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课预习 遵守社会规则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 大冶市期末)“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破窗效应认为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下列格言中,你认为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防止“破窗效应”主旨相符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2025 无锡期末)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③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2025 甘井子区期末)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4.(2025 宁江区期末)“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说明了( )A.社会生活需要社会规则B.社会规则都是由国家制定的C.有了社会规则就能维护社会秩序D.人人都要按自己的规则办事5.(2025 腾冲市期末)暑期将至,很多同学想外出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要求同学们遵守不同旅游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 )A.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自由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6.(2025 苍溪县期末)下列古语中最能启示人们,要学会“自律”的是( )A.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C.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7.(2025 互助县期末)“礼让斑马线”“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禁止在高铁上吸烟”等规则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这表明( )A.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B.社会规则决定社会秩序的内容C.自由划定了规则的边界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8.(2025 甘井子区期末)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C.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D.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9.(2025 鹤壁期末)据《元史 许衡传》记载:许衡与友人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A.要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B.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C.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D.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0.(2025 余杭区期末)针对下列行为,“评议”正确的是( )序号 行为 评议① 在旅游景点的文物上刻“到此一游” 要说服教育,不必进行法律处罚② 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档案封存 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③ 疫情期间进入商场,配合接受查验健康码 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④ 小程同学被高年级男生堵截索要钱物 小程同学可以“以暴制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5 海口期末)《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C.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D.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12.(2025 和平区校级期末)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畅通“生命通道”提供法律保障②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更改消防通道③小区物业要严格公正执法,惩处“占道”行为④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5 福贡县期末)“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一条小朋友们都能明白的基本交通规则,但我们身边却有成年人未能遵守。2020年6月,梧州交警部门集中曝光102名行人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这启示我们( )①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②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③要不断维护和改进规则④在规则面前是没有自由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5 梅河口市期末)某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该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自觉排队日”的设立( )A.必然能使所有人都自觉排队B.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C.能杜绝一切乱插队现象D.限制了一些人的自由15.(2025 大兴区期末)“一米线”是文明线,也是健康线。近期,一些地方和学校增设“一米线”标识、引导人们在学校食堂、车站等公共场所按照一米安全距离排队,加强人员疏导,避免聚集,防范传染。划定和守住“一米线”意在( )①有效防止感染,完全阻断疫病传播②遵守公共秩序,培养良好规则意识③倡导社会公德,提升公民文明素养④保持社交距离,保障人们健康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2025 三河市期末)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规则的是( )A.在火车站排队进行安检 B.高铁上霸占他人座位C.校门口随意停放共享单车 D.在旅游景区乱刻乱画17.(2025 郫都区校级期末)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重视并遵守规则。下列名言中符合题意的是( )A.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B.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D.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18.(2025 平阴县期末)对如图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B.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C.违反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19.(2025 开州区期末)近日,交通运输部在官网公布了修订后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该新《客规》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开启“双轨制”,区分车票实名制和非实名制的情形,分别按照年龄和身高销售儿童票。这说明( )①我们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人人都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也要与时俱进④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025 昆明期末)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常对辖区内随意停放车辆,侵占公共人行道路等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加强对学校周边的交通疏导,确保社会车辆有序通行,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秩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③规则都靠强制性手段保障④执法部门是维护秩序的唯一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新课预习 遵守社会规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 大冶市期末)“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破窗效应认为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下列格言中,你认为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防止“破窗效应”主旨相符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解答】“破窗效应”要依法自律,规范自身行为,做到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意思是要防微杜渐,①正确;“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意思是要借鉴他人经验,③不符合题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规范行为,防微杜渐,④正确;“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意思是要制定规则,②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审清题意,把握好社会规则的作用,对应正确题肢,完成解答。2.(2025 无锡期末)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③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解答】题文信息涉及规则和秩序的关系,说明了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①②③正确;社会规则包括法律、道德、纪律等,其中,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错误。故选:A。【点评】认真审题,把握规则与秩序,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3.(2025 甘井子区期末)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他律与自律。他律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自律即自我约束,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解答】“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是自我反思,自我约束的表现,属于自律行为,说明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A符合题意;B错误,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有自由,但自由不是绝对的;C错误,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应该做行为,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D错误,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他律与自律,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4.(2025 宁江区期末)“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说明了( )A.社会生活需要社会规则B.社会规则都是由国家制定的C.有了社会规则就能维护社会秩序D.人人都要按自己的规则办事【分析】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 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解答】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国家制定仅是规则的一部分;选项C观点错误,有了社会规则,还需要大家的积极遵守;选项D错误,都应该按社会规则办事。故选:A。【点评】认真审题,紧扣题意,联系生活,结合教材中关于规则与秩序的基础知识有助于解答本题。5.(2025 腾冲市期末)暑期将至,很多同学想外出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要求同学们遵守不同旅游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 )A.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自由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分析】本题考查规则与秩序。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则为荣,违反社会规则为耻。【解答】旅游时要遵守不同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B符合题意;A错误,遵守规则不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C错误,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D错误,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故选:B。【点评】仔细审题,联系规则与秩序的有关内容作答。6.(2025 苍溪县期末)下列古语中最能启示人们,要学会“自律”的是( )A.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C.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分析】本题考查他律和自律的含义。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这就是他律。【解答】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意思是梨虽然没有主人,但是我的心是有主人的,启示我们要学会“自律”,A正确;B体现的是换位思考,排除;C体现的是文明有礼,排除;D体现的是各有所长,排除。故选:A。【点评】仔细审题,联系他律和自律的含义等知识作答。7.(2025 互助县期末)“礼让斑马线”“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禁止在高铁上吸烟”等规则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这表明( )A.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B.社会规则决定社会秩序的内容C.自由划定了规则的边界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解答】在公共场所的一些规则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说明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错误,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自律和他律;B错误,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C错误,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故选:D。【点评】仔细审题,把握规则与秩序的关系,结合选项排除。8.(2025 甘井子区期末)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C.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D.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分析】该题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纪律、法律等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会失去真正的自由,我们要学会遵守规则。【解答】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我们的心灵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自由不能离开纪律的约束。题干材料说明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它保障了人们所享有的自由,D符合题意;AC错误,二者密不可分;B错误,社会规则保障了人们所享有的自由。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运用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的知识,依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9.(2025 鹤壁期末)据《元史 许衡传》记载:许衡与友人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A.要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B.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C.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D.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解答】题文中,许衡的做法说明了其心中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启示我们要严格自律,做到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D符合题意;AC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点评】认真审题,把握遵守规则的要求,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0.(2025 余杭区期末)针对下列行为,“评议”正确的是( )序号 行为 评议① 在旅游景点的文物上刻“到此一游” 要说服教育,不必进行法律处罚② 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档案封存 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③ 疫情期间进入商场,配合接受查验健康码 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④ 小程同学被高年级男生堵截索要钱物 小程同学可以“以暴制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违法行为、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遵守规则、依法维权等。【解答】分析可知,在旅游景点的文物上刻“到此一游”,既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需要受到法律处罚,①错误;未成年人年龄小,需要受到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档案封存,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正确;疫情期间进入商场,配合接受查验健康码,是能够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表现,③正确;小程同学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不能“以暴制暴”,④错误。故选:C。【点评】认真审题,把握违法行为、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遵守规则、依法维权等知识点,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1.(2025 海口期末)《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C.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D.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解答】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秩序,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社会秩序通过道德、法律等力量维持;B说法错误,只有构成违法,才受法律制裁;D说法错误,提高公民个人修养才能维护秩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主旨。12.(2025 和平区校级期末)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畅通“生命通道”提供法律保障②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更改消防通道③小区物业要严格公正执法,惩处“占道”行为④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解答】题文中,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导致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启示我们要增强规则意识,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④观点正确;国家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畅通“生命通道”提供法律保障,①观点正确;居民没有更改消防通道的权利,②观点错误;小区物业不是执法机关,没有执法权,③观点错误。故选:B。【点评】认真审题,把握遵守规则要求,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3.(2025 福贡县期末)“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一条小朋友们都能明白的基本交通规则,但我们身边却有成年人未能遵守。2020年6月,梧州交警部门集中曝光102名行人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这启示我们( )①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②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③要不断维护和改进规则④在规则面前是没有自由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解答】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题文中,102名行人因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被集中曝光,这启示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本题与规则的改进没有关系,③不符合题意;守规则才有自由,④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认真审题,把握规则与秩序的关系,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4.(2025 梅河口市期末)某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该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自觉排队日”的设立( )A.必然能使所有人都自觉排队B.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C.能杜绝一切乱插队现象D.限制了一些人的自由【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解答】题干中“自觉排队日”的设立,说明了社会生活中离不开规则,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B说法正确;AC说法错误,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D说法错误,设立“自觉排队日”的目的是保障自由,并不是限制自由。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审清题意,把握好遵守社会规则的要求,选出正确答案。15.(2025 大兴区期末)“一米线”是文明线,也是健康线。近期,一些地方和学校增设“一米线”标识、引导人们在学校食堂、车站等公共场所按照一米安全距离排队,加强人员疏导,避免聚集,防范传染。划定和守住“一米线”意在( )①有效防止感染,完全阻断疫病传播②遵守公共秩序,培养良好规则意识③倡导社会公德,提升公民文明素养④保持社交距离,保障人们健康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解答】题干中划定和守住“一米线”,有利于保持安全距离,保障人们健康生活;有利于提高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文明意识,维护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德,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完全阻断”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一米线的意义,把握好规则与秩序的关系,排除错误说法,完成解答。16.(2025 三河市期末)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规则的是( )A.在火车站排队进行安检B.高铁上霸占他人座位C.校门口随意停放共享单车D.在旅游景区乱刻乱画【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解答】分析可知,在火车站排队安检是遵守规则、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表现,A符合题意;高铁上霸占他人座位、校门口随意停放共享单车、在旅游景区乱刻乱画,均是违反社会规则的表现,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认真审题,把握规则与秩序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7.(2025 郫都区校级期末)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重视并遵守规则。下列名言中符合题意的是( )A.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B.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D.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解答】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我们要重视并遵守规则。题文中,“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的意思是悬挂衡器才知道平不平,设置圆规才知道圆不圆,比喻有了严明的法度,人们才会有所遵循,这说明我们要遵守规则,A符合题意;“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的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把事物中的疑难探究清楚,说明要善于学习和实践,B不符合题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是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说明读书没有捷径可走,C不符合题意;“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意思是聪明的人能预见到事物发展的趋势,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认真审题,把握遵守规则,依据诗文含义,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8.(2025 平阴县期末)对如图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B.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C.违反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分析】本题考查规则与秩序。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规则是秩序的必要保障,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范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秩序,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解答】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规则是秩序的必要保障,欣赏漫画可知,对吸烟者做出的处罚说明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A符合题意;选项B与题意不符;选项CD错误,违反规则未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犯罪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规则秩序的重要性,逐一分析各选项,排除错误项即可。19.(2025 开州区期末)近日,交通运输部在官网公布了修订后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该新《客规》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开启“双轨制”,区分车票实名制和非实名制的情形,分别按照年龄和身高销售儿童票。这说明( )①我们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人人都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也要与时俱进④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解答】题干中,《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的修订,说明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也要与时俱进,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③④正确;①②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选:D。【点评】认真审题,把握规则与秩序知识点,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20.(2025 昆明期末)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常对辖区内随意停放车辆,侵占公共人行道路等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加强对学校周边的交通疏导,确保社会车辆有序通行,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秩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③规则都靠强制性手段保障④执法部门是维护秩序的唯一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解答】题文信息涉及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说明了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①②正确;规则靠强制性手段和非强制性手段保障,③错误;执法部门是维护秩序的力量之一,不是唯一力量,④错误。故选:A。【点评】认真审题,把握规则与秩序知识点,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