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新课预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新课预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 建设法治中国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5 通州区校级期末)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配合保护法的实施,黄河沿线各地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某地启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聘任“村级普法联络员”,打通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启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的价值在于(  )
①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黄河沿线群众法律意识
③有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 江海区期末)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许多规定主要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有专家说,依法治国,80%以上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  )
A.努力为人民服务 B.严格依法行政
C.多制定法律 D.保证司法公正
3.(2025 泗县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主题开展讨论。下列选项符合主题的是(  )
A.学校制定宿舍管理规定
B.人民法院依法打击诈骗犯罪
C.村民会议制定村规民约
D.县民政局持续深化政务公开
4.(2025 江油市期末)如图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入的是(  )
A.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D.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5.(2025 陵水县期末)最近,AI(人工智能)翻唱在网络上爆红,最火的莫过于“AI孙燕姿”。但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AI孙燕姿”是否侵权?“AI孙燕姿”的作品有著作权吗?等等。随着AI盛行,如何尽快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应规则并不断完善,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要求在AI领域(  )
A.强调严格执法,做到公正司法
B.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
C.加强行业自律,做到全民守法
D.践行公序良俗,做到良法善治
6.(2025 西青区期末)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这表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A.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B.提高工作效率
C.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保障公民权利
7.(2025 乌鲁木齐期末)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正式进入“国家法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是保障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该法的出台体现了(  )
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我国法律体现正义原则,是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④公民平等的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2025 汝城县期末)如图漫画《基本路径》表明(  )
①政府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行使审判权
②要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④要扩大政府职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5 梁山县期末)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加强外来物种防控、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规定。该法的表决通过(  )
A.有利于以良法之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B.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理念
C.体现民主立法,有效促进了公正司法
D.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10.(2025 柳北区期末)《王安石文集》记载道:“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法律制度就能实现法治
B.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C.实现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D.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11.(2025 尧都区期末)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下列做法属于依法行政的是(  )
A.政协举行“品读红色经典”讲读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环境执法检查
C.团委开展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
D.国务院有关部门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12.(2025 槐荫区期末)以下国家机关履职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国务院
B.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人民政府
C.立案调查某市副市长涉嫌职务犯罪——人民法院
D.授予钟南山院士“共和国勋章”荣誉称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2025 黔东南州期末)材料清单搞不明白、特殊证明在常规窗口没法办理、办业务找不到具体部门……针对这种情况,S市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为企业、群众解决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该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体现政府(  )
①彰显民意,消除社会主要矛盾
②以人为本,满足群众所有愿望
③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
④坚持为民服务,推进自身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5 承德县期末)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
①依法执政,行使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②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5 瀍河区期末)“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多地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群众办完事后可直接扫描窗口的政务服务二维码,进行实时评价。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守法意识
③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④公民参与科学决策,防止权力滥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5 西山区校级期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围绕“凝聚法治共识”各抒己见。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小丽: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B.小武: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小玲: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
D.小江:每一位公民都应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新课预习 建设法治中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5 通州区校级期末)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配合保护法的实施,黄河沿线各地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某地启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聘任“村级普法联络员”,打通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启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的价值在于(  )
①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黄河沿线群众法律意识
③有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解答】黄河沿线各地为了配合黄河保护法的实施,聘任“村级普法联络员”进行普法宣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黄河沿线群众法律意识;有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②③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道德建设,德治法治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仔细审题,联系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等内容作答。
2.(2025 江海区期末)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许多规定主要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有专家说,依法治国,80%以上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  )
A.努力为人民服务 B.严格依法行政
C.多制定法律 D.保证司法公正
【分析】本题属于“依法治国”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依法治国的涵义,意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许多规定主要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法行政,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依法治国,CD选项都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所以排除ACD。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结合课本和材料分析解决,难度中等.
3.(2025 泗县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主题开展讨论。下列选项符合主题的是(  )
A.学校制定宿舍管理规定
B.人民法院依法打击诈骗犯罪
C.村民会议制定村规民约
D.县民政局持续深化政务公开
【分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内容,同学们的主题讨论,符合建设法治政府的有县民政局持续深化政务公开,体现了政府部门深化改革,依法行政,D符合题意;A排除,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合题意;B排除,人民法院属于司法机关;C排除,村民会议制定村规民约,属于基层民主自治,不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仔细审题,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关内容作答。
4.(2025 江油市期末)如图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入的是(  )
A.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D.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分析】本题考查依法行政的知识点。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解答】法治政府就是按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故B符合题意;A错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CD错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依法行政,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5.(2025 陵水县期末)最近,AI(人工智能)翻唱在网络上爆红,最火的莫过于“AI孙燕姿”。但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AI孙燕姿”是否侵权?“AI孙燕姿”的作品有著作权吗?等等。随着AI盛行,如何尽快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应规则并不断完善,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要求在AI领域(  )
A.强调严格执法,做到公正司法
B.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
C.加强行业自律,做到全民守法
D.践行公序良俗,做到良法善治
【分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解答】随着AI盛行,如何尽快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应规则并不断完善,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要求在AI领域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在AI领域,需要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应规则,这需要的是加强立法,没有体现严格执法、全民守法,良法善治,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6.(2025 西青区期末)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这表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A.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B.提高工作效率
C.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保障公民权利
【分析】本题考查了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解答】依据题干描述,“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这表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C正确;ABD排除,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依法行政,根据教材所学,结合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7.(2025 乌鲁木齐期末)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正式进入“国家法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是保障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该法的出台体现了(  )
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我国法律体现正义原则,是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④公民平等的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正义的知识,我国法律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
【解答】题文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是保障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的出台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体现正义原则,是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④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正义的知识,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8.(2025 汝城县期末)如图漫画《基本路径》表明(  )
①政府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行使审判权
②要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④要扩大政府职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解答】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实施政务公开,要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②③正确;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行使审判权,①错误;扩大政府职权表述错误,④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依法行政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9.(2025 梁山县期末)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加强外来物种防控、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规定。该法的表决通过(  )
A.有利于以良法之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B.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理念
C.体现民主立法,有效促进了公正司法
D.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分析】本题考查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解答】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加强外来物种防控、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规定,说明该法的表决通过有利于以良法之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故A说法正确;B排除,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C排除,题干没有体现公正司法,不符合题意;D错误,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故选:A。
【点评】仔细审题,联系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等内容作答。
10.(2025 柳北区期末)《王安石文集》记载道:“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法律制度就能实现法治
B.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C.实现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D.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分析】本题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解答】题干中“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说明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所以B观点正确;A错误,有﹣﹣﹣就,太绝对;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1.(2025 尧都区期末)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下列做法属于依法行政的是(  )
A.政协举行“品读红色经典”讲读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环境执法检查
C.团委开展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
D.国务院有关部门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分析】本题考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考查识记理解问题能力。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A错误;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B错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C排除;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D体现了依法行政,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时要准确再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等知识,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结论。
12.(2025 槐荫区期末)以下国家机关履职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国务院
B.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人民政府
C.立案调查某市副市长涉嫌职务犯罪——人民法院
D.授予钟南山院士“共和国勋章”荣誉称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分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归纳、整理一些常见的概念、观点、原理,并学会运用。该题涉及到全国人大、国家主席、人民政府、国家主席等内容。
【解答】分析可知,A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B正确,人民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权,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C错误,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某市副市长涉嫌职务犯罪;D错误,国家主席授予钟南山院士“共和国勋章”荣誉称号。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全国人大、国家主席、人民政府、国家主席等,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13.(2025 黔东南州期末)材料清单搞不明白、特殊证明在常规窗口没法办理、办业务找不到具体部门……针对这种情况,S市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为企业、群众解决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该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体现政府(  )
①彰显民意,消除社会主要矛盾
②以人为本,满足群众所有愿望
③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
④坚持为民服务,推进自身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政府的主要职责。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深入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
【解答】“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体现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以检验政府服务、改善政府服务,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有利于坚持为民服务,推进自身建设,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错误,分别错在绝对词“消除”“所有”的说法。
故选:D。
【点评】仔细审题,联系政府的主要职责等知识作答。
14.(2025 承德县期末)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
①依法执政,行使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②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解答】题干中《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表明建设法治政府应当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建设法治政府还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①错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是人大的职权,政府应当依法行政;④错误,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政府要做到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5.(2025 瀍河区期末)“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多地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群众办完事后可直接扫描窗口的政务服务二维码,进行实时评价。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守法意识
③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④公民参与科学决策,防止权力滥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解答】题干中多地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这一做法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有利于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故①③正确;②排除,材料未涉及此内容;④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主监督。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依法行政,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16.(2025 西山区校级期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围绕“凝聚法治共识”各抒己见。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小丽: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B.小武: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小玲: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
D.小江:每一位公民都应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分析】本题考查了厉行法治的要求。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解答】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每一位公民都应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ABD是正确观点,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等于有法治,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厉行法治的要求,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