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新课预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新课预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5 浏阳市期末)在淄博烧烤火出圈之后,测评结果:八大局的十家店铺,全都没有缺斤少两的情况,不愧是朴实厚道的山东人。淄博本地的商家更是达成了“谁要砸了淄博的碗,淄博就砸了他的碗”的共识。下列古语与材料相一致的是(  )
A.不学礼,无以立
B.敬人者,人恒敬之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025 中山市期末)一老人在乘坐公交车时突发心脏病,危急时刻,公交司机果断改变固定行车路线,乘客们也尽自己所能帮忙,老人被及时送进医院救治,情况转危为安。事后,老人的家人通过媒体对公交司机和乘客们表示了衷心感谢。下列最符合此则新闻主题的是(  )
A.文明祥和,与人为善 B.坚守路线,践行诚信
C.相互尊重,消除隔阂 D.呵护健康,一视同仁
3.(2025 泾阳县期末)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对以下情况的处理,能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
A.正在攻克难题时有客人来访,小光认真做题不予理睬
B.买早餐时店主无意中多找了钱,小乐发现后立刻退还
C.朋友和别人发生争执,小海不问缘由帮朋友斥责对方
D.碰到昨天刚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小岩装作没有看到他
4.(2025 嵩县期末)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下列行为能体现此良好品质的是(  )
A.小吴聚餐时践行光盘行动
B.小周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C.小郑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D.小王见到长辈主动问好
5.(2025 威宁县期末)小乔和同学约定周日上午8点到学校排练节目,但因睡懒觉迟了半小时。同学批评他,他说你们等我一下有什么关系。对此,你的正确看法有(  )
①不诚信的行为,会失去他人信任
②应该信守承诺,做一个诚信的人
③勇于承认过错,争取他人的谅解
④不必小题大做,小事失信没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5 惠城区期末)1月2日,湖南长沙一个取外卖的故事获得众人点赞。送餐女孩因自己不小心摔了跤,把饭盒摔坏了,含泪道歉,主动要求给予顾客赔偿。顾客被女孩的真诚打动,拒绝赔偿,还给女孩五星好评。众人点赞给我们的启发是(  )
①换位思考,理解包容他人
②文明有礼,赢得他人认可
③互相尊重,促进社会和谐
④自信自强,助力青春绽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25 扶绥县期末)“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内心肖像的镜子。”这句话充分说明(  )
A.讲文明、讲礼貌之表现在口头上
B.文明礼貌只表现在行动上
C.文明礼貌体现着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
D.文明礼貌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
8.(2025 青县期末)年“五一”期间,两名女子在某景区等待进入时,发现排错队,便直接插到另一队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给予“提醒”。两名女子瞬间暴跳如雷,言辞狠辣地一阵“输出”,并推搡怒怼小伙“我们不好惹”!她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  )
①转移注意,随意发泄情绪
②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
③文明有礼,切勿盛气凌人
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25 射洪市期末)“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蕴含的道理是(  )
A.追求自由,体味美好人生
B.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考
C.改进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D.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
10.(2025 澄海区期末)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我国已连续多次开展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评选活动。开展这些评选活动,主要是因为(  )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不讲诚信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讲诚信只能靠先进典型的引领
④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兴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2025 安州区期末)社会生活是极其复杂的,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矛盾时,我们(  )
①可以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不说出实情
②可以善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不说或少说
③必须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绝不撒谎或隐瞒
④要讲信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5 西藏期末)春节期间,一市民网购5斤海带,打开包装发现用于腌制海带的盐就占了4斤。该事件在网上广泛传播,吐槽较多。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称,一个看似微小却无视商誉的行为,已触及法律规则与经济伦理底线。这说明(  )
A.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B.我国经济活动参与者诚信缺失日益严重
C.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D.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13.(2025 庄浪县期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由此可见(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程度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③文明有礼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
④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5 庆阳期末)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下列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这箱书太沉了,能劳驾您帮忙抬一下吗
B.这事儿是我不对,大家的批评我包涵了
C.你们不用再送了,就到这里,请留步吧
D.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
15.(2025 硚口区期末)下列行为与故事主题相符的是(  )
汉朝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A.小东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
B.小方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
C.小晨与同学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
D.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他准时赴约
16.(2025 包河区期末)央视主持人董卿在采访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为了让老先生能听得更清楚,三次跪下来和许老交流,在提问的时候,她还靠近老爷子的耳边,缓慢地说话。董卿的行为告诉我们(  )
A.对社会地位高的人要给予更多尊重
B.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C.尊重他人就应该做到事事迁就他人
D.尊重他人首先应该做到自我尊重
新课预习 社会生活讲道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5 浏阳市期末)在淄博烧烤火出圈之后,测评结果:八大局的十家店铺,全都没有缺斤少两的情况,不愧是朴实厚道的山东人。淄博本地的商家更是达成了“谁要砸了淄博的碗,淄博就砸了他的碗”的共识。下列古语与材料相一致的是(  )
A.不学礼,无以立
B.敬人者,人恒敬之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分析】本题考查诚信做人。不要轻易许诺,轻易许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内容,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得益于淄博坚持诚信做人,正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符合题意;A排除,强调的是文明有礼;B排除,强调的是尊重他人;C排除,强调的是正确认识自己,人各有优缺点。
故选:D。
【点评】仔细审题,联系诚信做人的有关知识作答。
2.(2025 中山市期末)一老人在乘坐公交车时突发心脏病,危急时刻,公交司机果断改变固定行车路线,乘客们也尽自己所能帮忙,老人被及时送进医院救治,情况转危为安。事后,老人的家人通过媒体对公交司机和乘客们表示了衷心感谢。下列最符合此则新闻主题的是(  )
A.文明祥和,与人为善 B.坚守路线,践行诚信
C.相互尊重,消除隔阂 D.呵护健康,一视同仁
【分析】本题考查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解答】本题考查关爱他人,与人为善。危急时刻,公交司机果断改变固定行车路线,乘客们也尽自己所能帮忙,老人被及时送进医院救治,情况转危为安,这体现了文明祥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品质,A符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诚信、尊重、平等,BCD排除。
故选:A。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要求,对照选项仔细推敲即可。
3.(2025 泾阳县期末)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对以下情况的处理,能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
A.正在攻克难题时有客人来访,小光认真做题不予理睬
B.买早餐时店主无意中多找了钱,小乐发现后立刻退还
C.朋友和别人发生争执,小海不问缘由帮朋友斥责对方
D.碰到昨天刚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小岩装作没有看到他
【分析】本题考查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解答】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应该诚实守信,以礼待人。买早餐时店主无意中多找了钱,小乐发现后立刻退还,体现了小乐诚实守信,B符合题意;A错误,小光的做法是对他人不尊重的表现;C错误,小海的做法体现了不能以礼待人;D错误,小岩的行为体现了对老师的不尊重。
故选:B。
【点评】仔细审题,联系尊重他人的有关知识作答。
4.(2025 嵩县期末)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下列行为能体现此良好品质的是(  )
A.小吴聚餐时践行光盘行动
B.小周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C.小郑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D.小王见到长辈主动问好
【分析】本题考查文明礼貌。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使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则,是文明的体现。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能体现文明有礼的良好品质的行为有小王见到长辈主动问好,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D符合题意;A排除,体现的是节约粮食的美德;B排除,体现的是热爱集体等品质;C排除,体现的是爱护环境等品质。
故选:D。
【点评】仔细审题,联系文明礼貌的有关内容作答。
5.(2025 威宁县期末)小乔和同学约定周日上午8点到学校排练节目,但因睡懒觉迟了半小时。同学批评他,他说你们等我一下有什么关系。对此,你的正确看法有(  )
①不诚信的行为,会失去他人信任
②应该信守承诺,做一个诚信的人
③勇于承认过错,争取他人的谅解
④不必小题大做,小事失信没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解答】题干说明不诚信,会失信于人,我们应该信守承诺,勇于承认过错,争取他人的谅解,做一个诚信的人。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大事小事都要讲诚信。
故选:A。
【点评】仔细审题,把握诚信做人的要求,结合选项排查即可。
6.(2025 惠城区期末)1月2日,湖南长沙一个取外卖的故事获得众人点赞。送餐女孩因自己不小心摔了跤,把饭盒摔坏了,含泪道歉,主动要求给予顾客赔偿。顾客被女孩的真诚打动,拒绝赔偿,还给女孩五星好评。众人点赞给我们的启发是(  )
①换位思考,理解包容他人
②文明有礼,赢得他人认可
③互相尊重,促进社会和谐
④自信自强,助力青春绽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依据教材知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解答】众人点赞给我们的启发是换位思考,理解包容他人,文明有礼,赢得他人认可,互相尊重,促进社会和谐,①②③正确;④排除,材料未体现。
故选:A。
【点评】审清题意,明确主旨,把握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理解,结合具体的题意分析即可。
7.(2025 扶绥县期末)“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内心肖像的镜子。”这句话充分说明(  )
A.讲文明、讲礼貌之表现在口头上
B.文明礼貌只表现在行动上
C.文明礼貌体现着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
D.文明礼貌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明礼貌这一知识点,要明确讲文明、有礼貌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
【解答】题干中的“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找出他内心肖像的镜子。”这句话充分说明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它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所以C正确,AB选项不合题意,D表述绝对;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要知道文明礼貌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8.(2025 青县期末)“五一”期间,两名女子在某景区等待进入时,发现排错队,便直接插到另一队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给予“提醒”。两名女子瞬间暴跳如雷,言辞狠辣地一阵“输出”,并推搡怒怼小伙“我们不好惹”!她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  )
①转移注意,随意发泄情绪
②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
③文明有礼,切勿盛气凌人
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解答】题干中两名女子的行为是扰乱秩序、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文明有礼,尊重他人等,②③④说法正确;宣泄情绪要合理,不能随意发泄情绪,①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人物行为,把握好尊重他人的要求,排除错误说法,完成解答。
9.(2025 射洪市期末)“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蕴含的道理是(  )
A.追求自由,体味美好人生
B.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考
C.改进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D.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解答】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的意思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一份事情,并且要把这件事兢兢业业的做好。启示我们要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体现追求自由、与人为善和改进规则等知识,ABC说法与题不符。
故选:D。
【点评】仔细读题,在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
10.(2025 澄海区期末)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我国已连续多次开展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评选活动。开展这些评选活动,主要是因为(  )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不讲诚信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讲诚信只能靠先进典型的引领
④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兴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诚信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民法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解答】国家高度重视诚信的发展,题干中开展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评选活动,说明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兴旺,故①④正确;“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表述绝对,不讲诚信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故排除②;“只能”说法绝对,故排除③。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准确把握题干设问角度,推导正确答案。
11.(2025 安州区期末)社会生活是极其复杂的,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矛盾时,我们(  )
①可以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不说出实情
②可以善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不说或少说
③必须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绝不撒谎或隐瞒
④要讲信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诚信与隐私。尊重他人隐私,未经他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应有的品德。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景,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不说出实情,要讲信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①④说法正确;②错误,应该是不说;③中的“绝不”说法太绝对。
故选:B。
【点评】把握诚信与隐私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
12.(2025 西藏期末)春节期间,一市民网购5斤海带,打开包装发现用于腌制海带的盐就占了4斤。该事件在网上广泛传播,吐槽较多。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称,一个看似微小却无视商誉的行为,已触及法律规则与经济伦理底线。这说明(  )
A.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B.我国经济活动参与者诚信缺失日益严重
C.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D.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题干中腌制海带事件表明,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故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错误,题干中腌制海带事件说明我国经济活动参与者存在诚信缺失现象;CD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选:A。
【点评】仔细读题,在理解诚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
13.(2025 庄浪县期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由此可见(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程度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③文明有礼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
④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明礼貌。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则,是文明的体现。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解答】“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由此可见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①③正确,符合题意;②错误,“决定”的表述过于绝对;④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故选:B。
【点评】仔细读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
14.(2025 庆阳期末)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下列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这箱书太沉了,能劳驾您帮忙抬一下吗
B.这事儿是我不对,大家的批评我包涵了
C.你们不用再送了,就到这里,请留步吧
D.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讲文明、有礼貌。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讲文明,有礼貌有利于人们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
【解答】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请人帮助,要说“劳驾”,问人姓氏说“贵姓”,托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指点说“赐教”请人别送,要说“留步”,所以ACD礼貌用语使用恰当,与题意不符;B使用不恰当,请人谅解说“包涵”,对待批评应该表示“接受”,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文明用语,结合材料、仔细分析作答。
15.(2025 硚口区期末)下列行为与故事主题相符的是(  )
汉朝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A.小东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
B.小方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
C.小晨与同学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
D.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他准时赴约
【分析】本题考查诚信做人。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解答】材料中的故事体现了诚信,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讲诚信,实事求是,说到做到,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他准时赴约,体现他诚实守信,D正确;A体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符合题意;B体现勤俭节约,不符合题意;C体现的是关爱他人,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诚信做人的重要性,逐项分析,做出选择即可。
16.(2025 包河区期末)央视主持人董卿在采访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为了让老先生能听得更清楚,三次跪下来和许老交流,在提问的时候,她还靠近老爷子的耳边,缓慢地说话。董卿的行为告诉我们(  )
A.对社会地位高的人要给予更多尊重
B.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C.尊重他人就应该做到事事迁就他人
D.尊重他人首先应该做到自我尊重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他人。尊重是交往的重要前提。尊重代表着人际交往中的平等关系,尊重他人既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文明交往的第一要求。
【解答】董卿三分钟跪地3次,体现了对许渊冲老先生的尊重,这表明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会获得他人的尊重,B正确,符合题意;A错误,不仅仅对社会地位高的人要给予更多尊重,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C错误,尊重他人并不是事事迁就他人;D不合题意,题目没有体现。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尊重他人等,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