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测评卷(含解析)-《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测评卷(含解析)-《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使得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我国积极倡导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由此可见(  )
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②中国在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③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合作
④中国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南方首脑会议上,要求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秩序,摆脱几个世纪以来被西方推入的“绝对不利境地”;在不结盟运动第十九次峰会上,强调要全面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共识原则……随着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单极世界逐渐减弱,全球南方国家再度活跃起来,毫不犹豫地强调国家利益并加大对强权政治的谴责力度,非常渴望战略自主以及在国际体系中享有更大的发言权。这说明(  )
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③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有利于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④不同力量相互依存与制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国际社会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结合漫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④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024年,中日民间交流加速回暖,两国成功举办了“2024中日文化旅游交流会”,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市场正在逐步恢复,中国对日本实施的30天免签政策也极大激发日本游客前往中国旅游的热情。除此之外,两国还举办了涉及文化、电影、青少年交往等层面的多场交流活动。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学刊》编辑部副主任从“政府外交”“经贸合作”“民间往来”“热议问题”四方面对2024年中日间发生的大事进行了分析点评。由此可知(  )
①国家间的经贸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
③加强两国民间交流对改善关系有重要意义
④中日两国事实上形成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  )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
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美国总统声称要“购买”丹麦的格陵兰岛,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引发国际社会巨大震动。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更加突出
③国家利益影响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
④维护世界和平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国际粮食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饥饿人口持续上升,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担忧粮食安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数据显示,全球60%的饥饿人口都生活在受俄乌冲突影响的地区。这表明(  )
A.粮食安全成为全球性问题   
B.变革全球治理体系迫在眉睫   
C.地区冲突影响发展问题解决   
D.发展是解决和平问题的钥匙
8.2024年11月8日,土耳其外交部长访问希腊,与希腊外长举行会谈。双方评估了就两国间有争端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曾因划界争议爆发过多次冲突)展开实质性磋商的条件。双方表示,将致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在遵守国际法的基础上维持两国关系和平稳定,加强合作以应对非法移民、中东局势动荡等共同挑战。由此可见(  )
①遵守国际法符合土耳其和希腊两国的共同利益
②谈判与对话是解决土耳其与希腊纠纷的主要手段
③维护共同利益是土耳其与希腊外交斡旋的出发点
④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局势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发言中提出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必须维护和重振国际人道法的权威,必须维护和重振安理会决议的效力,必须维护和重振“两国方案”的政治前景。可见,中国(  )
①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②立足共同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④坚持公平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美经贸谈判一波三折,美方出尔反尔,动辄挥舞关税大棒进行极限施压,妄图迫使中方接受其漫天要价。对此,中方严正表态:逼中国吞下苦果,中国绝不能接受。这体现了(  )
①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③我国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国家利益与国家力量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希望冲突局势得到缓解,不愿看到危机外溢、战事升级,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为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以下对“以自己的方式为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独立自主,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②超越不同社会制度,弘扬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精神
③坚持政治解决危机,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调停冲突
④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对待乌克兰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4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从都国际论坛”致贺信。信中强调,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和平和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同球共济”精神,坚持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坚持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坚持包容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取得新进步。这说明(  )
①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是各国共同的期盼
②世界文明应坚持包容互鉴,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③我国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面是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漫画。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
卫吴元:《龙腾四海》
①《龙腾四海》显示了新兴国际组织活力,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②舞动龙珠、龙头的中国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中作出了引领和贡献
③龙身上写的“共商”“共建”“共享”,是世界各国推动“一带一路”的原则
④各国青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充分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的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整体展览展示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有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值得注意的是,此届进博会为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提供支持,并扩容非洲产品专区,助力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以实际行动践行普惠包容理念。若以此为素材写一篇报道,最合适的题目是(  )
①“进”享全球,互利共赢
②拥抱国际民主,点亮文明之光
③发展公共外交,塑造中国新形象
④践行多边主义,“博”出精彩未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十多年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每届会议主题在“变”,为世界读懂中国、认识和理解中国道路打开不同的观察交流视角;“不变”的是,每届会议都能让世界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这就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让世界读懂中国的“变”与“不变”,我们要(  )
①有历史感悟,在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中书写新时代答卷
②有全球视野,立足各国国家利益审视和构建国与国之间关系
③有大国担当,继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④有战略定力,消除国家间的矛盾,共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的外事日程繁忙。2024年新年伊始,在人民大会堂接待了马尔代夫总统;5月,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外交足迹,见证了一个东方大国广交四海宾朋、共行天下大道的昂然正气。这表明中国(  )
①发挥团结精神,适应当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②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③坚持元首外交战略引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坚持合作共赢,合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材料一 2024年11月16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APEC拥有21个成员,它们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治国理念,但在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涵盖文明互鉴、贸易繁荣、产业链合作、互联互通、卫生健康、绿色发展等方面。从“亚太命运共同体”到“亚太梦想”,从“亚太伙伴关系”到“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到此次会议提出的“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等,中国方案在亚太地区引发强烈共鸣。
材料二 粮食是仅次于空气和水的第三大人类基本需求。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到2030年全球实现零饥饿目标。20世纪60年代,包括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内的新一轮“绿色革命”兴起,显著提高了全球农业生产力及粮食产出,全球饥饿人口的绝对数量和比例一度呈现下降趋势。然而,自2020年以来,受乌克兰危机等影响,加之部分国家搞“脱钩断链”,全球农业供应链及农产品贸易遭到严重冲击,导致国际粮价攀升及全球性粮食危机。同时,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高通胀、高失业及低收入等社会问题,贫困边缘人口增多,他们无力获取足够的粮食来保障基本生存。此外,部分地区叠加武装冲突、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面临的粮食危机更加突出。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中国方案在亚太地区引发强烈共鸣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就国际社会应如何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18.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探索未知宇宙,发展航天技术,是人类的共同事业,离不开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国际合作是航天发展的趋势潮流。中国提出,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同各国一道,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与交流合作,维护外空安全,促进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地球家园、增进民生福祉、服务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建造中国空间站的意义。(9分)
(2)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与交流合作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9分)
19.2024年11月13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开启拉美之行,11天行程逾4万公里,横跨南美大陆东西两岸,出席近40场双多边活动,达成60多项合作文件,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动能。其主要成果如下:
APEC 会议 呼吁亚太经济体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为推动亚太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G20 峰会 分享中国脱贫成功经验,以坚持命运与共回应全球治理变革,强调应该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呼吁建设合作型、稳定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并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
双边 活动 中秘两国元首见证签署多项合作文件,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中秘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钱凯港开港仪式 中巴两国元首进行了深入友好的战略沟通,就中巴关系未来发展达成新的战略共识,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并决定将“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习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是如何为全球治理注入新动能的。(8分)
20.材料一 作为二战的产物,当前的国际秩序本质上是西方国家主导的、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制度安排与规则体系。自由竞争、丛林法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都体现在这个秩序之中。此后其虽然有过一些调整,但结果却更加有利于西方大国。
材料二 从目前来看,二战后确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已经严重运转不良。广大发展中国家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欲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
材料三 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意味着全球治理需要参与式、分享式和包容式发展,各国共同努力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历史上看,国际秩序往往是强者送给弱者的一种“礼物”。当前,对于这一“礼物”,弱者是拒绝还是接受 请你选择一种立场,结合材料(可不局限于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立论陈词。(12分)
要求: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论证清晰,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1.B 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使得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①正确。中国在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是主导作用,②错误。题干强调的是我国对整个世界建设的倡导,未提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具体合作,③不符合题意。我国积极倡导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体现了中国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④正确。
2.B 由单极世界逐渐减弱,全球南方国家活跃起来,渴望战略自主以及在国际体系中享有更大的发言权等可知,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①正确。材料强调全球南方国家的诉求和渴望,未涉及国际竞争的加剧,②不符合题意。全球南方国家要求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秩序,渴望在国际体系中享有更大的发言权,这反映了其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强烈意愿,说明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有利于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③正确。材料未体现不同力量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④不符合题意。
3.B 材料未涉及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①不符合题意。“在国际社会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把朋友变成敌人是一种愚蠢,把敌人化为朋友是一种智慧”,表明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也表明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②④正确。材料强调国家利益影响国际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4.C 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①错误。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市场正在逐步恢复,中国对日本实施的30天免签政策也极大激发日本游客前往中国旅游的热情,说明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②正确。中日民间交流加速回暖,两国成功举办了“2024中日文化旅游交流会”,这对改善两国关系有重要意义,③正确。中日当前是战略互惠关系,不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④错误。
5.A 两国在经贸、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合作,有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①符合题意。两国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有利于打破贸易保护,助推经济全球化,②符合题意。国际经济新格局尚未形成,③说法错误。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④中“战略联盟”说法错误。
6.B 美国总统的言论是霸权主义的体现,反映出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维护世界和平仍面临着严峻挑战,①④正确。题干未强调世界多极化,②排除。题干未反映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③排除。
7.C 全球60%的饥饿人口都生活在受俄乌冲突影响的地区,这表明地区冲突影响发展问题解决,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不是粮食安全成为全球性问题,A与题意不符。材料未涉及变革全球治理体系问题,B排除。材料强调和平对发展的影响,不是发展对和平的作用,D与题意不符。
8.A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际法作为国际社会共同遵守的规则,是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保障,遵守国际法符合土耳其和希腊两国的共同利益,①正确。双方举行会谈并表示将致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表明谈判与对话是解决土耳其与希腊纠纷的主要手段,②正确。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材料未涉及国际关系民主化,④排除。
9.D 中方针对巴以局势提出的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没有涉及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①不符合题意。中国立足本国利益,不是立足共同利益,②错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上针对巴以局势提出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可见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也体现了我国坚持公平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③④正确。
10.C 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①错误。美方出尔反尔,动辄挥舞关税大棒进行极限施压,妄图迫使中方接受其漫天要价。对此,中方严正表态:逼中国吞下苦果,中国绝不能接受。这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我国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③正确。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④错误。
11.D “以自己的方式为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立场,我国坚持政治解决危机,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调停冲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对待乌克兰危机,③④正确。“以自己的方式为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强调为乌克兰危机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力量,没有涉及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也没有强调“超越不同社会制度,弘扬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精神”,①②不符合题意。
12.C 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并不是各国(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的共同期盼,①错误。材料未强调维护本国国家利益,而是强调合作共赢,④排除。②③正确。
13.D 《龙腾四海》没有涉及新兴国际组织,①与题意不符。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漫画《龙腾四海》中,舞动龙珠、龙头的是中国人,其寓意是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中作出了引领和贡献,②正确。龙身上写的“共商”“共建”“共享”,是参与国推动“一带一路”的原则,而不是世界各国,③错误。漫画中,各国青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正确。
14.B 本届进博会有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为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提供支持,并扩容非洲产品专区,这体现了进博会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致力于互利共赢,积极践行多边主义,“博”出精彩未来,①④正确。材料强调经济普惠与多边合作,而非“塑造中国新形象”,③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贸易全球化,与国际民主无关,②与题意不符。
15.B 为让世界读懂中国的“变”与“不变”,我们要有历史感悟,在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中书写新时代答卷,①正确。中国的出发点是本国国家利益,而不是各国国家利益,②错误。会议主题在“变”,但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不变”,要让世界读懂中国需要让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③正确。“消除国家间的矛盾”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
16.A 习近平主席的外交足迹见证了一个东方大国广交四海宾朋、共行天下大道的昂然正气。这表明中国发挥团结精神,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坚定力量,适应当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①②正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是主导作用,③错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④错误。
17.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方案符合亚太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推动亚太地区繁荣发展,增进亚太人民福祉。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方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契合亚太地区国家在多边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的迫切需要。③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指明了亚太地区发展的前进方向,赢得了亚太地区的广泛认同。(每点2分)
(2)①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反对搞“脱钩断链”,维护全球农业供应链及农产品贸易的稳定。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粮食购买力。③充分发挥现有合作机制的效能和作用,不断完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粮食安全治理机制,提升国际粮食援助一体化水平。④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地区冲突等问题,保障全球粮食生产安全。国际社会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的技术支持力度,提高其农业生产能力及农产品市场化水平,着重增强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粮食自给能力。(每点2分)
18.答案 (1)①建造中国空间站,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安全。②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平台,推动航天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③探索未知宇宙,发展航天技术,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建造中国空间站,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每点3分)
(2)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与交流合作,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3分)
②中国提出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3分)
③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与交流合作,继续同各国一道开展相关活动,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表明我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对外关系,共同维护外空安全,促进外空活动可持续发展。(3分)
19.答案 ①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树立合作共赢、普惠包容的理念,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建设合作型、稳定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④贡献中国智慧,推动全球发展,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每点2分)
20.答案 示例 弱者应当拒绝这一“礼物”。
①公正性缺失:国际旧秩序以霸权规则替代国际法,剥夺发展中国家平等话语权。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长期向发达国家倾斜,削弱发展中国家经济自主权。
②时代变革需求:多极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接受国际旧秩序意味着延续依附性发展,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③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新兴力量正推动国际秩序革新,南南合作可打破发达国家垄断,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包容性治理。
弱者拒绝“礼物”,是打破霸权枷锁、追求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唯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实现真正的全球可持续发展。
(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