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第一框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课第一框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一框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诉讼权利面面观
1.原告席某及同村505户村民从镇供种站购进稻种,按其提供的资料进行种植、管理,结果水稻生长情况与资料介绍的差距很大,给村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村民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告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助自己诉讼
②原告如对一审判决不服可随时提起上诉
③被告因产品缺陷造成他人损害需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④被告可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为自己辩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某市甲区人民法院的陈法官经同学孙红介绍,将一架钢琴卖给孙红的同事陈强。后陈强出国定居,将该钢琴卖给赵爽。赵爽买到钢琴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以陈强未告知为由诉至甲区人民法院,要求解除买卖合同。该法院确定由陈法官独立审理此案,并由与陈强做了6年邻居的蔡敏担任书记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陈法官应当回避,因为案件与他存在利害关系
②陈法官不应当回避,因为他已经将钢琴卖给陈强
③书记员蔡敏应当回避,因为他与陈强已经是6年的邻居
④证人孙红应当回避,因为他是本案被告陈强的同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孙某酒后驾驶小轿车与一辆三轮车相撞,致使三轮车驾驶人死亡。交警部门认定孙某为醉酒驾驶,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当地法院一审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孙某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以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B.孙某须委托辩护人为自己作无罪或者罪轻的辩护
C.孙某须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上诉以启动二审
D.孙某如对一审判决不服,有权在10日内提起上诉
题组二 寻求法律援助
4.农民工赵某应聘做“外卖骑手”,在一次下班途中接到外卖站点让其加班送餐的电话。赵某在送餐途中不慎撞到非机动车护栏倒地受伤,自行前往医院就诊。赵某是孤儿,无钱住院治疗,被迫选择在家养伤。赵某就工伤理赔事宜到市法律援助中心咨询,在申请法律援助后获准。据此可以推断(  )
①凡涉及工伤理赔,农民工均可获得法律援助
②法律援助由法院直接免费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③法律援助是为了保护和促进人权,实现公平正义
④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法律援助机构应进行审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一框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基础过关练
1.B 2.C 3.D 4.D
1.B 本案为民事诉讼,原告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助自己诉讼;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①③正确。在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日,②错误。民事诉讼中原告、被告委托的都是诉讼代理人,而不是辩护人,④错误。
2.C 陈法官将钢琴卖给了陈强,陈强又将钢琴卖给了赵爽,案件与陈法官存在利害关系,陈法官应当回避;书记员蔡敏与陈强已经是6年的邻居,有人情关系,应当回避,①③正确,②错误。作为证人的孙红不应当回避,④错误。
3.D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交通肇事罪→本案属于刑事诉讼。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刑事诉讼中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限是10日,孙某如对一审判决不服,有权在10日内提起上诉,D正确。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委托的是辩护人,A错误。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上诉均是当事人的权利,可以放弃,不是必须行使,B、C错误。
4.D 法律援助是为了保护和促进人权,实现公平正义;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法律援助机构应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提供无偿法律援助,③④正确。申请法律援助要符合法律规定,①错误。法律援助通常是要申请的,刑事诉讼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等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②错误。
知识拓展
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的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
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并不是当事人经济困难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下列事项的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请求发给抚恤金;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请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赔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共11张PPT)
第一框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知识点 1 诉讼权利面面观
必备知识 清单破
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
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1)诉讼代理人: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
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2)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1)依据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的不宜参加案件
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诉讼。
(2)回避制度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知识链接
(1)在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①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
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③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
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上述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
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2)在刑事诉讼中,除上述情形外,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证人、
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应当依法回避。
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1)依据: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
(2)上诉权: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
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
(3)上诉期限: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时提起,一审裁判就会生效,当事人
就会失去上诉权。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5日和
10日;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0日和 5日。
学习点拨 最高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即终审判决,无法上诉。
知识点 2 寻求法律援助
1.法律援助制度
(1)原因:在生活中,一些公民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
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
(2)内涵: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
援助志愿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
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
2.适用情形
(1)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
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
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
限制。
(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于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
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进行刑事辩护或代理。
(3)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
3.法律援助程序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
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
4.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人员的要求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知识辨析
1.张三因债务纠纷被李四告上法庭,张三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
2.甲状告乙,开庭时发现审判人员中有一个是乙的老同学,甲有权要求该审判人员回避。
3.甲对人民法院有关他与乙之间的合同纠纷案的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20
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4.在我国民事和行政纠纷中,所有经济困难的公民申请法律援助,都可以获得法律咨询或者代
理服务。
一语破的
1.错误。辩护人是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在民事诉讼
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张三因债务纠纷被李四告
上法庭,属于民事诉讼,张三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
2.正确。该审判人员与本案当事人乙有同学关系,可能影响本案的公正审理,甲可以申请该审
判人员回避。
3.错误。在民事诉讼中,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限是15日。甲对人民法院有关他与乙之间的
合同纠纷案的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4.错误。在我国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
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 区分不同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诉讼权利 解读
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以及在刑事诉讼中,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
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民事、行政、刑事三大诉讼中,回避大部分是共同的情形,如,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等等。不同情形也有,但大同小异
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要弄清不同诉讼上诉期限的区别。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5日和10日;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0日和5日
典例 [2022天津,19(1)]郭某因装修参加了某家居馆促销活动,支付定金2 000元,并收到家居馆
开具的收据。后郭某与家居馆发生纠纷,在某知名自媒体平台上两次发布标题为“对对对,
请警惕这家店”“请牢记这家黑店”的视频,给家居馆带来了不良影响。家居馆将郭某起诉
至法院,一审法院判决郭某侵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指出郭某侵犯家居馆何种权利,及其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如果郭某不服该判决,其享有何
种诉讼权利
答案 ①名誉权。②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③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解析
材料信息 法理依据 具体分析
郭某与家居馆发生纠纷,在某知名自媒体平台上发布抹黑视频,给家居馆带来了不良影响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郭某侵犯了家居馆的名誉权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郭某应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
家居馆将郭某起诉至法院,一审法院判决郭某侵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郭某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