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3.1 比热 比热容 跟踪练习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一、单选题1.炎炎夏日,小梅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她发现,在这里白天的风常常从海面吹向陆地,而每到夜晚风却从陆地吹向海面。她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画出陆地和海面之间空气流动情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的密度小于砂石的密度 B.海水的密度大于砂石的密度C.海水的比热容小于砂石的比热容 D.海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2.嫦娥六号于2024年6月成功实施了月背采样任务,取回了1935.3克月壤样品,开启我国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之旅,如图所示是嫦娥六号在月球采样的情景,嫦娥六号将月壤带回地球后,月壤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 B.重力 C.比热容 D.密度3.关于比热容及其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C.物体的温度变化越大,比热容越大D.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砂石的比热容小4.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某小组分别在相同容器中加入质量均为100g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加热器进行加热。不考虑热损失,且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等,测得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c水=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油吸收的热量B.A是油的升温图像,其比热容为2.8×103J/(kg·℃)C.1~2min,水吸收的热量为1.4×103JD.另一小组用该装置实验,得到水和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均为A,则m水∶m油=3∶25.甲、乙两个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1∶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那么它们的比热之比c甲∶c乙等于( )A.1∶2 B.2∶1 C.2∶9 D.9∶2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小岭同学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二、填空题7.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重庆一中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模型。设此模型杯内胆中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热平衡后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 ℃。8.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J;铅的比热容是 J/(kg ℃).9.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 ,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 球。10.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11.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质量均为0.3kg,温度均为20℃的水和另一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水和另一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前8min内,水和另一种液体吸收的热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水在20min内吸收的热量为 J,水和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 。()三、实验题12.如图甲所示,小刚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初温均为20℃的a、b两种质量相同的液体加热,图乙为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1)当加热到t1时刻,a液体吸收的热量 b液体吸收的热量;(2)若a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 ℃),则b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 ;(3)自制一个暖水袋,在a、b两种液体中选一种液体作为注入暖水袋中的供暖物质,则应选 液体。13.小组同学比较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1)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内分别装入初温、 相同的沙子和水。(2)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沙子和水,加热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 。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加热时间/ 0 1 2 3 4 5温度/ 沙子 18 22 29 37 45 —水 18 19 21 23 25 27(3)时,温度计显示沙子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4)加热相同的时间,发现沙子的温度升得更高,有同学认为此过程中沙子吸收热量比水吸收热量多,该观点 (正确/错误)。(5)分析数据可得沙子的比热容 (小于/等于/大于)水的比热容。四、计算题14.80克水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刚好能使1克0℃的冰熔化为水。现把10克0℃的冰与390克4℃的水混合,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是多少?15.把某铁块加热到100℃,投入到质量为m1温度为20℃的水中,混合后的温度为40℃。把该铁块重新加热到100℃,投入到质量为m2温度为20℃的水中,混合后的温度为60℃。如果把这块100℃的铁块投入到质量为(m1+m2)温度为20℃的水中,整个过程不计热量的损失,求混合后最终的温度。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D B D B D D1.D【详解】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低于沙石的温度变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在相同的日晒情况下,沙石上方的空气温度会升得较快,其密度也变得较小而上升,海面上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风,而晚上,沙石上方的空气温度下降得较快,其密度也变得较大而下降,海面上温度下降慢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空气上升,陆地的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陆地吹向海面的风,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B【详解】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嫦娥六号将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月壤的位置发生变化,它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同一物体月球上的重力约为地球上重力的 ,所以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比在地球上小。当嫦娥六号将月壤带回地球时,月壤所受的重力会增大,故B符合题意;C.比热容只和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位置无关。将月壤标本从月球带回地球后,月壤的比热容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当嫦娥六号将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时,虽然月壤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只要月壤的种类和状态没有改变,其密度就不会发生变化,故将月壤标本从月球带回地球后,月壤的密度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管是一桶水还是一杯水,都是水,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没有改变,比热容不变,故A错误;B.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水蒸发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B错误;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与物质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温度变化、物体质量大小都没有关系,故C错误;D.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因为砂石的比热容小,在同样吸放热的情况下,其温度变化大,故D正确。故选D。4.B【详解】A.由题意可知,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等,所以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等于油吸收的热量,故A错误;B.由图可知,加热相同时间,B升温较慢,则B的比热容大,B为水,则A为食用油,升高20℃,A、B的加热时间分别为2min和3min,由转换法,对应的吸热之比为2∶3,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油的比热容为故B正确;C.由图可知,水加热3分钟升高20℃,则水吸热在1~2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故C错误;D.用该装置实验,得到水和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均为A,故相同时间,吸热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Q=cmΔt可知,质量与比热容成反比,则故D错误。故选B。5.D【详解】二者比热容之比为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AB.读图像可知,要使二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对乙要更长时间,即乙吸收的热量多,根据比热容概念可知,乙的比热容大。故AB错误;C.有同一热源对物体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故C错误;D.读图可知,二者原来温度相同,加热相同时间后,甲的温度更高,即甲升高的温度大。故D正确。故选D。7.52【详解】假设平衡后杯内水温为t,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内胆中的水吸收,所以即解得8. 2.016×103J 126J/(kg ℃)【详解】水吸收的热量是:不计热损失时,,铅的比热容是:故答案为 (1). 2.016×103J (2). 126J/(kg ℃)9. 相同 铝【详解】[1]由于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度相等,所以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三个金属球的温度都与沸水温度相同。[2]根据Q=cm t可知,三种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小的吸收的热量少,所以铝球吸收的热量最多,铜球吸收的热量最少。10.>【详解】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为Q甲=2Q乙根据比热容式子可得且质量关系为m甲11. 相同 5:2【详解】[1]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相同时间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也相同;由图像可知:前8min内,水和另一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2]水在20min内水从20℃升高到98℃,吸收的热量为[3]另一种液体用时8min,温度变化与水用时20min的温度变化相同,相同时间内水和另一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设1min水和另一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为Q,水和另一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之比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和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2. 等于 3.15×103 b【详解】(1)[1]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2)[2]假设t1时刻,a、b液体吸收的热量均为Q,则有因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caΔta=cbΔtb。由图像可知Δta︰Δtb=6︰4=3︰2则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ca︰cb=2︰3已知a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 ℃)代入可得,b液体的比热容为cb=3.15×103J/(kg ℃)(3)[3]我们在选择液体作为供热物质时,应选择比热容大的液体。这是因为,在质量、初温相同的情况下,将液体加热至人体能安全接收的温度,比热容大的液体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在放热时也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选b液体。13. 质量 让物质受热均匀 52 错误 小于【详解】(1)[1]要比较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利用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初始温度相同,同时质量也要相同。(2)[2]加热的时候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让水和沙子受热均匀。(3)[3]根据温度计的刻度,可知此时温度为52度。(4)[4] 加热相同的时间,相同初始温度,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是等量的,此时升高的温度不同证实它们的比热容不同。(5)[5]根据比热容的公式可知:相同初始温度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的温度越高的,其比热容越小。即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14.1.9℃【详解】1克0℃的冰熔化为水需要的热量为Q熔化=Q放水=cm0Δt0=4.2×103J/(kg·℃)×0.08kg×1℃=336J则10克0℃的冰熔化为水需要的热量为Q′=10×336J=3360J熔化10g的冰时使390克4℃的水降低后温度为由此可知:390克4℃的水使10克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390克的水降低后的温度为1.95℃;则它们在一起混合时根据热平衡方程得cm1(t′-t1)=cm2(t2-t′)4.2×103J/(kg·℃)×0.01kg×(t′-0℃)=4.2×103J/(kg·℃)×0.39kg×(1.95℃-t′)解得t′≈1.9℃。答:把10克0℃的冰与390克4℃的水混合,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是1.9℃。15.36℃【详解】解:把加热到100℃的某铁块投入质量为m1温度为20℃的水中,整个过程不计热量的损失,即Q吸=Q放,根据得①把加热到100℃的某铁块投入质量为m2温度为20℃的水中②①+②得③把加热到100℃的某铁块投入质量为(m1+m2)温度为20℃的水中④③代入④得解得t=36℃答:混合后最终的温度为36℃。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