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渭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段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1.(2分)(1)zhi(2)jin
评分标准:注音正确,各得1分。共2分。
2.(2分)(1)硕(2)誓
评分标准:汉字补充正确,各得1分。共2分
3.(11分)(1)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化作春泥更护花
(5)商女不知亡国恨
评分标准:(1)~(3)题上下两句全都答对,各得3分;只答对上句或下句,各得1分。计9分。(4)(5)题答对一
句,各得1分,计2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字,该空不得分。共11分。
4.(2分)并列主谓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5.(2分)[示例]:
评分标准:标,点符号填写正确,得2分。共2分。
6.(2分)[示例]在“称为”前加“被”。
评分标准:修改意见正确,得2分。共2分。
7.(3分)[示例一]我推荐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出身贫苦,历经战场厮杀、工地磨难与病痛折磨;他
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信仰,为理想奋斗不止:他身上展现的坚韧与奉献精神,正是“强国有我”的生动写照。
[示例二]我推荐范爱农(《朝花夕拾》)。范爱农是觉醒却闲于时代的进步青年:他不满旧俗与黑暗现实,坚守独
立人格,虽一生坎坷,却心向光明:他在困境中对理想的执着,折射出近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底色,亦启示吾辈在时
代浪潮中永葆清醒与担当。
评分标准:任选一位人物,结合人物经历说明里由即可。共3分。
二、阅读(46分)
(一)(9分)
8.(2分)[示例]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
评分标准:补写结论语句通顺,意思对即可。共2分。
9.(4分)[示例]①大力促进高校与企业研发合作,依托案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卫星导航等科技成果和应用产
业创新发展:②常态化开展科学家进校园等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培有科技创
新后备人才。
评分标准:答出一条,得2分。结合材料,合理即可。共4分。
10.(3分)A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渭城区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A-答案-1(共3页)
(二)(21分)》
11.(4分)①像家乡集市上刚出锅的烧饼,又像枣花的脸
②像过年时燕好的团圆馍,又像四方的脸
③在自己开的小饭馆里,手里拿若一把韭菜
④在院子里挑拣玉米里的杂物,手木时抬头看天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
12.(6分)(1)(3分)营造出一种深沉、悠远、略带感伤却又充满温情的情感氛围:突出强调了四方、枣花、大姐、柳
根四人面对同一轮月亮时,深切思念远方亲人的共同情感:产生了平行对照和回环呼应的效果,使文章结构更
加严谨。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
(2)(3分)恰当。“流淌”将四方感受到温暖的静态、抽象的心理体验动态化、具象化,生动地传达出四方因大姐
的节日关怀、自己的善意回馈及思念家乡亲人所交织产生的绵长的温暖感受:同时与“月光如水”中的“水”意
象自然呼应,和谐巧妙地构造出清冷月光下人情温暖传递、蔓延的独特意境,含蓄而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评分标准:观点正确,得1分;表达效果分析准确,得2分。共3分。
13.(6分)大姐免收钱的原因:①当天是劳动节,大姐想以此方式向同为劳动者的四方表达节日关怀:②大姐的丈
夫曾在工地加班受伤,她深知工地工作的辛苦,对加班到深夜的四方充满同情:③从大姐多下饺子等细节,可见
其朴实、善良,免单是她美好本性下的自然之举。
四方多付钱的原因:①对于大姐善意免单和多给饺子的照顾,四方内心充满感激,想以此方式表达感谢和回馈
善意:②四方因在劳动节加班获得了双倍工资,他想将这份“节日收获”分享给同样辛苦劳动的大姐:③同在异
乡打拼,四方体谅大姐经营小饭馆养家的不易。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6分。
14.(5分)[示例一]我认为主人公是四方。全文从四方的视角展开,大姐的故事是通过四方吃水饺的场景侧面引
出,属于辅助情节:文中对四方的描写更为细致深人,如主动加班、偷偷多留饭钱等,其勤劳、朴实、重情重义的
农民工形象贯穿始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核心人物。因此四方是主人公。
[示例二]我认为四方和大姐都是主人公。文章采用双线叙事,四方与大姐的故事线同等重要且相互映衬,共同
构成完整的叙事架构:四方与大姐都以勤劳坚韧、质朴善良的形象展现出劳动人民的共性,二人共同诠释了文
章对底层劳动者生活与温情的关注主题。因此四方和大姐都是主人公。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得1分:结合文章内容闲明理由,得4分。共5分。
(三)(12分)》
15.(4分)(1)只。
(2)贯通。
(3)认为。
(4)应当。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
16.(2分)A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17.(4分)(1)(2分)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
评分标准:关键词“染”“妖”翻译正确,各得1分。共2分。
(2)(2分)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评分标准:关键词“鲜”“闻”翻译正确,各得1分。共2分。
18.(2分)将“莲”提前,与“菊”紧连,突出对君子品格的推崇,再以“牡丹”收尾形成对比,强化对当时追名逐利世
风的贬抑、讽刺与批判.使褒贬层次更加分明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共2分。
渭城区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A-答案-2(共3页)试卷类型:A
渭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段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
证号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班级正在准备一期“学习强国,强国有我”主题板报,请你参与完善板报内容。
【语言筑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
强国。
语言文字承载千年文明suò果,是民族记忆的基因密码。它既为社会构建运行秩序,亦为知
识架设通达桥梁。强国之基首在强语,欲使母语葆生机,吾辈当抱严谨治学之志,精研字词文法;更
须立下铿锵s言,以字正心,以文载道一一使每一言皆成时代正音,让每一字皆显中华风骨,在文
明长河里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担当。
1.板报素材中有两个字的读音不确定,请你帮助注音。(2分)
(1)秩序(
(2)严谨(
2.整理板报素材的过程中,某同学有两个字不会写。请你根据拼音加以补充。(2分)
(1)shuò

(2)shi

【诗脉接力】中华经典诗文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资源。请将板报精选的诗文名句补充
完整。
3.中华经典诗文是文明沃土中生长的精神巨树,深植民族文化根脉。木兰征战归来,不求封赏,而只
(1)4
”(《木兰诗》),牵动着中华儿女的乡土情结:杜甫面对泰山
(2)“
”(《望岳》)的凌云壮志,激荡着民族进取的豪情:王安石攀
至山巅(3)“
”(《登飞来峰》)的哲思容语,揭示了登高望远的格
局;龚自珍辞官离京时,(4)“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其五)》]的积极态
度,恰似文化血脉的无声滋养;杜牧夜泊秦淮,发出(5)“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
淮》)的深沉慨叹,敲响声声警钟。中华经典诗文在强国征程中闪耀着时代光芒。(11分)
【文化撷英】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讲好中国故事,非遗
是重要切人口之一。
①吼一声秦腔神清气爽,听一曲乡音浑身舒畅。②“陕西八大怪”其中一“怪”就是
秦腔吼
起来。③一个“吼”字把秦腔豪迈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④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
渭城区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A-1-(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