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民事权利有限制1.某小区的韩先生发现邻居吴女士安装了有录像存储功能的可视门铃和监控摄像头,正好可以拍摄到韩先生家门口的情况。倍感不适的韩先生找到吴女士商量拆除,吴女士以安全防范为由拒绝。协商无果的情况下,韩先生将其诉至法院,要求拆除可视门铃及摄像头。吴女士的行为( )①对韩先生的隐私权及其个人信息保护构成现实妨碍②导致韩先生的名誉受损,应该以书面形式赔礼道歉③出于保护自身安全,并无意窥探他人隐私,不构成侵权④超过了正当的权利行使界限,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陈某预订了某饭店的外卖午餐,特意强调不要放辣、不要放香菜。但陈某收到午餐时,发现午餐里还是放了香菜而且很辣,自己无法食用,只好从另一家店新订了一份午餐。事后,陈某在订餐平台上对该饭店的服务和饭菜质量进行了评价,都打了差评。该饭店认为陈某侵害了自己的名誉,要求其删除评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陈某构成侵权,应停止评论并删除差评B.陈某打差评是消费者正常行使批评监督权的表现C.陈某没有对评价内容尽到核实义务D.陈某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了他人利益3.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组成的,过去成就现在,现在织造未来。但是有些人却对转瞬即逝的现在麻木不仁,视现在如过眼烟云,满不在乎,任其随风飘逝,或是随波逐流,随风而动。但请记住:你迎合了现在,未来就不一定为你而存在。小菲同学在作文中引用了俞敏洪《从容一生》一书中的“你迎合了现在,未来就不一定为你而存在”这句话。小菲的引用( )①未经俞敏洪许可,侵害他的著作权②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需要俞敏洪同意③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需支付使用费④需要指明作者及作品出处——俞敏洪《从容一生》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4.央视直播杭州亚运会跳水决赛,我国选手全红婵以优异表现赢得冠军,引得各类媒体纷纷转载。短视频博主小杨将全红婵的跳水片段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上,收获了不少点赞和评论。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杨未经许可剪辑制作短视频,侵犯了全红婵的著作权B.小杨剪辑跳水片段短视频并发布,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C.各类媒体转载不构成侵权,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D.央视直播为新闻报道需要,未侵犯全红婵等选手肖像权5.寇某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一日,他发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某地考试院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引用他的文章命制了一道试题,在试题中指出了文章的作者和出处。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该考试院未经寇某许可使用了其作品,侵犯了寇某的著作权B.该考试院的做法属于合理使用,无须寇某同意和支付使用费C.寇某有权要求该考试院停止侵权,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D.该考试院可以不经寇某同意使用其作品,但要支付使用费题组二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6.赵某在院子里放了一个高约15米的大型恐龙模型,正对着邻居钱某家。钱某觉得很可怕,被吓得睡不着觉,要求赵某搬离恐龙。赵某表示,可以理解钱某的心情,会将恐龙的头部进行遮挡,但不会搬离。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钱某有权要求赵某尊重其相邻权益,停止侵害②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他物权的限制或延伸③赵某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④应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原则处理双方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某村罗张两家相邻,因罗家的树木距离张家较近,树枝伸到了张家房顶,张家以树枝破坏砖瓦、树荫妨碍采光为由要求罗家将树枝砍去,遭到拒绝,两家由此发生纠纷。本案中( )①罗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砍掉树枝②若张家确有利益受损,罗家应给予适当赔偿③罗家应当砍掉树枝以排除妨碍、消除危险④应当按照有利生产、公平合理原则处理纠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甲乙丙依次比邻而居。甲为修房向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建材,乙不允。甲遂向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丙要求甲付费200元,并提出不得超过20天,甲同意。修房过程中,甲搬运建材须从乙家门前经过,乙予以阻拦。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据有利生产的原则,乙应该允许甲在其院内堆放建材 B.依据有利生产的原则,乙无权阻拦甲经其门前搬运建材 C.依据公平合理的原则,甲应该根据约定向丙支付占地费 D.依据方便生活的原则,建材堆放时间超过20天,甲应清理现场9.山东某地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楼上漏水引发的纠纷。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此案判决的看法。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不能区分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及其具体的担责方式1.朱某一边骑电动自行车一边看手机,全然没有察觉到前面的危险。一辆渣土车停在路边,朱某连人带车径直撞了上去,由于没有戴头盔,他面部软组织受伤、身体多处骨折。据勘查,此处路窄,交通管理部门设有禁停标识。事后,朱某要求渣土车司机全额支付自己的医疗费和误工费,双方发生纠纷。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渣土车司机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恢复原状、消除影响②朱某自身有过失,对事故应承担一定责任③渣土车司机应承担过错侵权责任,赔偿朱某相关费用④渣土车司机应承担违约责任,采取补救措施、返还财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易错点2 不能理解和区分侵权责任的类型2.10周岁的吴某由其家长陪同在南京某公园游玩。公园中孔雀开放式散养,吴某家长购买了公园出售的用于喂孔雀的鸟食,吴某在喂食时脸部被孔雀啄伤。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园孔雀伤人适用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②公园孔雀伤人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公园要担责③公园如能证明尽到管理职责,可不承担侵权责任④他人若故意惊扰孔雀致吴某被啄伤,应当赔偿吴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易错点3 不能理解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3.陈某早晨到某海鲜店购买了基围虾,当天中午其妻胡某又返回该海鲜店,以该店出售的基围虾全部死亡为由要求退换,经协商店家予以退货退款。下午,陈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自编顺口溜“××海鲜真创意,欺瞒顾客有心机;否认死虾当活虾,奉劝亲们多注意”,并配发了该海鲜店的门面照。店家发现后,主动邀请陈某夫妇来店观看监控视频,以证实并无欺瞒行为,并要求陈某删除该不实信息,但陈某拒绝了店家的要求。这一事件中( )①陈某有发朋友圈的自由,店家的要求侵犯了陈某的权利②行使权利不能超过正当界限,陈某侵犯了店家的名誉权③陈某应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侵权责任④陈某违反了诚信履行合同原则,应当向店家支付违约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易错点4 不能区分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4.我国对著作权的限制包括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等。下列情形中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的是( )①为报道新闻,在报纸中再现或者引用已发表的作品②为上公开课,某教师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③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所发表的作品④为编写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而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基础过关练1.B 2.B 3.D 4.D 5.B 6.B 7.A 8.A1.B 吴女士安装有录像存储功能的可视门铃和监控摄像头,尽管是出于安全防范,但行使权利超过正当的界限,对韩先生的隐私权及其个人信息保护构成现实妨碍,侵犯了韩先生的合法权益,①④正确,③错误。吴女士的行为没有影响韩先生的名誉,②排除。2.B 消费者有权利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在陈某特意强调午餐不要放辣、不要放香菜的情况下,午餐里还是被放了香菜而且很辣,陈某打差评是其正常行使批评监督权的表现,并不构成对店家的名誉侵权,B正确,A、D错误。陈某依据自身经历作出了评论,不存在核实的义务,以一定方式公开评论者评论的相关主体负有核实义务,C错误。3.D 小菲同学在作文中引用了俞敏洪《从容一生》一书中的话,属于合理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也不需要支付费用,但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易混易错作品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 作品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都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但都需要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作品的合理使用不必支付使用费,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4.D 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属于民法典规定的合理使用肖像权人肖像的行为,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D正确。小杨未经许可剪辑制作全红婵的跳水短视频,涉及是否侵犯全红婵的肖像权和央视的著作权的问题,不涉及全红婵的著作权,A排除。小杨剪辑跳水片段短视频并发布在网上,不符合作品合理使用的情形,B错误。各类媒体转载央视直播,须经央视许可并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否则构成侵权,C错误。5.B 该考试院的行为可视为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不构成侵权,B正确,A、C错误。D是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排除。6.B 赵某的行为侵害了钱某的相邻权益,钱某有权要求赵某尊重其相邻权益,停止侵害;钱某和赵某应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原则处理双方的相邻关系,①④正确。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②错误。赵某主观上存在过错,需承担过错侵权责任,③错误。7.A 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罗家应当砍掉树枝,①正确。从公平合理的原则看,若张家确有利益受损,罗家应给予适当赔偿,②正确。砍去树枝属于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担责方式不适用于本案,③不选。本案涉及相邻关系的生活方面,不涉及生产问题,不涉及“有利生产”原则,④不选。8.A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并非强制性法律义务,乙从物权保护角度有权拒绝甲在其院内堆放建材,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该按照有利生产、团结互助等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甲与丙存在租赁关系,甲支付占地费是履约行为;建材堆放时间超过20天,甲应该清理现场,这符合方便生活原则,C、D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9.答案 ①老周拥有房屋所有权,且小王的酒柜被浸泡和老周卫生间水管漏水存在因果关系,老周应承担侵权责任,修好水管并赔偿小王因水管破裂所造成的损失;若属于租户责任,老周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其追偿。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法院的判决体现了公平、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法律原则,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促进文明社会建设。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谈谈对此案判决的看法。解题时,要在弄清案情的基础上明确法院的判决。就案情看,学生需结合图中各方的观点,调动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合同及相邻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谈对本案的“看法”,不仅要分析法院上述判决的法理依据,而且要进一步说明法院判决的意义。易混易错练1.B 2.D 3.C 4.A1.B 本案适用过错侵权责任,渣土车司机违法停车,朱某一边骑电动自行车一边看手机,双方在主观上都存在过错,都与朱某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该司机需赔偿损失即赔偿朱某相关费用,朱某自身对事故也应承担一定责任,②③正确。渣土车司机应承担过错责任而不是过错推定责任,且恢复原状、消除影响不适用于本案,①不选。本案涉及的是侵权责任而不是违约责任,且采取补救措施、返还财产不适用于本案,④不选。易错点拨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民事责任包括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等。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责任,具体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等。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具体的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赔偿损失在两种责任的承担方式中均适用,有时赔礼道歉也适用于违约责任,但其他方式一般是不能混用的。2.D 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适用过错推定侵权责任,公园如能证明尽到管理职责,可不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向第三人请求赔偿,③④正确。①②不选。3.C 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但是,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本案中胡某要求退换,店家已进行妥善处理,且证实自己并无欺瞒行为,陈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信息侵犯了店家的名誉权,应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侵权责任,②③正确,①错误。该交易并没有约定违约金,④不选。4.A 为报道新闻,在报纸中再现或者引用已发表的作品,某教师为上公开课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都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①②入选。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所发表的作品、为编写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而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都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③④不选。易错点拨 关于课堂教学使用的作品,有个易混点:为学校课堂教学,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使用→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在为实施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共23张PPT)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知识点 1 民事权利有限制必备知识 清单破1.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但是,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2.对名誉权行使的限制(1)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但是,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2)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捏造、歪曲事实的,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的,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3.对知识产权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的作品、发明创造等知识财产,未经权利人同意,他人不得使用。但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使用作品、发明创造等都必须经过权利人同意,都必须付费。(1)作品的合理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但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2)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同时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1.相邻关系的含义: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包括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在行使各自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互之间应该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2.相邻关系的性质: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3.相邻关系的主要类型:相邻用水、排水,相邻通行,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等。4.处理相邻关系的要求(1)总体要求: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知识点 2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2)具体要求①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②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学习点拨 相邻关系的主体是两个以上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相邻关系基于不动产的相互毗邻而发生,伴随不动产的存在而存在。确定主体间的相邻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邻不动产转让、灭失,原本确定主体间的相邻关系也就不复存在。知识辨析1.某报现场报道了A公司制售假冒商品的新闻后,A公司声誉大损,A公司可起诉该报侵害其名誉。2.张记者为报道时事新闻引用了某电视台的画面,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3.某摘编类报纸可以根据作品的合理使用规定,摘编已刊登的文章,注明作者和出处,并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4.村民甲与乙素来不和,甲在自家屋后宅基地上栽种了一排高大树木,影响了乙采光。因树栽种在甲家宅基地上,乙对此无可奈何。一语破的1.错误。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等内容,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某报现场报道了A公司制售假冒商品的新闻,情况属实,不构成名誉侵权。2.正确。为报道时事新闻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3.错误。根据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规定,报刊转载其他报刊已经刊登的作品等,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同时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4.错误。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甲在自家宅基地种树影响了乙采光,侵犯了乙的相邻权,乙有权要求甲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关键能力 定点破定点 1 名誉权的行使及限制1.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2.侵害名誉权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即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2)行为人有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行为具有违法性(即以侮辱、诽谤等不法形式侵害民事主体的名誉);(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3.名誉权行使的限制(1)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但是,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2)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捏造、歪曲事实的,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的,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权。定点 2 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内涵 举例 共性要求作品的 合理 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等等 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作品的 法定许 可使用 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报刊转载其他报刊已经刊登的作品;在为实施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等等 典例 某校高二年级江老师要开设一节公开课,他从网上多人的文章中截取并下载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印发给了学生和听课老师使用。江老师的这一做法 ( )①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是一种侵权行为②不必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③应按规定支付使用费,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④应注明作者和作品出处,不必支付使用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江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需要经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但应注明作者和作品出处,②④正确,①③错误。定点 3 怎样处理相邻关系1.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1)有利生产原则。相邻权利人应该从有利生产的角度处理相互之间的权利冲突。一方要将生产中对另一方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另一方也要对合理的生产活动加以理解和容忍。(2)方便生活原则。在维护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利益的同时,也要为相邻权利人的生活提供方便,原则上不能造成相邻权利人的生活不便。(3)团结互助原则。在相邻关系的处理中,人们应当互谅互让、团结互助。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无视公共利益和相邻权利人的合法权益。(4)公平合理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行使权利应保持在合理限度内,尊重历史形成的客观状况和先后顺序,兼顾各方利益,公平合理地处理纠纷。(5)尊重习惯原则。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2.侵害相邻权的责任承担方式: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等。典例 出于安全考虑,黄某在自家屋顶安装了摄像头,但该摄像头可以采集到隔壁张某的活动情况。张某认为,黄某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要求黄某拆除摄像头。但黄某认为,摄像头安装在自己家里,不同意拆除。张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判决黄某拆除摄像头并赔偿精神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双方纠纷是基于不动产用益物权的行使而产生的②双方应本着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等原则处理纠纷③黄某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侵权责任④张某作为相邻关系一方,应照顾相邻方的权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解析 黄某与张某的纠纷属于相邻关系纠纷,黄某在行使不动产权益时,侵犯了张某的相邻权,双方应本着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等原则处理纠纷,黄某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侵权责任,②③正确。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而不是用益物权的限制或延伸,①错误。本案反映的是黄某行使不动产权益时,没有照顾张某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要求张某照顾黄某的权益,④不合题意。学科素养 应用破迎刃而解·融会贯通2022年1月,作家宋门少年创作的科幻小说《逃离冥王星》在A作品网上首发,大受好评,文学杂志《晨星》开辟专版对小说及作者进行介绍,并引用了小说中的一些片段。K科技有限公司(下称K公司)未经许可,请人将该作品进行无添加的朗读(即原文标准朗读),制作成有声读物,并通过其经营的K金听书客户端向用户提供该小说的在线收听及下载服务。对此,作家宋门少年分别将《晨星》杂志和K公司诉至法院,认为杂志社侵犯了作品复制权,K公司侵犯了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要求两家公司停止侵权并支付相应违约金。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作家宋门少年的维权行为是否合理。1.审设问,确定答题方向答题方向 分析作家宋门少年的维权行为是否合理知识范围 《法律与生活》解题视角 此题为分析说明类试题,需要找到材料中作家宋门少年的维权主张、文学杂志《晨星》和K公司的行为,并进行比对说明2.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3.组织答案作家宋门少年享有科幻小说《逃离冥王星》的著作权,文学杂志《晨星》为了介绍该小说而引用了相关片段,这属于著作权中作品的合理使用的情形,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因此,作家宋门少年以保护复制权为由起诉杂志社的行为不合理。科幻小说《逃离冥王星》于2022年问世,处于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内,K公司未经许可,将小说制作成有声读物,在网络客户端传播,作家宋门少年以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要求K公司停止侵权的行为合理。但K公司请人将小说制作成有声读物时,只是进行无添加的朗读,没有破坏作品的完整性,因此作家宋门少年主张K公司侵犯其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行为不合理。本案不涉及违约责任,所以作家宋门少年要求支付违约金的诉求不合理。4.指点迷津分析某某维权行为是否合理,首先要弄清案情中某某的维权行为和主张是什么,其次要弄清案情中他人的行为,最后要紧扣“是否合理”将案情中他人的行为与某某的维权主张进行比对,调动与某某维权主张和他人行为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是否合理”的分析。议题探究·学以致用1.议题:如何在6G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2.情境呈现:2023年2月27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巴塞罗那开幕。展会围绕“5G新动力,超越现实,开放网络,金融科技和数字万物”等主题,高光聚焦在6G、WiFi-7、卫星通信等上,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如今,全球6G竞争已经拉开帷幕。目前,6G通信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总量为3.8万余项,其中40%多来源于中国,中国的6G通信技术专利申请位居全球首位。被美国强力围堵打压的我国通信巨头华为,不但领跑全球5G,其6G专利申请量也很可观。对此,某校高二(1)班同学对6G技术的保护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6G技术应当采用商业秘密方式加以保护,有人认为6G技术应当申请专利加以保护。[辩论]正方:6G技术应当采用商业秘密方式加以保护。反方:6G技术应当申请专利加以保护。正方甲:6G技术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加以保护,只要该发明保密得当,可以一直受到保护。反方甲: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保护6G技术,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该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申请专利保护,可以获得国家在规定时间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正方乙:耗费了巨额研发费用获得的技术发明,申请专利保护要以公开其发明内容为条件,会将技术公之于众,这些技术就轻易为他人所掌握。反方乙:申请专利保护,虽然以公开其发明内容为条件,但能获得国家在规定时间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他人在专利保护期内未经许可实施该发明,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可以使专利发明在保护期内得到更好的保护。正方丙:发明专利有保护期,保护期届满,这些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均可无偿使用。而以商业秘密方式加以保护,只要保护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反方丙:当今世界技术日新月异。设立专利保护期,专利发明在保护期内可以获得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保护期届满进入公共领域被免费使用,可以激励技术不断创新和迭代升级。以商业秘密方式加以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社会的技术创新步伐。3.归纳总结:两种技术发明保护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商业秘密方式加以保护,只要该发明保护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但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该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以商业秘密方式保护技术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社会技术进步的步伐。申请专利加以保护,虽然公开其发明内容,但可换取国家在规定时间内的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保护期届满,技术发明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也促进了技术的推广,可驱使和激励民事主体为保持技术优势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客观上会推动技术的迭代升级和社会的进步。4.创新笔记: 5.指点迷津:对于技术发明如何保护,要明确以商业秘密方式加以保护和申请专利方式加以保护都是合法的方式,但要注意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也要看到两种方式对整个社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课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分层练习(含解析).docx 第四课第二框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课件.pptx