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课预习 走进社会生活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25 大冶市期末)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遍神州大地,其中有句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歌词表明( )①社会中的个人是渺小无助的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个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025 泸县校级期末)意大利某洞穴专家曾一个人度过了一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丧失了交际能力。这说明了( )①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②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2025 拱墅区期末)如图是“初中生网民上网经常从事各类活动的比例”中的部分数据。由此可见(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网络能扩展人际交往的范围③转发越多的网络信息越真实④网络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5 南开区期末)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A.血缘关系 B.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法律关系5.(2025 皇姑区期末)如图是小张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②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④个人离不开社会,但社会可以离开个人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6.(2025 阿克苏地区期末)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B.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D.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7.(2025 科左中旗期末)“我向总理说句话”使百姓可以在网络上@总理,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共同为新时代发展“打call”,这一互动主要体现了网络交往具有____特点。( )A.虚拟性 B.自主性 C.平等性 D.两面性8.(2025 宁海县期末)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完成对话、撰写、翻译等任务。这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我们应(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③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④顺其自然,推动网络进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5 平谷区期末)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这说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节食”很重要C.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D.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10.(2025 肥城市期末)“光明影院”是我国首个以高校师生为志愿者主体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光明影院”在31个省区市进行公益放映和推广,将无障碍影视产品送到20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让许多视障人士领略到光影世界的魅力。材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需要做到( )A.守信重诺,推己及人 B.身体力行,热心友善C.为人着想,合作谦让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2025 临邑县期末)某学校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开设了农作物种植、面点制作等劳动课程,带领学生进行劳动体验,劳动课的开设是否会影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家长表示担忧。对于劳动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劳动课能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劳动课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③学校要将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必要劳动技能作为主要任务④开设劳动课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生活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5 鹤壁期末)今年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增加了这样的条款:见义勇为者在救人时受到损害,可以得到补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损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有助于( )①弘扬真善美的行为②培养人们的亲社会行为③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④身处危难之中的人们得到及时救助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2025 鹤壁期末)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上交朋友、发祝福、抢红包、学习医、购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同时,网络诈骗、网络售假、网银被盗等也随之出现。对此,我们应该( )①充分享受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把网络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②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③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④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2025 福贡县期末)下列诗句中,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不相符的是(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15.(2025 内江期末)漫步繁华都市,5G智慧校园初具规模,远程诊断加速落地;深入广袤山乡,高速光纤入户,直播拓展销路:走进生产一线,千兆网络直通矿井,5G赋能数字车间……这表明( )A.信息技术大大改变了生产生活B.城乡区域的发展基本没有差距C.传统生活已不再适应人们需求D.数字经济已成未来经济的主体16.(2025 黔江区期末)网络的迅猛发展给在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作为公民,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必须( )A.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B.创造多种条件,畅通表达渠道C.坚持依法治国,治理网络谣言D.完善监督机制,提高道德素质17.(2025 射洪市期末)针对晓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晓楠日记 4月16日周日晴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没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A.传播网络正能量 B.学会“信息节食”C.遵守网络法律规定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新课预习 走进社会生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25 大冶市期末)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遍神州大地,其中有句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歌词表明( )①社会中的个人是渺小无助的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个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解答】“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说明个人和社会关系密切,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社会中的个人不一定渺小,也未必无助;④选项夸大个人的作用,排除。故选:B。【点评】仔细审题,把握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结合选项排除。2.(2025 泸县校级期末)意大利某洞穴专家曾一个人度过了一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丧失了交际能力。这说明了( )①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②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分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并不是说人只能消极的依附于社会,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解答】意大利洞穴专家一个人度过了一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的变化说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否则会和洞穴专家一样,情绪低落,丧失了交际能力,选项①②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选项③④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3.(2025 拱墅区期末)如图是“初中生网民上网经常从事各类活动的比例”中的部分数据。由此可见(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网络能扩展人际交往的范围③转发越多的网络信息越真实④网络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对网络两面性的认识。网络具有两面性,是把双刃剑。【解答】分析图表可知,初中生网民网上学习、聊天、玩游戏的占多数,表明网络能扩展人际交往的范围,网络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启示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①图表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③错误,网络信息不是因为转发越多越真实。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好考查的知识点是网络的两面性,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4.(2025 南开区期末)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A.血缘关系 B.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法律关系【分析】该题考查个人与社会。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人的全面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科技研究和生产劳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解答】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都是基于业缘关系而确立的社会关系,所以选项B的观点符合题意;选项ACD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应排除之。故选:B。【点评】运用教材中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基础知识,紧扣题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解答本题。5.(2025 皇姑区期末)如图是小张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②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④个人离不开社会,但社会可以离开个人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分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解答】小张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①③正确;②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④错误,社会也离不开个人。故选:D。【点评】仔细审题,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相关内容作答。6.(2025 阿克苏地区期末)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B.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D.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分析】本题考查亲近社会。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们青少年应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热心帮助他人等。A错误,捡到他人财物应主动归还,A项中的行为侵犯了他人财产权,不属于亲社会行为;B正确,积极参与社会治理;C错误,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不属于亲社会行为;D错误,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故选:B。【点评】仔细审题,把握亲近社会的相关内容,联系教材所学的基础知识作答。7.(2025 科左中旗期末)“我向总理说句话”使百姓可以在网络上@总理,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共同为新时代发展“打call”,这一互动主要体现了网络交往具有____特点。( )A.虚拟性 B.自主性 C.平等性 D.两面性【分析】“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如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解答】本题考查网络交往的特点。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朋友,拓展交往圈。题干中“百姓可以在网络上@总理,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体现了网络交往平等的特点,所以选项C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D项错误,两面性不是网络交往的特点。故选:C。【点评】做选择题要认真读题,正确分析题目考查的意图,准确把握题干与题支的关系,做出正确选择。8.(2025 宁海县期末)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完成对话、撰写、翻译等任务。这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我们应(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③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④顺其自然,推动网络进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善用新媒体。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解答】分析材料可知,我们应该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②③正确;①错误,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④错误,顺其自然是错误的做法。故选:C。【点评】审清题意,关键是把握善用新媒体,结合材料分析总结即可。9.(2025 平谷区期末)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这说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节食”很重要C.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D.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媒体及其作用。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解答】分析题干,自动读屏、语音提示、文字识别、图片转语音、信息无障碍技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C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A不符合题意;“信息节食”在 题干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信息无障碍建设并没有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新媒体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10.(2025 肥城市期末)“光明影院”是我国首个以高校师生为志愿者主体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光明影院”在31个省区市进行公益放映和推广,将无障碍影视产品送到20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让许多视障人士领略到光影世界的魅力。材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需要做到( )A.守信重诺,推己及人 B.身体力行,热心友善C.为人着想,合作谦让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解答】为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就应该做到服务社会,学会热心帮助他人;树立强烈的社会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融入社会,遵守社会各项规则,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身体力行,热心友善,关爱他人,与他人互相协助。题干内容体现了身体力行,热心友善,因此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D在题干中体现不出,不符合题意;题干体现不出合作谦让,C与题干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掌握亲社会行为,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11.(2025 临邑县期末)某学校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开设了农作物种植、面点制作等劳动课程,带领学生进行劳动体验,劳动课的开设是否会影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家长表示担忧。对于劳动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劳动课能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劳动课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③学校要将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必要劳动技能作为主要任务④开设劳动课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生活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亲近社会。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解答】题干中的劳动课能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弘扬劳动精神,①故②正确;③错误,是重要任务,但不是主要任务;④错误,劳动课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生活水平,但无法提高生活水平。故选:A。【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亲近社会,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12.(2025 鹤壁期末)今年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增加了这样的条款:见义勇为者在救人时受到损害,可以得到补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损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有助于( )①弘扬真善美的行为②培养人们的亲社会行为③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④身处危难之中的人们得到及时救助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承担责任,亲近社会这一知识点,要明确积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要勇于承担责任.【解答】见义勇为的行为属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这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民法总则,对见义勇为的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助于人们承担扶危济困社会责任;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弘扬真善美的行为;有助于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身处危难之中的人们得到及时救助,所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运用教材中关于责任的基础知识,紧扣题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即可解答.通过解答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13.(2025 鹤壁期末)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上交朋友、发祝福、抢红包、学习医、购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同时,网络诈骗、网络售假、网银被盗等也随之出现。对此,我们应该( )①充分享受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把网络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②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③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④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分析】该题考查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如便捷高效网络信息、益处多多的网络健康交往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如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网络上交朋友、发祝福、抢红包、学习医、购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同时,网络诈骗、网络售假、网银被盗等也随之出现。这说明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②③正确;“把网络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忽略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没有看到互联网的积极影响;故选:C。【点评】仔细阅读题干材料,弄清材料反映的问题,逐一分析选项,排除错误和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4.(2025 福贡县期末)下列诗句中,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不相符的是(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分析】本题考查亲近社会。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解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重要意义,A体现学以致用的重要,B体现参加实践的重要性,D体现了参与社会生活的内容,ABD的观点都体现了参与社会生活的内容,不符合题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说注重书本学习,不注重实践,所以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不相符,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亲近社会,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15.(2025 内江期末)漫步繁华都市,5G智慧校园初具规模,远程诊断加速落地;深入广袤山乡,高速光纤入户,直播拓展销路:走进生产一线,千兆网络直通矿井,5G赋能数字车间……这表明( )A.信息技术大大改变了生产生活B.城乡区域的发展基本没有差距C.传统生活已不再适应人们需求D.数字经济已成未来经济的主体【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媒体及其作用。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解答】5G智慧校园、远程诊断、直播拓展销路、5G赋能数字车间等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信息技术大大改变了生产生活,A正确;城乡区域的发展差距依然存在,B错误;传统生活依然适应人们需求,C错误;题干并不能表明数字经济已成未来经济的主体,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新媒体及其作用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结合具体的题意分析即可。16.(2025 黔江区期末)网络的迅猛发展给在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作为公民,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必须( )A.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B.创造多种条件,畅通表达渠道C.坚持依法治国,治理网络谣言D.完善监督机制,提高道德素质【分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通过网络表达意愿、行使话语权,的前提是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依法行使权利。【解答】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必须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故A正确;BCD的说法正确,但都不是从公民的角度阐述的,排除。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结合材料,逐项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的答案。17.(2025 射洪市期末)针对晓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晓楠日记 4月16日周日晴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没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A.传播网络正能量 B.学会“信息节食”C.遵守网络法律规定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分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解答】材料中晓楠在无关信息上停留时间过长,在无聊信息上浪费了精力,因此要学会“信息节食”,故本题选B;ACD与材料主旨不符,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仔细审题,联系遵守网络规则的基本知识作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