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D.缅怀(mian)
挚爱(zhi)
襁褓(qiǎng)》
怒不可遏(è)
初三语文试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学校
A.周汝昌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主要由于它是以重
年班


人、爱心、唯人为中心思想的原因。
姓名
得分
B.双减政策的实施与推广,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也让学校找到了一条特色
育人之路。
亲爱的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校园读书节正式拉开帷幕,让我们一起走进读书节现场,
享受阅读时光,感受阅读的魅力吧!
C.让书本里的知识“活起来”,让知识走进生活,就能极大激发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
用科学。
活动一:“书山有路勤为径”积累展示
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各题。(6分)
D.与传统铁路客运相比,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城市群内部的交通问题
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们可以走向世界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的深处:去长江源头,入琼瑶仙境,感目眩神迷:去勃朗峰顶,观自云缭绕,赏轻歌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情感,阐述某些
曼舞:去丽江古城,览享台楼阁,看滴水演i《)消长变
观点,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化:
B.《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
0
我们也可走向生活的深处,不必长途旅行,就在身边漫游,不让脚步戛然而止,就
统的源头
如作家李娟那般:“每天下午,我都会进行一次漫长的散步。在河边平坦开阔的草地
C.庄子,名周,宋国(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
上一直向东走…而森林在视野上方一一四周群山半山腰以上的高处,浩荡到尽头。”
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亦可走向记忆的深处:一梦延安,脚步响在脑畔,欢喜湿了眼眶;一场腰鼓,后生
D.不同的演讲者有属于自己不同的风格。顾拜旦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气势磅b6(),舞姿让人叹为观止:一盏灯笼,满载人情shi()故,情思锵
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言幽默
然liao()原
风趣,深受听众欢迎,并频频获得观众笑声
(1)请根据注音,工整书写相应汉字。(2分)
5.阅读名著《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演yi
磅b6
人情shi
liao
(1)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小语同学向大家推荐了阅读《经典常谈》的方法。请你根据这
(2)文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种阅读方法,完成下面表格中的阅读任务。
A.目眩神迷
B.轻歌曼舞
C戛然而止
D.叹为观止
方法提要
阅读任务
(3)参照文段划浪线的语句,根据《壶口瀑布》内容,结合语境补齐语段。(2分)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可以选择关注某小文同学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
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2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A.皎洁(jio)》
农谚(yan)
两栖(xi)
挑拨离间(jian)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B.渺远(miao)
诬蔑(mie)
矗立(zhù)
海枯石烂(k)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下列有关描述,分别写出他们的名字。(2分)
C.抉择(jue)
瞄准(miao)
棱角(Ieng)
名副其实(f)
①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
本试卷共8页第1页24-25 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初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活动一:“书山有路勤为径”积累展示
1.(1)(2分,每字 0.5分)绎; 礴 ; 世; 燎
(2)(2分)C
(3)(2分)示例:去壶口瀑布 观浊浪排空 听气势雄浑
2.(2分)D
3.(2分)B
4.(2分)D
5.(1)(2分)D (2)(2分)①朱赫来 ②冬妮娅
6.(8分,每句 1分)
(1)山光悦鸟性(2)白露未已(3)蒙络摇缀(4)无为在歧路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易错字:厦)
(6)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7.(1)(2分)图 1:② 图 2:④
(2)(2分)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古人云:“礼之用,和为贵。”这
句话的意思是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礼能带来亲,亲能带来和,和能带来社会有序,
社会有序则能带来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也来谈“和”,让我们一起走进“以和为贵”
主题班会,感受“和”的魅力吧!(有称呼,名言引用正确,意思对即可)
活动二:“熟读深思子自知”阅读实践
一、古诗文阅读。
8.(2分) C
9.(3 分)“愿”是希望的意思,卖炭老人冻得瑟瑟发抖,却一心盼望天气更冷,写出了卖
炭翁艰难的处境和矛盾心理,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怨”,是怨恨的意思。与诗歌主题和
人物情感不搭。
10.(4分,每空 1分)“与”同“举”,推举;女子出嫁;由于,因为;哪里(怎么)
11.(2分)A
12.(2分)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13.(4分,每句 2分)
(1)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2)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
14.(2分)D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5.(2分)D
16.(1分)引用
17.(2分)示例:建议一:可借助 AI梳理结构,如生成《水浒传》108将关系图,理清“梁
山聚义”阶段脉络等;建议二:弥补 AI短板,自主精读关键片段,如深度阅读“鲁提辖拳
打镇关西”的细节描写,体会描写中的文学审美与侠义精神。
三、阅读《美丽的黄果树瀑布》
18.(2分)D
19.(3分)①黄果树植物园;②望瀑亭;③瀑布右侧近处
20.①(1分)拟人、排比(答出任意一种即得分)
②(2分)贬词褒用(褒义词);直泻而下(无拘无束)、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四、阅读《送不出去的十块钱》
21.(3分)A
22.(2分)直接拒绝女人要五元钱的请求 ; 再也没有遇见那女人
23.(2分)示例:一个有手有脚有力气的大人,怎么会连五块钱都向一个孩子要?如果此时
我的身边站着一个大人,她还会向我要吗?她是在利用不谙世事的孩子的同情心来骗钱!
24.(3分,意思对即可)示例 1:不同意。这几段对前面故事的主旨进行了提炼,告诉读者
面对困难的诉求应该如何去做,让文章主旨得以升华,若删去,文章主旨会变得模糊不清,
读者难以精准把握作者意图。
示例 2:同意。故事的主旨可以让读者去揣摩,以“很快就把我拉回到那个寒冷的早晨……”
结尾,留给人们思索的余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韵味。若直
接点明故事的主旨,读者就失去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活动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习作分享
25.写作(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