 D.瓶口“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下列说法:①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②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③0℃的冰块变为同温度的水,内能不变;④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⑤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所以热传递具有方向性;⑥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物体,内能一定相同;⑦物体的内能增大,含有的热量一定增加;⑧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正确的是( )A.①③⑦ B.①④⑦ C.①④⑤ D.②④⑧二、填空题7.小明同学做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如图所示,他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瓶内气体的内能会 。当他向瓶中继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由于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使其内能 ,温度降低而 。8.0℃的冰 (填“有”或“没有”)内能。0℃的冰吸收热量后熔化成0℃的水,其温度 ,内能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9.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 的总和,-20℃的冰块 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其内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锯条锯木板时会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10.《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代铸造铜币的工艺:铜块加热至液态后倒入模具内,冷却凝固成钱币。此过程中,铜的内能通过 的方式减少;铜币在凝固前后质量 (选填“改变”或“不变”)。11.到达探测位置钻头在岩层中往下钻探的过程中温度会升高,用特殊配备的泥浆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降低温度.泥浆属于 (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12.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热会由灯盏通过 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的特性。13.冬天手很冷时,可以用搓手的办法使手变热,也可以把手放在火炉旁烤火使手变热.这两种方法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手暖和的?答:冬天手冷时,可以双手互相摩擦取暖或将手放在火炉旁烤火取暖,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手的温度 ,内能 ,前一种方法是 ,后一种方法是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手的内能是 .三、实验题14.晓松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气压式喷雾器和数字式温度计验证“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关系”(如图)(1)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图(a),手压活塞快速打气,如图(b)所示。实验现象: ;说明: 。 (2)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如图(c)所示。实验现象: ;说明: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C D A B D C1.C【详解】A.分子既有动能又有势能,但是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不是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故A错误;B.不能说含有热量,可以说含有内能,但内能大小与温度和质量等有关,所以无法比较60℃的水与30℃的水的内能大小,故B错误;C.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向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故C正确;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所以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D错误。故选C。2.D【详解】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覆盖火山的皑皑白雪温度很低,也有内能,故A错误;B.炙热的铁水将热量传递给了较冷的容器,故B错误;C.活塞向下运动时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故C错误;D.人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克服摩擦做功,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D正确。故选D。3.A【详解】①冷水放入热水中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②铁锅热得烫手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③搓手手变暖,做功改变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④棉被晒暖和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综上所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B【详解】①搓手时两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手的温度升高,是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故①符合题意;②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②不符合题意;③炒菜时,铁锅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把热从锅传到铁铲,因此手会感觉到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③不符合题意;④水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④符合题意。故选B。5.D【详解】开启啤酒瓶时伴有嘭的一声,是瓶内空气迅速膨胀发出响声,同时对瓶盖做功,瓶内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瓶盖动能,瓶内空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于是在瓶口周围形成白烟,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6.C【详解】①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①正确;②物体具有的内能是它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是过程量;故②错误;③0℃的冰块变为同温度的水,是冰的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③错误;④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凝固,故④正确;⑤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是因为热传递具有方向性,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故⑤正确;⑥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如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和温度均未变化,但是内能增大,故⑥错误;⑦物体的内能增大,但是不能说含有热量,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故⑦错误;⑧锯条锯木板时,由于摩擦生热,锯条和木板的温度都升高,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也增加,故⑧错误。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 增加 减少 液化【详解】[1] 瓶子里装有一些酒精,用力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压缩瓶内的气体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加。[2][3]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出现白气。8. 有 不变 增大【详解】[1]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所以0℃的冰有内能。[2][3]冰是晶体,0℃的冰吸收热量后熔化成0℃的水,在整个熔化过程中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由于吸收热量,内能增大。9.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具有 减小 做功【详解】[1][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所以的冰块也具有内能。[3]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减少,而分子势能不变,故其内能减小。[4]锯条锯木板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锯条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锯条的内能。10. 热传递 不变【详解】[1]铜块加热至液态后倒入模具内,冷却凝固成钱币。此过程中,铜向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少。[2]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改变,铜币在凝固前后质量保持不变。11. 热传递 悬浊液【详解】[1]我们使用了特殊配备的泥浆。泥浆通过循环流动,与钻头接触并吸收钻头上的热量,然后将这些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降低钻头温度的目的。这种热量从高温物体(钻头)传递到低温物体(泥浆)的过程,就是热传递。[2]泥浆是由水、黏土和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在这个混合物中,黏土颗粒是不溶于水的,它们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水中。这种由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我们称之为悬浊液。12. 热传递 比热容【详解】[1]灯点燃后会加热灯盏,热量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给油,使油的内能增大。[2]如果在夹层中加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使油的温度升高得慢些,达到省油的目的。13. 升高 增加 做功 热传递 等效的【详解】[1][2]冬天手冷时,可以双手互相摩擦取暖或将手放在火炉旁烤火取暖,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3]搓手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4]烤火是热辐射,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5]这两种方法对改变手的内能是等效的.14.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详解】(1)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图(a),手压活塞快速打气,如图(b)所示。手压活塞,对壶内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升高,故[1]实验现象: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大;[2]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2)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如图(c)所示。气体被放出,使得小叶轮转动,即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温度下降,故[3]实验现象: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小;[4]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