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九年制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九年制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满分:60分)
一、单选题(共40分)
1.某校七年级(3)班的同学们分享了青春期的烦恼:小深:“我脸上长了很多痘痘,每天照镜子都很焦虑。”小圳:“声音变粗后,我不想多说话,怕被同学嘲笑。”小道:“朋友们都长高了,可我还是很矮。”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正常现象,应该坦然接受 ②生理变化可能带来心理波动,需学会自我调节
③生理发育的差异是暂时的,成年后会趋于一致 ④追求外在美的同时,要提升文化修养等内在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日记》里的这段话启迪广大青少年( )
①规划青春路径,有理想、敢担当 ②尽情享乐,莫要辜负青春
③努力奋斗,全面提升素质 ④特立独行,追求标新立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 ,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感动中国本年度人物”张雨霏在接受采访时说:“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只有一个字:做!”从张雨霏的事迹中我们明白了( )
①合理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②个人梦实现了,中国梦就实现了
③发掘生命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④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罗湖,有这样一位“伍妈妈”——伍雪龄,她创办的非营利性言语康复服务中心在21年来不但帮自己听力障碍的孩子实现康复,更帮助2000多名特殊儿童告别无声世界。在伍雪龄身上,我们看到了( )
①体验美好情感,在奉献中提升情感境界 ②感悟生命情怀,在服务中满足任何需求
③发挥情绪作用,在行动中伴随愉悦体验 ④丰富精神力量,在助人中彰显生命情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自尊的人有羞耻心,会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下列古文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③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④闲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以下做法属于正确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是( )
①抄写作业被同学指责,立即反驳 ②面对网络上对自己的诽谤,果断向平台投诉
③有人散布不实谣言对自己造成名誉损害,报警处理 ④被批评后,不急于反驳,认真反思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自信的青春是美丽的。下列同学的行为表现中,属于有自信的是( )
①小强经常对自己说,我虽然个子矮,但我也有许多优点
②文艺汇演时,小美主动找老师推荐自己做本次活动的主持人
③小明说,这次足球比赛,多亏了我才赢得了小组冠军
④小亮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得到周围人的赞扬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郑钦文从一个对网球充满热情的小女孩,一步步走到了世界冠军的宝座。这胜利的背后,是郑钦文无数次挥汗如雨的训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失败,但她从未放弃,始终坚信自己能够站在世界之巅。郑钦文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自信能够激发生命的潜能和活力 ②面对困难应该发掘生命的力量
③经历的挫折越多,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④执着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点赞“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等科技创新成果, “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月背采样,没有先例,中国航天人却有底气。地月之间搭建“鹊桥”、巧妙设计轨道、接力避障选好落点、自动密封确保月壤“原汁原味”……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航天人攻坚的身影。这说明( )
①我们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②自强需要练就真正本领,不能失败
③自信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中 ④自信就是高估自己,相信“我能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我国著名量子光学专家王育竹始终怀揣“科技报国”的信念,立足国家需求,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我国原子钟和冷原子物理研究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王育竹的事迹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 )
①自强关系着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②要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③只要我们不怕吃苦,努力耕耘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就④“天生我材必有用”仅仅是对科学家自信风采的展现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1.云南元阳梯田遵循因地制宜开垦山地,通过“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川都江堰遵循“深洵滩,低作堰”的治水理念,因势利导化解水患、灌溉农田。这些中国古代伟大工程共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思想理念( )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②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③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2.2025开年以来,以旧换新、购新补贴政策持续加力。中央财政已预下达资金810亿元,作为消费补贴。消费者购买手机,汽车等产品,即可享受这些“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这项举措( )
①有利于老百姓的生活难题得到彻底改善 ②有利于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
③有利于政府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④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岁寒三友”是传统诗词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松坚毅挺拔、竹中空外直、梅花迎寒开放,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它们蕴含的人文精神是( )
A.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D.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理念
14.为让同学们感悟中华人文精神,学校打造了一个“名言长廊”,以下是长廊墙上的部分名言哲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谋求大同而并存小异”……这些名言哲语引发了同学的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小文:和而不同要求我们既找出共同点,又尊重不同意见
②小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事物的对立与等同
③小慧:“君子谋求大同而并存小异”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化解社会冲突
④小朗:名言告诉我们应坚持表面大同,忽视内在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王振义是著名的医学家,他成功研究出了治疗白血病的新药,并且放弃专利,无偿将药和方案向全世界推广,该药在全球范围内投入使用。这一行为( )
①体现了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②体现了他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
③体现了他具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④体现了他以实际行动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因为( )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②是中华民族唯一的精神支柱
③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④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这体现了( )
①全民守法成为共识,法治强国已经建成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发展完善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1页,共4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2页,共4页
③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④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修订( )
①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②有利于营造重视文物、保护文物的氛围
③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缩影 ④为一切组织和个人提供了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下列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有( )
①孙某在网络直播时把一名员工的薪酬讲了出来
②商场保安强行对某顾客进行搜身
③海鲜店老板以保证食品卫生为由要求员工小强必须将头发剃光
④李某擅自拍摄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含有吴某肖像的视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一言不合就“开盒”、意见不同就“人肉”、口角冲突就“挂你”……近年来,网络“人肉开盒”事件时有发生。不少“开盒”事件背后,有未成年人的身影,部分超话、贴吧、网络“校园墙”等成为“开盒”的重灾区。对此( )
A.我国公民网络素养普遍低下,规范上网行为迫在眉睫
B.网络泄露信息事件时有发生,要不用或少用网络平台
C.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参与网络暴力事件无可厚非
D.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二、分析说明题(共20分)
21.(本题4分)抵制饭圈文化,树立正确价值观
近一段时间以来,“饭圈”乱象引发各方关注。据报道,“饭圈”群体中有不少是“95后”“00后”甚至未成年人。为抵御和消除畸形“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某校法制副校长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了一场法治讲座。
【以案释法】
14岁初中生小丁痴迷某乒乓球运动员,加入粉丝群后参与“线下应援”活动,通过群主号召集资2万元购买高价比赛门票。小丁观赛时因向场内投掷荧光棒干扰比赛被警告,后又与其他粉丝尾随运动员至酒店房间,偷拍并泄露其行程信息。经查,该粉丝群存在伪造运动员签名售卖、煽动未成年人超额消费等行为。
法律链接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有关规定,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罚款。
小丁参与的2万元集资行为是否有效 请说明理由。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小丁的行为进行评析。
【以案为戒】
15岁的初中生小杨在观看全国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时,因不满对方选手得分,多次带头喝倒彩、投掷矿泉水瓶,导致比赛多次中断。离场时,小杨还与对方球迷发生肢体冲突,损坏场馆座椅。经查,小杨所在观众区有20余名未成年人参与辱骂运动员,其中3人因扰乱秩序被警方警告。
(2)依据两个案例,从体育精神与法律规范角度,分别谈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文明参与赛事活动。
22.(本题6分)【情绪面面观】
在生活中,我们不断体验着自己的情绪,同时也
通过不同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围绕着情绪这个话题,
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看法:
(1)请你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小阳进入青春期后,情绪变化特别大。在学校遇到难题时,他会烦躁地把书本摔在地上,回到家看到妈妈准备的饭菜不合口味,就赌气不吃饭,晚上躺在床上,又会因为白天的冲动行为感到后悔和焦虑,常常失眠。小阳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摆脱这些心理矛盾带来的困扰。
(2)①请结合材料,分析处于青春期的小阳,情绪表现出什么特点 并由此引发了哪方面的心理矛盾
②为帮助小阳解决这些问题,请你从化解心理矛盾的角度,给他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3.(本题4分)为了让同学们以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投入学习和生活,七年级某班举行了“做情绪的主人”主题班会,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下列任务。主题班会上老师出示了以下案例:
案例一 默默在一次考试中,把本是强项的数学考砸了。试卷发下来后,她冷静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并安慰自己虽然这次成绩不理想,但也通过这次考试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没等老师讲评,她就把错题改正并写在错题本上,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之后她吃得好、睡得香,学习劲头很足。
案例二 最近,学校里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考试。小宇对这次考试也充满信心 ,成绩公布后,小宇却发现自己的成绩远低于预期。心情瞬间跌入谷底,愤怒、不甘等负面情绪一股脑涌上心头,他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下课后,小宇心情烦闷,一脚踢在了教室后面的展示架上,摔坏了价值500元的展示架。 班主任李老师得知此事后,把小宇叫到了办公室了解情况。虽然小宇并非故意,但损坏教室公共财产属实,需赔偿。小宇低着头,心里既后悔又委屈,觉得自己努力学习却换来这样的成绩,一时冲动才做出了这些事,可又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1)请结合案例一和案例二,概括情绪的作用,同时分享几个调控情绪的妙招。
(2)请结合案例二,从法律的角度,谈谈这一事件对我们青少年有何法律启示。
24.(本题6分)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辽宁向着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奋勇冲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
【橙色辽宁·民生篇】
民以居为安。沈阳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去年267个老旧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沈阳将更新改造住宅小区100个,切实提升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从“忧居”到“优居”,增强居民获得感。
(1)材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一思想理念
【绿色辽宁·生态篇】
近年来,辽宁省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辽河口湿地被纳入国家公园创建区。这里的生态底色日益浓厚,湿地本真逐渐显现,生物多样性的纪录不断刷新。每逢夏秋两季,红滩绿苇、鹤舞鸥翔的美丽画卷在大地铺展。
(2)“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体现的思想理念是什么
(3)这一思想理念的主张是什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3页,共4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3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